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4-11-22 04:24: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集合7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感知和探究的能力及欲望。

  2.发现影子的秘密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3.探索发现影子的变化和物体的位置变化有关,获得相关经验。

  4.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纸(各种图形或剪纸),剪刀,粉笔,一些建筑物和影子的图片,手电筒,各种形体的模型或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早晨来园,将幼儿带到操场,请幼儿站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并拿出粉笔将自己站立的位置和自己的影子做出标记(幼儿可以互相帮忙)。

  2.观察幼儿园里每样东西他们的影子的位置。

  二、图片导入,谈话。

  1.展示各种事物及它们的影子的图片,请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共同点,那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请幼儿大胆的猜测思索)

  三、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秘密。

  1.拿出模型或玩具,放在阴影处,请幼儿观察它有没有影子?为什么?

  2.放在光线亮的地方,再次观察。

  3.在暗处用手电照射,观察。

  (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不同的地方,它们有什么变化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猜猜看,进一步发现影子的.秘密。

  1.出示各种图形的纸片,用手电筒照射,请幼儿观察投射到墙上的影子,请幼儿猜一猜它们是谁的影子?

  (思考:为什么他们的影子不一样?我们小朋友的影子一样吗?)

  2.将手电筒拉近或者远离,影子有什么变化?(思考:为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影子与光和物体的远近有关系。)

  五、游戏。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手影游戏,请幼儿体验参与的乐趣和探索发现的兴趣。

  2.与幼儿一起剪纸,并将剪下的形状拿到光线中,观察自己剪纸的影子形状。体验成功及成就感。

  六、课堂延伸:检验成果。

  1.午间,带领幼儿到操场,找到自己标记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重新标记。

  2.下午离园,再次观察,标记。

  七、总结

  请幼儿总结影子的秘密,第二天来园告诉老师。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排序”活动从小班穿珠子开始,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地感知,和初浅经验地积累。进入到中班,幼儿开始能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因此,探索事物的多种排序方法符合我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与需要。结合近期《丰收的季节》的主题,各种各样的蔬菜丰收了,我设计了本次数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帮小兔摆放整理蔬菜的过程中理解ABB、AAB的排序模式,并能在操作中大胆探索有规律的排序。

  活动目标:

  1、在帮小兔整理蔬菜的过程中,积累有规律地排列物体的`经验。

  2、能够大胆口述排序的规律。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小兔的蔬菜柜背景图。

  3、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说蔬菜:

  1、丰收的季节到了,小兔的菜园里,各种各样的蔬菜都丰收了。猜猜,小兔都收到了哪些蔬菜?

  2、小兔今年收到了萝卜和青菜。

  二、看蔬菜:

  1、看看小兔的蔬菜都一样吗?

  (课件出示白萝卜和红萝卜;长萝卜和圆萝卜;大青菜和小青菜。)

  2、漫长的冬天来了,蔬菜仍在外面可不好吃,小兔打算把蔬菜放进它的蔬菜柜。

  3、看看小兔是怎么整理这些蔬菜的。(出示课件两颗圆萝卜一颗长萝卜)

  4、小结:小兔是按照形状2个1个的整理蔬菜的。

  5、看看第二个抽屉里,小兔是怎么摆放蔬菜的。(出示课件一颗大青菜两颗小青菜)

  6、小结:小兔是按照大小1个2个的整理蔬菜的,又漂亮,又整齐。

  三、理蔬菜:

  1、还有这么多蔬菜,小兔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把蔬菜放的又漂亮又整齐,要把抽屉放满。

  2、介绍起始标志,从起始标志开始排。

  3、幼儿自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4、整理好蔬菜的幼儿将抽屉贴到大的蔬菜柜中。

  5、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四、活动延伸:

  1、将材料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行探索其他排序规律。

  2、将排序迁移到幼儿生活中,如,小超市的蔬菜水果等,也请幼儿将其有规律的摆放整齐。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植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路边有茂密的大树,院子里有绿油油的草坪,公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花,这些植物为什么生长的如此茂盛,在进行主题活动“奇妙的植物”时很多孩子曾向我提出疑问,于是,我用“茎输送水”这节活动来为幼儿解开这个谜团,此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有趣的实验,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输送水和养料的'奥秘,针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

  2、帮助幼儿简单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这两个目标蕴含了激发幼儿的人生兴趣和探究欲望,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根据《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探究植物的茎吸收水分和养料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难点是:“了解植物的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

  我通过几组有趣的实验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的了解植物茎能储存、输送水分和养料,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活动内容:综合活动《植物的茎》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植物的茎的奥秘,满足其好奇心。

  2、了解茎的功能。

  活动准备:

  1、植物图片。

  2、幻灯。

  3、蒜槌芹菜。

  4、白色花朵提前做实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幻灯,丰富幼儿对植物的茎的认识。

  1、茎的形态。

  2、茎的种类。

  二、通过操作图片丰富幼儿对茎的认识。

  圈出植物的茎。

  三、发散思考:植物为什么要有茎,茎有什么作用。

  幼儿自由回答。

  四、茎输送水的试验。

  五、茎储存水的试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因为我们是大班的小朋友,所以对很多问题他们都喜欢去考虑去研究。通过这个游又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同时教育幼儿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过滤能使水变干净。

  2.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激励幼儿相处更多的.过滤方法。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验让水变干净,在实验过程中要慢,讲解要细。

  活动准备

  1.泥沙水

  2.玻璃杯

  3.纱布。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脏水,思考使脏水变干净的方法。

  教师出示脏水并提问:脏水是什么颜色?里面有什么东西呢?用什么办法能使水变干净?

  教师小结:脏水里面有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可以清出的。清除有一个好方法就是过滤。

  2.指导幼儿进行水的过滤操作。

  教师分发器材和材料,知道幼儿先将纱布蒙在杯子上做过滤网,再把脏水慢慢倒在纱布上;边到边仔细观察纱布上有什么东西,过滤后的水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纱布上的泥沙,纱布挡住水里的泥沙,漏下水,杯子就变干净了。

  4.引导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处?怎样保护水资源?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幼儿很感兴趣,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力,同时也知道了怎样保护水资源,怎样节约用水。主要不足:实验过程中应该再利用其他材料做过滤,让幼儿知道其实过滤的方法不止一种。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学习活动书上有个站点——“什么时候睡觉”,而猫头鹰是睡觉方式具有典型性的动物。而“怎么睡”又从猫头鹰的有趣的睡姿引发幼儿对于动物界各种动物的睡觉方式的关注并提炼相关经验,这样对幼儿来说更有价值。

  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动物探索的兴趣以及保护动物的意识。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大环节:在第一环节中猜谜中引导幼儿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在第二环节中的看看说说形式中引导幼儿对各种动物的睡觉秘密的探索,激发对动物的兴趣;在第三环节中的动手操作中再次强化猫头鹰的特性的了解,在模仿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猫头鹰的特点以及生活习性,探索动物睡觉的秘密。

  2、在制作头饰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蜡笔、剪刀、ppt

  【活动过程】

  一、什么时候睡觉——引发兴趣,猜谜与讨论中初步了解猫头鹰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猜谜语:远看像只猫,近看像只鸟。夜晚捉田鼠,白天睡大觉。你从哪句话知道的`?

  2、观察猫头鹰,说说猫头鹰哪些地方像猫,哪些地方像鹰。猫头鹰有哪些奇特的地方?

  3、猫头鹰最大的本领是什么?

  4、猫头鹰白天在干什么?晚上在干什么?

  5、还有哪些动物和猫头鹰一样也是晚上不睡觉的?(猫、狼、鼠等)

  小结:猫头鹰是典型的夜行性鸟类,它的视觉神经非常敏感,白天的紫外线会对它的眼睛造成伤害。晚上正是它猎食的时候,它是不睡觉的,白天它才会睡觉。

  二、有趣的睡觉方法——在看看说说中引导幼儿探索了解动物的睡觉秘密

  1、出示图片,看看其他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2、动物睡觉的方法有哪些?

  小结:动物有各种各样的睡姿,有趴着睡的、站着睡的、睁着眼睛睡的,真有趣。

  3、学一学小动物睡觉的姿势:

  马——站着,蝙蝠——倒挂,刺猬——蜷成球形,丹顶鹤——单脚站立,鱼——睁着眼睛睡觉,乌龟——缩到龟壳里,猫头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三、制作猫头鹰头饰——在制作玩具猫头鹰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猫头鹰的特点以及习性

  1.(出示操作材料包)教师提示制作步骤

  眼睛处挖两个孔,阴影处各开一刀(提示幼儿用对折剪方法)

  剪下抽拉条,将长纸条插入剪开口

  选择2种相似色为猫头鹰涂色,注意对称部位

  2.轻轻抽拉长纸条,看看猫头鹰的眼睛有什么变化?说说它什么时候睁眼,什么时候闭眼。

  四、模仿猫头鹰的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发现物体的对称性。

  2、根据提供的已有图形,画出与物体相对称的另一半。

  活动准备:

  1、具有两组相对称的图形片若干。

  2、幼儿活动材料二册第19页《有趣的对称图案、水彩笔》。

  3、人手一张长和宽为4厘米和3厘米的彩色纸、剪刀、水彩笔。

  4、已拼插好一半对称图案的玩具或插粒若干套,玩具、插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

  1、教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幼儿猜测,教师打开图形让幼儿验证)

  2、幼儿每人一张方形手工纸,折对称图形。(角对角折三角形,边对边折长方形等)。

  二、找朋友。

  1、在绒板上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他们为什么是朋友。

  2、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

  1、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

  2、找找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眼睛、耳朵、手等)

  3、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指导其找出对称的图画并图色。

  4、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想对称的另一半。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掌握空气的特征及作用。

  2、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器材:杯子、手帕、大玻璃缸、蜡烛、尼龙袋子、气球、打火机、水。

  2、课件-空气污染

  趣味练习

  空气污染的原因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22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9-01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6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8-12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12

大班科学教案06-30

大班《纸》科学教案04-22

大班科学教案06-28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