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锦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做小试验,感知空气的压力。
2、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无色透明玻璃杯若干,报纸、气球、扇子,用纸箱和油桶自制的通气玩具一个,水、垫板、脸盆若干。
【活动重点】感知空气的压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出示玻璃杯、水和垫板),老师在玻璃杯中装上水,倒过来的时候,水总是掉出来,(边说边操作),谁能想个好办法,使水不掉出来(大家积极动脑发言)。
二、基本部分:
1、探索不使杯子里的水倒出来的方法(请大家进行小实验操作)。
2、请成功和失败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演示,(如果孩子们实验都失败的话,老师演示成功的方法)
3、对比成功和失败的实验区别(说明成功的杯内装满水无气泡)
4、幼儿再次试验,直到获得成功。
5、为什么杯子里没有空气,水才不会倒出来?是谁在帮忙?谁那么有力量?
6、引导幼儿交流:杯子里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把水压入杯中或将水托住,水就不会流出来。
三、利用空气的力量使气球向上走
小朋友们,空气的力量大不大,现在我就要考一考大家了,这里面的气球我不用手向上托,气球怎样才会向上走?(用扇子扇气)
四、空气的力量有多大
空气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出两个铜制的半圆,而后将它们合起来成为一个空心的铜球,再把球内的`空气抽掉,球壳受到外面空气的巨大压力,两个半球牢固的贴在一起。这时用4匹骏马,让它们分开站在球的两侧,一侧各2匹马,用绳子将它们系在铜球把手上,两边的马向相反的方向拉动,铜球没有分开。以后,逐渐均等地向两边加马,直至每一边加到8匹马时,才勉强将铜球拉开。
五、做游戏
1、小朋友们现在想一想咱们能不能做到不用手帮忙把报纸贴在胸前走,而报纸不掉下来。
2、请一个小朋友试一试。
3、两个小朋友把报纸分别贴在胸前,进行跑步比赛,胜利者得到一个小红花。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
1、看看、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纸。
2、让幼儿初步了解各种颜色,知道各种纸的用途.
3、尝试用团、抛、踢等不同的动作玩纸,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 超市的广告纸、报纸;纸盒,纸箱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这是——出示纸盒。
老师:小朋友,猜一猜这个纸盒里放了什么,小朋友如果猜不到,就请你们小眼睛看老师会从纸盒变出什么出来,菠萝菠萝蜜变变变……哇,老师便出了一张什么纸呀?(餐巾纸)
(1)餐巾纸 (生活)---边出示边说 这是---餐巾纸。
教师提问:我们干什么的时候会用餐巾纸啊 ?餐巾纸帮宝宝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擦过的餐巾纸放哪里?
(2)我的纸袋里还有——出示手工纸 (颜色)
提问:这是什么颜色的手工纸?(红黄蓝绿) 手工纸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肯德基的广告纸
提问:小朋友在广告纸上看到了什么?
讨论:你想到肯德基吃什么东西? 六一儿童节爸爸妈妈有没有带小朋友去吃肯德基啊?吃了什么东西?
(4)我们再看看,纸袋里还有—— 报纸 (新闻)
提问:报纸上是写什么的?是谁看的?(给小朋友们没人发一张报纸)报纸上有什么?(黑色的字,还有画)
小结:宝宝长大了,也来看新闻、看故事。
3.玩报纸
(1)老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报纸我们可以怎么玩呀?
超级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谁的球小?谁的'球大?
(2)报纸要怎么样才能到我的纸箱里来。
抛——我的报纸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报纸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报纸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宝宝回家。“老师请宝贝们把报纸送回家”
5.老师还给宝贝们准备了一个礼物,小眼睛看老师,这是什么呀?(花)对,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跟我一起玩个游戏,老师手上拿这一束花,我要问小朋友这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要把我面前的材料拿过来给我好不好……
结束:老师要将这些美丽的花朵放在我们活动区,我希望小朋友们要好好的爱护它们,我们的小朋友也要健健康康,茁壮成长像花朵一样美丽,现在请小朋友们去上厕所。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领域
科学
活动类型
数学
活动内容
藏蘑菇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了解方向上、下、左、右。
2、能够正确根据箭头指向,找到相应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箭头
提问:这是什么?(箭头)
箭头有什么用?(指明方向)
我的箭头指向哪边?(上面、下面)
现在呢?(教师的右边,就是向朋友的左边)
下面请你举起你的左手,老师给每给下朋友贴一下贴纸,请你贴到自己的手臂上。
2、 游戏“上下左右”
幼儿根据教师的箭头做“上下左右”的`游戏
上(立正抬头)下(蹲下、低头)
左(伸出左臂)右(伸出右臂)
速度从慢到快
二、 游戏 猜猜我买了什么水果
1、 出示“水果”教师说幼儿猜
提出: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各种颜色的格子)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下我买了什么水果。
幼儿根据上下左右的箭头所表示的颜色,找到相应的水果
2、幼儿说幼儿猜
请个别幼儿说上下左右的箭头所表示的颜色,然给下面的小朋友猜他找买了什么水果。
三、 小蜗牛爬呀爬
让幼儿结合各种箭头指示方向,给小蜗牛找家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四、 幼儿“藏蘑菇”
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教学反思
藏蘑菇这个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以自身为中心,认识上下左右。在整个活动中,老师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观察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进行操作。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总体还是不错的,孩子们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是家长开放活动,老师尽量让每个孩子有发言的机会,但毕竟受到时间的限制,还有问题的多少的缘故,基本每个孩子都有一次的发言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有的孩子不能一下子猜出我所要买的“水果”,这其中,我中途缺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先说说这个水果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颜色,有这样一个缓冲,可能孩子们掌握的会更好些。在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都数孩子能根据箭头进行移动蘑菇。有的孩子居然一个一个蘑菇画下来,结束的位置还是正确的,无论怎样,他还是理解题意的。整个作业情况非常的好,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教学活动,还是掌握了,达到老师所预期的效果。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几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培养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3、提高幼儿比较观察和细致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向父母询问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2、物质准备:(1)生熟鸡蛋(生鸡蛋标上数字1、熟鸡蛋标上数字2)若干个;
(2)托盘、餐巾、小碗(没人2个分别贴上生、熟标签)、手电筒;
(3)记录用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图、记录表、铅笔没人一套;
(4)快乐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兔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老师:“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兔妈妈,今天我想请你们到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幼儿听音乐入场坐好。
2、出示鸡蛋引出课题。
老师:“欢迎到我家做客,我为大家准备了煮鸡蛋吃,,可我不小心把煮熟的鸡蛋和生鸡蛋魂在一起了。小朋友们能不能帮我想想好的'办法,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区分开,但是还是不能把鸡蛋弄破?”
二.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动手尝试区分生熟鸡蛋
1、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办法。
2、幼儿动手尝试区分,并做好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老师:“大家想了许多好办法,让我们来试一试吧。为了更好地把生熟鸡蛋区分清楚,我为大家准备了两个碗,请你用自己想的办法先试一试,然后把你认为的生鸡蛋放到写有“生”的碗中,在记录表示画×,把你认为的熟鸡蛋放到写有“熟”字的碗中,在记录表上画√。”
3、组织幼儿说一说是怎么区分的。
请幼儿把自己验证的结果、方法和记录表讲一讲。
三.引导幼儿通过看图来了解、验证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配班老师扮演小松鼠敲门:“我是小松鼠,听说小朋友正在帮兔妈妈想办法区分生熟鸡蛋,我也从电脑上搜索了几种非常简单的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教师组织幼儿观看图片内容,了解三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1)把生鸡蛋和熟鸡蛋分别用手转动起来,生鸡蛋转动的慢,熟鸡蛋转动的快。
(2)用收晃动生熟鸡蛋,感觉里面有东西的是生鸡蛋,熟鸡蛋则感觉不到。
(3)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时比较透亮,熟鸡蛋不透亮。
教师和幼儿边看方法图,边用一组鸡蛋进行尝试验证。
四.幼儿利用已知方法,帮兔妈妈再次验证,并填写记录卡。
1、幼儿用每一种方法去区分生熟鸡蛋并填写验证结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求幼儿用第一种方法试验后,把记录表写好:转得快的鸡蛋是熟的,画√,转得慢的鸡蛋是生的,画×。
用第二种方法试验后,在没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在有感觉的鸡蛋下面画×。
用第三种方法试验后,在不能透亮的鸡蛋下面画√,透亮的鸡蛋下面画×。
2、组织幼儿说一说自己的验证结果。
3、请幼儿将熟鸡蛋剥开,进行验证。
老师:“孩子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生鸡蛋和熟鸡蛋终于分清楚了。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把熟鸡蛋剥开吃吧!”
五.简单讲解区分生熟鸡蛋的原理。
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区分生熟鸡蛋?
教师总结: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转动时里面的蛋清、蛋黄也在自转,影响了鸡蛋的旋转速度,熟鸡蛋里面是固体,不会影响鸡蛋的旋转度;熟鸡蛋里面是实心的,所以晃动时不会有什么感觉,生鸡蛋则会感觉到里面有东西;用手电筒照时,生鸡蛋清很透明,而熟鸡蛋则不透明。
2.将生鸡蛋打开比较生熟鸡蛋的不同。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9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06-13
科学活动教案07-29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5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1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8-02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4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荐)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