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2.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3.体验创作带给自己的成功感。
教学重点:
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并在瓶子上表现青花图案。
尝试用剪、贴、画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创作。
教学准备:
1.一些青花瓷器,青花瓶ppt,教师范例步骤图,背景音乐。
2.白色、蓝色油画棒,彩色卡纸,浆糊,抹布,棉签,白纸,剪刀,黑色签字笔。
教学过程:
一、观察瓷器,了解青花瓷。
1.出示青花瓷器,请幼儿观察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瓷器,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瓷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教师小结:这些瓷器都是白色底子,上面有蓝色图案。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为什么叫青花瓷呢?是因为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二、观看ppt,感受青花瓶的不同形状和图案。
1.教师:“青花瓷的物品有很多,有青花盘、青花缸、青花碗、青花盆、青花瓶等,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青花瓶的图片,一起来欣赏。”
2.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先欣赏青花瓶的形状,然后欣赏青花瓶的花纹。
3.教师小结,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教师:“我们欣赏的这些青花瓶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的青花图案也不一样。瓶颈和瓶底上都是用小一些的花纹进行装饰,而瓶肚上的图案比较大,有的画了美丽的花朵在比美,有的画了神气活现的龙在飞舞,有的画了孩子们在玩耍做游戏。每一个青花瓶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让人喜爱,你们想不想也来设计一个青花瓶呢?”
三、教师出示范例步骤图,边出示边讲解创作步骤。
1.先用蓝色油画棒在白纸上设计自己喜欢的瓶子形状,设计的瓶子要画的大一些。
2.用蓝色油画棒给瓶子装饰花纹,瓶颈和瓶底可以选用小一些的花纹,瓶肚上的图案可以画的大一些。
3.用白色油画棒在花瓶的空白处图上白色,白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能表现出颜色的深浅变化。
4.把设计好的青花瓶沿着边线剪下来,贴到彩色卡纸上。
5.用黑色签字笔在卡纸上添上台布。
四、幼儿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设计与众不同的瓶子形状并大胆装饰。
2.提醒幼儿在装饰中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让画面不显得单调。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
1.把幼儿的作品张贴起来。
2.引导幼儿说一说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喜欢作品的什么地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熊猫的基本特征。
2、学习撕贴熊猫。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熊猫的图片、白色纸、黑色纸、浆糊。
2、经验准备:幼儿在动物园观看过熊猫。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熊猫吗?你看到的熊猫是怎样的?
幼儿根据自己看到过的进行回答
熊猫的身上只有两种颜色,分别是白色和黑色。熊猫的身体和脑袋都是白色的,是圆圆的。熊猫的眼睛一圈是黑色的。耳朵和四肢也是黑色的`。
二、教师操作撕贴熊猫。
1、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熊猫也知道了它的外形特征,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撕贴熊猫,在操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给熊猫摆各种各样的动作。
2、教师示范撕贴的正确放好。
我们先要撕熊猫的脑袋和身体,脑袋要小一些,身体要大一些,都是圆圆的。撕的时候要注意食指和拇指捏住慢慢的撕,一边撕一边转圈圈,才能撕出圆圆的脑袋和身体。撕好以后把它贴在老师提供的纸上。
接下来撕两个半圈,作为熊猫的耳朵。
熊猫的四肢是有点长长的。
3、进行添画。
熊猫撕贴好了以后,我们要给它画一些竹子,因为熊猫喜欢吃竹子。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寻找歌曲内容相关的图片来理解歌词内容,并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初步了解中国国粹——京剧艺术,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脸谱小图片、歌曲视频、歌曲录音
重点:
学唱整个歌曲并尝试表现。
难点:
学习“啊”的唱法
活动预设流程:
一、歌曲导入,引发兴趣
播放歌曲录音。
师: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戏曲?京剧和我们平时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样?
师小结:京剧听起来很有力也很有节奏;有很长的拖音,声音有高有低。
二、理解歌词,学唱京剧
1、欣赏理解
1)集体欣赏戏曲,寻找相应的歌词图片,并尝试按顺序排列。
2)根据幼儿排列的顺序学念歌词
2、学唱京剧
1)教师范唱,引导幼儿跟唱
师:大家觉得那句最有难度。
2)播放录音,教师在难点部分画符号。
师:啊唱了几拍?(引导幼儿数拍子,并感知高低起伏)
幼儿练习难点音并完整学唱(启发幼儿用动作为自己股劲)
3)幼儿完整学唱
探索用合适的力度演唱每个乐句。
师::这首歌唱起来可有精神,那歌里每个人都用一种声音唱,你们觉得会好听吗?
4)尝试表演
师:我们来做个京剧小演员,把这个京剧唱一唱演一演吧!(分组按角色编动作)
三、延伸:京剧脸谱
师:你们喜欢京剧里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接下来我们到区域里去画画自己喜欢的角色脸谱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4
教学目标:
1、教给幼儿刮画的基本技能,并学习用刮画的形式来反映环保内容。
2、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
3、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教学准备:
1、图片一张、(愁眉苦脸的垃圾房)磁带、录音机。
2、每人一张涂好色的底板纸一张。
3、刮画工具人手一套(圆珠笔与削尖的塑料管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通过故事《垃圾房的苦恼》引出课题。
1、老师作高兴状,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老师的脸上是什么表情?(高兴)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有这么多客人到我们幼儿园来作客,小朋友,你们一定也很高兴,个个脸上都笑咪咪的,可是,你们瞧,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
2、老师出示图片(图片上是愁眉苦脸的垃圾箱)提问:
(1)这是谁呀?它的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烦恼)
(2)垃圾房为什么不高兴呢?它有什么烦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3、放故事磁带《垃圾房的烦恼》。
4、听完故事后提问:小朋友,垃圾房有什么烦恼呀?(幼儿讲述)
5、师:垃圾房有这么多的烦恼,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吗?
二、提出刮画要求,幼儿操作。
1、提出刮画
师:现在的环境问题有许多,除了垃圾房以外,还有水呀,空气呀,树木,动物,它们也都有同样的烦恼,就是有些人不懂得爱护它们,不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好不好?今天,就请小朋友用刮画的方法把你想出来的方法,想告诉大家的话画出来,用你们的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
2、提出刮画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好了一张刮画底板和刮画工具,你们就可以用这些东西画出美丽的刮画,内容有许多,一切与环保有关的内容都可以画。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放轻松音乐)。
要求幼儿能运用粗细线条等手段刮出生动的物体形象。
四、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
师:现在,小朋友的刮画基本上都完成了,那么,请你说说看,你的画要告诉大家什么?(请若干幼儿讲述)
五、老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画了这么多好看的画,有的是告诉大家不要乱扔垃圾,有的是教育大家保护花草树木,有的是告诉大家空气污染、水污染的危害,有的是告诉大家人类和动物要做好朋友,这些画都很好看。老师相信,那些不知道保护环境的人看了小朋友的这些画,一定会非常难为情,会改正自己的错误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把这些刮画贴到外面去,告诉大家要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上周我班进行了刮蜡画的教学活动,这是幼儿第一次接触刮蜡画,目的是让幼儿在活动中来认识、发现和体验刮蜡画所带来的意外效果和形式的美感,在运用蜡笔、刻刀或小木棒等工具进行涂抹、刮画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形象效果。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幼儿了解刮蜡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蜡画的技巧方法。了解刮蜡画的基本方法和材料,激发幼儿对其兴趣,并培养幼儿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为了使活动更能吸引幼儿,我这样设计我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运用变魔术的方法来引题(教师事先在铅画纸上用各色鲜艳的颜色涂画第一层后,再用黑色涂画第二层):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出示牙签)看!这是我的道具!看我变出了什么?(教师快速地刮画出一朵花)我是怎么变的.?师:你们想变魔术吗?让老师来揭示这个秘密吧。然后教师讲解刮蜡画的步骤和方法。幼儿操作实践后,我组织幼儿交流、分享活动的感想。幼儿很快就发现有的作品很漂亮、颜色鲜艳,而有的作品看上去黑糊糊的,不漂亮。通过思维的碰撞,最终达成共识:涂第一层底色时要用力、均匀,颜色的色彩要鲜艳,这是刮蜡画成功的基础;另一个要点是要把尽量让多一点的色彩刮出来,在轮廓线内可以用线条、色块等来进行装饰和美化。交流后,我又让幼儿进行了第二次尝试。这次,孩子们的'目标很明确,许多幼儿另要了一张纸来重新画画。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本次活动,我紧紧地围绕着幼儿的“趣”而展开一系列的教学。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并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生动、有趣的作品,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反思这节课,有以下三点让师生共同受益。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机。一开始我就以“变魔术”的方法来引起幼儿的兴趣,有效地把幼儿的兴趣引入到教师设置的活动中,并激发幼儿探索秘密的动力。
2、动手操作成为幼儿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用讲授的方法去告诉幼儿怎样刮画,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自我体验,寻找并发现问题,通过交流、体验,找到正确的刮蜡画方法,这样比教师讲授更有效。
3、及时肯定,增强学习兴趣。对孩子来说,成功的感觉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教学中,教师的表扬,哪怕是不真实的表扬,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鼓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象真丰富""你做得非常好"'你的画真有创意"等话语不时出现在我的口中,它们在积极肯定每位孩子的"闪光",让他们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幼儿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感受生活中的美。
2、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口罩若干、水彩笔、PPT。
【活动过程】
一、感知各种口罩(看PPT)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他们都戴了什么?
2、这些人为什么要戴口罩呢?
3、你喜欢哪一款呢?为什么?
4、如果是你,你想怎么设计你的口罩呢?
二、教师示范,幼儿仔细观看。
1、老师喜欢小猫咪,所以我要设计一个猫的口罩,这个口罩有两个面,我们只要设计一个面就可以了,另一个面是用来罩住嘴巴的,以老师在口罩上做的红色圆点记号的一端放在最上面。请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设计的。
2、我先画上小猫咪的鼻子,再以这个为中心,画上小猫咪的脸,另一边该怎么画呢?再是嘴巴。小朋友想想看,还缺点什么呢?(小猫咪的胡子)
3、你们看,老师的口罩变漂亮了哦(老师戴上口罩表演猫叫),
那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口罩也变漂亮呢?
重点:告知幼儿动物的脸的两边是对称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请小朋友们用对称的方法设计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动物口罩。
2、画好的小朋友把报纸和彩色笔放在桌子中间,把椅子塞到桌子下面,可以去告诉你的爸爸妈妈,你画的是什么动物口罩,请爸爸妈妈帮你把口罩戴上。
重点:教师引导幼儿用对称的方法画动物的五官。
四、口罩秀。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模特歌,请你们戴上漂亮口罩,我们一起来走模特路。
2、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两两组合走模特路,展示自己的口罩。
五、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漂亮口罩送回去我们下次再来走模特路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6
活动目标:
1.深入了解我国的民间工艺,认识“泥猴张”。
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点,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骤及方法,大胆想象、设计猴子的动态及表。隋。
3.能小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泥猴张”工作室视频。
2.动物园各种动态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纸作品多幅,幼儿陶猴作品若干。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通过视频,参观、了解“泥猴张”工作室,欣赏名作。
●视频的欣赏,给幼儿以动态的感受,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民间工艺之美。
2.通过看看、说说、学学、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
(1)欣赏猴子的照片。
教师:说一说,猴子有哪些特点?
(2)欣赏猴子的`剪纸作品。
教师:说一说,剪纸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萝卜、打伞、爬树、钓鱼等)
(3)表演与设计。
教师:演一演,你准备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动作。
3.欣赏幼儿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骤。
(1)欣赏以前幼儿制作的陶猴作品。
教师:你知道这些陶猴是怎样做的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小组讨论并总结讨论结果。
要点提示:
1)让幼儿观察、总结制作的方法,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索。
2)制作步骤:①捏头部和身体。②设计劫态,添加四肢。添加细节(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
4.集体观看制作过程录像,讨论、解决具体问题。
(1)捏塑整体造型:可以将头部和身体一起捏出来。先做一个圆柱体,再将颈部捏细些,区分出头与身体。头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来更可爱。
●捏塑法是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双手变得更加灵活,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2)粘贴四肢:粘贴前要构思好猴子的动态。粘贴四肢时,想办法使猴子坐稳、站稳。 (可参考“泥猴张”创作的“喜猴”、 “怒猴”、 “抽烟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
(3)刻画表情:“泥猴张”注重表现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来表达人的喜怒哀乐,以猴来表现人的思维活动。
5.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两只动态各异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组成“小猴的一家”。
教师: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谁是爸爸?谁是妈妈?编个故事说一说。
●由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启发创作“小猴的一家”,使幼儿创作的内容更为生活化。
(2)指导要点:启发想象,鼓励创新,提倡合作。
6.展示作品,欣赏评价。
鼓励幼儿创编“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将幼儿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艺区,利用游戏时间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并鼓励幼儿编编、说说“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环境创设收集有关“泥猴张”的图片、猴子的图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7
【活动目标】
1、能使用正确的方法补洞洞。
2、发挥想象,尝试根据洞洞的形状添画出各种形象。
3、体验洞洞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油画棒、胶棒、记号笔
2、各种服装杂志、彩纸、彩色报纸等
3、PPT:教师登山照片;各种形象(动物、车、水果、人物等)
4、 音乐:《撕报纸》、《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师:前几天放假,你们出去玩了吗?(去公园了、没出去···)你们猜我去哪了?(打开登山照片)对我去爬山了!爬山很开心。哎!只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郁闷,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几个洞,你们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呀?(缝一缝、补一补)
师:你们真聪明!(出示各种纸)假如这是一块布,我把它补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补好了。怎么让洞洞看起来更漂亮?(在里面填上图案,装饰上花纹···)
二、游戏—撕洞洞。
师:你们说的很好!今天我把你们请来,就是想让你们帮我把这些洞洞设计一下。
1、提出设计要求:老师准备了各种T恤纸,但现在上面还没有洞,我们一起玩个游戏,把上面撕出各种形状的洞洞,然后再来设计。(记住:洞洞的形状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间要有一定的距离。)
2、播放音乐《撕报纸》开始游戏。
三、尝试想象创作。
1、补洞洞。
师:现在T恤上有许多洞洞,你们把洞洞周围涂满胶,选一张喜欢的纸把洞洞补好。
2、添加想象。
师:洞洞补好了,我们看看洞洞能变成什么?(请个别幼儿示范)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儿开始创作!
四、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设计进行简单的介绍。
大班美术:金灿灿的油菜花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金灿灿的油菜花(添画)
作者:辛丰中心幼儿园 朱春华
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油菜花的主要特征。
2、学习分工合作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春天油菜花金灿灿的美景。
准备:
1、油菜花实物若干,供幼儿实际观察。
2、春游时的照片,让幼儿感知油菜花漫山遍野金黄色的美景。
3、教师画好油菜花枝干的画纸若干(每桌一张),水彩笔、油画棒
过程:
1、导入:
师:上次我们春游时,在野外看到了一种金黄色的花,今天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来看看它叫什么名字?(油菜花)
2、观察油菜花的外形。
1)观察花的外形。
师:请你们来看看它有几个花瓣?花瓣是什么形状的?
油菜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油菜花是怎么排列在肢干上的`?像什么?
你还见过什么花?油菜花和那些花一样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总结:油菜花是金黄色的,有四个花瓣,花瓣是椭圆形的。
2)观察枝干及菜叶。
师:油菜花的枝干是一根还是有很多根?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油菜花的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怎样排列生长在枝干上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3、幼儿合作绘画。
师:今天我们就把油菜花画出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1)幼儿自主商量分工。
师:前些日子,我们画过美丽的台布,小朋友们回忆一下,台布我们是怎样画的呀?
幼儿回忆上次合作绘画的场景。
“今天我们也想画台布一样画油菜花,现在请每桌小朋友自己商量一下,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花瓣,哪几个人负责画油菜花的叶子。”
幼儿学习自己分工,分好后向大家作介绍,让大家听一听合不合理。
2)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能力强的幼儿画好后再添画一些别的事物。
4、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1)请每桌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内容,并说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
2)提问: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5、教师小结。
表扬分工合理、绘画有创意的绘画小组(共坐一桌的幼儿)。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8
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教师就是要把幼儿的这种潜力挖掘出来,教会他们手、眼、脑并用,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并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现出来。
在设计大班美术活动《有趣的指印画》时,我就是围绕这个思路,借助“手”这个我们大家都有的身体部分,运用观察、想象、实践等各种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让幼儿的绘画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并从中得到创作的满足和喜悦。
活动目标:
1、学习创作指印画和掌印画。
2、发展幼儿观察力。
3、发展幼儿创造性,尝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
活动准备:
指印画或掌印画的范例图,水彩笔 图画纸 印台 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创设氛围,引起幼儿兴趣。
1、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个新朋友,你们看,他们是谁?。”伸出双手让幼儿观看教师手指上画的脸谱,表演手指游戏给幼儿看。
2、 请幼儿发挥想象,说说手指娃娃们谁高兴了?谁生气了?为什么他们会有不同的情绪?
(注解:这个部分是教师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方式,将幼儿的活动兴趣激发起来,使他们较快地进入一个有一定目的且积极主动的状态。活动一开始,我采用手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主题,并启发幼儿进行合理的.想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常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充满稚嫩童趣的奇思妙想,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
二、基本部分:幼儿制作指印画和掌印画。
1、告诉幼儿我们不但能在手指上作画,还可以把我们的手当作工具来制作指印画和掌印画。
2、请幼儿欣赏教师制作的指印画或掌印画,向幼儿介绍制作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和掌纹,然后在图画纸上印上自己的掌印或手印。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每个人的指纹和掌纹是不同的,自己的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不同的。
(注解:这是一个发展幼儿观察力,引发幼儿深入思考和探索精神的环节)
4、请幼儿对自己的掌印和指印进行合理的想象,开始尝试创作图画。教师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对幼儿的创意及时加以肯定,还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并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合理构图,发挥想象。
(注解:这个环节是在之前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创作环境,充分具有想象、创造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性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从而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结束部分:展示幼儿作品,幼儿自评。
1、请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并和大家一起来说说作品的什么地方最有趣,什么地方画得最好。
2、教师点评,总结结束本课
(注解:针对幼儿喜欢别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加以关注和肯定的心理特点,让幼儿相互之间介绍自己的作品,促进了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包括幼儿各种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情感等多方位的发展状况,而不是局限于作品本身。)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9
活动目标:
1、欣赏、交流自己喜欢的相框的造型和图案,感受相框装饰的美。
2、了解相框装饰的方法(对称、间隔),尝试用面状材料装饰相框。
3、能选择适量、适当的材料进行装饰活动,知道节省装饰材料。
活动准备:
1、手机各种相框资料,了解相框的外形和装饰方法。
2、收集可以装饰相框的面状材料。
3、幼儿已经有粘贴各种及简单的的纸的.造型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有相框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和交流。
教师:你喜欢什么样的相框?相框上有什么装饰?花纹有什么规律?
(二)教师出示各种相框图片,师幼共同讨论相框的制作方法。
1、教师:你会做相框吗?它可以用什么制作?怎么做呢?(装饰的位置、方法、纸的造型等)
2、教师:怎样选择合适的纸张做相框又节省又好看?做装饰时,怎么选择材料又节省又好看?
3、教师:还可以怎样装饰相框?怎样让自己的相框更漂亮?相框里需要有什么?
(三)幼儿自由操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1、强调重点:相框的制作方法。
2、注意难点:纸的造型和装饰方法。
(四)教师展示幼儿制作的相框,引导幼儿相互欣赏。
1、教师:你喜欢哪一个相框?为什么?我们可以把哪幅作品放在相框里?
2、引导幼儿将绘画作品装在相框里展示、欣赏。
活动延伸:
请幼儿创作自画像并装在制作好的相框里。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0
目的:
1、通过冷暖两种色调对比,学习用冷色来表现夏天的夜晚,从色彩入手,培养孩子绘画的表现力。
2、尝试用喷刷做画的游戏方法绘出美丽的夜色,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准备:
1、做画工具牙刷,废塑料筐残片剪成的喷刷用具每人一个,三色水粉(蓝、绿、青)、剪纸若干份,颜色卡幼儿人手一份,教师示范用纸、录音机、磁带各一。
2、课前让幼儿认识剪影并观察美丽的夏夜。
过程:
1、引出课题:放音乐《夏夜》将幼儿带到夜暮降临、万物寂静的特定环境中,提问:
①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时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来了等、晚上)
②夏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从周围的环境和色彩两个方面引导),(如月亮出来了、蓝蓝的、静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都已进入了梦乡、花睡了、宝宝睡着了、小星星也睡着了等等)。
2、同时出现冷暖色调的颜色卡,让幼儿选择适合做夜色的颜色,然后按冷暖分开,对比与思考,加深对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认识。
红色背景,颜色鲜艳、热烈、使人兴奋、激动、高兴。
黄色背景,暖和,明亮,鲜艳夺目。
绿色背景,安静、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梦境。
蓝青色背景,冷、宁静、安静。
3、我们来画一幅美丽的夜色,教师不完整示范,只讲清喷刷做画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让1-2名幼儿试试:
4、绘画游戏,教师给幼儿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儿喷刷美丽的夜色。
①启发幼儿考虑好画面的整体布局,注意物体之间的前后关系。
②在幼儿做画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并提醒幼儿做画时的卫生习惯。
5、感受:欣赏作品,让幼儿体验美丽的夏夜,(夜深了,宝宝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们互相看看,看谁的宝宝睡的最香,轻轻走出活动室)
活动评析:
1、从构思上,突出表现两点,审美性和游戏性
在这节课上,采用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艺术,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婴儿,手拿摇扇在躺椅上乘凉的的老爷爷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猫儿,树上一对相依相偎的小鸟、夜色中的楼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着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图,给幼儿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另外,在幼儿喷刷做画过程中,伴随一曲《渔舟唱晚》,古筝声声,情色融融。在这里,教师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美的空间,把幼儿带到了美的意境中,这样,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给幼儿以美的享受,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在喷画中,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手拿牙刷,在喷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戏,一边喷刷,嘴里边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孩子们或站着,或坐着,不拘形式,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沉醉在艺术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艺术家,兴趣非常的浓厚,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①、不完整示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进行完整的示范,只讲明喷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对教学中的精彩部分--“喷刷的效果”采用设埋伏的方法,给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剪影艺术的美,当一幅幅美丽的夏夜图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一声声的惊叹声,把整个教学推向了高潮。
②在冷暖色彩的对比思考中,
教师则从幼儿身边的东西,如对暖色调的理解,教师从你看到红色想到了什么来启发引导幼儿,如太阳,红绸子、小红花等等,然后从太阳和太阳光带给人的感觉,如红绸子表现的是节日的热闹场面,给人的感觉很热烈,使人兴奋和激动,太阳光则很亮、很刺眼,来加深对暖色的理解。绿、蓝、青色则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颜色,从它们带给人的感觉来启发引导幼儿,加深对冷色的认识。
②、在课后不进行作品评析,让幼儿自由欣赏作品,去感受和体验美丽的夏夜。幼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簇,象是在欣赏艺术作品,又象是在观赏美景,有身临其境之美。
④、在为幼儿选择操作材料时,教师没有根据个人的情趣和爱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给幼儿多种剪纸材料,让他们自由布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表现欲和创作欲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1
活动名称:刮画《家乡的夜景》
活动目标:
1、学习刮画的技巧,了解刮画的特征,初步掌握刮画的方法;
2、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体验色彩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初步认识深色和浅色;
2、多媒体幻灯片夜景图;
3、幼儿作画工具(画纸、油画棒、无尖铅笔);
4、半成品几张(一张铺好浅色底色的关成品、一张在浅色底色上涂好的深色的半成品);
5、歌曲《萤火虫》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引出课题。
幼儿欣赏歌曲《萤火虫》,小朋友你们知道歌曲里唱的是谁吗?萤火虫什么时候进来?(是晚上)。当夜幕降临,到处是一片漆黑的时候,小动物迷路的时候,萤火虫打着它的小灯笼把小动物们安全地送回了家。
2、欣赏图片,放映幻灯片,“家乡的夜景”。
天黑了小动物们有萤火虫,城市的夜晚没有萤火虫为、该怎么办呢?灯光把城市的夜晚装扮得十分美丽,我们来看看这是哪里吧?
(1)小朋友你们看这里是哪里呀?(是晚上的天安门)天安六上有什么?(有彩灯和焰火)
(2)再依次欣赏几张代表性城市的夜景如:人民大会堂、北京西客站、立交桥、东方明珠等地方的夜景。
(3)观察我们家乡的夜景,看看这里是哪里?(是白天的广场)大家看看晚上的广场是什么样子?
(4)观察图片,看看这是哪里?(是马路)观察晚上的街道同白天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说说晚上与白天有什么不同?
(5)观察图片看看图片上是什么?(是楼房)到了晚上房子里是什么样子?(家家户户亮起了灯,天上有星星和月亮,还有路灯)
3、欣赏范例,示范讲解
我这有只神奇的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美丽的画,(教师边讲解边出示画纸现场做画),我用魔笔刮破黑夜,一颗小星星钻了出来,又钻出一颗小星星然后是月亮……
小朋友,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无尖的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叫“刮画”。
4、认识刮画,熟悉作画步骤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画”,刮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在于画画上之前,要先把画纸处理一下。
(1)首先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
(2)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如果你有一尺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去哪里呢?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中,有许多神奇美妙的地方,我们“家乡的夜景”这么美,下面就请小朋友拿我送你们的魔笔,画画咱们“家乡的夜景”,乘着魔笔出了吧!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先涂一遍浅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注意要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2)想好了主题再刮画,错了的话用同样的颜色的油画棒盖上重画。
6、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7、活动结束
让幼儿拍手唱歌《小蜡笔》。
小食品绘画写生课(幼儿绘画教案)
第四周 专题作业活动课试行 第4课 小食品绘画写生课
活动主线: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具体的分析欣赏各种小食品包装的实物,具体的理解食品包装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形式与对象(儿童年龄特点)的统一,以及最具生活趣味的艺术特点。
教学目的:通过画各种小食品,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形状和色彩等绘画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小食品的特点和装饰特点的理解与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小食品的不同形状特点与不同装饰风格的表现。
教学准备:1.学生自带一样小食品。要求没有教师的允许下不许打开,违反者禁止参加本课的活动。
作业要求:写生 或想象画几个小食品,要注意好外形特点和图案与色彩的.设计效果。
活动过程
一、 小食品观赏活动。解决以下问题 (培养学生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造型的审美)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1.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2.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3.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二、教师小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色彩运用的规律。
三、把你观察的小食品画出来。 适当讲授构图技巧。可以进行随意的组合 (审美能力的理解。a美术知识的介绍)
四、调查反馈。
1.读自己的研究报告,张贴自己的研究成果。
2.比一比谁的小食品画的又象又好。 (d通过学生优秀作业的对照、比较、鉴别)
五、布置作业,通过研究, 我们学习了对事物的细致的观察。回家每人选一样物体进行调查,自己写一份调查报告。下节课我们进行更多的交流。
关于对小食品的调查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所研专题名称: 经研究我知道 调 查 内 容 包装上面有什么:4种以上 通过包装我知道里面是: 外形: 色彩:以 色为主,还有 颜色。 色彩搭配的作用: 适合的年龄段 。 哪些颜色再一起对比比较强烈 包装和内容是否统一? 是 不是 画几种你发现的线条。 你还发现了什么: 。 关于对小食品( )的调查 年 班
美术活动:设计邮票(大班)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小熊特点,激发幼儿对小熊的喜爱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3.培养幼儿表达与交流能力。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动准备:
小熊头饰三个、画纸、彩笔、黑板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熊
1.教师戴上头饰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们好,我是小熊姐姐!”
2.教师问:小朋友们喜欢小熊吗?为什么?小朋友们见过小熊吗?小熊长什么样子?
3.教师总结:小熊很可爱,也很强壮,它生活在大森林里面。小熊有圆圆的脑袋、黑溜溜的眼珠,还有强壮的四肢、锋利的爪子。有时候小熊还会很危险,它的爪子还会抓伤小朋友们,所以去动物园的时候,小朋友们一定不要靠近小熊的笼子。
(二)教师示范
小朋友这么喜欢小熊,想不想把小熊画下来?教师示范小熊画法,并讲解注意事项。
(三)作画
教师分发画纸,幼儿再纸上作画,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教师走入幼儿中间进行指导和个别辅导。
(四)作品展示
作画完毕,教师挑选幼儿作品到前排展示,每组三人。三名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绘画内容。
课后反思:
优点:整节课层次分明,结构流畅,教具准备充足,教师语言具有感染力。
不足:
1.幼儿作画时间不足,个别幼儿没有时间完成或丰富自己的作品。
2.展示时间不够恰当,幼儿不能集中注意力去听。并且展示时间过短、人数过少,大多数幼儿并不能得到评价。
3.展示阶段幼儿作品选取不具有代表性,较为单一。
4.课堂纪律不够,教师不能有效组织幼儿的注意力。
5.教师再课堂中角色应统一,前边是小熊姐姐,后边就不能是老师。
措施:
1.课堂结构可进行调整:课堂开始前,教师可播放音乐《三只小熊》,师幼一起随着音乐律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中小熊的危害可展开来说,是幼儿再课堂中得到安全教育;在幼儿作画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轻音乐,使幼儿安静下来,并约定要在音乐结束时放下画笔是幼儿更加遵守规则,这一阶段时间可适当放长;展评阶段,可使幼儿活动起来,欣赏小伙伴的画作,或拿作品到教师面前解说,教师应尽量关注每一个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获得评价,教师应特别关注和表扬那些有自己思想和创意的幼儿,是幼儿创造性得到发挥。
2.教师再作画时应稍微蹲低一点,以免挡到幼儿视线。
3.教师可在总结小熊特点后就使幼儿作画,以避免教师示范后限制幼儿思维。
4.教师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注意观察和学习其他教师或报刊杂志,多多学习接触幼儿和组织幼儿注意力的`方法,使自己的日常教育活动更加有效的实施。
小百科:熊(英文名称:Bear):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虽然一般人把熊看做是危险的动物,但在马戏团或动物园中,却是相当受人喜爱的。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3
活动目标:
1、能用流畅的线条大胆地画出大轮船的主体形象。
2、大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3、丰富画面,培养审美意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彩色笔,蜡笔,轮船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讨论
1、你坐过大轮船吗?
2、大轮船和一般的船有什么不一样吗?
二、观察大轮船图片,自由交流讨论
你最喜欢哪艘大轮船?为什么?
三、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并师范画大轮船,可根据幼儿描述设计轮船,添画背景。
四、幼儿作画
1、大胆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轮船
2、丰富画面
五、幼儿作品展示。
大班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黑白画)
美术活动:正面人和侧面人(大班黑白画)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目标:
1、在学画正面人和侧面人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物的动态。
2、进一步学习运用黑白、疏密的方法。
准备:
1、人物剪纸的各种动态图片
2、记号笔、八开纸。
过程:
1、请幼儿观察台上幼儿的正面与侧面的区别。
2、台上幼儿做出各种动作:如:走,跑,跳,弯腰等,并请其他幼儿根据台上幼儿的动作摆弄人物剪纸的图片。
3、出示幼儿优秀作品,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析讲解绘画方法提出要求。
(1) 要画出正面或侧面的人物脸部特点。
(2)画出人物的动态。
(3)主体加密,背景要疏。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评价作品。
(本活动分二教时进行)
大班美术教案:有趣的喷画
活动目标:
1、学习喷画的技能,体验喷画方法再现物体形象的乐趣。
2、养成干净整洁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利用光线做影子游戏。
2、1—4种调好的颜料;每人2只吸管或1把牙刷、一块纱布;擦手布。
活动过程:
a) 出示喷画范例:小象的影子,引起幼儿的学画兴趣。
老师:画上是什么动物?画的前面没有光也没有小象,小象的影子怎么会到纸上呢?
b)学习喷画的方法。
i.先将图画纸铺平,再把自己喜欢的物形卡片放在纸上,然后用吹管蘸色在站上吹(或用刷子蘸色在纱窗上来回刷),将颜色喷在纸上,这样有物形卡片的地方,因为喷不到颜色而不变色,喷完后过一会将物形卡片轻轻拿掉,就留下了物形的影子。
ii.为了使画面更漂亮,可以喷2或3种颜色:喷完一种颜色后,必须等晾干才能喷另一种颜色。
c)提出要求,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d)请幼儿欣赏作品,说一说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引导幼儿从图案排列美观、色彩搭配好、喷色均匀等方面进行欣赏评价)。
大班美术活动:我设计的花车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进一步感受上海旅游界的气氛。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收集旅游节花车巡游的资料、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讨论:
1、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的花车是怎样的?
2、与我们平时看见的车辆有什么不同?
二、我们来做个花车设计师,设计一辆美丽的花车。
三、讨论:可以设计怎样的花车?
四、幼儿设计草图
1、提示幼儿花车的设计不一定像我们平时见到的车辆。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设计不同的花车。
五、讲评
我们是小小设计师:介绍自己设计的“花车”。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4
活动目标
1、有目的地构成大鱼和安排画面,体会共同努力战胜困难的快乐。
2、乐于运用画、剪的方法,再现小鱼战胜大鱼的过程。
活动准备
1、8开卡纸4张,红色A4纸人手一张,勾线笔、剪刀、胶棒。
2、大鱼范画2幅。
3、欣赏过绘本故事《小黑鱼》,有画鱼和快速装饰鱼的经验。
活动过程
1、欣赏讨论——再现故事情境。
(1)出示绘本《小黑鱼》,师:上次我们欣赏了绘本《小黑鱼》,故事里的小红鱼遭遇了什么?
(2)小黑鱼的逃走和小红鱼的躲避不是好办法,那聪明的小黑鱼想了什么办法战胜了大金枪鱼?
(3)播放视频片段。
师:它们是怎样游成大鱼的`?
:它们一起合作,是先变头,再变出身体,最后变出尾巴。
2、探索与发现。
小鱼们为了不让凶猛的金枪鱼发现这个秘密,必须朝着一个方向游,还常常会游成不同的鱼,有时会游成大怪鱼(出示范画),有时会游成大水母(出示范画),你们想想它们还会游成什么样的大鱼?(幼儿自由发言)
如果我们把想到的这些大鱼都变出来,一定也能战胜金枪鱼。
3、共同创造。
(1)小组讨论想变出什么鱼。
师:今天我们也来小组合作游成大鱼,好吗?每组要变一条不一样的大鱼,只能是一条,你轻声跟同伴商量一下想变什么鱼,商量好了告诉大家。
师:你们组想变出什么鱼?
(2)提出操作要求。
师:游成一条大鱼需要许多小鱼,我们没有这么多小鱼怎么办?
师:第一步先画鱼(出示范画小鱼),剪下来然后放在一起摆一摆,摆成大鱼的形状以后再用胶棒粘好,粘的时候要记在不能随意改变小鱼的位置,小红鱼和小黑鱼能动脑筋游成一条大鱼,相信你们也会动脑筋很快完成任务。完成快的小组可以用印章添加海洋背景,让大鱼生活在美丽的大海里。
(3)幼儿操作(播放音乐)
师:金枪鱼马上就要来了,小红鱼,你们要快一点哦。
4、分享交流。
(1)观赏画面,你认为哪条大鱼能把金枪鱼吓走?为什么?
(2)回归文本:体会小鱼们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赶走大鱼的快乐。
(出示小黑鱼)小黑鱼看见这些小红鱼合作得这么好,非常开心,它游过来说:“我来当你们的眼睛吧”。它们在清涼的早上游,在阳光灿烂的中午游,把所有的大鱼都给吓跑了!今天,你们也像小红鱼一样学会了合作,我喜欢你们,以后我就叫你们小红鱼吧!
附故事:小黑鱼
有一群快乐的小红鱼住在大海的一个角落里,其中有一条小黑鱼,他比其他兄弟姐妹游得都快。
可是有一天,从波浪里冲出一条饥饿的大金枪鱼,一口就把所有的小红鱼都吞到肚子里,只有小黑鱼逃掉了。他逃进漆黑的深水里,又孤独、又害怕,可是大海里充满了奇妙的生物,他游啊游啊,慢慢又起来。
他看见了像彩虹果冻似的水母……
他看见了走起路来像怪手似的大龙虾……
他看见了像被看不见的线牵着游的怪鱼……
他看见了长得几乎不知道自己的尾巴在哪儿的鳗鱼……
后来,他看见了一群跟他一样小的小红鱼躲在岩石和海草的黑影子里。“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他高兴地说。“不行,大鱼会把我们吃掉的”,小红鱼说。“可是你们不能老呆在这里啊,我们一定要想个办法”,小黑鱼说。
他想啊想啊,突然说:“有了,我们可以游在一起,变成海里最大的鱼!”
等小红鱼们能游得像一条大鱼以后,他说“我来当眼睛。”于是,他们在清凉的早晨里游,也在充满阳光的中午游,大鱼一见,弄不清这是什么鱼,通身红红的,这么大;--这家伙一定很厉害吧,于是大鱼就扭头逃开了。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15
一:音乐入场
1.师:小朋友,让我们听着音乐舞起来好么?
(播放音乐)师带幼儿动一动进入活动室。
2.师:小朋友,请找个小椅子坐下来。
3.师:刚刚这段热闹的音乐,像是在干吗呀?
(2-3名幼儿说)
4.师:对了,是过年了。过年的时候,我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4-5名幼儿说)
5.师:过年了,我们会穿新衣去拜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吃团圆饭。你看他们是在干吗呀?
(出示课件“贴春联”)过渡:对了,除了贴对联之外呀,我们还会贴这个春联。
二:欣赏“福”
1.出示课件“福”
2.提问:这是什么字啊?
看看这个福字是什么颜色的?
什么也是金色的?
师小结:这个金色的福就代表着
3.师:福字的周围都有什么呢?
(2-3名幼儿说)(福字的周围有小鱼、喜鹊、梅花、荷花、铜钱)
4.师:为什么福的周围要有这些东西呢?
(2-3名幼儿说)师:鱼代表年年有余,喜鹊代表喜气洋洋,荷花和梅花代表和和美美,铜钱代表有很多很多钱。我们看小鱼、喜鹊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对,红色代表着喜庆、热闹。
5.师:我们观察一下春联中的小鱼、喜鹊、梅花有什么相同点?(2-3名幼儿说)新授“对称”
过渡: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福字,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下吧。
播放课件
6.师:这个福字颜色同么?那么红色代表什么呢?
瞧这张福,它是谁?(老虎)老虎怎么在这里呢?(1-2名幼儿说)今年时虎年,代表着老虎来送福,虎年有大福。
这是什么年贴的啊?(兔年)这福字的旁边是谁啊?(小朋友),这个小朋友手中有元宝、钱,他的名字叫财神爷。看看这四个财神爷啊?上边一个财神爷,下边一个财神爷,显得怎么样?(对称)这是什么?(中国结)福字在哪呢?
这张福好看么?(好看)仔细发现有什么不同呢?(理解福到了)过渡:福这么的好看,人人都爱贴。那我们的爸爸妈妈会把福贴在哪里呢?
7.幼儿5-6名说一说师小结:我们的`爸爸妈妈把福字贴在我们家里的各个角落,希望家里的一切都有福气,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过渡:你看,我把我家的大门也带过来了。
三:摆一摆“福”
1.师:我想在我的大门上贴个福,谁愿意来做“福”?
师带一组幼儿来摆一摆福,注意要讲究对称、高低,很漂亮。
2.师:瞧一瞧,我这里还有窗户,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好么?
3.幼儿共同合作,师巡视,给幼儿拍照。(播放音乐)稍微点评。
过渡:谢谢小朋友把我家的窗户和门装饰的这么漂亮。请轻轻回小板凳上坐好。
四:装饰“福”
1.师:瞧,福朝我们走过来了,可是它们周围没有装饰,小朋友你想不想把福字装饰的漂亮点呢?
2.师:老师这有许多方式,你可以趴在地上用水彩笔来绘画,也可以进行刮蜡装饰,当然也可以拓印,还有剪纸。找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装饰吧!
3.幼儿进行装饰活动环节,教师巡视。(播放音乐)
五:离开活动室
1.作品展示
2.作品简单评价
3.拿着作品,听着音乐离开活动室。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精选)07-08
(精选)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8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