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13 11:16:5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安静的倾听文学作品。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了解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等几种鸟的作用和特殊本领。

  3.懂得别人遇到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

  2.幼儿收集各种鸟的图片、图书、啄木鸟、猫头鹰、喜鹊的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挂图导入

  师:小朋友,图片上有什么?

  幼:两颗苹果树。

  师:这两棵苹果树有什么不同?

  幼:一棵大,一棵小。

  幼:大苹果树的叶子是黄的,小苹果树的叶子是绿的。

  幼:大苹果树的身上有虫子…

  师: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

  幼:虫子咬的大苹果树很疼。

  幼:大苹果树病了…

  师:谁来为老苹果树治病呢?

  幼:农民伯伯。

  幼:医生。

  幼:啄木鸟…

  (利用挂图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故事

  教师完整将讲述故事《小苹果树请医生》,幼儿欣赏。

  (幼儿安静地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三、理解故事

  教师提出问题:

  1.第一天,小苹果树都请了谁给树婆婆看病?

  幼:猫头鹰。

  幼:喜鹊。

  它们会给老婆婆看病吗?

  幼:不会。

  2.谁给老婆婆看病呢?啄木鸟是怎样为老婆婆看病的?

  幼:啄木鸟。

  幼:啄木鸟捉掉坏树皮,勾出小虫子

  学一学啄木鸟捉虫的动作。

  3.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幼:帮助他。

  (帮助幼儿回忆并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帮助)

  四、了解鸟的特殊本领

  1.观察挂图,提问:

  师:小朋友,图上有什么鸟?

  幼:猫头鹰。

  幼:喜鹊…

  师:这些鸟有什么本领?

  幼:猫头鹰会捉田鼠。

  幼: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

  2.幼儿自由观察各类鸟的图片、图书、标本,并向老师和同伴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鸟的本领。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鸟的特殊本领,如: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虫子,喜鹊会捉树叶上的`虫子,猫头鹰会捉田鼠等)

  五、结束活动

  幼儿思考并相互交流保护鸟的办法。

  (让幼儿知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幼儿保护鸟类)

  活动延伸:

  1.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鸟图片,张贴在发现区。

  2.阅读幼儿用书《小苹果树请医生》,和同伴讲一讲故事。

  活动反思:

  幼儿都生过病,都体验过生病的痛苦心情,所以当知道苹果树婆婆病了时,都很着急,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为苹果树婆婆治病。当幼儿听到啄木鸟帮苹果树婆婆治好了病时,都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都懂得了别人遇到困难是要想办法帮助,培养了幼儿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活动中,幼儿安静的倾听故事,理解了故事内容,并了解了鸟儿的特殊本领,都表示要向鸟儿学习,为他人解决困难,做个好孩子。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们猜猜是什么动物?是一头牛,牛喜欢吃什么?可是这头牛喜欢吃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老师要讲的是什么故事呢?《爱吃水果的牛》

  二、看

  1、看,这头牛为什么爱吃水果啊?这是什么地方,山坡上都是什么?

  2、主人每天都会喂它吃各种水果,第一天,吃的是什么水果?我们都吃过吧?什么味道的?西瓜能清热解暑,夏天很热的'时候,吃上一片西瓜就会感觉很舒服。牛吃了西瓜后做了一个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第二天呢?木瓜有丰富的营养,被称为“长寿果”,经常吃木瓜,可以健康身体,活到很大的年纪都不会生病,像寿星爷爷一样呢!主人到书上摘了好多木瓜给牛吃,牛吃完后是什么表情?

  4、第三天,主人又喂它吃了什么水果呢?这个水果长得很好看,像星星一样,这叫杨桃。杨桃吃起来有点酸酸的,但是杨桃可以预防和治疗咳嗽、咽喉疼痛,牙痛,经常吃就不会感冒,不会牙疼,还帮助消化呢。看看牛吃了杨桃又做了什么动作?

  5、我们猜猜,主人还会喂它吃哪些水果呢?

  6、一天晚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冷风,气温突然下降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主人生病了。牛看见主人生病了,心里怎么样啊?你怎么看出来的?

  7、还有谁生病了?猜猜只有谁没有生病?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8、小朋友生病的时候,你爸爸妈妈怎么照顾你的?你想怎么照顾别人的呢?牛会怎么照顾主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会对主人说什么?(主人请喝草莓牛奶)我们一起来学说。说话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呢?

  9、牛还给会给主人喝了什么奶?请小朋友学说“主人,请喝**奶”。主人喝了水果牛奶身体好了,牛还会把水果牛奶送给谁喝呢?邻居们喝了牛奶怎样了?

  10、大家知道多吃水果能增强体质,不生病,所以邻居都喜爱吃水果了。你们喜欢吃水果吗?都喜欢吃什么水果呢?

  10、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水果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你们认识吗?

  11、水果不仅有营养,还能做成各种水果娃娃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这是什么水果娃娃?你们想变成健康的水果娃娃吗?

  三、音乐

  《认识你呀真高兴》,你贴上什么水果,就是什么水果娃娃,介绍自己时就说“我是什么水果娃娃”。

  四、活动结束文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对 “宝贝”已有了朦胧的概念,但他们认为的“宝贝”大都是物质方面的,对于“宝贝”更深层次的涵义并不理解。《彩虹的尽头》是一个寓意很深的故事。它通过獾和狐狸在寻宝途中与小动物之间的对话,从而悟出“宝贝”的真正涵义,是一个由物质到精神上的升华。因此根据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将绘本进行了取舍,借助《彩虹的尽头》这个绘本,引导中班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宝贝”的涵义有更深的理解。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宝贝。

  2.大胆猜测,愿意在同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感受故事中温馨快乐的气氛。

  活动准备:

  PPT课件、知识经验准备、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画面,引出话题。

  提问:这是谁?猜猜可能它们想去干什么?你觉得宝贝是什么?

  二、理解故事,了解宝贝的多样性。

  (一) 倾听故事第一段,了解獾和狐狸想找的宝贝。

  它们想去干什么?它们到哪里去找宝贝?

  (二)理解松鼠和鸭妈妈的宝贝,知道不同动物的宝贝都不一样。

  1.观察画面,理解松鼠的宝贝。

  遇到了谁?松鼠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松鼠的宝贝就是松果,因为冬天到了,松鼠要储存足够的食物,吃不到食物它会饿死的。原来宝贝可以是食物。

  2.猜猜、说说鸭妈妈宝贝。

  猜猜鸭妈妈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师幼互动:表演鸭妈妈和小鸭子。。

  小结:鸭妈妈的宝贝是鸭宝宝,因为鸭妈妈很爱它的`宝宝。原来宝贝可以是最爱的、最亲的人。

  你是谁的宝贝?为什么?

  (三)观察画面,理解獾和狐狸的宝贝,提升宝贝的含义

  幼儿学獾和狐狸开心、快乐的游戏。

  獾的宝贝是什么?狐狸的宝贝是什么?

  小结:獾的宝贝是狐狸,狐狸的宝贝是獾,原来宝贝还可以是好朋友。

  三、完整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小结: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松鼠的宝贝是它离不开的食物——松果,鸭妈妈的宝贝是它最爱的孩子——鸭宝宝,獾和狐狸的宝贝是它们的好朋友,它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宝贝。

  四、回归生活:你有自己的宝贝吗?你的宝贝是什么?为什么?

  延伸:今天请你们回家当小记者,采访一下你的家人,问问他们的宝贝是什么?他们为什么把它当做宝贝,好吗?

  活动反思:

  活动以“宝贝“引出全文,以獾和狐狸寻找宝贝为主线,通过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宝贝”的真正涵义。在每段故事中,联系幼儿的实际经验,情感迁移,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将物质宝贝提升至情感方面的宝贝。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孩子的反馈与引导处理的有所欠缺,没有把握住反应的最佳时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经验,提升自我,以幼儿为主体,不断反思总结,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三角形进行简单组合,表现出猪的主要外形特征。(重点)

  2、初步学会自己安排画面,添加相应的背景丰富画面。(难点)

  3、乐意在绘画过程中思考、克服困难、逐步提高组织画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蜡笔,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玩具小猪,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胖胖的小动物,你们猜:它是谁呀?

  二、引导幼儿观察猪,并观看教师的演示,进一步了解、认识大肥猪的外形特征。

  1、大肥猪是什么样子的?

  2、圆圆的头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3、身体像什么形状?

  4、身体的后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三、启发幼儿想象添画充实画面的背景。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展览幼儿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猪在什么地方,在做什么。

  六、音乐活动:小猪睡觉。

中班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比较高矮》这个数学活动,着重解决的是生活中“谁高谁矮”的问题。我根据中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形象性思维都较突出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引导幼儿在原有的生活经验上掌握比较物品高矮的关系。本活动内容而且符合幼儿现实发

  展需要,而且在游戏中自然渗透数学的概念,达到“玩中学,玩中教”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了解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布一块。

  教学过程:

  一、区别高矮

  1、出示课件(一):高矮不同的'双胞胎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引入高和矮)

  2、请两个幼儿上来比比谁高谁矮,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

  二、了解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两棵树,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准。

  3、出示课件(三):猴子低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两个幼儿比较高矮,再让高的幼儿跟老师比,或让矮的幼儿跟更矮的幼儿比,使幼儿知道: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幼儿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四、延伸活动:请全体幼儿课后分组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玩排队游戏。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在刚进入语言主题活动《春天来了》时,我和孩子讨论。我引导孩子从颜色、声音、动物、植物等方面加以想象,孩子讨论得热火朝天,其中有个男孩说:“你们知道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吗?呵呵,是燕子,只要春天一到,它就会从很远的地方飞回来。我每年这个时候都能看到他们呢!”孩子们一听说到燕子,都又兴高采烈地谈论起来。当春天到来时,燕子都会从南方北归,我们称燕子为春天的使者。看到孩子对天空中飞翔的燕子极为感兴趣,于是我们抓住孩子兴趣点,设计了此活动《迎春花》。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 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

  难点是欣赏儿歌《迎春花》,并有兴趣学说儿歌,表达自己对迎春花的喜爱之情

  活动准备

  迎春花、麦苗、小草、小花、小树、小朋友的头饰、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1)师:早上小朋友都看到了黄老师带来的迎春花,现在我们再来仔细看一看,教师出示迎春花。

  (2)幼儿说说迎春花的颜色、形状等。(能说出迎春花的`名字,知道其颜色,有个别孩子说是油菜花,我就告诉他们迎春花是长在树枝上的)

  (3)猜一猜为什么这种花叫迎春花

  二、集体欣赏儿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师:今天黄老师除了带来了好看的迎春花,而且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也是关于迎春花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朗诵儿歌:(迎春花,吹喇叭,滴答滴答满山洼,小草听了柔柔眼,小花听了伸伸腰,小树听了蹬蹬腿,麦苗听了直蹿高,他们感谢迎春花,报告春天来到了。)

  提问:(1)诗歌写了几种植物?(2)他们都说了什么?(3)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诗歌结构,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幼儿学说儿歌

  三、课堂活动:让幼儿尝试用肢体语言表演儿歌。

  (1)给幼儿戴上迎春花、麦苗、小草、小花、小树等小朋友的头饰。请他们分角色进行表演。

  (2)鼓励幼儿在表演角色时,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四、教师评价并总结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活动《迎春花》,这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儿歌内容,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放的花朵。通过学习诗歌问问孩子们喜欢哪一句来调动孩子的兴趣,很多幼儿都举手了,气氛很好,而且也是加深对儿歌内容的掌握。我通过给孩子们表演的形式,孩子们参与性高,学习的收效高。

中班教案 篇7

  【目标】

  1、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教幼儿学会种大蒜的劳动技能,激发对大蒜种植的兴趣。

  3、通过认识大蒜、种植大蒜,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并乐意吃大蒜。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准备】

  1、蒜头人手一个。

  2、课件PPT。

  3、幼儿具备一定知识经验。

  【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1)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在种植园里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们还记得么?

  (2)谁知道大蒜是怎么来的?

  (3)(出示大蒜生长图)原来,大蒜是大蒜头发芽长出来的。

  (4)你们知道大蒜头是从哪里长出来的吗?

  (5)播放课件,蒜头宝宝从土里蹦出来了,现在,它要蹦到小朋友的篓子里去了!

  2、认识大蒜头,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大胆探索。

  (1)玩一玩,你的蒜头宝宝是什么样的。

  (2)剥一剥,你发现了蒜头宝宝的`什么秘密。

  (3)闻一闻,蒜头宝宝有什么样的味道。

  (4)咬一咬,蒜头宝宝的味道你觉得怎么样。

  (5)小结,重点突出蒜头表面有皮、里面是蒜瓣,能吃的、蒜瓣有水分、形状一头尖,一头平等特点。

  3、个别探索,激发幼儿种植大蒜头的兴趣。

  (1)出示花盆,谁会种大蒜头。

  (2)请个别幼儿上台演示。

  (3)评一评,对不对,师讲解种植步骤。

  4、鼓励幼儿继续讨论,思考大蒜头作用。

  (1)人们都很喜欢大蒜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2)讨论说说,大蒜头的好处有哪些。

  (3)出示课件,教师补充说明蒜头的其他好处。

  (4)小结:蒜头真是宝,我们要爱吃大蒜,做不挑食的好宝宝。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正确的判断画面上每种图形的数量,并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2.能分辨图形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的不同,给相同形状的图形用数字表示图形的数量。

  3.能仔细地观察并进行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认识多种图形、图形画一张、各种图形标记一张、1-9的数、幼儿操作纸、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熊的信,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小朋友今天老师收到了一样东西,你们想不想看?(出示信)这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吧!这是小熊寄来的信,我们来看看里面有什么?

  2.出示信纸,教师念信的内容。小熊和妈妈出去旅游,看到许多有趣的事,它把看到的'东西都画了下来,寄给了我们。我们来看看画的是什么?是哪些图形组成的?

  3.小熊真棒,用许多图形画出了他看到的东西,我们来数一数,这张图画上有几个长方形、几个正方形、几个圆形、几个梯形等。

  4.出示图形标记,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图形,找出每种图形,并数一数有几个,找出数字贴在对应的图形旁边。

  二、幼儿操作活动 贴图形

  哇,信封里面还有一张纸,我们一看是什么吧!原来是小熊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了,看一看小熊想考我们什么呢?(出示操作纸)请小朋友先认读数字和图形,然后添上相应数量的图形,让图形和数字一样多。

  三、操作检查

  展示"图形的朋友"的操作纸,师幼一起检查操作是否正确。

  四、游戏:找朋友

  1.小朋友们真棒,帮图形宝宝找到了好朋友,这些是小熊奖励给你们的图形。(贴在衣服上)

  2.小朋友你们衣服上贴的是什么形状?你有没有好朋友?你的好朋友是谁?

  3.请你找一个和你一样的形状一样的小朋友去抱一抱。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内容,体会循环故事的趣味性

  2、与同伴交流分享,初步感悟不良言语对他人的伤害,懂得要尊重别人

  重点:体会故事循环的趣味,懂得尊重他人

  难点:会适当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活动准备:挂图、四个小动物头饰(生气、开心)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引出课题

  出示挂图上生气的猪、兔子、蜗牛、白鹅的图片

  提问: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分享故事---有些语言会让人生气

  1、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始至“他坐在克里生着闷气:哼,白鹅居然笑我慢吞吞

  提问:什么话让小动物生气?

  小动物之间的生气是谁第一个引起的?

  为什么猪与其它动物很有自信地响应批评,一会之后却又心里不太高兴呢?

  你们有没有被批评过?最常被谁批评呢?(爸爸、妈妈、老师)

  2、教师记录下幼儿的发言,并小结:原来一句短短的话也会让人不高兴,这样的话我们可要少说、不说啊

  3、讨论:生气的小动物们该怎么办呢?

  教师鼓励幼儿用各种调节方法帮助小动物,可以是自我调节(如;它们是和我开玩笑的,没有关系,把这句话忘掉吧等)也可以通过与别人互动进行调节(如;谁应该向谁去道歉,请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游戏等)

  猪可以在越来越烦的时候,先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越来越烦?难道心里也有些许同意蜗牛的说法吗?

  (猪可能会在反思与观照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其实也是有点觉得自己肥,而且也是有某种程度觉得自己的肥,似乎也不是顶好的,似乎也不是100%满意自己又圆又胖的身材,所以猪才会让蜗牛的批评骚扰到自己的好心情。)

  如果猪在遇见其它动物前,做了这样的自我观照,他遇到兔子时,嘲笑兔子的可能性就低了许多;没有对内作自我观照,情绪就像无主的游魂,随意乱窜,就会伤害到别人。

  三、分享故事----有些语言会让人快乐

  1、教师讲述故事从“这时候,他猛然想起。。。”至故事结束

  提问:小动物还生气吗?

  它们做了什么事情,使大家都变得开心?

  小动物之间的快乐是谁第一个引起的?

  你知道或者说过让人快乐的话吗?

  2、教师记录下幼儿发言,并小结:原来短短的一句话也会让人快乐,我们要多说让人开心的话

  四、解读故事

  1、幼儿阅读《小朋友的书》第1~5页“是蜗牛开始的”,再次讲述故事。

  提问:小动物之间的生气是谁第一个引起的?

  生气是怎样在小动物之间传递的?

  当你被批评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也去批评别人吗?

  小动物间的快乐又是谁第一个创造的?

  快乐是怎样在小动物之间传递的?

  蜗牛愿意去跟猪说对不起,你可不可以呢?为什么有些人很难说对不起?他们很害怕吗?

  2、再次讨论:怎样分辨别人的批评是善意或是恶意?如何判断他人的批评是不是值得接受?如果对方是恶意,该怎么办?如果对方是善意,但是自己又不想接受,又该怎么办?

  五、演示故事对话

  与孩子一起想象自己是书中任何一个动物,譬如说,假如我是白鹅,听了蜘蛛的嘲笑,我会说什么?会有什么感觉?

  课后反思: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观察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有小细节。发现孩子们犯错误后的第一反应都是:是他先这样做的,不是我。。。几乎没有几个小朋友会首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有些小朋友都不愿意接受批评,认为自己做的永远是对的。

  每个孩子都需要表扬和鼓励,但过多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今天正好借这个故事我从多方面对孩子们进行了引导:故事中的小动物在受到批评时是怎样说的?但后来的表现却怎样?如果小朋友们嘲笑或批评了你,你会怎么做?文中的小动物嘲笑别人,是因为他不了解别人,也许他嘲笑的正是别人引以为自豪的呢。孩子们在与人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来自各方的嘲笑与批评,我认为教会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才能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心理,也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地成长。

  坏情绪会传染,快乐也会传播。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的不仅是被动的处理已经发生的错误,更应该教会孩子怎样主动地寻找快乐传播快乐。从故事的一开始,蜗牛夸奖了猪呢?那故事中的每个人这一整天都会很快乐,故事也许就有了新的结局。让我们的孩子也做个传播快乐的人,相信生活会更美好。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体验作品中欢快的节日气氛,学习有节奏地朗诵诗歌。

  2.感受诗歌押韵的特点,能念准字音(姥、闹、浩、摇)

  3.喜欢自己动手制作花灯。

  4.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西瓜、金鱼、飞机、火箭等花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理解

  1.教师出示“姥姥”:这是谁呀?。

  2.重复提醒幼儿发准“姥姥”的字音。

  3.姥姥的手特别能干,她会做花灯,闹云霄,她做了什么花灯呢?

  4.师逐一出示(西瓜灯、小兔灯、金鱼灯、飞机灯、火箭灯),幼儿练习朗诵。

  5.姥姥作乐这么多的灯,一同鞠躬谢谢姥姥。

  二、完整地学习诗歌

  1.老师把这许多灯连起来,还是一首花灯谣,想听吗?

  2.师完整地朗诵一遍。

  3.什么是“谣”?

  4.花灯谣里说了什么?(幼儿看着图片一起朗诵2-3遍)5.师特别提醒一些字的`读音。

  三、谈谈感受

  1.朗诵着首诗歌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2.你最喜欢哪一只花灯?为什么?

  3.你还看见过其他的花灯吗?

  四、欣赏电脑图象

  1.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花灯,你们想自己来制作花灯吗?

  2.幼儿设计制作花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体验欢快的节日氛围。但是由于我们的孩子很少见过花灯展。因此活动环节一中我将“带领幼儿欣赏花灯改为利用幻灯的形式让幼儿观察、欣赏花灯。

  小百科:花灯,又名灯笼。灯笼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品,在古代,其主要作用是照明,由纸或者绢作为灯笼的外皮,骨架通常使用竹或木条制作,中间放上蜡烛或者灯泡,成为照明工具。受中华文化影响,在亚洲华人地区,许多国家的庙宇中,灯笼也是相当常见的物品。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常规教案06-20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精华)07-09

【精】中班音乐教案06-15

【推荐】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教案【荐】06-15

中班音乐教案【热】06-15

中班音乐教案【推荐】06-15

【荐】中班音乐教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