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7-16 15:09:46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必备】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锦集9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

  图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教学设计

  复习10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

  [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图片引入

  1.出示圆圈图:9个蓝○,1个红○。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生答:a.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

  b.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

  c.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

  d.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

  2.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绿花。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82=1028=1010-2=810-8=2

  学生齐读一次。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3.师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图,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先独立完成,然后下座位与别人进行交流)

  最后,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

  73=1037=1010-7=310-3=7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人学常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初步感受教师的温暖、同学的友爱和各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人学常规教育。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上来上学,是自已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

  2、进一步引导: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3、教师: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情感。

  1、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问:“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呢?平时见到老师应怎么说呢?放学了又应怎样和老师、同学道别呢?

  2、学生结合自已成为小学生以来的经历谈上学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材简说

  《柳树醒了》,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课文中的插图,让人感到春天跳动着的生命力。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迷人的,春天是催人奋进的。“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课后的这个问题,打开了孩子们想象的大门。要相信孩子,孩子的眼睛里折射出的画面,比诗更蕴含深意。孩子的心,就是一篇童话。

  学习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授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春天来了,天气转暖,万物复苏,春天来了,耕耘播种,充满希望,春天来了,到处冰雪消融,使人感到一股暖意。你一定用心灵去感受了美好的春天。那就请你们把用眼睛看到的、用鼻子闻到的,用耳朵听到的.,都说出来吧。

  春天来了,她像一位魔法师,周围的事物都有发生了很大变化。板书“柳树()了”。(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教师强调“醒”是后鼻音。

  二、初读,掌握字词

  1.师范读,学生欣赏老师配乐朗诵。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生词。

  3.哪些生字是你的老朋友呢?大声读给大家听。

  4.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1)偏旁识字:枝,梳,梢

  形近字比较:耍一要(耍字比要字少一笔)

  换偏旁:操──澡

  熟字加偏旁:醒,软,雷

  (2)同桌互相读生字,比比谁读得准。教师强调“澡”读平舌音,“枝,树,梢,耍”读翘舌音。

  (3)小组比赛认读生字。

  (4)做“一字开花”游戏。

  (5)读词卡(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打雷 雷雨 树枝 树梢 软和 梳洗 玩耍 苏醒

  三、熟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3.再练习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四、观察,正确书写

  1.重点指导两个带言字旁的字“说、话”。学生观察“说、话”两个字的字形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示范写,边写边提醒注意的笔画,这两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言字旁的“点”要写的高一些,靠右一些,与横折提的“折”对齐。“折”画可以写得略向左斜。

  3.“春”字的书写,关键是上半部分:三个横不宜长;撇、捺要伸展开,盖住下面的“日”字。

  4.学生描一个,写一个。

  5.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字词

  1.读上节课学过的字:雷、澡、软、梢、梳、醒、耍、枝

  2.开火车认生字。

  3.开火车形式读词:打雷雷雨树枝树梢软和梳洗玩耍苏醒

  二、看图,熟读课文

  1.出示挂图: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柳树醒了》。

  2.自由读,读准音,并标小节号。

  3.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板书:春雷春雨春风春燕

  三、细读,理解课文

  1.你从什么地方知道柳树醒了?分小组读书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学习相应的小节)

  (1)学习第一节。

  A.指名读。

  B.想像:春雷会跟柳树说些什么话呢?

  C.如果你是春雷,那就把这悄悄话说给组员们听吧!

  D.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节。

  E.指名读,评议。

  F.比赛读,评选“朗读高手”。

  (2)学习第二节。

  A.指名读。

  B.教师板画柳树。

  C.愿意上台画一画柔软的柳枝吗?

  D.你们觉得应该怎样读这一小节呢?

  E.比赛读,指导读。

  (3)学习第三、四节。

  A.音乐声中,教师引读第三、四节课文。

  你们瞧!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梳着梳着──(生读)“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藏着藏着──(生读)。

  B.春风中,柳树展示出它婀娜多姿、俏皮可爱的样子,你愿意让柳树变得更美吗?请哪位小画家上来画一画吧!

  C.让学生带着想象好好地读一读课文。

  D.小组汇报读。

  (4)学习第五节。

  A.醒了的小柳树可高兴了,他们在干什么呢?请你们找一找读一读吧!(生练习读)

  B.指名读,评议。

  C.全班读。

  四、训练,发挥想象

  小柳树的好朋友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孩子们和它在一起做什么?

  出示:

  春雷和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雨说:“_____________。”

  春风帮助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变得_____________,柳树对春风说:“_____________。”

  春燕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柳絮_____________,柳絮边飞边说:“_____________。”

  孩子们和小柳树_____________,小柳树──,柳树对孩子们说:“_____________。”

  五、比赛,背诵课文

  师: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地读一读!

  1.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喜欢这一小节的其他同学可以一起读。

  2.会背课文的站起来,齐背课文。

  3.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评一评谁背得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六、实践活动

  1.课堂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再说一说。

  春天跟__________说话了,说着说着, _________。

  师:(学生看着图)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柳树醒了,春姑娘来了。春天闪耀着明丽的色彩,跳动着轻快的音符,弥漫着逗人的童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长高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孩子们又投入新的学习中了。那读书声,那欢笑声,给春天的乐谱上增添了美妙的音符。

  2.课外活动。

  在春天里,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醒了呢?可从动物、植物、人物、气候等方面观察。

  七、板书设计:

  春雷______________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______________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______________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的、要求

  美丽的印纹

  1.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行沾印,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美丽的印纹》

  3.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美丽的印纹》

  教学重点、难点

  体验用手、树叶等物体沾印产生的肌理效果。利用肌理效果,组织画面美丽的.印纹。

  准备工作

  全开纸、水粉颜料(统一分配)、不同的树叶及图例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人

  1.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心来发现手的纹理,教师用手沾上颜料,在纸上印出美丽的印纹手纹,板书:mei li de yin wen美丽的印纹。

  2.在黑板上挂一张全开纸,让学生沾上自己喜欢的颜料上台按印,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美丽的印纹》

  3.让学生讨论并说说除了手之外,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印。

  三、布置作业

  1.团结协作;

  2.注意卫生;

  3.比一比,哪一组印得最美丽。

  四、学生练习

  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展示小组作业,引导学生观摩,比一比,哪一组的图案最有意思。

  五、小结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每一种物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纹理(出示有肌理效果的花瓶),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纹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它们。

  1. 观察手心印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上台沾颜料按印,简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上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讨论。

  分组协作、完成作业

  观摩作业,比一比,谁的作业最有趣,图案最有意思。

  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制作美丽纹理的物品,并说说自己对它的感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

  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获得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表示十几。

  教学难点:

  建立记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小朋友们,今天茄子老师又来到了我们数学课中,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演示课件:出示茄子老师和20个排列整齐的五角星)。茄子老师带来这么多的五角星有什么用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说的。

  茄子老师:我知道一(1)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又爱动脑筋。今天我带来的这些五角星叫做智慧星,是用来奖励学习认真的小朋友的。在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一些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五角星上出现1-10各数)

  师:原来这些智慧星里还藏着数呢,这些数可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请小朋友们一起读一读。猜一猜,其他智慧星里藏着哪些数呢?(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猜得很对,在后面的这些星里藏着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11-20的数小朋友们都认识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

  (依次出现11、12、13、15、18各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出其他星上是哪些数,认一认、读一读。)

  【评:从学生实际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呈现1-20各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了解了学情,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活动】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一)建立记数单位十地概念

  师:茄子老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智慧星,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解决,你们愿意吗?听一听,茄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茄子老师:请小朋友们数出12根小棒,在桌子上排成一排。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师:电脑里的小朋友东东也摆了一些小棒,我们一起来帮他数一数。

  (课件演示12根小棒,引导学生数一数)

  茄子老师:小朋友们真是心灵手巧,不仅自己能正确地数出12根小棒,还能帮东东小朋友数一数。可是要数出十几根,每次都这样数,太麻烦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数出的有12根吗?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下面就请你们想一想、摆一摆,在把你的'想法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学生操作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1. 每2、3、4、6一份地摆。

  2. 把12根分成9根和3根。

  3. 12根分成10根和2根。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电脑中的小朋友玲玲也想出了办法,

  我们来看一看,她是怎样摆的。

  课件演示:数出10根堆成一堆捆成一捆

  师:你们的想法和玲玲一样吗?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请小朋友们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这一捆是几个一根呀?是多少根?10个一根捆成一捆就是10根,我们说10个一是1个十。(板书并读一读:10个一是1个十)

  现在请小朋友很快地拿出10根小棒,想一想怎么拿?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

  师:(指对1捆带2根)一捆小棒就是一个十,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有12根小棒了。谁来说说几捆和几根合起来是12根?

  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眼力,你能很快地看出摆了多少根小棒吗?

  (演示课件:依次出示13、17根小棒,说一说是几捆带几根,是多少根?)

  【评: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提出数学问题,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捆一捆、拿一拿等活动,自然形成10个一是1个十的概念,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生动,易于学生接受。】

  (二)摆摆、说说,理解2个十是20

  师:想一想怎样摆出11根小棒,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操作后进行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摆的。再依次摆出14根、18根)

  师:请小朋友们很快地摆出19根小棒。

  学生操作后交流各自的摆法,有两种可能:

  1.先摆出一捆,再数出9根。

  2.在18根后添上一根。

  (对于学生的两种摆法予以肯定)

  师:19根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20根呢?请小朋友们与你的伙伴商量商量,再合作摆一摆。

  师:19根再添上一根就是20根了,20根是几捆带几根?单根的又满了10根又可以怎样了?现在有两捆小棒,是2个十,2个十就是20。(板书:2个十是20)

  【评: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展现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在较短的时间里灵活运用已有知识理解了2个十是20】

  (三)11-20的数序

  (课件切换到茄子老师和五角星画面)

  师:小朋友们这么地聪明,学得又这么地认真,顽皮的小猴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演示;出示小猴)他看到茄子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智慧星,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不小心把摆放得整齐有序的智慧星打乱了。(课件演示出凌乱的五角星画面)茄子老师会对小猴说些什么呢?

  茄子老师:你这小猴真调皮,请你赶快帮我把这些智慧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在直线的下面(出示数轴)排放整齐。

  猴:茄子老师,对不起!我马上就排一排。

  (课件演示:标有1-10的五角星消失,并把1-10在数轴上依次排列)

  猴:10的后面该怎样排呢?请小朋友们帮帮我吧!

  师:10的后面是多少?11的后面是多少?12的后面呢?(数轴上依次出示11、12、13)

  师:(分别指着15、18处)这里该放哪个数?13和15的中间是多少?15和18的中间是哪两个数?18的后面呢?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直线下面的数越往右边越怎样?比10大的数有哪些?我们一起把11-20读一读。

  【评:让学生在帮助小猴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并获得11-20的排列顺序,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观察数轴上数的变化过程中,使数的顺序更加清晰。】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想想做做第2题。

  茄子老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很快就认识了11-20各数了,看一看我今天还给你

  们带来了什么?(课件演示:出示草莓和雨伞图)

  师:先猜一猜是草莓的个数多还是雨伞的把数多?草莓大约有多少个?雨伞大约有多少把?再数一数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

  (学生活动后进行师生交流,指导学生有序地数数,并与估计的结果比一比)

  师:这么多的草莓,数完以后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一共有多少个了?

  (引导学生数一数、圈一圈)

  2. 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今天学过的数在你的文具盒里能找到吗?看着自己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

  师:谁能从7数到17?谁能从11数到20?

  师:在尺子上12的后面一个数是多少?18的前面一个数是多少?16的邻居是哪两个数?

  3. 想想做做第4题。

  4. 生活中的数。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看看教室里的人和物,你喜欢什么,就去

  数一数,数到20个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5. 猜数游戏。

  【评:练习形式多样,在猜一猜、数一数、圈一圈等活动中巩固新知,培养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11-20这些数,在我们的尺子上有,在我们的书上有,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这些数?请小朋友们课后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就会越来越聪明。

  【总评:这节课教师在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了11-20各数、掌握了20以内数的大小排列顺序、培养了数感。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易于接受。在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学得轻松活泼。教师的点拨引导恰到好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认识同学姓名中的汉字。

  2、探寻名字的来历,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师:嵌名诗一首,写满全班名字的纸条。生:询问父母自己名字的来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嵌名诗引路,激发兴趣。

  1、出示嵌名诗:李氏王朝出我家,恩泽天下意无涯。佳音倍传添新意,甘霖普润三月花。

  2、师读这首诗,生猜里面所缊含着的名字。(生自由猜)猜后师介绍,这是一首寄予希望的`诗,诗中包含了他的名字。在同学们的名字中,相信每一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来历,也有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咱们今天就一起来议议自己的名字。板书:有意思的名字

  二、展示自己的名字。

  1、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如何让别人记着你的名字很重要。咱们今天的第一个事就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一下你名字。包括你的姓,你的名,以及怎样记住这几个字。

  2、小组内互相交流。(组内分工,评评谁说得最好,大家对他名字记得最牢)

  3、各小组汇报。

  三、追根溯源,话名来历。

  1、刚才咱们通过组内交流,知道了每一个人名字的组成,那么下面咱们就来猜猜你名字的来历吧!看谁猜得又对又准。

  2、组内交流。友情提示:写出自己的名字,让组内成员猜,如果猜对了,请给予鼓励,如果没猜对,下一接着猜,全都猜不对,就只能你告诉同组的同学了。

  3、全班交流。师采用抽奖的形式,抽出一位同学的名字,其余同学来猜。要求出组内要求。

  四、课外拓展。在课外去寻问其他年级同学的名字,并先猜他名字的来历,再让他来印证。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

  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教学准备:

  教师:关于太空的课件、彩纸、吸管、橡皮泥、kt板等各种材料。

  学生: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课件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

  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

  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和表现。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正当环保小卫士。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是否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

  3、学生是否充分利用各种材料。

  札记:

  太空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是很具体,但科幻卡通片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是巨大的,好些学生的作品怎么看都是卡通片的布景。学生在这一课里想象力的发挥还不如前几课。卡通对孩子的影响真是太大了,当然也有正面影响。可是在童年时期对想象力的扼杀,其后果也是不堪想象的。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欣赏一些节奏鲜明的乐曲时,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学生就会进入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体验音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用动作对比来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不但使低年级小学生感到欣赏音乐充满了乐趣,而且使学生对音乐的不同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点拨法

  教具电子琴、手风琴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欣赏:

  1.初听《荫中鸟》全曲,感受整体(出示课件)

  2.复听一次,要求学生听辩乐曲的段落及速度变化。

  3.分段欣赏。(出示课件)

  4.围绕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手段,及独奏与伴奏关系,启发学生想象与欣赏,以加深对音乐表现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5.再次复听全曲,让学生从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中,产生热爱生活,憧景未来之情。

  6.听听想想

  (1)你认为乐曲可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2)乐曲中有一个部分,笛子在轻快的旋律衬托下自由的模仿各种鸟声,生动、逼真的呈现出绿树浓荫里百鸟争鸣的情景。你能听出来吗?

  (3)这首乐曲①仅仅模仿自然界中鸟类发出的音响。②不仅模仿自然的音响,也表现了人们在大自然中的欢畅、喜悦的心情。(选择√

  7.欣赏《鸭子拌嘴》

  8.介绍《鸭子拌嘴》

  “鸭群集合上路”是全曲力度最强的音乐

  “鸭子潜水觅食”是全曲力度最弱的片断

  9.提问: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10.复听《鸭子拌嘴》中“鸭群集合上路”片段:

  (1)我扮演放鸭子的老爷爷走在最前面,所有的学生模仿鸭子走路的姿态跟在后面,

  (2)他们虽节奏有力地踏步前进,边走边高兴地说:“嘎!嘎!嘎!嘎!”互相拌嘴,充分感受到音乐热烈欢快的情绪。

  11.复听《鸭子拌嘴》中“鸭子潜水觅食”片段:

  (1)用轻而弱的声音启发学生:“你们想用什么动作表现鸭子觅食?”

  (2)学生分组讨论,有的模仿模仿鸭子滑动翅膀,把头慢慢潜入水中觅食,有的静悄悄地在岸上等待,有的做出了捉到小鱼时的动作,静悄悄的教室里只有水镲声伴随着孩子们无声的动作,大家立刻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音乐平稳轻松的情绪。

  四、课后:

  课后分析

  板书设计欣赏:

  《荫中鸟》、《鸭子拌嘴》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2、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湘版第一册美术教案)

  教学重难点:

  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准备:整张白纸4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各种画笔、涂色工具(学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喜欢画画的小朋友请举手;你都会画什么呀?)

  二、导入新课:

  检察学具。(学生带了许多不同种类的美术工具,把它们找出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并说出名字。)

  三、讲授新课:

  1、在下面五个盒子中分别放入沙子、毛线、方便面、豆子、小棒,请一位同学摸,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先小声告诉老师,然后用简单的线条尝试画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猜)SORRY,此处图片无法上传。

  2、与学生们一起采用不同的.工具尝试。如: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等,让学生自由的作画、涂鸦。(教师可先示范不同工具的握笔方法,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握笔)

  3、添画游戏:学生们随着音乐围着课桌(课桌课前摆成长方形或圆形)旋转,音乐停,学生就坐在面前的座位上,将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添画。(教师可先作示范)

  4、念儿歌:彩笔手中拿,大家一起画。画个小点变雨滴,画个方形变楼房,画条竖线变筷子,画团曲线呀,变呀变成妈妈手中的毛线。

  5、教学小结:

  A、展评学生作业。(由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来完成一张的作业,最后比一比,大家评一评哪一组的最好看,好在哪里?)

  B、总结本课的学习的内容。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5-2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3篇05-2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四篇05-1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5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三篇06-07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五篇06-28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4篇06-02

【精选】小学一年级的教案5篇05-3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