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21 11:25:33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中班教案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选]中班教案6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中描述的快乐的新年,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学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句,并且掌握“新年,就是XX”的句式。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

  配套课件:中班语言诗歌课件《新年》PPT课件活动过程:

  2、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你们要仔细听,诗歌有没有告诉我们新年是什么?

  提问:

  (1)诗歌里的“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一个梦,梦到新年到了。坐上飞船遨游太空)—教师一步步引导。

  (2)我到了天上碰到了谁?(星星、月亮、太阳)。

  (3)星星说新年是什么?(新衣新帽)

  月亮说新年是什么?(糖果玩具)

  太阳说新年是什么?(快乐和进步)。

  (4)你们知道什么叫“进步”吗?(进步就是学会做以前不会做的事,是懂得更多的道理,更有礼貌等等)小朋友们希望新的一年自己有什么进步呢?

  三、学习诗歌朗读

  1、结合PPT课件,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朗读一遍。

  2、师: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星星、月亮和太阳的话的'时候,语气有什么变化,哪个轻一点,哪个重一点?(星星—细声,月亮—大声,太阳—高声)细声,大声和高声有什么不同呢,跟着老师一起来念一遍。

  3、集体朗诵,注意用不同的语气朗诵相应的诗句。

  4、分角色朗读:指定三个幼儿来扮演星星、太阳和月亮,教师和其他幼儿念剩下的内容。

  四、掌握诗歌中句式。

  (建议:改成创编)

  师:诗歌里面我们问星星、月亮和太阳,他们的回答都是新年,就是什么什么。刚才老师已经问过小朋友们你们眼中的新年是怎么样的,现在请你们像诗歌里的星星、月亮和太阳那样告诉老师你们觉得新年是什么好不好?(让幼儿用“新年,就是XX”来回答)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故事画面、围巾、毛衣、毯子、枕头。

  活动目标

  在猜猜、讲讲中了解故事内容,感受、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爱才是最温暖的礼物。

  理解掌握词汇:“厚厚的”、“软软的”、“香喷喷的”、“热乎乎的”,并尝试运用表达。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倾听的欲望

  (重点: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两个主要角色间的关系)

  1.联系生活经验,说说冬天取暖的好办法,为后面温暖的礼物做铺垫。

  (1)你们在冬天里有哪些取暖的好办法?

  (2)小结中引出故事:每个人都需要温暖,你们都有很多取暖的方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温暖的故事。

  2.交代故事角色,知道跳跳鼠与鼹鼠仔是一对好朋友。

  人物介绍:这是谁?他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跳跳鼠”(打招呼)。跳跳鼠有个很要好的朋友,叫“鼹鼠仔”(打招呼),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3.讲述故事的开始部分:“新年快到了,……又冷又孤单”,激发幼儿产生关爱鼹鼠仔的隋感。

  提问:鼹鼠仔一个人住在遥远的地洞里会感到怎样?(理解“又冷又孤单”)_ 儿童网

  二、分段讲述,理解故事《多么温暖的礼物》

  (重点:顺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了解故事中两个角色之间牵挂的心情,突出温暖礼物的神秘)

  1.启发幼儿根据词义作猜想,并学习表达。

  提问:跳跳鼠到底会送什么温暖的礼物给鼹鼠仔呢?(幼儿推想,说说理由)

  讲述故事:从跳跳鼠给鼹鼠仔拨了一个长途电话——“嗯……厚厚的,软软的……还有,从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让我们猜一猜,这份礼物会是什么呢?

  承上启下:哦,你们说出了那么多温暖的礼物,相信如果送给你们的家人或者是朋友,一定会让他们感到温暖又甜蜜。

  2.加深对“厚厚的”、“软软的”、“热乎乎的”等词义的理解并体会温暖的感受。

  实物体验:幼儿亲自感受和体验各种温暖的礼物的材质,说一说摸摸礼物后的感觉。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可以带给大家温暖的小礼物,请你们也来抱一抱、摸一摸,说说它们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体验,并学说软软的围巾、厚厚的毛衣、毛茸茸的毯子、香喷喷的枕头。

  3.电话游戏,以打电话的方式练习故事中角色的语句,进一步体验期待的心情。

  幼儿扮演鼹鼠仔,老师扮演跳跳鼠

  幼:跳跳鼠,温暖的礼物是软软的围巾吗?

  师:不是

  幼:跳跳鼠,温暖的礼物是厚厚的'毛衣吗?

  师:也不是。

  幼:跳跳鼠,温暖的礼物是毛茸茸的毯子吗?

  师:还是不对。

  幼:跳跳鼠,温暖的礼物是香喷喷的枕头吗?

  师:哈哈,还是没猜对哦。

  那么到底是什么神秘礼物呀?

  鼹鼠仔和你们一样,美美地猜想着。

  鼹鼠仔每天都在盼望着礼物的到来,是软软的围巾吗?是厚厚的毛衣吗?是毛茸茸的毯子吗?是香喷喷的枕头吗?我们继续看看跳跳鼠到底会送什么礼物,好吗?

  三、继续欣赏故事

  (重点:观察画面,根据局部特征,判断真正的“礼物”,理解温暖礼物的含义,感受友情的美好)

  1.观察画面,根据局部特征判断

  讲述故事内容:“终于等到了一年里最冷的一天……从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

  提问:你怎么会猜到是跳跳鼠呢?(观察礼物盒中,跳跳鼠的局部特征)

  2.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画面,提问:

  (1)瞧,两个朋友在做什么呀?(拥抱) .

  (2)跳跳鼠送给鼹鼠仔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啊?(拥抱)

  (3)天冷的时候,好朋友拥抱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

  (4)是呀,两个毛茸茸的家伙,身体贴在一起,厚厚的、软软的,让他们感觉从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连心儿都是那么的温暖。

  四、边看视频边完整欣赏配乐故事《多么温暖的礼物》

  (重点:完整欣赏故事,再次感受友情的温暖,愿意将“温暖”与每个身边的人一起分享)

  1.完整欣赏。

  2.师生拥抱,同伴拥抱,感受温暖,鼓励幼儿回家与自己的家人拥抱,并送上祝福语。这个大大的拥抱是不是一个温暖的礼物呢?我们也来做朋友相互拥抱,你给我爱,我给你爱,你给我温暖,我给你温暖。

  附故事

  《多么温暖的礼物》

  新年就要来了,跳跳鼠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鼹鼠仔。住在那么远的地洞里,鼹鼠仔一定又冷又孤单。跳跳鼠给鼹鼠仔拨了一个长途电话,说:“鼹鼠仔呀,我要送你一件温暖的礼物。”

  “温暖的礼物,是什么呢?”

  “嗯……厚厚的,软软的……还有,从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 鼹鼠仔每天都在盼望礼物的到来。温暖的礼物,会是什么呢?他想了一个又一个。是软软的绒线围巾吗?是厚厚的毛衣吗?是毛茸茸的毯子吗?是香喷喷的枕头吗?

  终于等到了一年里最冷的一天,天上飘起了大大小小的雪花片。温暖的礼物究竟是什么呢?

  突然,一只礼物盒子出现在鼹鼠仔的小床边。是跳跳鼠的礼物呀!

  还没来得及抱起礼物,礼物盒自己打开了。从盒子里蹦出跳跳鼠,给鼹鼠仔一个好深好深的拥抱——软软的、厚厚的、毛茸茸、香喷喷的,还有,从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

  真是一个温暖的礼物呢。

中班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1、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方法进行8以内数数,提高目测数群和接着数的能力。

  2、愿意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体验合作和竞赛的乐趣。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果园背景大图书、点数在5到8的瓢虫若干,展示板,分组标记

  【设计思路】

  本活动结合当前《在秋天里》的主题内容,通过秋天果树成熟时节害虫入侵果园的情节展开,引导幼儿寻找益虫(七星瓢虫)、赶走害虫(除七星以外的瓢虫),保卫果园。

  数学活动逻辑性、概念性较强,为了帮助幼儿理解数数的方法,我将本次活动融入到有趣形象的游戏中。活动中我预设通过寻找七星瓢虫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创设两组竞赛赶害虫的游戏氛围来巩固新习得的数数的经验,并激发其竞争意识。活动中我预设通过目测数数分辨瓢虫,还帮助幼儿巩固关于有益瓢虫与有害瓢虫的科学常识,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在游戏的氛围中积累数数经验。

  通过观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点数经验,所以有序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已失去了挑战性。他们开始尝试目测点数,但是幼儿在点数时主要以手口一致逐一点数为主,缺少方式和方法。因此本次活动我定位于结合各种数数的经验,引导幼儿尝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新方法,激发其数数的兴趣,提高目测数群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习“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

  能运用这个新方法来进行8以内的数数。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果园背景,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可是果园里飞来了许多瓢虫,水涝数数有多少只?(教师调整瓢虫摆放位置引导幼儿尝试不同方法数数)

  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果树上瓢虫的数量的?(什么方法数的?)

  2、师根据幼儿操作小结:原来除了一个一个数,我们还可以用两个两个数、默数、目测等方法来知道数量。

  二、操作探索

  1、出示躲有许多瓢虫的果园背景,感知果园危机。

  师:你们认识瓢虫吗?找找树上的瓢虫有什么不同?

  2、认识瓢虫、数瓢虫。

  1)师:瓢虫有很多种,我们一般按照它们身上的点数来命名。瓢虫里面,身上有7个点子叫七星瓢虫,是益虫,要保护。而那些身上点数不是7个的,是害虫,他们会吃掉果树的叶子,要抓掉。

  2)幼儿每人选取一只瓢虫,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数出瓢虫身上的点数,感知它是几星瓢虫。

  3)交流:这是几星瓢虫?你是怎样数出来的?是害虫还是益虫?

  3、寻找七星瓢虫,感知目测接着数的'方法。

  1)师演示“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

  老师这里还有一种数得快的方法:看到一只瓢虫,可以先看它的半边背上有几个点子,记住这个数字然后接下去数完另半边,就能知道它是几星瓢虫了!

  2)幼儿两两交换瓢虫,尝试用新方法再次数数,并相互检验。(提供桌面便于幼儿观察和操作)

  3)寻找七星瓢虫,保卫果园。

  三、游戏巩固

  1、介绍游戏:赶害虫。

  师:糟糕,又有一批害虫飞到了果园里,大家快来帮忙赶害虫。

  要求:

  1)幼儿分成两队竞赛。

  2)每人赶走一只害虫,贴在旁边展示板上。

  3)用接力赛的方式赶害虫(一人赶走一只后回自己队伍排后面一个小朋友的手,后面朋友接力)。

  4)听到口令停下来,比比哪队找得快,请幼儿代表检查准确度。

  2、幼儿分组游戏。

  3、游戏后,共同检查比赛情况。

  4、经验提升:找找又快又对的好方法(先看多的一面记住数字,然后接着数完)。

  四、拓展延伸

  引导幼儿用学到的方法数出国树上的水果。

  小百科:数数兼具动词和名词词性,指通过某种方式或途径计算详细的数字,通常采用扳手指或嘴巴念叨或心里默念,为较普遍且较普通的一种数学行为。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区别宽窄,并能用词表达。

  2、让幼儿学习按照宽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

  活动准备

  1、教具:一个信封,内有一张光盘。每人两张宽窄、颜色各不同的纸条:黄色的宽,绿色的窄。

  2、 学具: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

  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

  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学习按照物体宽窄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不受物体颜色、形状、材料的干扰,进行宽窄差异的排序,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强化幼儿对序列中物体的相对性和可变性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 看光盘(集体活动)

  互动问题: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收到一封信,我们一起看看好吗?

  放光盘,电视里出现绿泡泡的形象: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绿泡泡,我和红果果、小咕咚在泡泡飞船航行时遇到困难了。有一个国家的国王出了三道题,如果我们答对了,就可以回到智慧树;如果答错了,就只能留在这个国家了。现在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聪明的小朋友们快帮帮我们吧,我们很想回到智慧树与你们在一起。

  指导要点:指导幼儿能分清2张纸,黄色的宽,绿色的.窄。

  二、第一题:(集体活动)

  出示第一组:宽窄排序材料(同颜色、同长度、宽窄不同);

  1、互动问题:小朋友们,你们怎样知道哪个宽、哪个窄?从最宽到最窄的怎样排序吗?

  2、指导要点:老师启发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别宽窄。在这里找出最宽的,再在这里找出最宽的,依次进行排序。

  三、第二题:(集体活动)

  出示第二组:宽窄排序材料(不同颜色、同长度、不同宽窄);

  1、互动问题:看看这些纸有什么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的?从宽到窄排序?从窄到宽排序?

  2、指导要点:幼儿能说出颜色不一样,长度一样,宽窄不一样。用重叠法区分宽窄。

  四、第三题:(集体活动)

  出示第三组:宽窄排序材料(颜色、长度、宽窄均不同);

  1、互动问题:请大家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分纸条的宽窄

  2、指导要点: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重叠比较的方法区分纸条的宽窄。幼儿操作,老师检查。(幼儿边操作边讲述:从怎样排到怎样。)

  五、看光盘:(集体活动)

  绿泡泡:谢谢,聪明的小朋友们,国王已经看过你们的答案了,我和红果果、小咕咚已经回到智慧树了。谢谢你们的帮助。

  活动延伸

  将三组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幼儿进行闯关游戏,进行宽窄排序。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过程:

  1.说一说自己喝过的水,是什么需要才喝的,口感怎样。

  2.老师把喝过的水,利用图片做向导进行归类:水类、水果汁类、奶类。看看孩子们会不会用归类方法,对的,给予及时鼓励,错的,有经验的小朋友提醒。

  3.归类后孩子们讨论:各类水从哪里来?味道怎样?留下悬念,等到品尝时验证。

  思维扩散练习:其实水果里也有水的:椰子、雪梨、葡萄等。

  4.把标签揭下来,从图案中关注名称、产地、有无关于收集瓶子的环保标志。然后贴在墙上,大家互相欣赏,展示“百家水”标签艺术性。

  5.在友好氛围下,品尝大家带来的水。

  练习:让孩子各自学习倒水,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费,文雅熏陶:互相礼让,避免碰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列出喝过的水类:开水、矿泉水、山的水、玉米糖水、冰水、淮花糖水。

  牛奶类:甲天下奶、伊利奶、乐百氏奶、娃哈哈奶、旺仔牛奶。

  果汁:橙汁、葡萄汁、草莓水、香蕉水、青菜水、汤水、苦瓜水 还有其他类:雪碧、可乐、葡萄酒、红酒、啤酒、药水、咖啡、茶水、树叶水等

  小朋友有许多的直接经验,说出许多自己喝过的水。喝过的水比大家带来的水的品种多;画出来的水要比自己带来水品种多。 有益经验:

  1. 享受自己喝上“百家水”的乐趣。

  2.熟悉人们常喝的水的种类和口感,还有什么水可以喝。

  活动过程:

  1.说一说自己喝过的水,是什么需要才喝的,口感怎样。

  2.老师把喝过的水,利用图片做向导进行归类:水类、水果汁类、奶类。看看孩子们会不会用归类方法,对的,给予及时鼓励,错的,有经验的小朋友提醒。

  3.归类后孩子们讨论:各类水从哪里来?味道怎样?留下悬念,等到品尝时验证。

  思维扩散练习:其实水果里也有水的:椰子、雪梨、葡萄等。

  4.把标签揭下来,从图案中关注名称、产地、有无关于收集瓶子的'环保标志。然后贴在墙上,大家互相欣赏,展示“百家水”标签艺术性。

  5.在友好氛围下,品尝大家带来的水。

  练习:让孩子各自学习倒水,喝多少,倒多少,不浪费,文雅熏陶:互相礼让,避免碰撞。

  活动反思:

  孩子们列出喝过的水类:开水、矿泉水、山的水、玉米糖水、冰水、淮花糖水。

  牛奶类:甲天下奶、伊利奶、乐百氏奶、娃哈哈奶、旺仔牛奶。

  果汁:橙汁、葡萄汁、草莓水、香蕉水、青菜水、汤水、苦瓜水 还有其他类:雪碧、可乐、葡萄酒、红酒、啤酒、药水、咖啡、茶水、树叶水等

  小朋友有许多的直接经验,说出许多自己喝过的水。

  喝过的水比大家带来的水的品种多;画出来的水要比自己带来水品种多。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运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儿歌中角色的摸样。

  3、对与同伴合作表演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牵线木偶。

  2、制作道具的材料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牵线木偶,表演诗歌《孙悟空打妖怪》

  2、引导幼儿说己对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爱憎情感。

  教师: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3、根据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提问:唐僧是是什么样的.?沙和尚呢?(幼儿学一学)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4、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形象,启发幼儿讨论并自制道具,

  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们,刚才也学了他们的样子。那我们怎么变得更像他们呢?

  5、幼儿使用自制的道具集体表演。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常规教案06-20

中班教案(热)07-20

中班教案(荐)07-20

[热]中班教案07-20

[热门]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必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