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28 08:12:5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8篇[荐]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8篇[荐]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

  2.能够学会故事中的句式“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的××,对着××ב扑哧’、‘扑哧’一喷,××就变成了××”。

  3.感知多彩世界的美丽,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课件或PPT,故事录音。

  三、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师幼一起听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进入活动场地。

  (2)播放汽车鸣笛声,出示蓝汽车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提问:这是一辆什么颜色的汽车?你觉得它什么地方很特别? 教师小结:这是一辆神奇的蓝汽车,它的车灯是两根长长的能伸缩的管子。这么神奇的蓝汽车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观看课件,欣赏、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第1—3段)

  (1)教师播放课件,观看故事 提问:蓝汽车最喜欢什么颜色? 提问:蓝汽车来到森林后做了什么事情?他是怎样把小猴子它们变成蓝颜色的?(请小朋友边用故事中的句子说一说,边用肢体动作演一演。

  (2) 幼儿:蓝汽车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蓝颜色,对着小猴子“扑哧”、“扑哧”一喷,小猴子就变成了蓝猴子 幼儿:蓝汽车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蓝颜色,对着紫茄子“扑哧”、“扑哧”一喷,紫茄子就变成了蓝茄子 教师适时追问:小草,小猴子和茄子它们愿意变成蓝颜色吗?为什么?

  3.继续观看课件,欣赏、了解故事后半部分(第4—6段)

  师:调皮的蓝汽车现在还很得意呢!这不就遇到了危险?你们听。(播放课件)

  提问:蓝汽车为什么会掉进大海里呢?(幼儿讨论) 小朋友,你会把大海当做草原吗?(不会)(出示对比图)本来绿色的草原被蓝汽车喷上了蓝颜色就变成了这样,和大海一样了。你认为世界只有一种颜色好看吗?为什么? 是谁救了蓝汽车呀?(海龟爷爷)海龟爷爷对蓝汽车说了什么呀? 提问:“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家乡风景图片) 想一想,如果你是蓝汽车,听了海龟爷爷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幼儿猜想并述说)

  4.欣赏故事结尾(第7自然段)

  师:小朋友的想法都很不错,蓝汽车自己也想了一个好办法,我们来听一听他的办法是什么?

  提问:蓝汽车是用什么办法让世界重新变得五彩缤纷的呢?

  5.大家来帮忙

  教师指导语:(出示图片)世界终于变回原来的颜色了,调皮的蓝汽车给大森林洗澡洗的'太累了,这里还有一个蓝猴子一个蓝茄子和一株蓝花没有洗干净呢!小朋友们,你愿意帮助蓝汽车把他们变回原来的颜色吗?你会怎么做?(提示幼儿用故事里的句式说一说,演一演。)

  幼儿:我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水,对着蓝茄子“扑哧”、“扑哧”一喷,蓝茄子又变成紫色的了。

  幼儿:我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水,对着蓝小草“扑哧”、“扑哧”一喷,蓝小草又变成绿色的小草了。

  幼儿:我伸出长长的管子,吸了一肚子水,对着蓝猴子“扑哧”、“扑哧”一喷,蓝猴子又变回原来的颜色了

  6.完整欣赏故事

  过渡语:

  小朋友们,这个有趣故事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哦?它就叫做蓝汽车,我们再来完整的看一看调皮的蓝汽车在大森林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 师:现在蓝汽车啊知道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才是最美的,相信他再也不会破坏花草树木了,一定会好好爱护环境的。

  四、 结束部分:

  师: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五彩缤纷的风景,放假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跟着爸爸妈妈去外面看看美丽的大自然。现在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开着小汽车一辆接一辆的离开教室吧。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活动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 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提供几种动物的蛋,让幼儿把蛋放到贴有动物卡片的箩筐里,回忆已知的卵生动物的名称。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找蛋》语言教案和反思:

  今天的语言活动《 找蛋》,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一、语言活动类型的确定

  或许我们但看材料和原有的活动设计,我们都会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教学来上。:我课上到一半就在想,是不是应该上成看图讲述。其实本次活动的文学作品内容本身比较简单,故事中又没有太多的词汇需要丰富。但图片中呈现的信息却很清晰。和不同人物对话是幼儿一眼能发现的,同时本身故事的情节又比较简单,幼儿可以用1-2句话来讲述图片的内容,因此我们觉得这样的图片比较适合幼儿开展讲述活动。

  其实在新教材中,每个活动只帮我们确定了领域的'侧重,但就语言活动而言,它就有以下几个类型:讲述活动、早期阅读、文学学习活动、谈话活动、听说游戏等。我们在活动以前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对提供的材料的分析,对孩子学情的分析来确定活动的类型,目标的侧重,才能使活动更有效。

  二、教材分析对重难点突破策略确定影响

  语言活动中,对教材的分析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仅仅是要能挖掘出文学作品隐含的价值,还要在确定重难点后,再来细细体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对其隐含的教育价值的意义。

  三、看图讲述中图片呈现方式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

  因为我将本次活动定位在看图讲述上,所以如何呈现图片也是个问题。

  对本次活动来说因为故事的情节简单而不是很新奇,因此我觉得如果四幅图整体呈现的话,幼儿可以通过对比来发现故事情节的变化;也可以第一幅和第四幅先呈现,让孩子可以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合理开展想象。

  小百科:蛋指的是某些陆上动物产下的卵,胚胎外包防水的壳。鸟类、爬行类以及哺乳类的鸭嘴兽和针鼹科都下蛋。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动作,提高走跑动作的协调性。

  2、学会在走跑活动中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场地四周挂有小狗、小猫、小兔标志各一个,小猫、小狗、小兔头饰若干。

  2、欢快的音乐磁带。

  3、幼儿用书第3册第36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随音乐进入场地今天天气真好啊!徐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宝贝们跟我一起来。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小动物的家

  师:宝贝,瞧!大森林里小动物盖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们来认识是谁的房子(幼儿参观小猫、小兔、小鸭的家)

  2、准备活动

  师:大森林的.空气真新鲜啊!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筋骨,请起立(幼儿跟师随音乐做热身运动)

  3、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

  师:今天徐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魔术棒,魔术棒告诉我要把听话的宝贝变成可爱的小动物来玩游戏,请宝贝闭上眼睛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花猫(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花猫走路)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白兔(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白兔走路)变变变,变成可爱的小鸭子(师帮幼儿戴头饰,幼儿演示小鸭走路)

  4、带领幼儿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1)师:小动物们快快来啊,我们一起玩找家的游戏

  ①幼儿随老师做运动师:轰隆隆,轰隆隆,小动物们天要下雨了,我们回家吧,瞧!我们回家的路上要过独木桥,要爬过草地,哪个勇敢的小动物能演示给我们看怎样过独木桥和草地(表扬勇敢的小动物)

  ②幼儿尝试过独木桥、草地的方法谈话:你们觉得过独木桥、草地应该注意什么?

  师小结:过独木桥时可以把胳膊平举在身体的两侧,这样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要推,不要跑,不要挤我们分成两组一个一个来要注意安全,过草地膝盖要触到垫子上,小心注意安全,我们回家吧

  ③小动物们雨停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去山坡看太阳啰,过草地独木桥时要注意安全啊,火车要开动了,小动物们要跟上啊师:呼呼呼,呼呼呼,山坡的风很大啊,小心着凉我们回家吧,哎!小动物们回家的路上要钻过山洞,我们应该怎样钻山洞啊?(表扬勇敢的小动物)师小结:钻山洞时,要把双手放在头上,保护头部不要碰伤,不要挤不要推我们分成两组一个一个来,注意安全,回家吧!

  玩了一天都累了,我们回幼儿园吧,回家的路上宝贝要注意安全啊

  5、放松活动

  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跳舞。

  (小动物回到家以后高兴极了,它们还跳起了舞。我们大家来学一学,它们是怎样跳舞的?"小猫洗洗脸、小兔蹦蹦跳、小狗摇尾巴……"

  结束部分:

  这节课主要是让幼儿在各种游戏中锻炼走跑的协调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大胆想象,“如果我能飞”的乐趣。

  2.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诗歌。

  3.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美丽的翅膀”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有什么会飞呀?(鼓励幼儿说一说:小鸟、飞机、蜻蜓、蝴蝶……)你们知道它们为什么能飞行吗?(引导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有一双翅膀也能飞翔,你最想做什么?

  2.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飞行的乐趣。(教师引导:“飞呀飞,我们飞到哪里了?”)

  3.师:猜一猜,你能飞到哪里去呢?你最想做什么?

  (二)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出示ppt 课件,幼儿观看ppt,引导幼儿边看图边说一说,“我”都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1.师:小朋友,如果你能飞,也飞到了蓝天上,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

  2.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想象:如果自己也飞到大海上,飞到森林里,最想变成什么?

  3.小结:哦,原来想象是这么神奇,我们想飞到哪里,就能飞到哪里,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

  4.幼儿观看ppt,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三)引导幼儿发散思维,启发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如果我能飞,我要飞到哪里,变成什么?(幼儿大胆表达,扩展思维)

  2.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拥有一双美丽的翅膀?老师为你们每人都准备了一双翅膀。(教师帮幼儿带上翅膀)老师相信,小朋友们长上翅膀之后,想象力一定会更加丰富了。

  3.师:请小朋友四人一组模仿飞一飞,相互交流一下自己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

  4.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展开想象,大胆尝试仿编(教师适时引导,并给予鼓励)

  (四)展示仿编的.诗歌

  师:长有翅膀的小朋友,你们快点飞成一对吧!谁能飞到老师的面前,告诉老师,刚才你飞到了哪里?变成了什么?老师用笔帮你记录下来。(引导幼儿展示自己)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拿起手中的画笔,把自己长上翅膀想到的画下来送给爸爸妈妈看。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在教参上有相应的参考教案,但是该教案环节非常多,在短短20分钟内进行式不可能的。所以在创新运用主题教案的时候,我选择性地使用了参考教案中的一些素材点:找朋友,描述朋友,并使用适合中班上学期幼儿的游戏,来达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 关注班级同伴的五官或体型特征,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进行描述。

  2. 乐意与同伴结伴游戏体验同伴之间美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粘纸

  活动过程

  一.比比谁的朋友多。——知道每个人有不同的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乐。

  1. 请出位小朋友站在教室中央,觉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站在他的背后。

  2. 数数这位小朋友有几个朋友,做一下记录。

  3. 比比哪个孩子背后站的朋友最多。

  小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越多会越开心。

  二.描述比较——激发幼儿关注他人的情感。

  1. 听教师描述班级中的一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谁。

  2. 讨论:能很快就猜出朋友的好办法。

  3. 开展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先三人为一组围成圆圈,老师发出指令后,三人组去邀请其他小组的一人,成为自己的成员。注意邀请时使用礼貌的语言。

  小结:当你需要别人成为你的朋友时,一定会做出一些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事或说出一些好听的话,使用这两个方法,就能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多哦!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中,幼儿一开始是用站在别人身后的办法来表示自己成为他的朋友的.。但是老师发现,孩子会很盲目地站在别人的后面,人云亦云,有时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站在他后面,或者“他”是谁。对于这个问题,活动中教师能很快进行了调整,做了两点修改,一是变“站在朋友身后”为“面对朋友站着”,而是变“一哄而上找朋友”变为“分小组去找朋友”。这样调整以后,很明显幼儿都是有目的地去找朋友了。

  活动中,孩子们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却说不出那些“高尚”的理由,找他为友的原因往往只是“喜欢她的鞋子”,或是“他坐在我旁边”,但是有的孩子只有一个人选择和她做朋友,她表现出伤心与落寞,可见中班上的孩子,对友谊还是相当渴望的,进行这个主题也是很有必要的。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知道春天到了,知道草绿了。

  2、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

  3、乐意参与散文诗表演,体验表演的乐趣。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春天来了》;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打雷的音乐,自制小草、春雨、春风和太阳的头饰。

  活动过程:

  1、播放打雷的音乐,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

  (2)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可能会把谁吵醒呢?

  2、教师边朗诵散文诗边插问,引导幼儿思考。

  (1)小草醒来。教师朗诵散文诗从开始至“醒来了”

  提问: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谁的'梦?

  小草醒来时,做了什么动作?请幼儿一起来学动作(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重点学习,为表演铺垫)(2)小草问好。

  欣赏散文诗从“春雨轻轻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说:你好,太阳”。

  提问:都有谁向小草问好?它们是怎么样问好的?(教师与幼儿扮演春雨、春风和太阳,相互问好)。

  你猜,小草睁大了眼睛,会看到什么呢?

  (3)小草绿了。教师继续将散文诗朗诵完。

  3、教师结合挂图,完整朗诵散文诗,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变绿了,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总结: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小花都开了,柳树也发芽了。

  4、请幼儿听诗歌录音,感受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在原教案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幼儿表演散文诗的环节,我认为这首散文诗里有角色、有意境和动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对话非常简单,“XX,你好!”的句式对小班孩子来说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来做了什么动作环节,我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为后面的表演作铺垫,最后让幼儿想象春雨、春风和太阳分别可以用什么动作表演,为最后的整体表演做准备,幼儿对本次散文诗的表演兴趣非常浓厚,不过第一批幼儿上来比较拘束,表演时候放不开,后来多表演几次后,孩子逐渐掌握了动作,才逐渐表演得好起来。

中班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颜色的喜好,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发展资料搜集的能力。

  .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发展数理逻辑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颜色的物品,例如玩具、文具、食物等。

  .提前用两张白纸装订成小书。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颜色。

  2. 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爱的颜色是什么,有哪些物品、食物或玩具是这种颜色的。

  3. 发给每位幼儿一个小本子,请他们回家搜集自己和家人最喜欢的.颜色的物品图片,贴在小本子上,做成“颜色小书”。

  4. 请幼儿向教师和小朋友介绍自己的颜色小书。

  5. 教师与幼儿利用颜色小书,一起统计以下内容:

  . 女孩子最喜欢的颜色。

  . 男孩子最喜欢的颜色。

  . 爸爸们最喜欢的颜色。

  . 妈妈们最喜欢的颜色。

  教师还可以制作一张统计大表,请幼儿根据颜色小书,以投票的形式填表,最后看一看哪一格里的票数最多,帮助幼儿感受喜欢不同颜色的人的数量差异。

  不同的人

  颜色男孩子

  女孩子爸爸妈妈……

  红色

  黄色

  蓝色

  ……

  教师也可根据幼儿搜集的内容,随机统计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其他家庭成员最喜欢的颜色。

  6. 教师协助记录和总结统计的结果。

  7. 把颜色小书摆放在图书角,让幼儿阅读和欣赏。

  活动评价

  .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能搜集资料。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经典]07-24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07-23

中班美术教案06-12

中班音乐教案06-12

中班常规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