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7篇(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借鉴同伴的经验,尝试创造出不同身体部位组合成的圆形。
2、能与同伴合作,运用身体组合成圆形。
3、感受与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电脑、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在电视机里展示圆形
师:这是什么形状?谁会用自己的身体部位来做一个圆形?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来做圆的?
小结:我们可以用手臂、手指、脚来做圆。
二、两两幼儿合作
师:刚刚是小朋友一个人用身体做圆的,接下来去找你的一位好朋友合作做一个圆。
幼儿自由组合探索,教师观察。
师:谁来说说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么用身体部位做圆的?(幼儿讲述并示范做圆)
师:当你一个人做圆的时候圆只能小小的,但是和自己的好朋友合作做圆时就能想到更多的方法,做出的圆更大,和自己好朋友合作感觉怎么样?
小结:和自己的好朋友做圆感觉很开心。
三、两人以上幼儿合作做圆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试试看2个以上的好朋友合作来做圆,会不会想到更多的方法呢?
幼儿再次尝试合作做圆,教师观察。
师:谁来说说这次你和谁合作做圆了,怎么做的?大家合作的怎么样?(开心吗)
总结:原来当和那么多好朋友合作做圆时,会想出更多的办法,而且大家在一起做游戏可快乐了!
四、音乐游戏:“认识你呀真高兴”
师:当唱到“做个圆呀笑哈哈”这句歌词我们就和好朋友把圆做好,老师给你们拍照咯!
活动反思:
在制定这堂课的.时候我先看了下《指南》里社会领域的目标,然后再结合这堂课的目标找到课程的重难点,重点就是要让孩子们感受合作的快乐,难点就是让孩子们用身体部位创造出不同的圆,在实施这堂课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通过一人做圆到2人以及2人以上合作做圆层层递进的方法让孩子们探索出不同部位的圆,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让孩子们知道与好朋友合作做游戏是多么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过上下来的感觉我觉得没有让孩子们自己去透彻的感受合作的快乐,而是老师一贯的给孩子输入快乐的信息,这个方面还需加强,要多听听孩子们的回答。
小百科: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能从活动中体验圆与半圆、椭圆之间的异同,拼出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认识半圆和椭圆,能从许多图形中找出这两种图形,并能点数其数量。
活动准备
用几种图形拼成的金鱼、熊猫等。
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圆,半圆,椭圆,数量若干(每种同类图形的`大小,颜色有区别,如有红圆,绿圆,大圆小圆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半圆和椭圆,区分他们与圆的不同。
1.认识半圆,并与圆做比较。
(出示圆)这是什么?圆宝宝会变魔术,看看他变成了什么?半圆和圆有什么不一样?
2.认识椭圆并与圆做比较。
圆宝宝又要变了,现在又变成了什么?
(出示椭圆)谁知道这个图形叫什么?椭圆和圆有什么不同?
二、游戏:看谁拿的对。
游戏:每个幼儿手拿一个圆形(圆、半圆或椭圆)。
例如:教师说圆宝宝,手拿圆形的小朋友把手举高并大声说我是圆形。
三、在拼贴的图形中找出半圆和椭圆,并用电子表现其数量。
1.出示拼贴好的金鱼,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和椭圆,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2.出示拼贴好的熊猫,让幼儿找一找哪里是半圆哪里是椭圆形,并能数出他的圆、半圆和椭圆的数量,并用数字来表示。
四、幼儿操作,展示幼儿作品。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察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作用。
2、练习脚步的各种基本动作,锻炼脚部肌肉。
3、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报纸,大灰狼标靶,布置大森林情景。
活动过程:
1、交代任务,激发兴趣
教师指导语:今天,我们要到神秘的大森林去旅行,谁愿意和我一起去呢?别着急,我们还得先练练本领,特别是小脚丫的本领。现在,我们让小脚丫快快乐乐地一起玩一玩吧。
2、观察小脚的外形特征,了解脚的作用
(1)提问:小脚是什么样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幼儿互相观察、讨论)小脚有什么用呢?(2)小结:脚由脚趾、脚面、脚底、脚跟等部分组成,我们的小脚不仅有走、跑、跳、踢、跨等本领,还会做小脚操呢!
3、边念儿歌边做小脚操,锻炼脚部肌肉
小蜘蛛,走钢丝,(两脚脚尖点地)
走来走去真自如,(脚尖点地来回走)
掉下来,别着急,(两脚来回摇摆)
嘴里咬根保险丝。(两脚脚趾一张一合)
小鸭,小鸭,(两脚来回勾脚尖)
去捉大虾。(两脚脚趾一张一合)
心里痒痒,(一脚脚趾挠另一脚底两下)
翘翘尾巴(两脚轮流勾脚尖)
嘴巴一张,(两脚脚趾用力张开)
大虾蹦啦!(两脚打开用力翘起)
4、游戏“碰碰小脚丫”
幼儿(师生)之间相互用小脚丫碰碰对方的小脚丫,感受快乐。
5、坐飞毯-练习夹报纸走和跳
(1)出示“飞毯”-报纸,启发幼儿尝试用脚趾夹住报纸走或跳。幼儿四散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2)情景练习:夹着神奇的飞毯去大森林旅行。提醒幼儿注意:一路上要小心,不能将魔纸撕破,先绕过“大树”,再跳过“陷阱”,走过“独木桥”,看谁先到目的地。
6、游戏-赶走大灰狼
(1)练习用脚撕报纸,锻炼脚部小肌肉
教师示范用脚撕报纸。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撕报纸,要求:尽量用脚将报纸撕碎,并将撕碎的报纸检起团紧。
(2)出示大灰狼,幼儿用石块(纸团)砸。随后,幼儿听音乐舞蹈,庆祝胜利。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尝试用小脚从事各种活动,如用脚画画,用脚检地上的东西等。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目测正确迅速地数数。
2、锻炼幼儿观察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餐盘、胡萝卜片、樱桃番茄、黄瓜片、白萝卜片等。
活动过程:
1、数客人: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今天动物自助餐来了好多客人,我们来做小小招待员,先数一数每一组有几个客人?”
(2)鼓励幼儿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
(3)启发幼儿在份封闭式数数时寻找有特征的起点。
2、分食物:
“美味的食物来了,这盘食物该分给谁?怎么分?”(观察幼儿用书中的食物,想想应该怎么分?说说为什么?
(启发幼儿数数验证或连线对应比较),
3、做拼盘。“小厨师邀请我们再做几个蔬菜拼盘,我们一起来动手。”
(1)请幼儿用胡萝卜片、樱桃番茄、黄瓜片、白萝卜片等在餐盘里设计摆放成水果拼盘。
(2)做好后数数每一种蔬菜个用了多少?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投准,单脚跳跃动作,增强幼儿腿部力量,提高幼儿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规则意识。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乐于参与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好格子当作房子。
2、准备一个小沙包。
活动过程
1、热身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进行热身活动,如;模仿操,慢跑等,尽量把幼儿的身体活动开。
2、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并向幼儿讲解和示范各种玩法。
游戏规则:
1、幼儿在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按照规定顺序踢跳,判为失败。
2、在跳房子过程中,脚或小沙包压线或出格均为失败。
玩法:幼儿站在第一格线外,将小沙包透进第一格,跨进第二格单脚跳进第三格,双脚跨进第四第五格,然后单脚跳进第六格,再双脚跨进七八格,单脚跳进第九格,跳转身后再依次返回至第二格时,单脚站住并用手捡起小沙包,跨出第一格,然后再将小沙包投进第二格,如此依次进行,以不许犯规少犯规,并先跳完者为胜。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好的幼儿,让幼
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也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
较安静的幼儿,表现不好的幼儿,鼓励他们加油,下次会表现得更好等,使其他们能
在活动中活跃起来,以培养他们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民间游戏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流传的一种具有自娱性的活动,它形式多样,不但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易学、易会、易传,符合了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本周我组织了《跳房子》的活动中,在活动中我有以下的反思:
1、首先是本节的课的重点应该是训练幼儿的连续向前跳的能力,在环节一的热身运动中,应该从头、手、脚、腰各个部分运动到,这里我有些疏忽了,头部的运动没有注意到。
2、环节二中,教师先让幼儿来试一试,介绍幼儿自己的玩法,然后引出教师今天的主题——教幼儿单脚连续向前跳的办法来挑格子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表现的还是不错的`,基本上也达到了这个环节的目的,学会了单脚连续向前跳的本领。
3、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老师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注重与孩子的交流。游戏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活动练习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一步步展开,满足了幼儿自由自在与同伴交往、游戏的欲望,幼儿在游戏中结识成现实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幼儿合群的需要,使得幼儿团结合作、乐于助人、遵守规则等社会性的行为得到了逐步的形成。民间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为幼儿融入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中班教案 篇6
一、目标
1、感知秋天的色彩和秋收的景象,学习词语“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2、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替换诗歌中的水果,进行简单的仿编。
二、准备
我会准备一些水果的图片。
三、过程
1、首先提问,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
秋天是怎么样的?(叫人回答,叫三个小朋友)
刚才小朋友描绘了秋天是怎么样的,那老师再问你们,秋天里都有哪些水果?(叫人回答,在他们回答的时候,如果他们说出了诗歌中的水果,将图片贴在黑板上)
2、学习诗歌
现在老师将小朋友说的这些水果编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在这美丽的画报里呢。小眼睛看老师的手指,小耳朵竖起来,听老师念这首诗歌。“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枣,金灿灿的苹果,亮晶晶的葡萄,风娃娃钻进树林,在翻着彩色的画报”。
提问:小朋友听了这首诗歌,有什么样的感觉?(叫人回答,三个小朋友)
现在跟着老师的手指一起念这首诗歌。
再次提问:刚才小朋友跟老师一起念的诗歌里有哪些水果?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叫人回答)刚才xxx说了x是什么颜色的.,那诗歌当中是怎么说的?(他们有人说出来就接着:xxx真聪明,是xxx的,因为x是x色的,所以叫xxx。没说出来就我来说,应该会说出来吧。)。等他们四种水果颜色都说完,我说:“我们知道了梨是黄澄澄的,枣是红彤彤的,苹果是金灿灿的,葡萄是亮晶晶的。跟老师说一遍“黄澄澄,红彤彤,金灿灿,亮晶晶”。
问:“诗歌中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为什么说风娃娃在翻着彩色的画报?”(叫人回答,再次复习刚才颜色的说法)
再跟老师念一下这首诗歌。
3、仿编诗歌
问:诗歌中说风娃娃在秋天的树林翻着彩色的画报,你们知道秋天的树林里还有那些水果?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叫人回答,五个小朋友,呈现他们说的水果图片)
我说:“老师之前将小朋友说的四种水果变成了一首美丽的诗歌,现在请小朋友把老师编的诗歌中的水果换成黑板上其他水果,也来编一首美丽的诗歌。请小朋友想一分钟,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起来讲。(一分钟后叫小朋友起来说,如果第一个说的不对,我会说:“刚才老师的诗歌是怎么样的?让他坐下在考虑一下,再叫其他小朋友起来说,如果还是没说对,我就念一遍诗歌,再示范一遍,再让他们起来说;如果说对了,我就表扬一下,再叫四个小朋友起来说。) 小结:小朋友今天学习了一首美丽的诗歌,自己又会编一首美丽的诗歌,真能干,回到家里把自己编的诗歌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争做居住楼里的好孩子,感受与邻居和睦相处,和小伙伴一起游戏的乐趣。
2、懂得别人的事情帮着做,体验互相关心的快乐。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帮助孩子记住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请幼儿了解同住大楼里的人的姓名、职业等等
2、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住的大楼或小区,引起活动的兴趣
(1)教师:小朋友知道自己住在哪里吗?地址是哪里呢?大楼里住了哪些邻居呢?他们是干什么的呢?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教师请幼儿分组讨论互相讲讲自己的邻居。
3、教师为幼儿讲《你帮我,我帮你》的'故事,引导幼儿懂的一些交往的礼仪
(1)教师有表情地讲故事,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高、长得大,它得到了谁的帮助?小草它是怎么想的?我们应该学习它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讲讲邻居互相帮助的事情:你得到别人的帮助吗?别人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别人帮助自己时你心里感觉怎样?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大楼里的好孩子呢?我们还可以怎样来帮助自己的邻居?
4、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教师:在居住楼里,遇到大人,我们要有礼貌的称呼他们,当他们需要我们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和小伙伴要友好相处,互相关心。
活动反思:
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31
中班教案(经典)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经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