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和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的,有意识的表现菊花简单的外形特征。
2、能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大胆使用美术材料制作不同形态的菊花。
3、能够体验到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菊花图片课件、各种范例一份,操作音乐。
2、纸盘、扭扭棒、皱纹纸花丝、卡纸纸条、固体胶、双面胶。
活动流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菊花的外形特征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秋天开放的花,你们看看你们认识吗?(播放PPT)这是什么花呀?
2、师:秋天来了,美丽的菊花开放了,我们一起看看它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美丽的菊花都有什么颜色呢?
二、讲解示范制作菊花的步骤师:菊花真漂亮,今天我们就一起动动能干的小手,学做美丽的菊花吧!老师已经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吧。
师:现在小朋友的小眼睛要仔细看老师是怎么用这些材料做菊花的。
1、扭扭棒、纸盘、双面胶制作步骤:拿出一根扭扭棒,从中间一折二然后一半绕在手指上绕圈,绕好后将它从手指上拿下来或者我们也可以借助彩笔,将扭扭棒卷在彩笔上绕好后,将彩笔拿下来,这样我们一朵花瓣就做好啦。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做花瓣,但要记住花瓣是呈放射状的,要在花芯周围粘上一圈,这样你的菊花才好看。
2、皱纹纸、固体胶制作步骤:将已经准备好的皱纹纸纸条拧成一朵朵条状花簇,在纸盘上面涂抹上固体胶,然后将花簇粘在上面,粘贴时要注意固体胶不能乱涂,要沿着花心涂抹。
3、长短不一的彩色纸条、彩色圆片、固体胶制作步骤:用小手将准备好的彩色纸条对折,当做一片花瓣,用彩色圆片当做花芯,然后将花瓣围着花芯粘一圈,这样一朵菊花就做好了,要注意花瓣粘贴时要紧密一点。
三、幼儿自主创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自主选择想要和喜欢玩的操作材料进行创作。
1、扭扭棒:教师要注意幼儿操作的方法,给不会操作的幼儿再次讲解示范。
2、皱纹纸:教师注意幼儿粘贴是否正确引导幼儿做出五颜六色的菊花。
3、纸条:教师要注意幼儿操作是否正确,及时给与指导和鼓励,引导幼儿做放射状的.菊花。
活动结束
我们美丽的菊花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做了什么颜色和样子的菊花吧,比一比谁的菊花最漂亮!把它们粘贴到我们的展示板上面吧!
教学反思:
让幼儿在创作中感受不同美术工具带来的乐趣。选材较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大部分幼儿能够独立完成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画自己喜欢的花,尊重幼儿的意愿。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模仿怀孕时的妈妈,发展幼儿跳的动作;
2、喜欢参与游戏,能与同伴轮换玩具玩游戏;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个不同颜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装着沙子)、平衡木。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动物模仿动作。
2、游戏:《袋鼠妈妈》
玩法: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每一队排头的幼儿系上大口袋当袋鼠妈妈,走过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来把口袋交给下一名幼儿;规则:当袋鼠妈妈必须要跳着完成游戏;没跳的幼儿要重新开始。
3、分散活动:提供大口袋,指导幼儿带着大口袋模仿袋鼠妈妈的动作,扮演角色进行袋鼠妈妈跳跳跳的游戏。
反馈活动中,幼儿在跳得过程中,由于个别幼儿跳的较近,导致后面的快的幼儿就会不小心绊倒前面幼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活动秩序较乱,游戏内容掌握不到位。
活动反思:
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都符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重、难点突出,幼儿的学习劲头也很足,尤其在竞赛过程中能遵守游戏的规则进行,秩序较好。但在动作讲解过程中有点乱,有点急于求成。整个活动的运动量较少,应该多给孩子运动,增加锻炼身体的热情。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重点:
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难点:
遵守游戏规则主动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
2、在游戏中,亲幼互动能主动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通过游戏认知自己的身体部位及名称。
活动准备
音乐、糖、泡泡糖
活动过程
一、放《铃儿响叮当》的歌曲,让幼儿和老师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谈话:
1、教师:刚刚我们听到是什么音乐呀?是什么节日的时候我们会听到这种音乐?
幼儿:小朋友回答圣诞节,祝小朋友圣诞节日快乐。
2、教师:每次圣诞节,圣诞老人都会给我们送来很多礼物,我们来看一看有什么?哇!原来是好多的糖果呀!
幼儿回答:棒棒糖、彩虹糖、大白兔……
3、教师:圣诞老人还给我们送来了一种糖,他要让小朋友来猜一猜是什么糖:它有很多种的口味,它可以吃但不能吞下去而且还能吹出大小不一的泡泡出来。那么小朋友猜猜是什么糖了?—————泡泡糖
4、教师:出示一颗泡泡糖实物让幼儿观察其特性,颜色形状。
提问:乱扔吃过的泡泡糖会发生什么后果?
小结:会到处粘,你们看,它粘在纸上了拿不下来,粘在头发上只好把头发剪了,粘在衣服上洗不掉了。
咦!昨天老师的头发上粘了一颗泡泡糖,怎么也拿不下来,结果我只有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来了。呜呜……
幼儿观察后,得出结论。
吃过的泡泡糖是有黏性的,所以小朋友以后吃过的泡泡糖不能乱丢,要保护我们的环境。
三、玩游戏
1、那么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就变成吃过的泡泡糖是有粘性的,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是关于泡泡糖粘一粘的`游戏,仔细听老师的口令。
游戏时播放欢快的音乐。
2、师说:“泡泡糖,粘一粘”这时幼儿回答“粘哪里?”
3、第一步:幼儿好朋友粘在一起,(2个);第二步:接下来两个小朋友粘头、粘肩膀、粘肚子、粘小脚,第三步:现在是老师说泡泡糖粘一粘,幼儿回答粘几个?粘3个是3个泡泡糖粘在一起。数字4来粘一次。
4、小朋友们,游戏好不好玩,那么,我们请家长一起来参与游戏,家长们与幼儿都是泡泡糖,幼儿作为小泡泡粘大泡泡糖,口令是泡泡糖粘一粘粘家长。幼儿们去粘家长,幼儿分别与家长相互粘在一起,幼儿与家长都要粘住不动,动了或者松了就犯规,要罚唱歌的哦。
5、接下来家长与幼儿一起参与数字泡泡糖。我说数字宝宝“4”那么就4位家长幼儿一起粘在一起,必须要4位,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位。数字宝宝“6”同上,同时说出口令做相应的同作。数字宝宝“2”是需要家长与宝宝们站在一起。相应的不能犯规。
6、小朋友仔细听清楚你们是家长与宝宝2个人粘在一起,泡泡糖,粘一粘,幼儿回答粘哪里。粘肩膀,肩膀靠肩膀;粘屁股;粘小脚;粘膝盖;粘小手。
7、之后一起玩剪刀石头布,赢家给输家按摩,捶背,捏一捏。再玩一次剪刀石头布同上。
四、游戏结束
放音乐做放松运动,放松手腕;舒展头部;放松腿部肌肉;游戏结束。
小班教案 篇4
目标:
1.认识五指,知道五指的名称。(重难点)
2.通过手偶配对游戏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准备:
1.手指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宝宝(教师一份示范用,幼儿人手一份用于配对游戏)。
2.房子背景图
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我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做客,看,这是谁的家?我们敲敲门问问看,咚咚咚,门开了,哦———原来是小手一家。
(出示戴好指偶的手)
(二)认识五指,初步了解五指名称
1.师:看,小手一家住着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
2.介绍具有明显特征的.手指(大拇指、中指、小指)
教师拿掉大拇指上的爷爷指偶提问:爷爷住在哪个手指上?
师:看看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矮矮、胖胖)
爷爷住在矮矮胖胖的大拇指上,我们叫它大拇指爷爷,你的大拇指爷爷在哪里?打个招呼吧!
师:那宝宝又住在哪呢?这个手指长得怎么样?(细细小小的)
宝宝住在细细的小指上,我们叫它小指宝宝,你的小指宝宝呢?打个招呼吧!
师:爸爸住在这个手指怎么样?(高高的)
爸爸住在高高的中指上,我们叫它中指爸爸,你的中指爸爸呢?打个招呼吧!
师:妈妈住在无名指上,我们叫它无名指妈妈,奶奶住在食指上,我们叫它食指奶奶。
(三)通过配对游戏,巩固对五指名称的认识
师:小朋友的小手一家在哪?让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宝宝住到自己的小手上吧!
(引导幼儿边戴指偶边说:***住在***手指上)
师:小手一家亲亲热热住在一起(手指收拢)
师:早上,太阳公公出来了,让我们把小手一家叫醒吧!
大拇指爷爷醒了······
师:大家都醒了,该锻炼身体了:大拇指爷爷弯弯腰,食指奶奶弯弯腰,中指爸爸点点头,无名指妈妈扭一扭,小指宝宝跳一跳。
(四)结束部分
师:做了运动,好累呀,让小手一家休息下吧。
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中指睡了,无名指睡了,小指睡了······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教案08-01
(精选)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7-29
小班教案及反思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07-08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07
小班六一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