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有多长教案

有多长教案

时间:2023-08-18 10:40: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多长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多长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多长教案

有多长教案1

  一、教学内容:

  1分有多长(教材77-79页),《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分=60秒。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分与秒的关系,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课件、活动单。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入新课

  1、游戏引入:介绍规则

  2、开始游戏(举手一分钟)。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谁想说一说。

  3、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你们举了多久吗?1分钟,你们真厉害,这一分钟里你们始终保持着高举的姿势。这次做一件轻松的游戏:看动画片,怎么舒服怎么做。

  师:你有什么感受?

  4、刚刚同学们玩举手和看动画片的时间是一样长的,为什么同学们会一会儿感觉这1分钟长,一会儿感觉这1分钟短呢?

  5、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1分钟到底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认识1分钟

  (1)认识秒针。

  课件出示钟面,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有什么?

  找到三根针。观察观察。

  根据预先情况交流:

  在钟面上指出时针、分针、秒针,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区分它们的?

  生1: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秒针,另外一根是分针。

  生2:时针走的最慢,秒针走的最快,分针走的不快不慢。)

  钟面上走的最快的是秒针,它可以记录比一分钟还要短的时间。

  (2)认识1分钟

  出示课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这就是一分钟。(板书:1分)

  刚才你观察到了什么?(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还有什么疑问吗?

  2、分与秒的关系

  (1)观察秒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秒针是怎样走的?

  (出示课件钟表——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的全过程)

  生1:是一格一格走的,走一小格是一秒。并且有滴嗒滴嗒响。

  师:是啊,秒针嘀嗒一声走过一小格就是一秒,教学反思《《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走一圈是60秒。

  学生质疑:那么秒针走动2大格呢?5大格呢?

  细心看看,刚才秒针从12走到1,正好是一大格,也就是多少秒呢?走到2呢?走到3呢?走一圈呢?

  (2)通过刚才对秒针的了解,你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吗?随堂练习

  1、秒针走()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秒,秒针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所以60秒=()分。

  2、75秒=()分()秒(生讨论解决方法,汇报并演示讲解)

  3、体验1分能干什么?

  (1)完成任务,按要求完成自己分配到的任务,汇报完成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跳绳,读课文,听写生字,做口算题等。

  (2)欣赏小故事,感受一分钟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4、估一估一分钟有多长。

  (1)自己休息一分钟,估计用一分钟时间后停止,看谁估计的时间最接近一分钟。

  (2)交流汇报,你是怎么样估计的?为什么有同学估计的少,有同学估计的多了呢?

  (三)、巩固练习

  现在离下课还有()分钟的时间,我们争分夺秒来做练习吧。

  1、填空

  2、帮忙改日记。

  3、生活中你1分钟还能干什么?和大家说说。

  (四)、课堂回顾

  现在离下课还有1分钟了,请大家回想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堂小结:看来,时间对我们很重要,一寸光阴一寸光阴,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有多长教案2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分钟的长短,了解时间和自己生活、学习的关系;

  2.尝试对自己的游戏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3.增强时间意识,懂得珍惜时间的意义。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幼儿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物质准备:钟表、操作材料:剪圆圈——剪刀、画圆圈的纸;夹珠子——珠子、筷子;拼插花朵——雪花片;写数字——纸张铅笔;运动器械——跳绳、篮球。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提问: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多长时间?(你们每个人入园的时间不一样,最长的已经三年了,这么长时间啊!)

  你们还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你们喜欢幼儿园吗,快要毕业了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结:三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你们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钟的时间。那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60秒又有多长呢?

  基本部分:

  1. 出示钟表,幼儿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1)出示钟表,幼儿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

  师:认识过时钟吗?时钟上都有哪些指针?

  谁走的最快?秒针走一圈是多长时间?

  小结: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格就是一分钟。

  (2)师:刚才我们静静的等待的时候,你们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一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比比看,一分钟到底可以干什么?

  2.幼儿计时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1)拍球比赛,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提问:一分钟时间两位小朋友拍了多少个球?为什么他们两个人拍的数量不一样?

  小结:同样是一分钟小朋友排球的数量不同,所以我们要多练习本领变得更能干。

  3. 幼儿动手操作,感受一分钟能做的`事情

  (1)师:“我们刚才说了那么多一分钟可以做的事情,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剪纸、夹珠子、拼插、写数字

  (3)提示操作规则: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即停止,看看大家一分钟能干什么?

  (4)幼儿操作,教师计时

  4. 展示操作结果,交流讨论

  (1)讨论:为什么小朋友做相同的事情,有的小朋友做完了,有的却没有做完?

  (2)小结:一分钟很短,做事情要认真,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小朋友只要抓紧时间,珍惜每一分钟,就能做很多事情。

  结束部分:讨论珍惜时间的办法。

  师:时间很宝贵,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呢?

有多长教案3

  一、说教材分析

  《1千米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 “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比较抽象,教材通过三个步骤帮助学生体会1千米有多长:第一步:通过同学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体会10米大约有多长;第二步:通过全班同学分组走一走,体会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感受100米有多长;第三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估一估,体会1千米有多长。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拉一拉、走一走、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10米、100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千米”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长就是1千米,然后结合实际,感受1000米的长度。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较远的距离时,要用“千米”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二、说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多数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1、千米是较大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受较短距离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想象和推理1千米有多长。

  2、学生建立较大单位的表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在不断对10米、100米感知的基础上,推想10个100米的距离,也就是形成1千米的表象,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估测的学习中,学生会经历从胡猜乱想到估得较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

  (1)把估测与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获得估测的经验,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2)利用参照长度进行估测,做到估而有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并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拉一拉、走一走、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1千米有多长的过程,感受长度单位的实用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在活动中体验千米的含义,正确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引导发现法和学用结合法,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探索、发现数学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类比推理来感知1千米有多长。

  三、说教学流程

  整体设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实际观察和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新理念引导下,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人设置了“激趣导入——实践引入,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为具体——巩固练习、拓展运用”的教学流程展开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 环节设计:

  (一)激趣小游戏,温故而知新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本人采用“我说你比”的数学游戏让孩子们用手比划长度单位,这一设计一方面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通过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暖身,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孩子们如果掌握情况良好给予表扬,反之则鼓励评价,评价同时抛出问题:“用手我们可以比划出好多的长度单位,谁能用手来比比乌江到张掖城的距离呢?”,孩子们这时可能会喊出“那么远怎么比?”等等类似的话来,这时教师便引出这节课的关键词“千米”。

  (板书:千米)

  (二)实践引入,合作探究。

  依照教材的合理设计,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三个步骤让学生体会一千米有多长。最后,在想一想的基础上,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猜测,让学生亲身去体验10米和100米的距离。手拉手站成一排,算算需要几个人才能站成约10米长。请几位同学在10米长的距离中走走并数数步,然后从直观的10米过渡到比较长的100米,接着抓住“10个100米等于1000米”的阶梯,让学生思考1000米会有多少步?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想法。感知到1000米的长度,让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板书:1千米=1000米)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千米的概念,养成孩子良好的读题习惯,在板书1千米=1000米的时候,我会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朗读时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从而更好体现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探知到1000米后,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想象1000米的长度,培养其空间概念,我选择了估一估的方法,从学生的体验入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结合实物想象1000米的确很长,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交流、倾听习惯。

  学生学习到知识肯定会有所兴奋,老师板书:1千米=1000米之后,启发学生怎样用字母来表示?给孩子充足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己试着用字母表示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后板书:1km=1000m。再让学生读一读,读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生活。解决了本课重点难点后,我设计“说生活中的千米”这一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什么地方有“千米“的存在。(学生可能会说到汽车时速表、收费站,出入口处,高速标志等),二年级学生表现欲较强,通过说生活中的千米,为孩子们搭设一座座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贯彻了“数学生活化”理念,

  使孩子们趣味盎然地经历数学在生活中具有实用性的体验过程。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堂知识,在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实例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可使学生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学会选择。这都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

  (四)课堂回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如何?说说今天的数学知识让你懂得了什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后,知道千米是用于表示较远的距离,正确认识自己的掌握程度,意识数学知识在生活的应用。

有多长教案4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收集了“一分钟能做什么事情”的资料、完成了规定的事情并记录了时间。(刷牙、洗脸、脱衣共花时间)

  2、操作材料:筷子、塑料珠子;回行针;彩钉板;穿珠、线;插花片

  3、时钟一个、记录用大白纸、彩笔、鼓

  活动流程:

  一、感知一分钟的长短。

  1、现在是几点钟?(教师当场记在黑板上)

  2、时钟上哪根针走一圈是一分钟呢?(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

  3、感知一分钟游戏:

  a、请幼儿看着一分钟过去;(第一声鼓敲响时,看着秒针移动,直到第二声鼓敲响时就不看了,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b、请幼儿闭上眼睛静静等候一分钟过去。(第一声鼓敲响时闭上眼睛,直到第二声鼓敲响时睁开眼睛,在体会一分钟有多长。)

  4、玩了两个小游戏后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小结: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是的,老是觉得当我们看着一分钟过去,一分钟是很短的,但是当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集中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幼儿个别或互相交流自己的资料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有多长教案5

  活动目的:

  1、能用回形针、吸管、雪花片测量小鱼的长度,尝试记录测量结果。

  2、了解物体的长短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

  课件、回形针、吸管、雪花片若干、卡片鱼、记录单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图,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1)出示课件。

  师:夏天的池塘真热闹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今天池塘里举行运动会,青蛙、大白鹅、小乌龟都来了,我们小朋友就做鱼宝宝也去参加吧!大家想请我们小鱼作裁判,愿意吗?

  2、探索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1)比赛开始前,先量一量鱼宝宝有多长吧!

  (2)你准备用什么来测量?从哪儿开始量?

  活动实录1:

  幼儿一:我想用铅笔。

  幼儿二:我想用回形针、

  幼儿三:我想用牙签。

  幼儿四:用吸管。从鱼头开始量······

  活动评析:

  孩子们都能想到用自然物来测量,可能看到老师为他们准备的操作材料才想到说的,但这并不影响活动效果,孩子们的表现欲望特别强烈。

  3、幼儿操作

  活动实录2:

  幼儿一:把回形针一个搭一个连在一起量。

  幼儿二:量鱼的周长。

  幼儿三:虽然把回形针一个接一个,但没有按一条直线量。

  其余幼儿的方法基本正确。

  活动评析:本环节我没有把测量方法抛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自由探索测量方法,然后再纠正改错。有的幼儿方法不正确在情理之中。

  4、请个别幼儿示范测量小鱼。谁愿意来试一试?让我们看他量的对么?有没有从头开始量?回形针之间连接的好吗?

  5、老师示范。

  6、继续操作

  教师:瞧,青蛙和龙虾比跳远,大白鹅和乌龟比游泳。比赛结果出来了,那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呢?请各位裁判,用吸管、雪花片量一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7、展示测量结果

  (1)谁是跳远冠军、游泳冠军?

  (2)为什么同样的长度,用不同工具量,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同样的物体,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因为工具不一样长,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手、脚或者身边的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来测量活动室的面积、桌椅的高度。

  2、玩“量身高”的游戏。请幼儿两两结对,互相为对方描画出身体的轮廓,然后再用回形针测量出各自的身高有多少个回形针的长度。

有多长教案6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四、教学准备:

  2分钱硬币、直尺、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它。(谜底:铅笔)

  引入课题《铅笔有多长》(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教师出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

  (2)教师讲授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2、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先估自己最喜欢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

  2)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3)教师讲授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4)借助2分硬币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5)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2)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3、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其中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4、填一填,说一说。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练习。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1、师生交流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2、观看《钱市胡同》的视频。

有多长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1千米=1000米,会用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在观察和实践中,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手拉手”,“想一想”,“走一走”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体验一千米有多长。

  2、通过体验活动,形成对一千米有多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长度单位,都有哪些呢?

  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指生回答:米,分米, 厘米,毫米并板书。)

  师:说得真好。那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大约各有多长呢?(生分别用手势比划1米,1厘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

  师:还有谁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我们一般用米、分米、厘米、毫米。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单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千米有多长”(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师: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生:我觉得1千米

  大约得围着阳平关镇绕一圈吧。

  生:1千米

  就是1000

  个1米。

  生:也就是10个100米

  对不对老师?

  师:对,你们说的很好,1千米就是1000个1米,也是10个100米那么长,那谁能告诉大家1千米是多少米?

  生:1千米当然是1000米了

  师:真聪明,那哪个同学能用手比划一下1000米有多长呢?

  生:啊!老师我不能。

  (生纷纷想办法怎样能体会1000米到底有多长)

  师: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到操场上体会一下呢?(想)那你可要听清尚老师的要求,咱们到操场上走一走。为了节省时间,课前老师在操场上为每个小组测量了 10米的距离,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做好记录,看看10米的距离你能走多少步,大约用了多长时间。(注意走路的时候要自然地走,不要故意迈大步,好吗?)下面咱们轻轻地走到操场不要打扰别人上课,能做到吗? 带领学生到操场上走一走,师旁边指导,小组长做好记录。

  (一)走一走:体验100米

  有多长

  1、在操场上,请3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再请第四个小朋友来测量,向大家汇报测量结果。

  2、想一想:几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米

  长?确定10米

  长的距离。

  走一走;10米长的'距离大约要走多少步?(提示:步子要像正常走路时大小,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

  3、多少个同学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是100米

  ?测出100米

  的长度。

  走一走,100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走完后示意

  老师,帮助你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二)估一估:推测1千米

  有多长

  1、回到教室。我们已经感知了100米

  的长度,想一想:10个100米

  是多少米?1000米

  也可以说是1千米

  。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汇报数的结果,并进行比较。并完成表格。

  米数

  10米

  100米

  1000米

  所走的步数

  所用的时间

  约多少同学手拉手

  3、小组交流后再汇报:你能结合刚才的活动,说一说,1千米

  大约有多长?。

  ①10个100米;

  ②100个10米;

  ③走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

  ④1000米能走多少步;

  ⑤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⑥50米的跑道,走20个那么长就是1000米。

  ……

  4、教师小结:1千米

  =1000米

  或1km

  =1000m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让让人一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学生试读、齐读。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指名板演。

  (三)估一估(用走1千米

  所需时间作参照)和我知道

  1、从自已家到学校的距离够1千米吗?

  2、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1千米吗?

  3、你还知道哪些情况下用“千米”作长度单位?学生自由汇报,教师适时演示课件。

  4、教师小结

  表示较远距离时,用“千米”作单位。将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1千米和1000米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相同的点。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A、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B、评价自己的表现如何?说说哪个小组表现的最好。

  要求:课后由组长负责在小组评比表中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加分。

  四、习题设计

  基本练习

  书中37页

  1、填完后说一说为什么选用这个单位?

  2、填完后说一说怎样想?

有多长教案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学的环境设施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2、在交流与比较中感受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

  3、激发幼儿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幼儿前期参观过小学、反应与小学生活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小学是什么样子的。

  1、幼儿交流讨论,说说小学校舍与幼儿园校舍有哪些不一样。

  “上次我们去小学参观了,谁来说一说,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说一说,小学的教室和幼儿园的教室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的厕所在教室里吗?”

  “我们幼儿园老师有办公室吗?”

  3、引导幼儿说说,小学教室和幼儿园教室还有那些不一样。

  二、看图片,再次回忆小学环境和幼儿园环境的不同。

  1、讨论交流,小学上课和幼儿园上课有哪些不一样。

  “小学的桌椅和我们幼儿园摆放的'一样吗?”

  “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两块黑板,分别是干什么的呢?”

  2、观看小学一年级的课表,了解小学课程。

  “小学的课程和我们一样吗?”“都有哪些课程呢?”

  根据幼儿的疑问左适当回答。

  3、学一学小学上课时师生的礼貌用语。

  三、解答幼儿疑问,说说愿望。

  1、大家的疑问。

  “上小学后,我们的座位怎么办?”

  “为什么上课要先举手再发言?”

  “什么是作业?什么时候做作业?”

  “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呢?”

  2、幼儿的愿望。

  “就快要上小学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选择有利于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内容,如“要毕业了”、“做个小学生”、“学校什么样”、“小学生的生活”等,让幼儿感受自己长大了,越来越能干了,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了;知道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小学生要会自己管理自己、照顾自己,要遵守纪律,用心学习等等,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幼儿参观小学掀开活动的帷幕,到对小学的好奇、想要上小学,都体现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感发展。我组织孩子参观了小学,观摩了小学的环境、操场、音乐室等场景,消除了幼儿对小学的陌生感。通过对小学生活、学习、交往的了解,逐渐萌发了孩子们“我想上小学”的兴奋心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是教学活动的生长点。作为教师,我们要满足孩子的兴趣与需求。教学活动是孩子积累经验,学习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愿望想法给予积极回应,并将活动的目标与孩子的需求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丰富孩子的经验,使活动深入开展。相信孩子,将孩子作为主体,老师要真正成为孩子活动的观察者、倾听者、提问者、合作者,并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有多长教案9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14页桌子有多长。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测量知识,“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它将为以后学习“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作准备。在测量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如: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测物体的长度、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都见过学生尺,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可以用尺子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孩子知道尺子是用来测量的。但多数孩子不认识厘米,把尺子上的厘米说成是米,这说明孩子们对厘米的经验很薄弱。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学生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教师可在学生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够不够1厘米,再在认识几厘米之后,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接到了机灵狗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们动物学校也想购买一批和我们一样的桌椅,可他们不知道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他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测量一下,你们愿意吗?

  (二)探究新知

  1、组织估量:

  师:谁能先来估计一下你的课桌有多长?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

  生:自由说。

  2、引导用物测量:

  师:小朋友们估计出这么多的结果,那么课桌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选择身边的工具测量一下。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再共同量一量。

  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4柞、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引导统一长度单位:

  师:刚才大家都汇报了自己的方法,你们看这些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量得的数会不一样呢?

  师:对,都是同样的桌子,为什么量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

  师: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该怎么办呢?

  生讨论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有多长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课件。

  学具:表、记录单。

  切入举偶

  活动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长吗?

  同学们可能一时想不起来,没关系,请每组选一位同学上来走一走,再请一位同学量一量,不就知道了吗?

  对话平台

  玩中学

  1.走一走。

  通过实际测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长时间。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操场上走一走,数一数10米、100米大约有多少步,分别用了多少时间,并做好纪录。

  回到教室,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步测结果,在说一说走完100米后有什么感受。

  2.估一估。

  通过刚才学生的亲身感受,猜测思考1千米的长度。

  (1)刚才我们测量出100米大约有多少步,思考: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估一估走1000米大约有多少步?

  (3)(课件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2分钟)

  那么沿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

  3.想一想。

  进一步体验感受1千米有多长。

  (1)中街你们一定熟悉吧?请看课件:从文化大楼道光陆电影院、商业城、新玛特、沃尔玛之间的距离,约1千米。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在脑海里沿中街走一走,感受一下1千米的实际长度。

  小结:1千米=1000米

  4.读一读。

  揭示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

  (1)1千米=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任意听就明白。

  1(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2)讲解:千米也称公里,可以用字母km表示。想一想,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呢?

  指名板演

  5.填一填。

  初步感受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我们知道1千米有多长,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呢?看图选择正确答案。

  完成数中42页填一填。

  (2)(课件显示)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学校到中街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i.公路边的里程碑

  ii.摩拖车的速度表

  iii.限速标志

  iv.指路标志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6.估一估。

  (1)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有1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证实?学生发表个人意见。

  (2)师小结:1千米,我们大约走20xx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xx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呢?

  学中做

  1.完成43页的第1题。

  2.完成43页的第2题。

有多长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1分有多长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

  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发展运用画图等多种策略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比分小的单位:秒。

  教学难点:

  体会1有秒多长,知道分与秒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运动会上小明跑的真快,跑100米只用了16秒,得第1名,小华用了17秒,得第二名。

  2、你知道你自己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吗?

  3、我们这里用的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们觉得秒比分大还是小?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时间的最小单位:秒(板书)

  二、认识秒针

  1、出示钟:哪根是秒针?

  2、观察分针与秒针的比赛,你能发现什么?

  3、学生交流:1分=()秒

  4、在什么地方还见过秒?

  三、体会1秒

  1、看秒针走动拍手,每秒拍一下。

  2、数数:数到60看走了几秒。就是几分?

  3、同桌合作:

  (1)做一次深呼吸用()秒

  (2)跳绳20下用()秒补评:

  (3)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秒

  四、实际应用

  (1)夏天午睡大约1()(2)小芳吃饭大约要25()(3)脉搏跳10次用了8()(4)一节课的时间是40()

  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一说这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出示各钟表同桌先互相说,然后交流。

  趣味题:一人唱一首歌要用3分钟,5人合唱这手歌要几分钟?让学生先猜测,然后试一试验证。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分=60秒

  75秒=1分15秒

  1时30秒=90秒

有多长教案12

  活动目标:

  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不能浪费时间。

  活动准备:

  1、调查表事先每人一份

  2、穿珠子、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的操作材料

  3、派克笔一支、记录纸三张

  4、时钟一个、一分钟沙漏一个、ppt

  活动流程:

  一、认识时钟,感知一分钟

  1、提问:孩子们,你们认识时钟吗?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时钟,咱们来一起看一看时钟上都是有些什么?对,时钟上有时针、分针、秒针,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那么你们认识时间吗?现在是几点钟?好,老师把现在的时间点分先记在黑板上。好,我要继续提问了,谁能告诉我时钟上哪一根针走一圈时一分钟呢?对,秒针走一圈是一分钟,那么一分钟有多长呢?

  2、出示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等一分钟

  刚才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长的,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是很短的,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好,开始。

  3、教师总结: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孩子们,一分钟其实是很短的,但是如果我们静静地等上一分钟,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二、一分钟你能干什么

  1、那么孩子们,一分钟的时间我们能干些什么呢?记住只有一分钟的时间。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做这些事情,那么大人呢?咱们来一起看一下。(ppt)

  2、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

  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些什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材料:夹玻璃球、套曲别针、穿珠子。四个小朋友一组,过一会老师说计时开始的.时候,小朋友的小手就可以工作了,不过请你们记住了,我们不是比赛,所以说小朋友不要紧张,如果你一紧张,小手一抖,你会更慢的。准备好了吗?开始!

  3、请幼儿数一数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玻璃球球、套了多少个曲别针,并请幼儿报数其他幼儿记录。

  现在请小朋友来报数,报出一分钟自己穿了多少颗珠子、夹了多少个弹球、套了多少个回形针,每个小朋友都是有任务的,你要记住他们最多的是谁?有多少?最少的是谁?有多少?一会请你来记。

有多长教案13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版数学14-1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简单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忙,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知识探究

  1、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察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活动一:通过认真观察、交流,出:

  (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3)有cm-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学生通过打招呼认识它。

  活动二:认识1厘米。

  尺子上从0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为1厘米。

  活动三: 1厘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上的0和1,比划一下就能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

  寻找身边的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拇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有了1厘米的基础,进而认识3cm、5cm。(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1、当0刻度完整无缺时,将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的哪个刻度对齐。(生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在测量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物体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而另一端却不能于某个刻度对齐,这时我们就看它的末端离哪个数字近,就说大约()cm。)

  2、尺子上0刻度找不见的时候,物体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哪个刻度对齐,此时,物体的长度为两刻度值的差。

  四、应用练习。

  小熊量东西。

  五、课堂。

  小熊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地通过了老师的测试,高兴极了,说想让小朋友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可以吗?

  板书设计:

  桌子有多长

  尺子 cm—厘米

  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一课,重点是让孩子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以及能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机智,然而,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东西,导致整节课进行得杂乱无章,秩序混乱,所以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熊做客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动手量桌子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与我有很大关系,教师的示范作用本应该体现出来,但是自己也没有做到,这是不应该的。

  3、认识1cm,体会1cm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只是用手比划了几次1cm,不如给学生准备一些1cm的实物让他们体会好。

  4、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少,只是单纯的看了小熊的错误,这种间接的方式肯定不如亲身体验好。

  5、另外,平时的习惯养成没做好,导致课堂中间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我处理得很不到位,也没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些方面的技巧还需要自己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慢慢去摸索,多动脑思考,多请教其他老师。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有多长教案14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掌握测量方法以及能用“厘米”作单位。

  教学难点:

  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理解长度单位“厘米”。

  电化教具:

  电脑,投影仪。

  学生学具

  直尺,提供了两道测量题目的小纸条(上课前老师事前准备好的')

  二、 创设情境

  1.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自己课桌的长度的?”

  学生提出各种量法,例如用手,用铅笔,用笔盒……

  2.实际测量:

  分别统一用手量,然后再统一用铅笔,用笔盒量,把学生测量的结果分类记录在黑板上。

  3.根据测量结果,发现了什么?

  讨论交流,得出: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一样的。

  4.那么,有什么工具使得不同的人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测量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学生想到了直尺。

  三、 建立模型

  1.初步认识直尺

  幻灯片出示一直尺,让学生观察,从直尺上,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刻度,刻度值,单位

  2.进一步认识直尺

  从直尺上你能找到1cm的长度吗?

  你能找到6cm的刻度吗?

  从哪个刻度到6cm这个刻度才是6cm的长度?

  3.直尺的使用

  A播放课件,出示一些测量的错误示范,让学生讨论错在哪里,从而感受正确的测量方法。

  B 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四、 理解与应用

  1.试试测量小纸条中的第一题。

  请学生上讲台讲述自己的测量方法,用投影仪投影测量过程。

  (通过亲手操作初步实践刚才总结出来的测量方法)

  2.测量小纸条中第二题。

  测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

  (进一步体会测量方法)

  五、 提高拓展

  播放课件,展示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而是从2刻度开始测量的情况。

  学生讨论该方法是否正确,又应如何正确读数。

  六、 作业

  1.书p15 1、2

  2. 《自主练习》p6

  小纸条

  课件

  板书

  桌子有多长

  1.

  ( )cm

  2

  ( )cm ( )cm

  ( )cm

有多长教案15

  设计思路:

  测量是数学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纲要》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从最近我园种植地里的甘蔗成熟后对甘蔗长度的讨论引发,内容抓住孩子的兴趣,贴近其最近发展区水平。活动中,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步步推进,引导幼儿通过猜测讨论、观察比较、实验操作、交流分享等方法,帮助幼儿在与熟悉的自然测量物:树叶、胡萝卜等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和建构对测量的直接经验,积累学习感受,建构数学知识,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长度,感知多种测量方法。

  2、引发幼儿对使用生活中常见自然物进行测量的兴趣。

  重点:在探索中学习感受多种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

  活动准备:

  PPT课件;树叶、胡萝卜若干;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问题:

  (价值分析: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种植地里的甘蔗宝宝,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长得有多高?蚯蚓们是他的好朋友,大家自告奋勇来帮忙,为它量量到底已经长得多高了。

  蚯蚓们开始到处找材料为甘蔗宝宝量身体,你们说可以找哪些材料呢?

  二、根据故事情节,尝试使用不同的自然物进行测量

  (价值分析:多种测量方法、问题的设疑,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务的'快乐中,迎接新的挑战,积累对测量的直接经验。)

  (一)许多相同的树叶,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树叶要像好朋友似的紧紧挨着

  排成一直线

  (二)一根胡萝卜,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关键问题:胡萝卜从哪里开始放?为什么要做记号?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首尾相连(做好标记)

  一边量一边数

  (三)没有材料,怎么量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是最简单、方便的测量工具。

  三、经验拓展

  (价值分析: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测量的关注,不断积累新经验)

  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方便的测量好方法。如:尺等。

  活动评析:

  这个大班数活动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它所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物都来自于幼儿日常接触的生活中的物品。因此在活动中,我觉得幼儿对材料操作很熟练,避免了材料本身由于陌生引起的无关探索的干扰。活动的整体设计是层层推进的,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发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在这其中幼儿能积极开动脑筋,相互讨论、大胆猜测,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运用其中,事实上最终孩子们找到了全部适宜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获得了探索成功地满足。在建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对于提问的设计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引导幼儿推进猜测、进一步思考,在本活动的难点部分: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花了较长时间在这个环节上,致使整个活动时间上略有超出。

【有多长教案】相关文章:

《铅笔有多长》说课稿11-28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3-07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6-06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04-09

《花边有多长》教学反思01-02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06-02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06-05

《一分有多长》教学反思11-06

铅笔有多长教学反思15篇11-06

深圳违章处理期限是多长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