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社会教案

大班社会教案

时间:2023-08-21 10:45:4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社会教案7篇【优选】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社会教案7篇【优选】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美好的环境造就美好的心灵,不良的环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活动目标:

  1、关注目标:关注地球上水的分布,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初步形成节约用水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 分清淡水和咸水, 懂得水对人类及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3、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一些节约用水的简单方法。

  4、态度目标:爱护珍惜水资源, 敢于指出并阻止生活中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5、参与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并能劝说别人节约用水。

  活动方法:

  模块图分析、讨论、实验。

  活动准备:

  地球仪若干个、咸水(盐水)、淡水各1杯、盆栽绿叶草本植物4盆。

  活动过程:

  活动一 :了解水分布情况

  (一)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吗?

  (二)通过观察地球仪, 了解地球水资源的现状, 分清淡水、咸水, 明白淡水资源的珍贵, 形成爱护珍惜水资源。

  活动二:了解水的作用

  (一)哪些地方有水? 水有哪些用处?

  懂得淡水对人类以及有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二)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用水?

  (洗碗、洗菜、洗米、洗衣、洗澡、煮饭、浇花菜)

  (三)观看实验录像:

  取4盆生长良好的温生草本植物, 老师和小朋友分别用咸水、污水、淡水浇灌, 然后分别放在阳光下, 两天后, 可见叶片日渐枯萎, 从而使幼儿明白植物和人一样需要喝淡水。

  活动三:能用的水只有这么点儿

  分析模块图:

  (一)地球上淡水数量是非常有限的(资料), 尽管地球表面积的77%是水, 并因此被称为“水球”, 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却很少, 地球上97%的水是海洋中的咸水, 剩下3%的淡水中, 有3/4存在冰川和极地冰帽中, 因此, 地球的总水量中只有0.6%是液态淡水, 而且这部分淡水中有78%是地下或土壤中。

  人们需要的淡水就取自这有限的地下水和地表水, 有的区域中地下水的储量丰富, 但必须钻透地层或岩石才能取之, 难度大、费用高。另外, 有些地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已被污染, 淡水的供应量就更为有限了。

  (二)讨论:1.能用的水只有这点儿?

  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1)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怎样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资料:

  节约用水是解决地球水资源私有制的一个有效措施, 每人节约1滴水, 就会少耗费许多能源, 减少许多污水量。

  地球上水很多, 但人类可以利用的水却是其中极少一部分, 我国水源总量是丰富的, 但人均占有量却相当少, 加上开发治理和污染, 水危机迫在眉捷。因此, 节约用水就成为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的一个必要措施, 节约每一滴水都能改善环境, 减轻地球负担,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

  1、适度拧开水龙头, 避免造成流量过大的浪费现象, 随时随地关紧水龙头, 不要让清水流失。

  2、一水可以多用, 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手, 洗衣服的水可以留着擦地、冲厕所。

  3、洗澡时采用省水的淋浴, 即冲即用, 擦肥皂、刷牙、洗碗、筷时, 要关上水龙头。

  4、发现水龙头有滴漏现象时, 用水盆接住滴漏的水, 然后请大人及时维修。

  5、劝妈妈衣服少的.时候尽量用手洗, 这比用洗衣机省水、省电。

  6、发现有人浪费水, 应及时阻止。

  活动反思:

  幼儿环保行为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是一日之功。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进行环抱教育时,更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入手,对幼儿的环保行为加以强化,幼儿就由不自觉到为转化为自觉的行为。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环境成为人们共同的责任。作为一名教师,从小培养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保护环境,教育为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我们生存的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一起为保护人类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环境而共同努力。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合作的快乐,能体会到只有合作、协调一致才是活动成功的保证。

  2、在亲身体验、同伴质疑、经验分享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合作的方法和技能,发展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用一张大报纸,中间挖两个洞,做成“飞船”。准备“飞船”若干。

  2、准备一张“月球”图,上面可插小红旗若干。

  3、平衡木和桌子搭成的轨道舱、“陨石躲避区”各三组;队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熟悉场地、了解游戏玩法。

  1、教师交待活动内容“飞船游戏”。

  2、教师引领幼儿观察游戏场地--轨道舱、陨石躲避区、月球等。

  3、明确游戏玩法:每两个人为一组,乘一艘飞船。我们要小心驾驶,注意自己的安全,同时在走轨道舱和钻黑洞时不能把飞船弄破,如果飞船破了,对生命有危险,就要迅速返回基地更换新的飞船再去太空。如果没有破就请摸一下月球后返回基地,就取得了胜利。”

  4、发队牌分组,介绍统计的简要方法。

  二、幼儿两人一组游戏:“驾驶飞船”,讨论发现合作游戏的要领。(5分钟)

  1、每组使用10张报纸,初步进行“飞船游戏”尝试。

  2、减少飞船数量,每组使用一张报纸再次尝试游戏。

  3、同伴互助、总结:飞船破损的原因。

  小结:两个人一组,要先商量好,相互配合,如走的快慢要一样,高低要保持一样,路线方向一样,相互照应,不能自己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三、幼儿游戏:月球探险,使用合作的方法进行游戏。

  四、尝试三人驾驶飞船,观察体验三人合作游戏的`方法。

  师:我们乘坐的是两人飞船,我这也有一艘三人飞船,谁想来驾驶?

  挑选三人一组合作驾驶飞船,集体观察三人合作的方法。

  五、结合生活实际说合作。

  1、教师:游戏里我们需要和小队友合作,那么生活中有什么事情是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合作才能完成的呢?

  2、小结:原来有这么多的事情是要合作完成。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但很多事情需要大家一起作才能完成。学会和别人合作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学会和别人一起做事情,和别人一起完成任务。

  3、引导幼儿运用合作的方法,收拾场地。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生活中各个国家的人用餐的不同方式,了解中餐、西餐的主要差异。

  2。体验西餐中各种餐具的用法,知道吃西餐的基本礼仪。

  3。感受吃西餐的雅致与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西餐礼仪》

  2。肉排若干。不同餐具若干(刀、叉、筷、汤匙、盆子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幼儿自由用餐,感受西餐与中餐的不同。

  1。幼儿去餐厅用餐

  师:今天,这里新开了一家餐厅,老师请你们去餐厅用餐,这家餐厅和我们平时吃饭的餐厅可有点不一样,你想不想去啊?那请小客人赶快入座用餐吧!"

  幼儿入座用餐。针对幼儿的用餐情况进行拍照记录。

  2。刚才小朋友吃了什么好吃的?你是怎么吃得?你觉得方便吗?我们平时吃饭经常要用哪些餐具?"

  3。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西餐的的餐具。

  小结:原来各个国家的用餐方法有很多的不一样。我们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吃饭,这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的传统。使我们国家特有的。我们吃的饭餐有个名字叫中餐。那这个刀叉是西方国家的人用餐时最常用的餐具。他们用餐也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西餐。

  (二)观看课件,知道一些基本的用西餐的礼仪。

  1。了解一些基本的用餐礼仪。

  师:"你去过西餐厅用餐吗?西餐的吃法有什么特别?去西餐厅用餐要注意些什么?(请有经验的幼儿来介绍。)

  2。看课件,熟悉基本的用西餐的礼仪。

  3。找错误,加深对用西餐礼仪的认识。

  师:"这是刚才小朋友在用餐时的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些用餐的方法对不对?;到底应该怎么做?"

  看照片,找错误。

  一边找错误一边出示图片,并且带领幼儿进行相关礼仪的练习。

  小结:原来用西餐有这么多的学问哦!你听:

  吃西餐,讲礼仪,左侧入座要注意。

  抚平裙角请坐下,抬头挺胸真神气。

  小小餐巾盘底压,或者折角铺腿上。

  左手叉,右手刀,两手食指点背上。

  餐中食物轻轻切,要吃多大切多大。

  骨头残渣轻吐放,手拿餐巾轻轻擦。

  西餐礼仪心中记,小淑女,小绅士,

  就——是——你。

  (三)再次用餐。感受享用西餐的雅致与快乐。

  1。幼儿再次用餐。

  师:现在我们了解了吃西餐的基本的礼仪,老师再请你们吃一次吧!到西餐厅用餐可是很安静的哦!我们去用餐要做一个小淑女和小绅士,来男小朋友到老师这儿来,给你们带上领结,这样更像小绅士了!小客人去用餐吧!不要忘记要做小淑女和小绅士哦!

  2。小结幼儿的用餐情况。

  录像:一个小朋友的用餐情况,大家一起来看看说说这样用西餐对不对。对的给予鼓掌。不对的话大家当场改正。

  (三)回忆经验,进一步了解不同地区、国家用餐的差异。

  "你还知道其他特别有趣的用餐方法吗?"

  "如果你能机会去别的城市旅游,可千万不要忘记品尝一下哪里的美食,看看当地人是怎么用餐的,好吗?回来后还可以和大家分享你的旅游心得呢!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自由结伴一起看看说说各地不同的饮食方法。

  2。请幼儿展示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看到的或听到的其他饮食趣事。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与新的生活要求。

  2、有初步的责任感。

  3. 体验升入大班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班与大班的班级标志牌各一块,并先将中班的标志牌挂在教室门口。

  2让幼儿收集自己在中班时用过的物品、完成过的作业和拍的照片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成长变化。

  请不同的幼儿运用自己带来的在中班时穿过的衣服、拍摄的照片等物品来介绍自己一年中

  发生的`各种变化,如:身体长高了,能力变强了等等。

  二、引导幼儿了解自己升到大班了。

  1、教师和幼儿一起将班级标志牌由中班换成大班。

  2、教唱歌曲《庆祝歌》。

  三、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应该怎样做大班的小朋友?

  教师提问,请幼儿结合幼儿园整体课程《社会X以下简称《社会》)第1-3页的内容发言,然后小结。

  1、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课,动脑筋,积极举手发言专心做作业等等。)

  2、大班的小朋友在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怎样做?(要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共同分享玩具)

  3、大班的小朋友在家里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尊敬长辈,积极做能做的事,给爸爸妈妈当帮手。)

  四、请几个幼儿对照做大班小朋友的要求来说说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没有好,应该怎样改正。

  五、学习儿歌《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促进幼儿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关心、热爱的情感,设计了这节活动课,现在人类不会保护环境,制造各种各样垃圾,破坏了我们的环境,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我们可以告诉幼儿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随手擦得餐巾纸。喝得饮料瓶子、吃的果皮纸屑随处乱丢,这些现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选择“垃圾回家”开展活动,使幼儿了解生活中的垃圾,那些可回收,那些不可回收,那些有害,了解垃圾回收标志,真正做到垃圾“回家”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保护环境。

  2、知道什么是回收物,什么是不可回收物、什么是有害物。。

  3、能正确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废旧物品,如:菜叶、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毛巾、电线、陶瓷、电池和温度计、灯泡、化妆品、筷子等。

  2、自制红、黄、绿色垃圾分类表格。

  3、垃圾及垃圾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

  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这些垃圾怎么来的?看到这么多垃圾我们怎么办呢?教师小结垃圾的`来源。

  二、垃圾标志认识及分类。

  1、讨论:教师出示准备的垃圾,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办呢?丢到垃圾桶去(幼儿)。对呀,那么这些垃圾有没有用呢?

  2、看图片,垃圾桶的标志图片。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桶。你们认识这些垃圾桶吗?今天我们认识“垃圾桶标志”

  ————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绿色垃圾桶。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出示“不可回收利用”标志讲解。黄色垃圾桶。其中不可回收中有害的垃圾。“不可回收利用”标志含义,请幼儿说说: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可以回收利用?

  ————出示“有害垃圾”红色垃圾桶。有害垃圾有哪些。

  3、游戏:看谁说得对。黑板上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现在老师将你们收集的垃圾给你们。通过刚才的认识进行一次分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4、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延伸活动:

  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不可回收的:烟头、果皮、菜叶、卫生纸。有害的:药品、化妆品、温度计、费电池。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唤起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

  2、能识辨可回收物品、不可回收物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2、废旧物品(易拉罐、废纸盒、塑料瓶等)

  (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提问:大家都知道如果大自然被污染了,环境被破坏了,到处都是垃圾,都是是脏脏的、臭臭的,你们喜不喜欢啊?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2、幼儿讨论解决方法

  3、教师小结幼儿讨论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真不错,能说出这么多的解决方法,那你们知不知道这些废旧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哪些又是不可回收的呢?

  4、教师带领幼儿识辨废旧物品中,哪些是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5、小结

  (四)活动延伸:

  幼儿自己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手工。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2、感受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产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室和幼儿收集鸟类的图片及其于人类关系的资料。

  2、操作材料:画纸、画笔、稻草、纸盒等。

  3、幼儿用书:《爱鸟周》。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欣赏鸟类图片,幼儿互相交流自己认识的鸟。

  看幼儿用书,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讨论: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小结:有的鸟专吃害虫,保护庄稼和树木;有的鸟可以送信;有的鸟很大,有的鸟可以观赏;还有的鸟可以为人们提供有营养的蛋。

  2、讨论、了解爱鸟周的含义。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没有鸟类世界会怎样?人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结:鸟和人类共同生活,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鸟类。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某一个星期为"爱鸟周",督促人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

  3、引导幼儿开展爱鸟行动。

  讨论:小朋友应该怎样爱护、保护鸟类?

  教师和幼儿总结:小朋友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鸟类的事情:做个"小小宣传员",向大家宣传爱护鸟类;不伤害小鸟:不抓、不打小鸟;为小鸟做窝……

  幼儿分组活动:绘制保护鸟类的宣传画,制作"小鸟的家"等。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教案07-20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2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8-20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6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6

大班社会教案【经典】07-27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7-27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03

大班社会教案[必备]07-20

大班社会教案(优)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