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9-09 07:53:5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9篇[精选]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教案9篇[精选]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仔细观察图片,了解故事的有关情节。

  3、尝试大胆讲述各种奇怪的汽车。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奇怪的汽车》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汽车呢?

  幼儿讨论,教师及时梳理回应并提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2、出示教学课件,幼儿看图初步理解故事。

  (1)出示图一、二,师:这是一只很聪明的老鼠。小老鼠在草地上发现了什么?它

  是怎么做的?小老鼠搬得动大皮鞋吗?你有什么办法帮助小老鼠把大皮鞋搬回家?

  (2)出示图三,师:看看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把大皮鞋搬回家的'?

  (3)出示图四、图五、图六,师:小猴子是怎么把西瓜搬回家的?

  (4)出示图七、图八,师:小兔子是怎么把萝卜搬回家的?

  3、完整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

  播放教学CD,幼儿完整欣赏。

  师:你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奇怪的汽车?(大皮鞋汽车、西瓜汽车、萝卜汽车)

  为什么说它们是奇怪的汽车?这些跟我们平时见过的汽车一样吗?(不一样)真是

  些奇怪的汽车呀。是怎样的汽车?(奇怪的汽车)

  师:想想哪些东西也能做汽车?

  4、结束。

  师:现在老师要施展魔术了,把你们都变成小汽车,小汽车们我们现在开车回家

  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双手两膝着地协调向前爬行,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蚂蚁去旅行

  2.代表物(豆子)若干,篮子两个,场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音乐欣赏:蚂蚁去旅行

  小朋友,听了这首音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引导幼儿说出,愉快,高兴)

  2.有一群小动物要去旅行,它们很高兴,你们想知道这群小动物是谁吗?

  教师风趣的告诉幼儿:ant ant,go go go

  同时,教师模仿蚂蚁爬的动作,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开

  1.请幼儿跟老师学:ant ant,go go go

  2.教师带幼儿做游戏。

  (1)小蚂蚁们要去旅行,临行前要准备一些路上吃的'东西,现在,我们先去搬一些豆来好吗?

  (2)讲解:小蚂蚁一个接一个用两手两膝着地连续向前爬,拾起一个小豆,然后从场地两侧跑回,将小豆放进篮子里。

  3.教师示范游戏玩法。

  4.幼儿开始游戏:教师注意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防止挤在一起。

  根据幼儿兴趣,游戏反复进行。

  三、结束

  1.粮食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出发了——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自在的爬行玩耍。

  2.根据幼儿的活动密度,结束游戏。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从故事语言描述中猜出圆圈圈代表的物体。

  2.将自己的经验与故事语言描述相结合,学习说完整的句子。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从故事语言描述中猜出圆圈圈代表的物体

  难点:能完整的表达故事中圆圈圈都变成了那些物体

  活动准备:

  图片(天线宝宝、海绵宝宝、福娃宝宝、圆圈圈宝宝)、背景ppt、5个圆形的纸音乐:讲故事音乐,做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小朋友们,大家好;在家我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宝,老师这有一些宝宝,小朋友看一看你们认识他们吗?

  (出示图片)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宝宝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做《圆圈圈宝宝》。

  2、讲述故事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另外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就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们一定会喜欢我的!

  一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啊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小朋友们又可以出去玩了。

  小朋友可喜欢圆圈圈宝宝们了,因为圆圈圈宝宝的本领可真大!

  提问:

  你们喜不喜欢圆圈圈宝宝啊?

  真的,老师也很喜欢圆圈圈宝宝。老师现在想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的本领大不大?

  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里面都有谁啊?

  (3)故事里都发生了些什么事?

  3、第二遍故事:

  看来,小朋友都很喜欢听这个故事,老师再给你们讲一遍,但是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小朋友来和我一起讲这个故事。(播放游戏音乐)(1)有一天,圆圈圈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来到了幼儿园,圆圈圈宝宝可高兴了!一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圆,去和小朋友玩儿。小朋友们拍一下,我就跳一下。"说着呀它就蹦蹦跳跳地走了。

  提问: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这个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过渡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猜的对不对?小圆圈变变变!(师边说边做动作)猜对了,原来这个宝宝真的变成了一个小皮球!那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

  (2)第二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甜甜的,红红的圆,小朋友啊呜可喜欢吃我了。

  谁来告诉老师这个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小圆圈变变变!(师边说边做动作)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话说一遍: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3)第三个圆圈圈宝宝说:"我要变成一个漂亮的圆,还能飞到天上去呢,小朋友一定会喜欢我的!

  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说好不好?“小圆圈变变变”(边说边做动作)我们又猜对了,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吧:“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气球。”

  (4)第四个圆圈圈宝宝说:"那我哦就要变成一个脆脆的.,甜甜的圆,小朋友吃着我咔嚓咔嚓,可好吃了!

  现在就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帮我说,我们又猜对了!我们再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5)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大雨,小朋友都只能待在教室里不能出来玩了。这时最小的圆圈圈弟弟说:"瞧我的吧!"它的本领可大了,它一蹦就蹦到了天上,发出了金光,赶走了乌云,把大地照得暖洋洋的。

  现在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来帮我说,我们一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4.完整地念儿歌。

  我们把所有的圆圈圈宝宝变的东西,都猜出来了。我们小朋友真棒!我们把它编成一首儿歌把它念一遍。

  我们一起来念这首儿歌。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小皮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红苹果。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气球。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块脆饼干。

  小圆圈变变变,变成一个大太阳。

  活动延伸

  圆圈圈宝宝的本事可真大啊!小朋友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是圆形的?小朋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帮圆圈圈宝宝找朋友,明天小朋友们把自己给圆圈圈宝宝的好朋友请到我们的教室来。(把圆圈圈宝宝的好朋友,做成教室的主题墙)

  活动反思

  小班综和活动《圆圈圈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小班幼儿已认识圆形,对圆圈圈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能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宝宝们变成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去想象,并用完整话说出圆圈圈还会变成什么,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的特点,在活动中我创设了"变魔术"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是在玩"变魔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中我有几点感想:

  1、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认识了许多圆形物品,帮助他们积累知识经验,而今天的这个活动则是幼儿经验的一种 再现和提升。因为有了认知经验,他们乐于说,并在说的基础上想象、添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请幼儿将作品与客人老师一同欣赏,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一种不怕生,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与态度。

小班教案 篇4

  教案目标:

  1、初步理解5以内的序数,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3、乐意参与活动,愿意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案准备:

  教具:1-5的点卡,汽车图片,背景图,动物图片。

  学具:排椅子操作单,动物爬山操作单。

  教案过程:

  一、利用乘车的形式,初步理解5以内的序数。

  1、今天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森林公园观看动物表演。先看看停车场一共有几辆车。

  2、给汽车编号。谁排在第一辆?谁排在第二辆?第二辆后面应该是第几辆?

  3、根据手上的点卡看看自己乘坐第几辆车。

  师:点不仅可以表示有几个东西,幼儿园教案还可以表示第几。像这种第一、第二、等三,表示顺序的数我们叫它"序数"。

  二、运用点卡的配对,巩固5以内的序数。

  1、师:在休息区,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手上的票找到自己的位置,看看你的票是什么颜色的,应该坐在第几个位置。

  2、幼儿找座位。

  (1)你坐在红排的第几个?

  (2)谁坐在黄排的第五个?

  三、学习从不同方位确定动物的位置。

  1、动物爬山动物表演开始了,小动物正在进行爬山比赛。有几个小动物参加比?谁爬的`最高?它是第几名?第二名是谁?最后一名是谁?

  2、颁奖小动物们都爬完了,我们一起来给它们颁奖?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是第几名?

  四、幼儿操作1、根据小动物身上的颜色和点子给它找座位。

  2、根据领奖台上的排名找到小动物在爬山时的位置。

  师:帮它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说一说谁是第一名?谁是第二名?排在最后一名的是谁?

小班教案 篇5

  游戏目标:

  1、训练爬、跑等动作技能。

  2、练习遇到火险时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防火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自救。

  2、物质准备:地垫2组、盛满水的塑料容器2个、毛巾与幼儿人数相等,小锤子2个,鼓1个。

  游戏玩法:

  把幼儿分成2组,当幼儿听到鼓声时,每组第一名幼儿迅速跑到毛巾处,拿起一条毛巾,跑到盛满水的`容器面前,(。,)把毛巾沾湿后捂住嘴巴和鼻子,趴到地垫上匍匐前进,到达终点后用锤子敲一下小鼓,下一名幼儿再开始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组员都要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出发。

  2、必须用毛巾捂住嘴和鼻在地垫上爬行。

  延伸活动:

  可在游戏后开展真正的防火演习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出生活中的火,然后让幼儿观看视频,让幼儿从真实的图像和声音中感受火灾的危害及危险,让幼儿从内心中知道不能玩火,孩子们观看视频很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

  特别是在思考火灾逃生时,孩子们的活跃性就更加明显,在这节课中孩子们不仅知道火的用途,更加注意了火的危害及防火措施,更让幼儿知道了自救的方法,我想我们的孩子在日后生活中如果遇到灾难一定能够镇定的面对。

小班教案 篇6

  小班音乐活动: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活动由来

  在幼儿来园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从家里到幼儿园都是要家长抱着来,要本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歌曲,学唱歌曲,在歌曲中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长辈抱了。

  活动目标

  1.能熟悉歌曲《好孩子不要妈妈抱》,边唱边做动作。

  2.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妈妈抱了。

  3.喜欢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2.自制图片:小鸟跟在鸟妈妈后面自己飞;小猫跟在妈妈后面叫;好孩子和妈妈手牵手一起走;小兔子和妈妈蹦蹦跳;小鸭子和妈妈摇呀摇,小乌龟和妈妈爬呀爬等图片。

  3.音乐《好孩子不要妈妈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师: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几位小客人,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出示图片)。

  2.师:谁来啦?小兔子蹦蹦跳,不要妈妈抱。小鸭子摇呀摇,要妈妈抱吗?(引导幼儿说说“不要妈妈抱”),小猫咪自己叫都不要妈妈抱。(鼓励幼儿做做小兔子、小猫、小鸭子的动作)

  3.师:猜猜看还有谁会来?(幼儿自由想象)

  4.出示小鸟,(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鸟飞)“小鸟自己也不要妈妈抱。”

  二、初步欣赏并理解歌曲——《好孩子不要妈妈抱》

  1.师:小鸟会自己飞,小猫会自己叫。今天老师带来的歌曲里还有一位朋友会是谁呢?我们一起去听听看。(教师范唱加动作)

  2.师:除了小鸟和小猫,歌曲还有谁?他要不要妈妈抱?(让幼儿说)

  3.师:让我们在听一听还有一位好朋友是不是“我们”。(伴奏加范唱)小结: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耳朵真灵巧,是“我们都是好孩子”,要不要妈妈抱?

  三、学唱歌曲

  1.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想不想学一学?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用好听的声音

  学一学吧,注意小动物出现的前后顺序喔。(播放歌曲,跟唱)

  2.师:小动物先出来的是谁,然后是谁?我们猜猜看。(播放音乐,出示图片)

  3.师:知道谁先出来没有?我这次呀要听听,我们小二班的朋友有没有唱对哦,想想清楚再唱哦。(看图谱歌唱)

  四、动作表现歌曲

  1.师:刚我看见呀,有小朋友唱歌曲的时候呀,配上了美丽的动作,这一次我们加大难度试试一起听着歌词做做动作,你们可以吗?

  2.师:谁已经学会这首好听的歌曲了?你愿意表演给大家看吗?(邀请幼儿一个人或者与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3.师:哇,小朋友们真棒,表演的真棒,这一次我们所有小朋友表演给老师们看好不好?

  五、活动反思

  在这次音乐活动中,我先以生动的图片,吸引幼儿的眼球;用语言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出歌词,让幼儿跟着我哼唱,再加上些简单的'动作,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并且让他们知道自己长大了,不要家长抱了。

  经过这次尝试,我觉得小班的教学活动中更应该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直观的教具,生动形象甚至是夸张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以自身的感染力来感染孩子们的情绪。这方面也是我一直欠缺的,但我会更加努力做到更好!

小班教案 篇7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声音

  1、播放声音-树林里的鸟-蝉(知了)-打雷-下雨

  2、提问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你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个声音?

  (3)夏天里,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

  3、教师小结:轰隆隆的雷声、哗啦啦的雨声、“知了知了”的蝉鸣声、嗡嗡嗡的蚊子叫声,这些都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二、探索、创造声音

  1、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

  教师:除了大自然里有各种有趣的声音之外,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东西会发出声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教师:你能用这些东西制造出有趣的声音吗?

  请小朋友选择一样东西试一试。

  3、分享制造声音的不同方法。

  教师:你选了什么东西?它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你是用什么方法让这东西发出声音的?

  4、教师小结:原来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同一种材料发出不同的声音。

  比如,用手拍铁盒,铁盒发出了砰砰砰的声音。

  用拳头敲铁盒,铁盒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真是很神奇哟!

  5、幼儿再次尝试自由选用材料制造声音提问:你选择了什么东西把它发出了什么声音?

  这种声音像什么?

  启发幼儿大胆联想-用装满米粒的`塑料瓶发出了沙沙沙的下雨声,-敲打铁盒说发出了轰隆隆的打雷声,-拗动塑料垫板发出了呱呱呱的蛙鸣声。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东西普普通通,但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居然变出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自然真是奇妙。

  只要我们多留意:多看、多听、多想,就可以从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三、欣赏散文《夏天的声音》

  1、教师:有一篇好听的散文叫《夏天的声音》。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边播放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边朗读散文。)

  2、提问:这篇散文里也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四、音乐之声1、教师:我们来开个音乐会吧,每热选一样东西,一起来模仿里面的声音。

  2、教师小结:我们用敲、拍、吹、搓、拉等许多方法让一些不会动的东西发出有趣的声音,演奏出了那么多动听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乐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还藏着许多奇妙的、好听的声音呢。

  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听到大自然为我们演奏的美妙的音乐。

  附:夏天的声音夏天的池塘边,美丽的荷花穿着粉红色连衣裙翩翩起舞。红蜻蜓的影子倒映在池塘的水面上,小青蛙躲在荷花丛中欢快地唱歌。忽然,一片乌云从远处飘来。你听,滴答滴答,渐淅沥沥,下小雨了!再听——轰隆轰隆。轰隆轰隆,雷公公也打起鼓来了!雨越下越大,哗哗哗。哗哗哗……不一会儿,天空亮起来,乌云不见了!看,一道彩虹映在池塘里,荷花和绿叶像刚洗过澡,更加清新美丽。呱呱呱、呱呱呱,是青蛙在歌唱;叽叽叽、喳喳喳,是小鸟在歌唱。大家用歌声欢唱:夏天真美丽!

小班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欣赏、观察与交流,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本

  特点及其表现方法;

  2、操作目标:并能在观察和回忆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

  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表现活动。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与表现活动,提高学生的审

  美表现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自我的信心,让

  学生通过作品的表现进一步加深对自己的认识,

  并提高审美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自己,能够运用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

  三、教学难点:

  学会巧妙抓住自己的特征,尝试用多种绘画方法进行表现。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激趣导入法、欣赏评析法、问答法、示范法、自评法。

  六、教学用具:

  小镜子、画纸或者色卡纸、勾线笔、油画棒等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激趣导入

  1、我们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能看到美丽的'大千世界和许许多多的人。可有一个人,如果不借助其他东西,就永远看不到模样,这人是谁呢?(是我自己)

  2、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看看自己,画画自己好

  吗?——这是我呀!(板书)

  (三)讲授新课

  1、每个人想看到自己,都需要利用镜子,今天要请小朋

  友利用镜子好好观察一下自己。说出自己的形象特征和个性特点,请同学们评价,觉得他说的到位的,掌声表扬,觉得不够准确,同学们再补充。

  2、我们自己到底长的什么样?观察一个人往往可以从他的什么地方进行?

  教师总结:五官(眼、鼻、口、耳)、脸型、发型、身材,穿着等。

  3、出示范画(教师自画像),示范作画步骤。

  (1)老师这里有一张画,请同学们看看这画上画的谁呀?学生观察后回答:“这是老师!”

  (2)请小朋友谈谈怎么认出是老师的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讲解演示作画方法:根据学生发言,教师在大画纸上分步画自己。边画边讲作画方法:a.根据脸型勾画轮廓;b.添画头发和五官(抓特点、添表情);c.上色(可线描);d.可用夸张手法画自己。

  4、欣赏大师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出示课件)

  有不少画家为自己画了像,也有很多小朋友为自己画像,

  请同学们欣赏作品。

  5、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为自己画一张自画像呢?接下

  来,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来画一画自己吧!可用小镜子观察自己,运用适合自己的作画工具和方法进行大胆表现。

  (四)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1、绘画要求:

  (1)尽量把自己画大,占满整张纸;

  (2)抓住自己面部特征,尽量把细节描绘出来;

  (3)绘画时仔细观察自己,善于发现自己,丰富自的画面。

  (4)人物周边用不同颜色的油画棒装饰

  (5)人物绘画完毕之后,空白处学生自行设计。

  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辅导,对画得好的学生,及时提出表扬;鼓励学生大胆作画,只要能描绘出自己的某一个特征,就是好的。

  (五)总结展评

  1、谁想做老师的好朋友?那么就请你把画好的自己剪下来贴在老师画像的旁边,我们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大合影,好吗?

  2、自评互评:从“大合影”中你能找到谁?谁的脸部特征最明显?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用轻柔和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2、能根据歌词用动作进行表演。

  3、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尝试歌表演。)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下大雪、堆雪人、太阳出来了)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下雪了。

  1、教师:“冬天冷吗?冬天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2、幼儿讨论。(很冷,灰蒙蒙的,有时会下雪……)

  3、教师:“你见过下雪吗?下雪天能干什么?”让幼儿用动作来表示一下。

  二、学习新歌。

  1、观察背景图,讨论并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看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边看图,边听教师范唱。

  教师:“今天老师将这幅图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认真听一听,老师在歌曲中唱到了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唱。

  4、教师:“小雪花飘起来是怎样的?怎样唱出小雪飞舞的轻柔呢?”“和朋友们一起堆雪人高兴吗?可以怎样唱?”“雪人不见了,怎样唱?”

  5、分组演唱歌曲,并要求幼儿用轻柔和欢快的歌声演唱歌曲。

  三、尝试进行歌表演。

  1、教师:“谁愿意和同伴一起来表演?”

  2、在教师歌声的伴唱下,幼儿即兴表演。教师选择幼儿的部分动作进行反馈,并组织幼儿边唱边表演。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经典】07-29

(精选)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经典]07-22

小班教案07-20

[精选]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经典)08-18

小班教案[精选]09-02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