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常见的农场小动物的主要特征,了解他们的自我保护方法。
2、在看看、说说、做做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捉虫小能手。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保护农场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农场背景图一幅。
2、小动物图片:蜗牛、蚱蜢、小青虫、球虫若干。
3、农场PPT。
活动过程
一、激趣——观看PPT
1、出示第一张PPT(农场图片一幅),请幼儿找找里面的小动物。
二、了解动物保护色
1、点击放大再让幼儿观察,发现藏身着的小动物。
2、说说为什么刚才大家都没发现这些小动物。
小结:刚才看不见这些小动物是因为他们的颜色跟周围的环境很像,让人一下子很难发现,这是小动物保护自己不被其他动物或人伤害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叫作动物保护色。
三、发现这些动物对蔬菜的危害
1、幼儿观察并说说有小动物在附近的蔬菜有什么特别之处。(发现菜叶上的小洞洞)
2、蔬菜长了这些洞洞是好是坏?
3、小结:原来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有保护色的小动物,都是些破坏农作物的.小害虫,让我们卷起袖子来帮助小农场除害虫吧!
四、火眼晶晶除害虫
1、出示农场图片。
2、讲规则:每个小朋友在不伤害农作物的前提下,火眼晶晶抓出一个小害虫。
3、如果没抓完,可在请一些幼儿去抓。
五、结束部分
这里的害虫已经被我们统统消灭了,那让我们手拉着手到外面去帮助更多的农场除害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带着问题边玩边思考,提高幼儿感受的有意性。
感受活动的形成概念奠定了基础,但概念的形成还需经过概括和提炼。采用实验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帮助幼儿概括归纳形成概念。
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既是为了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又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动设计让幼儿从周围的实际生活开始,逐步过渡到通过语言交谈来了解。经过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幼儿可能获得许多关于水的直接和问题知识,同时也可激发幼儿探求知识的主性积极性。
幼儿对水的认识不会停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会不断深入,延伸活动正是在启蒙的基础上进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尤期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继续探索的方向。
活动目标
1、在玩水的活动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对自然物的兴趣。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2、难点: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活动准备
1、材料:各种玩水的容器。
2、环境创设:来园或自由活动时让幼儿自由玩水。
活动过程
(一)、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1、自由玩水:为幼儿提供各种玩水的容器和会沉入水底的材料,如弹子、鹅卵石等。让幼儿在来园或自由活动时玩水。
2、玩玩想想:自由玩水后让幼儿带着问题再玩水。(一直往瓶子里灌水会怎么样?水能不能抓住?水底的东西能看见吗?为什么?)
(二)、通过小实验归纳理解水的特性。
1、灌水比赛:两个幼儿各自往漏的杯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灌进去的水到哪里去了?还从哪里看到水是流动的?
2、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然后讨论用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满水应该怎么办?
3、在不透明的两个杯子里一个灌水一个灌豆浆,然后往两个杯子里放弹子,请幼儿思考能不能数出每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子,为什么?
(三)、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1、在幼儿罗里找有水的地方。讨论水的`用途。如厕所里有水,厨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让幼儿回家与父母讨论,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为什么?
(四)、通过讲述活动让幼儿交流自己获得的有关水的用途的知识。
1、让幼儿介绍水的用途。
2、谈谈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
(五)、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让幼儿回家用塑料杯盛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并观察其变化。
活动反思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本次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能大胆尝试运用各种操作材料进行操作,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满足了幼儿的好奇、探索,希望尝试的欲望,强调了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重点
了解几种动物不同的睡姿。
活动准备
《摇篮曲》音乐、PPT
活动目标
感受动物的不同睡姿,比较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
引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影图和音乐:我们睡觉了
1、在《摇篮曲》的音乐声中,一幅月亮婆婆伴着人们睡觉的温馨画面展现在幼儿面前。
2、请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睡觉的?
3、小结:我们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有暖暖的被子,有软软的小床,我们躺在小床上香香地入睡了。
二、观看PPT, 比较动物不同的睡觉特点
1、师:和月亮婆婆一起去森林里看小动物是怎么睡觉的。 2、观看视频1《躺着睡觉的动物》
提问:你们都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么睡觉的呢?
3、小结: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小动物都是趴着或躺着睡觉的,这
种姿势和我们人睡觉很像。
4、师:除了趴着睡,躺着睡觉,小动物们还会怎样睡觉?我们和月亮婆婆一起去找一找。
5、观看视频2《奇怪的睡》
提问:小狗是怎么睡的?小马是怎么睡觉的?长颈鹿是怎么睡
觉的?蝙蝠是怎么睡觉的'?小刺猬是怎么睡觉的?
6、小结:大自然非常奇特,动物有着不同的睡姿,有的动物喜欢
把身体盘起来睡,有的动物喜欢站着睡,还有的喜欢蜷成一个小球睡,真有趣!
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看看说说 发现特点
三、继续探究,体验发现的乐趣
1、师:有没有夜里不睡觉的动物呢?
2、讨论夜间不睡觉的动物
小结:猫头鹰,小猫等小动物它们因为白天的视力不好,而晚上视力特别好,所以喜欢白天睡觉,而晚上出来活动。
3、引发新的讨论:小鱼它每天都睁着眼睛 ,是不是小鱼从来不睡觉呢?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区域中观察小鱼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知道春天许多野菜都长出来了,泥土里。草地上。树丛中。小河边到处都有,他们可以吃,营养丰富;培养幼儿挖野菜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新鲜的荠菜若干,每人一个小塑料袋,选择一块生长野菜较多的草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荠菜的外形特征。
幼儿每人拿一棵荠菜,仔细观察荠菜叶子的形状和颜色,闻一闻它的气味。(有些开花的荠菜还可以让幼儿看看它的`小白菜和铲形的小种子)。
(1)提问:荠菜长在哪里?是人们种出来的吗?(长在草地上。小河边。树丛中,是自己长出来的,我们又叫它野菜。)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野菜?你吃过哪些野菜?怎么吃的?有什么感觉?
小结:野菜有许多种,可以吃,营养好,现在人们已经开始种野菜了。
2、组织幼儿到户外去采摘荠菜。
(1)组织幼儿在户外的草地上。树丛中采摘荠菜。边采边引导幼儿发现荠菜生长的地方和人们种菜的地方是不一样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把采摘的荠菜去除杂草后加工,大家品尝。
活动建议:
此活动可以结合春游开展进行。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幼儿对玩沙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在沙池里面玩的时候总是乐此不疲。于是,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生成了此次探索活动。本活动设计注意充分挖掘“沙”这一资源的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能引起幼儿兴趣,促进幼儿有效探索。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沙子的特点:松散的,细小的,轻轻的,流动的等。
2. 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用途与危害,并学习简单的记录。
3. 通过玩沙活动,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重点:
通过探究,让幼儿知道沙子的特点。
活动难点:
学习简单的记录的`方法。
活动准备:
1. 玩沙玩具、吸管。
2. 课件:沙画图片、视频;沙尘暴图片等。
3. 水杯、搅拌棒、种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进入课题:请小朋友一起玩沙子,提出要求:玩时不要把沙子扬起来,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二) 基本部分:
一. 初步认识沙子的特征:
(1) 沙子的特征:松散的
请小朋友用沙子团“汤圆”,发现沙子松散的特征。
(2) 沙子的特征:细小的
请小朋友把沙子装满筛子,发现沙子细小的特征。
(3) 沙子的特征:轻轻的
轻轻地吹手心的沙子,发现沙子是轻轻的。
(4) 沙子的特征:流动性
请小朋友用沙子把吸管装满,发现沙子流动的特征。
(5)请小朋友用小手变成画笔在沙子上自由画画,说说有什么感觉?
二. 进行试验,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请幼儿进行溶解试验:先猜想、记录,再试验、记录,了解沙子不溶于水的特性。
三. 了解沙子对人类的用途和危害。
(1) 沙子的用途:
造房子、做沙包、玩耍、沙画等,观看沙画视频。
(2) 沙子的危害:
沙尘暴来临会带给人们许多不便和危害。观看沙尘暴图片。
(三) 结束部分:
提出问题:沙子能用来种植吗?请幼儿去沙池进行种植实验。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来源:
在开展主题活动"我的社区"中发现,孩子们生活的社区里种植着许许多多的树木,孩子们觉得树木可以"美化小区环境,让小区变得更漂亮",为了让孩子对树木的作用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所以决定生成"树儿作用大"这节综合活动。旨在通过讲述故事、交流讨论,让幼儿自由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可以防风、防沙、防尘。
2.探索树木的多种作用,萌发爱护树木的情感活动准备:经验准备:1.对树木有一定的认识2.收集"树木作用大"资料物质准备:PPT 记录纸 图片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前几天,我们在"参访社区"后发现,社区周围种植着许多的树木,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关于树木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前,有一个美丽的村子,它的周围种了好多树。在离村子不远处,住着三个恶魔王,风魔王、沙魔王、雨魔王。有一天,这三个恶魔王凑到一起要比试本领,风魔王说:"我的本领最大,我可以把村子吹得稀巴烂!"沙魔王说"我的本领大,我可以把村子用沙全埋了!"雨魔王说:"你们的本领都不如我大,我拼命下雨形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没!"他们的话被过路小喜鹊听到了,小喜鹊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全村的人,人们听了非常害怕,可是又没有办法,决定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这时,忽然听到大森林里树叶"哗哗"作响,一个声音在喊着:"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们的!"风魔王来了,它鼓起腮帮子"呼呼"拼命地吹;沙魔王来了,狂风卷着黄沙"呜呜"地刮;雨魔王来了,倾盆大雨"哗哗"地下……二、互动学习(一)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树可以防风、防沙、防尘。
师:聪明的小朋友,村子被风吹倒了吗?被沙埋了吗?被洪水淹没了吗?
为什么?
师:我们接着往下听故事:
所有的树木都挺直了树干,撑展了叶子,叶子与叶子之间连在一起,变成了一扇坚不可摧的屏风,挡住了风魔王、沙魔王;所有的树木舒展了树根,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了雨水,挡住了雨魔王。风魔王、沙魔王、雨魔王终于被森林里的树木打败了,村民们欢呼着、跳跃着,从此以后对大森林的树木更加爱护了。
师:现在你们明白了大森林的树木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出示图片)原来树有防风,防沙,防洪的作用。
二、幼儿讨论交流,完成记录表。
1.师:树木还有哪些作用?请你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小朋友们一起交流、讨论。
2.小组完成记录表3.小组个别幼儿交流三、出示PPT,归纳提升。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交流了自己的意见,那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出示PPT)1.美化环境的作用师:树可以把周围环境打扮的非常美丽,使人们心情舒畅、愉快,所以树可以美化环境。
2.净化空气的作用师:刚才小朋友们提到树可以净化空气,你们知道树是怎么净化空气的吗?
这两幅图片里的小区上空有什么不同?(乙图冒着许多黑烟,甲图冒着淡灰色烟)如果让你在冒黑烟的小区里生活,你会有什么感觉?(呛得咳嗽、恶心,时间长了还会生病)树多的地方为什么烟是浅灰色的?
师小结:原来,人们发现了一个秘密,树多的地方,空气特别新鲜,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烟尘,排出氧气和水,使空气变得新鲜干净。于是,人们就在小区的周围种了好多树。
3.调节气候的作用师:树是怎么调节气候的?
这两幅图上正在玩耍的小朋友表现有什么不同?(表情不一样,一个小朋友满头大汗,树多的地方小朋友玩起来很凉快)师小结:原来夏天天气炎热,树木里的水分大量蒸发,带走一部分热量,它像空调一样可以使温度降低。
4.减少噪音树木浓密的树叶对声音的吸收作用很强,当噪声的声波通过树木时,树叶就会吸收一部分声波,使噪声减弱。
三、复习巩固树的作用,加深印象
四、拓展延伸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树木的作用,其实树的全身都是宝。(树叶可以做衣服御寒,遮体,可以做菜,可以为其他植物做营养来源,一些树叶(银杏树)可以做药材;树根可以做雕刻品;树皮可以用来做地砖,中药)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22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9-08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2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9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31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5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3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