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实用(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生活给幼儿带来的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像火灾、溺水、拐骗、突发事件等一系列危险,时刻威胁着年幼的儿童,而中班幼儿还处在未成年期,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轻易发生意外伤害。孩子的安全是幼儿园的首要任务,家长和老师不可能整天跟着孩子转,只有教给他们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围绕《小鬼显身手》这一主题,我生成了本次科学活动——《小鬼当家》。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记住自己家和几个特殊用途的电话,使幼儿碰到紧急问题时自己会独立使用这些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复习9以内的数字。
2、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并记住几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物质准备:(1)0-9数字卡片每人一套、贴有动物图形的记录纸每组一张。
(2)110、120、119号码卡片,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的名片。
1、今天小狗收到了几张好朋友的名片,名片上都有好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小鸟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这是小鸭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小刺猬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3、 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有几个数字组成?这些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一样吗?为什么它们每一家的电话号码不一样?
二、我家的电话号码。
1、小朋友家里有电话吗?谁愿意来告诉老师?
2、幼儿讲,教师记录,全体幼儿认读数字。
3、小朋友家的电话号码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4、教师小结。
三、特殊的电话号码。
1、老师知道有些电话号码是有3个数字组成的,你们知道吗?
2、游戏:打什么电话?(看课件或图片):
(1)出示第一幅图画“火灾”
师:这个时候,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 教师出示卡片119,请幼儿在自己的数卡中找出1、1、9,并按顺序进行排列。(从左到右)
(2)出示第二幅图画“生病”
师:该打什么电话呢? 教师出示120卡片,请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2、0,并按顺序进行排列。
(3)出示第三幅图画“抢劫”
师: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 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1、1、0,并进行排序
3、小结:电话号码的作用太大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它。但是像110、119、120等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不能随便乱打,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它。
三、制作动物电话卡本。
1、森林里的动物们看到小朋友家里都装了电话,动物们都要装电话号码了。
2、不过小动物们想考考你们,请小朋友动脑筋帮它们编电话号码。
3、幼儿操作:每一组有一张大表格,上面有小动物的图片。要求同一组的小朋友一起来编电话号码,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都是有8个数字组成的, 每一家的电话号码要编的不一样。
4、教师检查小朋友编的电话号码,制作动物电话卡。以名片引题,激发幼儿对电话号码的兴趣。
初步了解本地电话号码的位数,让幼儿知道通过数字的不同排列方式产生了电话号码,知道每一家的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了解特殊电话:119、120、114、110、112等,让幼儿了解这些特殊电话号码的作用,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号码。引导幼儿将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分类,知道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会迅速打不同的特殊电话。 通过操作,巩固幼儿用0—9的数字组合成电话号码。通过检查评价,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在今后的活动中,从活动内容的确定到教具准备,再到过程的实施,教师应该设计得详细点,设想活动中会出现的种种可能,以及教师采取的应变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
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
完整听录音故事
提问:
1、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
提问:
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
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
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制成课件,在这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直观的物象,满足了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课前我作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工作,事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记录,为了给孩子带来更直观的感受,还制作了小水滴旅行的图片。我采用的是分段讲述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述了水的三态变化的全过程。为了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在每一段讲述过后,我都进行提问,在提问时采取了个人和集体两种形式来回答所问的问题,这样点和面的回答使孩子都能较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孩子们在提问的帮助下,不断地回忆故事的内容,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述,这使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但这里也有不足的地方,对在每段故事没有清晰的小结;此外,每段故事讲解之后,可以完整的再播放一遍故事,造成孩子们对故事没有一个完整的影响。最后环节中,我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记录下来,这不仅加深和巩固了幼儿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其实也能帮助幼儿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孩子们的展现出多种记录方式,大多数孩子并能根据自己的记录过程来讲述故事,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又增长了自己的知识面。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初步了解小脚丫的结构、功能
2。能和老师、同伴一起讨论、总结如何保护小脚丫
3。喜欢小脚丫,萌发保护小脚丫的意识
活动准备
ppt、图片、各种材质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激发兴趣教师:春天来了,让我们带着小脚丫去旅行吧。小脚丫来到了圆圈上,我们一起走圆圈。
播放音乐《拉个圆圈走走》进行律动
(二)多种方法 认识脚丫
1。观察小脚丫的结构
(1)看一看。
教师:小脚丫累了,快坐下让我们的小脚丫休息一下。看一看我们的小脚丫上有什么呀?
(2)数一数。
教师:有小朋友说有脚趾。让我们来动一动自己的脚趾,数一数每个小脚丫上有几个脚趾头啊?这些脚趾头长得一样吗?哪个脚趾头最大?(大脚趾)哪个脚趾头最小?(小脚趾)
(3)挠一挠。、教师:我们的小脚丫上还有什么呀?(引导幼儿说出脚心或脚底)我们挠一挠好朋友的脚底,有什么感觉呀?
(4)摸一摸。
教师:那我们摸一摸小脚丫上像山坡一样拱出来的这个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脚背)
2。感知小脚丫的功能
(1)走一走——感受不同质地的材料教师:小脚丫休息了一下,又要去旅行了,跟着我慢慢走哦!
每走过一种质地的材料(毛毯、独木桥、防滑毯、海绵垫),提问:我们走过XX的感觉怎么样?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的小脚丫走了毛毯、独木桥、防滑毯和海绵垫,小脚丫都有不同的感受呢!
教师:那我们的小脚丫除了会走,还有什么本领呢?这些本领就藏在黑板上的图片里,请小朋友分组去看着图片学一学吧!
(2)学一学——自主探索小脚丫的`不同本领幼儿自主学一学:跑、跳、踢、跺脚等动作。
(播放常规音乐)教师:快让小脚丫站到圆圈上休息一下吧!
教师总结:我们的小脚丫还会干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带领幼儿学一学)
(三)讨论总结 保护脚丫教师:小脚丫站了这么久,一定累了,快坐下休息一下。小脚丫有这么多本领,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它呢?请小朋友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图片、视频帮助幼儿总结:
1.注意卫生。教师:我听到有小朋友说要勤洗脚、勤换袜子、勤剪脚趾甲,这是告诉我们要注意保持小脚丫的卫生。看看你的小脚丫的脚趾甲长不长?闻一闻你的小脚丫有没有味道呀?
2.户外活动的时候注意安全。教师:有的小朋友说我们跑步的时候要当心不要踩到其他小朋友的脚、不要从太高的地方跳下来。这告诉我们呀,户外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保护小脚丫不要受伤。
3.坐电瓶车脚分开。播放视频。教师: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的小脚丫怎么了呀?那我们坐电瓶车来幼儿园的时候应该怎么保护小脚丫呢?(脚分开)4.穿合适的鞋袜。教师:我还听到有的小朋友说呀,我们要穿上合适的袜子、鞋子来保护小脚丫不受伤、不着凉。那赶紧穿上我们的袜子,小脚丫又要去旅行啦!
(四)结束活动活动延伸领域渗透:美术活动《小脚丫印画》。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操作与尝试,使幼儿初步发现感知静电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能用较连贯、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并能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习惯与常规。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报纸、一个气球、一把尺子,许多的.纸人与蛋壳娃娃。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操作尝试。
(1)“请幼儿想办法帮助老师把这张报纸贴到墙上。”引入课题——不用任何材料,将报纸贴到墙上。
(2)幼儿操作、尝试。发现幼儿将报纸贴到墙上,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并请幼儿说出是如何操作的。使幼儿了解摩擦后产生静电,才使报纸贴到墙上的。
(3)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及发现。“小朋友是怎样让报纸贴到墙上的?”得出结论:“将报纸摩擦后,它带上了魔法就贴到墙上了。”
2、我和气球做游戏。
“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气球,请大家想办法使气球也带上魔法,让它贴到你的身上。”引导幼儿用刚学到的“摩擦”的方法,使气球贴到自己或同伴的脸上、身上、头发上……教师可鼓励幼儿说出是如何做到的,进一步感知摩擦产生静电的科学现象。
4、娃娃跳舞。
想办法使尺子也带上“魔法”,使桌子上的纸人飞起来,让“蛋壳娃娃”跟着尺子来跳舞。(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知道静电不仅能使物体贴到别的东西上,还可使这个物体吸起来别的东西。)在幼儿操作的时候,多让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
5、看谁吸得快。用尺子将纸人吸起放到小筐里。
活动延伸
幼儿带上尺子到户外面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尺子吸起来。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春笋的外形特征以及与竹子的关系。
2、 学习用笋壳插物,能发挥想象,大胆地解释自己的笋壳作品。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两支春笋。
活动过程:
一、观察春笋的外形特征。
1、 请幼儿猜谜语:“头戴尖尖帽,身穿节节衣,年年春天里,出土笑嘻嘻。”
2、 分给幼儿每人一支春笋,让幼儿摸摸、看看,“笋娃娃”的外壳一层一层地剥去,提醒幼儿不要把外壳剥掉。
3、 教师把剥好的'笋竖着切开,让幼儿观察笋的内部。
4、 请幼儿说说,笋的外表像什么?(宝踏、火箭、铅笔等)
5、 :春笋长在竹园里,“春笋娃娃”的妈妈是竹子,春笋长大以后也变成竹子,笋壳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去,里面是一节一节的笋肉,它可以当采吃。
二、玩笋壳
1、 再给幼儿一支笋,让他们剥,剥下的笋壳让幼儿玩。如把笋壳从小到大套看像什么。
2、将幼儿的作品放在沙盘里,供幼儿欣赏。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变化过程以及用途。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观察阅读活动,进一步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3、具有关注、爱护蚕宝宝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蚕生长过程图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谜语:小时侯穿黑衣,长大穿白袍,到老留下一卷丝,献给人们做嫁衣。
提问:这是什么呀?(蚕)蚕宝宝是什么样子的?蚕宝宝爱吃什么?
二、通过讨论、观察和操作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变化过程
1、提问并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1)蚕宝宝是由什么变成的?(蚕卵)蚕卵是什么样子的?
(2)蚕卵孵出来的幼蚕像什么?叫什么?
师小结:幼蚕很小,像蚂蚁一样,我们给它取名蚁蚕。
(3)蚕宝宝吃了很多桑叶,一天天地长大,它又有哪些变化?又变成什么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排序提问:
(1)蚕宝宝长大要经过哪几个阶段?请小朋友们看图想一想,再按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一排先后顺序。
(2)个别幼儿上来给图片排序,全体幼儿观察。
3、师小结: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刚孵出来的幼蚕,身体黑色很小,像蚂蚁,叫蚁蚕。蚁蚕吃了很多桑叶,慢慢地长大,经过四次蜕皮,身体一次比一次变白、变大。最后,蚕开始吐丝作茧,在茧里,蚕再蜕一次皮,变成蛹,由蛹变成蛾,然后咬破茧爬出来,蚕蛾灰白色,有翅膀,雌蛾产卵后不久就死去。
三、了解蚕的用途 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认识桑树和蚕宝宝。说说蚕宝宝喜欢吃什么?饲养蚕有什么用?
蚕屎可做枕芯,有药用价值;蚕茧能抽丝纺织成丝绸,可做面料和服装。
科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交通工具。
2.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差别和作用。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交通工具的差别。
教学准备:
交通工具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新课导入:
小朋友今天怎么来学校的啊?
生: ……
2.了解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点开各个交通工具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
2.小汽车,滴滴滴。
摩托车,嘟嘟嘟。
自行车,铃铃铃。
大飞机,嗡嗡嗡。
长火车,咕噜噜。
三、结束部分
1.和小朋友一起给他们的声音,和交通工具配对。
2.教师总结学习内容,评价幼儿表现。组织幼儿下课活动。
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小朋友们积极参与,获得了很好的结束,由于交通工具种类较多,可能导致课时过长,应把握好时间。
科学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本活动是大班科学教育内容——“纸的故事” 主题活动的衍生。纸是幼儿熟悉的物品,他们常用来写字、画画、做手工;纸的种类繁多,功能各异,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价值与作用。从纸巾、纸盒到纸袋,从书籍、报纸到海报,纸不仅是我们物质生活的必需品,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纸在幼儿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设计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初步了解现代纸的运用,并通过动手操作感受传统手工造纸工艺的基本流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构树造纸传统工艺的基本流程;
2.掌握构树造纸的关键步骤——打浆、浇纸;
3.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交流、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1.纸制玩具、纸床、纸模、小木捶、纸浆… …
2.多媒体课件、图片、音乐… …
3. 白绵纸2张。
活动难点、重点
1.构皮造纸的基本流程(重点);
2.浇纸环节的把握(难点)。
活动过程:
一、用“神奇的魔盒”导入
师:刘谦是一个很厉害的魔术师对吧,今天老师也要像刘谦一样做一回魔术师,这是… …
从“魔盒”里“变出”风筝、孔明灯、白绵纸,引出主题。
二、认识白绵纸
(1)名称
师:别看它一点都不起眼,它可是珍贵着呢。它是… …
(2)特征
颜色泛黄,表面比较粗糙。
(3)用途
白绵纸有很多我们不太了解的用处,有很多的人喜欢它呢?刚才大家看到的风筝、孔明灯一级包装普洱茶的纸用的久是它,其实,它还有别的用处呢?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多媒体课件,认识白绵纸的用途。
三、白绵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师:永德县永康镇忙石寨就是老师的家乡,那里住着勤劳、美丽的傣族人民,寨子里的人们直到现在还一直在用一种传统的造纸术制造白绵纸。来,跟着老师一起到寨子里去看看他们是怎样造纸的?
播放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构皮造纸的基本流程:采料、晒料、浸泡、拌灰、蒸煮、洗涤、捣浆、浇纸、晒纸、砑光、揭纸。
三、幼儿分组操作
1.激发兴趣
师:看完了傣族阿婆的造纸术,你们是不是心痒痒,想做一张白绵纸了吧?
2.教师示范
师:老师来咱们临沧之前阿婆就交代好了,让我一定要把她的这个技术传授给你们,让你们也学会造纸,你们可不能辜负阿婆的希望啊。
教师示范造纸术:捣浆、取适量纸浆放入纸模里,用手把纸浆搅匀,待纸浆沉淀到纱布上面再慢慢竖起纸模,沥水。
3.幼儿操作
打浆、浇纸、晒纸… …要求每组幼儿合作完成1——2张白绵纸的制造。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要领:
(1)适量的纸浆;
(2)将纸模里的纸浆用手拍打均匀。
四、结束部分
带幼儿到户外晒纸,结束活动。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名称:各种各样的灯
活动特质:常识
年龄段:5-6周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灯,了解它们的用途,知道日常生活离不开它。
2、了解灯的发展史,扩大认识范围,激发幼儿对各种灯的兴趣。
3、培养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灯(日光灯、节能灯、白炽灯、防爆灯、感应灯和一般台灯。)、 各种灯的分类展示录像
活动过程
一、活动环节、活动过程、时间
1、谈话导入:了解光明对人的作用
2、看录像,了解灯的发展史。
3、识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操作,了解灯的开关方法。
4、讨论了解各种灯的不同用途,并对其进行分类。
5、让幼儿发挥想象,谈自己想发明哪些灯。
二、活动预设(主要提问,小结,过渡语)、主要目标
1、把门和窗户都关紧,拉上窗帘,关上灯,让幼儿感受一下没有光的感受。
师:刚才,没有亮光了,你能看书、做游戏吗?引导幼儿说出光在生活中的作用。
师:在没有电灯之前,人们是用什么照明的?幼儿看录像,了解不同的时期人们所使用的照明用具,让幼儿对灯的发展史有直观的认识。
2、出示节能灯、防爆灯,让幼儿区别这两种灯,了解它的作用。
3、你知道怎样才能使它们亮起来吗?(通电打开开关),请幼儿实际操作将活动室的灯打开、关上。
4、幼儿探索尝试感应灯和一般台灯开关方法的不同。
5、教师:除了常见的灯,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灯?
6、看录像:按灯的不同用途进行分类,并用绘画形式记录。
7、看录像了解几种特殊的灯。
教师:还有几种灯比较特殊,如医院的无影灯,它是医生做手术时用的`灯。带幼儿回睡室观察紫外线的灯,它可以消灭空气中的细菌。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很多种灯,知道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灯是通了电才能发出光,没有电灯就不能正常运转,电又是哪里来?我们把这个问题留到明天,明天再来告诉大家。小朋友你也可以问问爸爸妈妈把你知道的答案告诉大家。
三、预想幼儿的回答
幼:黑乎乎的看不见路,没有了光,我感觉我们就像瞎子一样。看不见东西。光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幼:有开关了,一摁开关就亮了。
幼:一般的灯,要用开关打开,感应灯听见声音就开了。
幼:幼儿互相讨论回答。(霓虹灯、感应灯、花灯、彩灯、信号灯等)
幼:
1、霓虹灯师装饰用的,美化环境、晚上看见霓虹灯,人们就会很开心。
2、在人们晚上找不到开关时只要发出一点声音就可以打开灯,很方便。
信号灯可以指挥交通,是司机不会乱走。车灯提醒别人小心有车。灯
幼:
照明用:日光灯、台灯、白炽灯、路灯。
装饰用:吊灯、壁灯、霓虹灯、彩灯。
交通用:车灯、红绿灯、信号灯。
四、回应的方式,追问
它是做什么用的?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经典)07-21
(经典)科学教案09-17
[经典]科学教案08-28
科学教案[经典]08-09
(精选)科学教案08-31
[精选]科学教案08-16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