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09-20 09:16:1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5篇(荐)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美术教案5篇(荐)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内容:

  小班美术《神奇的画笔》

  二、教学目标:

  1.对画笔和绘画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会尝试用笔绘画。

  三、教学准备:

  1.油画棒白纸《幼儿画册》。

  2.事前了解哪些幼儿已有绘画经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画笔和绘画活动产生兴趣,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2.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会尝试用笔绘画。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法、游戏法、讲述法等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通过出示各种各样的实物进行操作讲故事,幼儿在有趣的故事中比较了大小。由于幼儿对动物感兴趣,讲一遍故事以后孩子们对故事已经掌握,但是对每一只动物所画月亮的实物有点混淆,接下来通过进行配对游戏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能够准确的说出动物与事物的联系,当出示各种绘画工具时孩子们很兴奋,特别细化画笔。体验到了用各种画笔进行绘画的乐趣。最后进行的`室外画月亮,使幼儿感受到在不同的条件下绘画月亮的乐趣,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让学生寻找、发现生活中各种具有特殊纹理和形状的实物,他哦哦你给过压印和拓印的方法,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

  二、对印出的图形进行添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求新求异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视觉、触觉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拓印和压印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造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展示几幅不同肌理效果的画面,让学生想一想这像什么,猜一猜是怎样做出来的。

  二、体验发现

  1、素材: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如树叶、藕片、玉米、瓦楞纸、轮胎面等;也可以自己制作,如揉皱了的报纸、各种造型的拼贴画等。

  2、绘画工具:了解各种绘画工具的性质和使用技巧进行简单的介绍,如水粉颜料、铅笔、油画棒、印泥等。

  3、印制方式:对于同一物体,可采用不同的`印制方式来表现,还可以进行重复拓印、重叠拓印。

  三、创造表现

  1、印玩方法主要有两种:拓印和压印。

  2、根据想象重新组合,对印出的图形进行再创作,如裁剪、拼贴和添画,达到更丰富的效果。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交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参与评论。

  2、对于偶然出现的怪异、残缺效果,可以因势利导,引发联想,用剪拼、添画、夸张变形等方法进行补充和变化,创造出新颖的造型。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用美术语言表达夏天, 挖掘创造潜能,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夏天, 抓住自己难忘的细节, 用美术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对夏天的理解。

  2. 难点:如何巧妙地安排构图和运用色彩等手段, 生动地表现夏天的特点。

  教学用具

  1. 用于欣赏的课件图片、录像片段等。

  2. 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准备美术工具:彩色水笔、油画棒、水粉水彩颜料、彩色卡纸、剪刀、固体胶等。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

  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同学们,暑假过得快乐吗?你都做了些什么有意义的活动?还有什么见闻(游戏、夏令营、玩沙、旅游)(用简短语言与大家交流,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

  二、发展阶段:

  游戏:教师出示游戏:“连连看”

  红橙黄蓝绿紫

  以上颜色哪些可以与夏天有联系?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欣赏图片,进一步了解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征(1、仔细地观察,注意图片上的风景,人物、动物在干些什么?动态如何?2、感受画面上的色彩和构成,找一找画面上最显眼的色彩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夸张地运用色彩刻画和表现人物形象的。“夏天有火热的太阳,有绿树下的浓荫,有暴雨雷电,也游游泳时的欢乐”)引导他们理解和感悟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意。

  三、布置作业:

  想一想,夏天哪些事情最让人难忘?这件事情里有哪些人物?当时的天气怎样?自己在做些什么?当时自己的感受如何?把暑假中最值得留恋的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注意表现出夏天的特征。

  (提示:配上题目,突出画面主题。可加可不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暑假中有趣的经历,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美好、生活的快乐。

  2、运用游戏表演、绘画等多种方式表现丰富的暑假生活,提高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夏天,抓住自己难忘的细节,用美术材料大胆地表现自己对夏天的理解。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安排构图和运用色彩等手段,生动地表现夏天的特点。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请学生思考:夏季中的大自然与其他季节一样吗?

  (不一样。)

  2. 新课教学

  感受:我和学生一起走出教室, 来到户外, 让他们亲自感受一下夏日的炎热。引导学生观察夏天里的各种景象和人们的穿着打扮。

  叙述: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夏天的.大自然和生活与其他季节不一样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独特之处。

  讨论:夏天里大自然的颜色和其他季节有什么不同? 人们的衣着如何? 人们的表情如何? 人们用什么方式来避暑?

  活动:分西瓜, 吃西瓜, 体验由炎热突然感觉凉爽的快乐舒适。

  欣赏:通过图片欣赏, 进一步了解人们在夏天里做些什么, 夏天的画面有什么特征。理解和感悟美术作品的构思和创意。

  技法:油画棒和水粉颜料结合使用的方法。色纸撕贴的方法。(材料和工具的选择应符合低年级的特征, 提示工具的使用安全。)

  构思:小组内交流, 谈谈夏天里最让自己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在炎热的夏季, 自己通常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凉爽起来。说一说, 然后构思一下自己的画面, 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表现手法。

  尝试:体验用画笔自由表达夏天的景象, 刻画自己对夏天的感受。也可以用彩色纸和其他的制作手段来表现。简单介绍方法和制作特点。

  评价:说一说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 比一比谁表现的夏天最有趣, 看一看谁的美术作品最吸引人。评出“小巧手”, 发证书。

  3. 总结全课

  联想:想一想世界上最热的夏天在哪里, 那里的人们如何过夏天。夏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请学生课后查资料, 拓展他们的视野。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金银器的工艺、造型、纹样的特点,掌握传统金银器的欣赏方法。

  2、从工艺、造型、纹样、功能等方面欣赏传统金银器,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评价。

  3、感受传统金银器的没干,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金银器,以及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

  难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各朝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

  三、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

  四、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

  (1)出示PPT提问:

  ①请看大屏幕,这两幅照片拍的是哪里?

  ②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你见过金银制品吗?你的家人谁有金银制品?是什么样的?你对他们带的金银制品怎么看?为什么?你有没有见过古代的金银器?教师小结谈话,呈现课题:今天一起来学习我国传统的《金银器》,出示PPT。

  2.初步赏析。

  (1)提问:

  ①书中介绍的金银器涉及了哪些朝代?可以分成哪几类?

  ②书中介绍的金银器和现在的金银制品有什么不同?

  ③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

  (2)教师归纳小结:

  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3.深入研究。

  (1)教师出示《金虎》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金虎》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

  ②《金虎》动态是怎样的`?

  ③纹饰有什么特点?

  小结:《金虎》是金制品(金器);属饰件类;姿态生动,纹饰概括、简洁。

  (2)教师出示《金梳背》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金梳背》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

  ②《金梳背》的纹饰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制作工艺?

  (3)教师出示《银水壶》。请学生做介绍,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

  4.尝试赏析。

  (1)作业要求: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件金银器。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谈谈欣赏中国传统金银器后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五、小结拓展。

  (1)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欣赏其他古代金银器。

  (3)欣赏现代金银器。

  (4)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欣赏更多的金银器。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结构分析素描的训练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的认知形式及其结构分析的观念,通过对物象结构的分析来深入对于空间的自我感受(诸如对形体观察与感受的程度,力量在空间的运动作用,直觉的空间判断,心智的推理等等)。通过素描对于艺术创造的这些隐性作用,使学生从某一确定的描写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的生命世界。

  教学时数:36学时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理性认识:

  1、结构的类型

  1) 骨架型

  2) 积量型

  2、结构的分析

  1)骨架型结构分析

  2)积量型结构分析

  3)综合分析

  第二部分--实技实训:

  1、训练步骤

  第一步:确定整体比例形

  第二步:勾画基本平面形

  第三步:概括几何立体形

  第四步:刻画具体结构形

  2、图例剖析

  3、范画欣赏

  教学过程:

  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及其生长、变化或其被使用的方式。物体外貌可变,而结构不能变。只有抓住

  结构,才能坚实有力地表现对象,否则就将歪曲形象。因此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

  所谓结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理解:一是自然中客观存在的结构,如生物结构、植物结构、人的结构;二是指画面结构,是对形状、明暗、色彩做纯粹主观的安排。这里将着重介绍前一种结构。

  在对物象全方位的审视中,我们努力超越物象的表象而达到对其内在结构的理解,通过结构的启示进一步产生设计的构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正是寓于这种自然对象内部结构与其外在形态的深刻体验和自觉认识之中的。"自然是伟大的.设计家",造型的设计往往蕴涵着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对于形体结构的富于创意的理解。

  结构分析训练要使学生努力排除明暗色调、材质肌理等非结构的影响,要能够理性地推理和表现出画家看不见但确实存在的、符合逻辑的、符合透视规律的、合乎物理性的内在结构,能够充分考虑到物体局部与整体的组合、分离关系等。要直接用虚实不同的线,将物体的比例、轮廓、结构转折等本质因素,不加更多修饰的描绘出来。还要让学生研究线的表现力和结构因素在画面的张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能力及理性的推理能力。

  这一阶段内容学时将做如下安排:

  结构分析的理性认识:2学时

  步骤讲解及图例剖析:2学时

  范画欣赏: 1学时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