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11 10:40:11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目不暇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板书:天堂)同学们,你们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样子?(2—3人)

  那么,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在广东省新会市有一个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地方。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鸟的天堂呢?它又是什么样子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二、过程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我们一起来看这课的生词。(出示)

  3、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出示课件)

  去了几次?什么时间去的?每次都见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板书

  5、找出描写榕树的部分,读一读,想一想:这株榕树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的语句。

  6、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找到了那些语句?读给大家听听

  7、你找到了那些句子?(出示句子)从中能看出什么?(板书:榕树大)谁能再读给大家听听?(2人)全班一起来读读,读出榕树的大来!

  8、还有什么?(出示课件)谁来读一读?(2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板书:充满生机)(学生谈)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多美的画面呀!同学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芽,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受。让我们融入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

  9、让我们一起走近大榕树,欣赏一下这迷人的风光吧!(播放录像)

  10、现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1-2人)

  11、多么奇妙的景色呀!难怪作者会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是赞美榕树,赞美南国,更是赞美这神奇的大自然。

  1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再来欣赏欣赏这独木成林的美景吧!让我们怀着对榕树的赞美之情,一起再来读一下文章的七、八字然段!(齐读)

  13、多么美丽的榕树呀!朋友说这里被称作“鸟的天堂”,可是呢?——在这里作者没有看见一只鸟!如果是你,这时会想什么呢?

  14、第二天清晨,作者又一次经过了这个地方,这次他有什么新发现呢?

  (录像)第二天清晨,阳光照耀在水面上、树梢上,我们又一次来到了“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让我们继续拍掌……

  15、这次作者见到了什么呢?(很多鸟)板书

  16、从那能看出来鸟很多?找出来读一读

  17、除了鸟很多外,从这部分你还能体会出什么来?(小鸟很快乐)

  18、从哪能看书来?如果你是这只画眉鸟,你会站在枝头上唱些什么呢?(1—2人).

  19、多么热闹的景象!多么活泼可爱的小鸟呀!让我们一起融入自己的感受读一下12、13自然段。(齐读课文)

  20、看到此情此景,作者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鸟的天堂”真是鸟的天堂呀!)

  21、谁来再读读这句话?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感觉?全班齐读

  22、我们跟随作者一起领略了“鸟的天堂”的奇妙景色,那么“鸟的天堂”指得是什么?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呢?(小组讨论交流)

  23、只要我们能够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那么,其实处处都可以称为“鸟的天堂”,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天堂!

  24、“鸟的天堂”因为巴金的这篇文章更加美名远扬,已成了一处旅游胜地。今天的作业就是为“鸟的天堂”写一份导游解说词或设计一份广告词,让“鸟的天堂”因为我们的生花妙笔更加扬名万里!

  25、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相信会给同学们很多启示。

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知识目标:

  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力。

  【教学辅助手段】

  课件、音乐伴奏带。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1课:观潮。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吗?

  (钱塘江大潮。)

  2、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四川有好几千里。如果说四川的峨嵋全国都很有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

  3、课题中的“观潮”和“天下奇观”这词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如有不懂,鼓励学生后回答。)

  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根据理解回答。)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吗?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

  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后回答。)

  (板书: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1、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想不想去看看呢?

  2、别遗憾,老师有有关大潮的图象,想不想看?

  3、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1、刚才录像里大潮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课文3、4自然段。)

  2、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3、请生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适时指导朗读:

  ⑴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抓“闪雷滚动”这词来体会:可让学生模拟雷响时“轰隆隆”的声音。)

  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

  (学生齐读。)

  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学生闭眼齐背。)

  ⑵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表演。)

  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答:人声鼎沸。)

  让我们一块儿来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好吗?

  (生齐读。)

  ⑶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心情激动:指名读→齐读。)

  ⑷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十分壮观:分组比赛读。)

  ⑸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喜欢这句的举手。

  (生举手。)

  老师也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老师试试吗?

  (师读。)

  该你们了,能让我再一次为你们喝彩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4、愿意把3、4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吗?

  (生齐读。)

  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身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1、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回答:从远到近。)

  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让我们配着录像,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亲自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准备。)

  ⑴ 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人声鼎沸。)

  ⑵ 风和浪都很平静。

  (──风平浪静。)

  ⑶ 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水天相接。)

  ⑷ 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齐头并进。)

  ⑸ 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山崩地裂。)

  ⑹ 形容气势很大。

  (──浩浩荡荡。)

  2、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一生领读,其余各生跟读。)

  3、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老师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对于学生的发言师生共同评价,还可引导学生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

  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七、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观 潮

  潮来前

  一条白线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 横贯江面 天下奇观

  白色城墙

  白色战马

  潮过后

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材简析

  《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

  板书课题:猫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

  板书:古怪

  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

  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

  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

  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学生2:我喜欢它贪玩的性格,因为我家的猫也是这样的,很淘气。

  学生3:我喜欢它的尽职,它多负责任,多认真啊!这种精神很值得我学习。

  那好吧,加上你的感情,把你喜爱的地方读出来,注意要读得生动。

  【学法指导】多种形式进行练读、让读得好的学生领读、表演读。

  ⑸老师引读,感情升华。

  3、小组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学习:

  ①初读: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②细读:画出猫的各种动静。

  ③品读: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④赏读:读出喜爱之情。

  ⑵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⑶比较句子:

  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在文中再找出这样的例子。

  ⑷读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这只猫很淘气;很可爱;作者很喜欢他的猫……

  好,让我们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再次体会一下猫的可爱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4、同样方法小组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这段朗读时,要注意读出猫的勇猛、读出作者的自豪。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像知道些什么?

  2、大花猫这么可爱,我们写首小诗送给它好吗?

  板书设计

  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勇猛

四年级语文教案4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简介威尼斯和作者。

  威尼斯是意大利的一座名城,世界著名的游览胜地。这个城市建筑在118个岛上,全市有117条大小河道。19xx年3月,威尼斯市和我国的苏州市结为“姊妹城”。本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2、指名读学习要求。

  3、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和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程序四、五。

  二、读练一一自学程序与方一和三的.部分内容

  自学提示:

  ①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小题的提示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②概括自然段段意;③根据课后习题六第1在小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2、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老师巡回辅导。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逐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艇的哪些特点。(课文写了小艇的样子: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船艄向上翘起,像新月;小艇的行动轻快灵活;坐在小艇里看风景很舒适;船夫驾驶技术好,行船速度快。)

  2、逐段概括自然段段意(第一自然段写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自然段写小艇的样子;第三自然段写乘船游览的乐趣;第四自然段写船夫驾驶技术好;第五、六自然段写小艇同威尼斯人的生活密切相关。)

  3、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总讲小艇的作用;第二段(第卜一一自然段)讲小艇的样子和船夫技术)第三段(第5一一千自然段)讲小艇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三、读练二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1、自学提示:

  ①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借助字典,掌握字义;

  ②完成课后习题一,掌握字形;

  ③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纵横交叉、操纵自如、拥挤、雇定、簇拥、哗笑、静寂、停泊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师巡回辅导。

四年级语文教案5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七、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从课题引入,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重点探究写吃花生时的议论这一部分,通过谈体会、做练习、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理解和感悟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教育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分清课文的主次并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有关花生的知识。通过自谈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深入探究课文。

  探究活动

  辩论会:

  1.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教师不要流露倾向性。

  2.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辩论,教师做主持人。

  3.在充分辩议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以“我要做哪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小学四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四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贺龙设下草帽计、敌人中计的过程。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根据具体的情况巧用智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

  3、体会贺龙同志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前后比较,了解贺龙实施草帽计具体原因及过程。

  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出示战争图片,并播放革命歌曲,以渲染气氛,引人入境。

  二、引入课题

  1、出示图片,引出贺龙。

  2、贺龙简介。

  3、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设问,、检查自读情况:

  a课文讲的是关于哪方面的一个故事?

  b战争的双方各是谁?

  c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3、分析战争形势:

  a红军正面临着怎样的战争处境?(找、画、读)板书:天—酷热;地—追赶;空—寻找。

  b红军面临的处境中哪一种情形是最危急的,为什么?

  c白军一方面临的形势如何,他们面临的最大考验是什么?

  4、过度:现在你是贺龙的参谋长,战争局势已明了,该怎么办?胡龙是怎样决策的`,他下了一道什么样的命令?(丢草帽)

  四、细读课文,深究悟理

  1、课文中几处写到了草帽?(找、标:戴草帽、丢草帽、抢草帽、炸草帽)

  2、研读“戴草帽”部分。埋下伏笔

  3、研读“丢草帽”部分。听到“丢草帽”的命令,红军战士是什么反应,最后怎么做的?

  4、研读“抢草帽”部分。

  a白军见到丢弃的草帽,白军士兵是什么反应,白军军官是什么反应?

  b进行对比:红军队伍和白军队伍;贺龙和白军军官

  5、研读“炸草帽”部分。

  a故事的结果是什么样的,白军的下场如何?

  b读了这部分内容你有何感受?(大快人心,过瘾)。c指导朗读。

  6、总结:a请你用一个字点评一下贺龙的“草帽计”;

  b请你用一个词点评一下故事的主人公——贺龙。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同学们也在用计,比如:作业没写却带着委屈的神情对老师说:老师,我的作业忘带了,结果老师很快从他的书包里找到了他的家庭作业本。一次考试,小明考了69分,聪明的他神笔一挥,“6”变成了“9”,“69”变成了“89”。对此,同学们有什么想法:聪明智谋要用在正点子上。

四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任务分析:

  ⒈、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文章。三篇文章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

  ⒉、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

  ⒊、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

  ▲课前准备:

  师:课件。

  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学习者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

  2、学生的入门能力: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3、学习风格:

  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目标实施过程)(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后的反思:

  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

  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和姿态两个部分入手,运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了课件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在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的同时让学生画、说出来,加深了印象。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学生的体会真实、深切。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重难点时,采用竞赛形式,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四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2自然段)奇异(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趣。

  2、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自学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燕子的形象、春天的景色和作者的感情,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小燕子及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从《燕子》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谁知道关于燕子的知识,大胆地给同学们说一说。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习设计(以下三题任做两题)

  1、根据课文的描写,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燕子及春天的样子。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那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3、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第二课时

  一、品读美文,欣赏美景。

  1、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听课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2、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

  3、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4、运用语言,说写"光彩夺目的春天"。

  让学生先说再写自己见过或想象中的春天美景。

  二、结束语:

  课文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课文从燕子的外形写到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接着从燕子飞行的美,又写到它停息的美。

  春天是美的,燕子也是美的。春天因为有了燕子,更有生机,而燕子因为有了春天的衬托,又显得更矫健。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赞美了活泼可爱的燕子,也赞美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板书设计:

  张贴学生的画

四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 与病魔斗争 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 敢于挑战

  ↓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四年级语文教案11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渎课文,理解内容,体会作者小时候耍弄小动物中发生的趣事与蠢事,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喜爱。还告诉人们愚蠢是要受到报复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告诉人们愚蠢是要受到报复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揭示课题

  1、看到题目你们想问什么?

  2、自学课文,思考:

  A、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B、写了哪些小动物?有哪些趣事?

  D、能给人舍命启示?

  3、指名回答

  二、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思考:在耍弄小动物中做过一些什么事?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二部分(2~~6)

  1、自渎体会:我在玩耍“过山鲫”和耍弄老鳖被咬的痛苦

  2、有感情的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引导学生得出:

  “愚蠢是要受到报复的.”

  3、学习了后,谈谈自己有没有耍弄过小动物?发生了什么趣事与蠢事?

  五、作业设计:

  回家观察文中所提到的一些小动物的样子

  我的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案12

  【学习目标】

  1、了解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2、积极参加小组、全班的交流讨论,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竞相发表见解和看法。

  3、有争当学习小主人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更感兴趣,更加乐于语文学科学习。

  【教学重点】

  了解四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

  围绕《课程纲要》展开讨论,就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根据要求“预习要求”自学;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欲望

  (出示课件)伴随着秋天的脚步,我们多彩的语文学习将展开更精彩的画卷。每一册的学习都为我们的成长增添能量,当从老师手里拿到新课本时的兴奋劲儿,此刻应该变得理性一些,我们怎样当好学习的小主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计划安排吧。

  二、师生共同梳理课程内容

  1、(出示课件)教材目录是我们学习的好朋友,同学们,你发现共几组,几篇课文呢?

  出示课件:

  本册课程分组编排,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2、教材依然按专题进行编写。我们将继续围绕专题展开学习活动,每组的专题和学习重点都巧妙地蕴含在单元导语中,快快用上我们明亮的双眼和智慧的大脑,和大家一起探讨吧。自由看书,然后交流。

  出示课件:

  第一组自然奇观第二组观察与发现

  第三组中外童话第四组作家笔下的动物

  第五组我国的世界遗产第六组人间真情

  第七组成长的故事第八组科技成就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章节或课文。

  4.、课时安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册书的学习需要5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我们与时间赛跑,学习生活会更加有意义。在今后学习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三、师生共同明确课程目标

  课件出示课程目标。人生要有目标,学习也不例外。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了解我们的目标,以便今后的行动中向着目标去努力。

  本学期总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认200个字,会写20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371个词语。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通过朗读把感悟表达出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6.诵读优秀诗文,能背诵教材规定的优秀古诗词,及课外积累的精彩句段最少20篇(段)。

  7.学习略读。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与同学交流课外收集到的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万字。

  8.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大胆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9.能用普通话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

  10.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同时结合语文学习,使书面与口头相结合,表达自己的所想所得。

  四、交流研讨课程实施

  1、教法介绍,学法指导。重点指导预习方法。

  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借助工具书,把不理解的词语解释写在书上。

  (3)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4)课后生字组2个词,写在书上。

  (5)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2、课件出示故事《詹天佑》《每次直追前一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远大学习目标。

四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感情朗读诗歌,在读中理解诗歌内容。

  2、通过学习,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语言。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语感及其他语文能力。

  3、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做遵守规则的小学生,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题目后面可以加什么标点符号?读一读是个什么句式?表示什么意思?

  2、说说你知道哪些规则?

  师:是啊,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事事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才保证了我们井然有序的生活。可是和谐之中,总有一些人不遵守规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初读诗歌,解决疑问

  1、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哪几种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随便投喂动物食品、翻越栏杆横穿马路、随便乱扔垃圾、插队抢座)

  2、小组合作解决读书中遇到的疑问。

  3、集体解决:界栏、满不在乎、快捷。

  4、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听写词语,互相评改。

  三、精读诗歌,领悟诗意。

  1、师:孟子曾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许多规则“明明白白”写着,可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2、同桌两人结成学习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几个小节读读,再设身处地地想想,他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心里是怎么想的?

  3、汇报交流

  ①随便投喂动物食品:怎么想的?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说说你了解到的关于随意喂养动物造成的可怕后果。介绍自己朗读的经验,读读这个小节。

  ②翻越栏杆横穿马路:后果如何?

  ③随便乱扔垃圾:破环环境,不利于资源回收。

  ④插队抢座: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

  4、师: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才不同于动物。那么,对照文中的规则,坦诚地剖析剖析自己,哪些做得正确,哪些还需要改正? 生自由交流。

  四、仿写诗歌,检测学习结

  1、师:正如《钓鱼的启示》中曾讲:道德问题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你面对着很大的诱惑的时候。生活中,还有许多发生在你自己或你身边人身上的不守规则的现象,你发现了吗?

  2、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作品展示)

  五、总结全文

  同学们,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必定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遵守规则的国家必定是一个文明的国家。让我们从遵守身边的一个个小规则做起,塑造自己完善的道德修养。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一小步,我们的.社会将会前进一大步。

  课后反思:

  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在课堂上安排了一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设计了让孩子小组合作解决难词,听写词语这一环节。课文的教学主要采用让孩子逐节分析人物内心来进行教学,最后,在说说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的基础上来仿写续编。

  这节课为学习高效课堂以来的一节自我过关课,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改变,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体会,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语言引导十分精炼,也富有启迪。

  存在的问题:

  1、没有很好的设计教学环节,整个课堂不流畅,孩子的思维不是连贯的,因此课堂的气氛并不热烈。

  2、教师的引没有把握恰当,点拨不适时,总想代替孩子来思考、总结。

  3、分析人物心理不宜过多,课前合作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没有发挥出它的作用。

  4、孩子的自主、交流、汇报能力需要加强培养。

四年级语文教案14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对难句的理解,感受富兰克林的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二)教具准备:

  小推车、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指名读词语。

  雷暴爆炸揭开钥匙不足为奇

  上帝推测毙杀骤然欣喜若狂

  指名读课文,集体评议。

  2.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可用哪句话来概括这一段的意思。

  为什么说它可怕?古时候人们把他看成什么?这说明什么?读这段时应用怎样的语气?

  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5自然段。

  第2自然段:

  介绍富兰克林。

  这段有几句话,各是什么作用?介绍过渡段。

  第3自然段:

  富兰克林观察到雷暴与静电有哪些相似之处?得出的大胆推测是什么?“人们熟知”指什么?人们的态度怎样?什么叫“冷嘲热讽”?指导朗读。

  第4自然段:

  自读讨论富兰克林做了个怎样的实验?这个风筝特殊在哪里,怎样放的',发现什么,心情怎样?指导朗读,复述内容。

  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讲什么?“震惊了世界”?(使世界上人们大吃一惊)“宣告”?(公开告诉人们)“无稽之谈”?(没有依据的话。)“天火之谜”已被富兰克林解开,与第2自然段设问自答的内容互相照应,“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指导朗读。

  (3)你觉得富兰克林是怎样的人?齐读第6自然段,说说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指导朗读。

  3.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进行了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往直前大胆探索的科研精神,说明了只有经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4.练习用“推测”和“不足为奇”造句。

  (1)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

  (2)指名口头造句,集体评议。

  (3)书面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5.布置作业:

  凭借段落大意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25天火之谜

  早就观察大胆推测

  决定实验--放风筝--震惊世界

  (四)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不避仇

  内举祁午 不避亲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 能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题导入。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齐读课题。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3、 检查预习情况:说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随机出示下列名称:春秋 晋国 悼公 祁午 解狐

  指导读好上述名称。

  二、自读课文,要求(投影出示):

  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朗读课文,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思考: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三、检查。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

  前鼻音: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后鼻音:兴亡

  翘舌音:合适 召 慎重

  其它:中军尉 兴亡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多音字:解狐

  2、指导读通下列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内桌分自然段互读课文后,指名逐段朗读课文,结合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预习时布置学生查字典):

  征伐 郑重 举荐 使者

  4、快速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板书:举荐人才

  四、指导书写生字。

  1、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左右结构:祁 尉 慎

  上下结构:晋 荐 召

  半包围结构:选 适 避

  独体字:亡

  2、说这些字哪几个字比较容易写,哪几个字的什么地方要提醒注意。

  祁:左边是“礻”,而不是“衤”;右边是“阝”,而不是“卩”。

  选、适、避:“辶”的最后一笔要舒展,能托住里面的部分。

  慎:右边的“真”里面是三横,不能少横。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边描边说出笔画名称,记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五、作业:完成习字册上的部分习字任务(字、词部分)。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一、复习。

  1、 朗读字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解狐

  2、 读通重点句子。

  (1)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2)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3、听写下列词语:兴亡 慎重 举荐 当此重任

  二、理清脉落。

  1、默读课文,思考:祁黄羊向悼公举荐中军尉人选,推荐了哪两个人?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2、讨论,板书:

  因病辞职 外举解狐 内举祁午

  根据上述顺序,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导读课文。

  第一段.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讨论、交流。

  3、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第二段.

  1、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从悼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悼公对祁黄羊的高度信任)

  指导朗读悼公的话。

  3、投影出示祁黄羊回答的话,指名朗读,说说自己人中体会到什么?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在“想了想”、“郑重”的下面加上着重号)

  指导朗读祁黄羊的话。

  4、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五、六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理解悼公所说的话,指导朗读,注意悼公说话时的神态(在“深感意外”下面加着重号)。

  (2)投影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朗读,说说从祁黄羊的回答中,你能体会到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公私分明 心胸宽阔 不计前嫌)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小组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作业:

  1、朗读课文3遍。

  2、辨字组词。

  普( ) 荐( ) 伐( ) 悼( )

  晋( ) 存( ) 代( ) 掉( )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3、 归纳段落大意,按课文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以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新词。

  2、听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3、指名朗读第一至七自然段。

  二、导读课文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师读第八自然段。

  2、自由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同桌分角色朗读。

  3、当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时,悼公说了什么话?神态怎样?

  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指名朗读。

  4、指名朗读第十一自然段,讨论:祁黄羊为什么要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投影出示第十一自然段,在“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们仇人或亲人”的下面加横线。齐读,问:祁黄羊一心想的是什么?

  小结:由此可见,祁黄羊真是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心为公,不但外举不避仇,还能做到内举不避避亲。板书:不避亲

  5、既然这样,为什么祁黄羊不先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而要先推荐解狐呢?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投影出示,对比分析:

  “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提示:祁黄羊前后两次推荐,说话时的神态有没有不同?(在“想了想”、“郑重”下面加着重号)

  从中你能看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吗?(祁黄着考虑的确实首先是真正能为国出力的能人)

  6、引读第六自然段。

  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九至十二自然段。

  三、 快速朗读课文(或默读),小小组合作讨论各段的段落大意,然后交流。

  四、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复述课文。

  1、理清顺序:

  因病辞职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2、学生试口述,同桌互述。

  3、指名口述。

  五、总结全文。

  1、齐读课文。

  2、说说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作业:

  1、 写了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慎重 才能 重任

  2、 照样子写词语。

  代替(“代”与“替”意思相近):

  安危(“安”与“危”意思相反):

【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10-07

小学四年级语文《触摸春天》教案05-29

[精选]语文教案09-23

语文教案(精选)09-28

语文教案【经典】10-03

语文教案(精选)08-30

(精选)语文教案08-31

(经典)语文教案09-02

(经典)语文教案08-26

语文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