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时间:2023-10-16 12:55:34 教案 我要投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 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 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 练习: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 爱迪生( )了电灯。

  ② 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 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 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 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 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 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 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2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3

  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从而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以下通过3、4自然段的对比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农耕社会生活的贫乏和20世纪生活的精彩纷呈,体会到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理解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师: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作者说:“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但是,还远远不止这些。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说看,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生:那时没有电扇,没有空调,没有冰箱,也没有微波炉。

  生:那时没有动画片,没有泡泡糖,没有电动玩具,也没有游乐场。

  生:那时没有潜水艇,没有远洋轮船,没有直升飞机,也没有宇宙飞船。

  生:那时没有高大的楼房,没有宽阔的马路,没有五彩的霓虹灯,也没有热闹的超市。

  ……

  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但是,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

  (课件出示卫星、程控电话、航天飞船,介绍现代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下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生:我知道20世纪人类可以用机器人来代替人的工作,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生:20世纪,人们对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生:我知道医生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很小的细菌,用激光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量。

  生:20世纪有很多新的科学技术。像无土栽培技术,钠米技术、基因技术等等,在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生:我通过上网,查找到中国科学院的网址。在成果博览里,共统计了不同行业的科学成果8千多项。它们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课前,我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其次,抓住训练点,生发开出,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模仿文中第三自然段的句式,说说农耕社会人们还没有什么。接着,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20世纪科学成果的有关资料后,又要求他们继续说下去,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在这样的对比过程中,学生既感受了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又在收集资料中积累了语言、模仿运用中训练了语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师: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面对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

  生:科学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精彩,我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而自豪。

  生:美好的神话能纷纷变成现实,是科学知识创造了这些奇迹!

  生:我觉得人类太了不起了!他们所创造的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生:我想说,我们生活在这个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享受科学成果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探索,发现和发明更多的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师:如此多的科学发明创造竞相涌现,的确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想象一下,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

  生:他会说,这一切都是真的吗?我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居然真的能够实现啊!

  生:他会高兴地说,太了不起了!我们那么多年没有实现的梦想,你们竟然在短短的一百年内就做到了。

  生:他会惊奇地说,我不是在做梦吧?没想到,我的子孙们这么争气。

  生:他会遗憾地说,我还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想不到他们的生活才真的像神仙一样啊!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本段教学,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和想象,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面对这一切,你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触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使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并由衷地生发出对科学的赞叹和向往。接着,我又启发学生用想象去填补文本的空白,拓展思维的空间。“假如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会怎么说?”学生又换了一个角度去感受现代生活的精彩,体会科学技术的神奇。这样,从自己到他人,从感受到想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地感悟,既丰富了文本的内涵,又给了学生自主创造的空间。

  正如这位教师所说的那样,这篇教学案例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首先是拓展了语文课堂教学,把学生从书本引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课前,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其次是有层次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有充足的表达空间。从简单地模仿“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的句式说话,到灵活地运用自己所收集的资料介绍20世纪人类还拥有什么,再到创造性地抒发自己的感受,体现了以学习语言,发展思维为目的语文学科特点,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最后是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超越文本的想象说话,既是语言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也是文本再创造的体现,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

  本案例最大的亮点是体现了语文的“生活性”、“文字性”和“创造性”。真正的语文离不开生活的积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也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4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习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习

  1、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1)读读写写: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2)想想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

  2、小组检查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a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b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c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d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习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2)出示句式,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a爱迪生()了电灯。

  b地质学家在这里()了大油田。

  c由于下雨,我们()了郊游计划。

  d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小结: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20世纪是个的世纪”。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情,复习导入

  1、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2、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备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2)今天的现实(第4自然段)

  (3)明天的畅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3、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1)“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想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

  (1)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2)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捷?

  (3)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2)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世纪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语文要素】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语文要素】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参照批注,理解分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分类提问。(重点)

  一、由词入题,以题质疑

  (一)读题解词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今天的课题。(学生读题)“呼风唤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呼风唤雨”的意思是比喻具有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二)随题识记

  “唤”和“纪”是这篇课文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注意左窄右宽)请跟着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教师范写)

  (三)课题提问

  我们前面两节课学习了如何提问。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问些什么?

  二、参照批注,理解分类

  (一)找出批注问题

  “一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旁边和文后。请大家把这些问题找出来。(学生找出课文中“一位同学”的问题,读出来)

  (二)问题分类巩固

  大家找得很准确。“一位同学”阅读了这篇课文一共提了6个问题。你们能把它们分类吗?

  生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为什么‘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生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是根据写作细节进行提问。

  生3:“‘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是联系生活进行提问。

  三、学习课文,分类提问

  (一)提问归类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夜间飞行的秘密》,知道了可以多角度提问。我们可按课文内容提问、根据写作方式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刚才也了解了“一位同学”的提问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完成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大家边学习课文边完成提问。

  1.第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第1~2自然段,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师点评:这是根据写作细节来提问。)

  生2:为什么说“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师点评:这个问题是需要联系实际提问的)

  生3: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师点评:这个问题你是联系生活实际来提的)

  (2)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学生点评。

  2.第3自然段。

  (1)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怎么理解这句诗?(20世纪,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2)朗读指导。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谁来试一试。(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3)在上一个自然段中写道:“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人类以前是怎样的生活?(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评点)

  (4)请默读第3自然段,并进行提问。

  预设:在过去的社会里有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呢?

  3.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为文章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请大家默读后,针对此段提问。(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

  预设:伯特兰·罗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点拨: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到生活中去找答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重点)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难点)

  一、学习课文,分类提问

  (一)课后清单

  1.上节课的分类方法大家都掌握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他也给问题分了类,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出示课后问题清单。)

  预设:分为三类,分别是——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2.师点评:找得很准确,这就是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新的.问题分类。

  问题序号问题类型问题内容

  (二)整理清单

  1.接下来请四人小组针对刚才大家提的问题,根据清单表格进行分类整理。(清单表格如右)

  2.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

  (三)展示清单

  师:老师看到大家认真地整理了问题清单,请两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你们整理的问题清单。(小组代表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问题清单,并将问题的分类说清)

  问题序号问题类型问题内容1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理解的问题。“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2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3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现代科学的每一个奇迹都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吗?

  二、优选问题,设法解决

  (一)选择最具有价值的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接下来,请四人小组讨论,在刚才的这些问题中评选出最具有价值的问题,并说出理由。(四人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汇总汇报)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懂得了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接下来就要设法解决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一些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生2:有的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经历来解答问题。

  生3:可以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搜索资料进行解答。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6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7

  1.认读并会写有关生字新词

  (1)读音:潜qián(√)qiǎn(×)

  (2)用对比区别字形记字

  (3)利用形声字记字:程、驾、控、哲

  (4)读写:呼风唤雨

  出乎意料

  改观

  程度

  依赖

  农耕社会

  腾云驾雾

  寄托

  幻想

  洞察

  原子核

  程控电话

  因特网

  联系

  哲学家

  归根到底

  2.文章概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3.解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课文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4.体会文章主旨

  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比喻20世纪与以往不同,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概括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过去科学不发达,人们对未来只有一种愿望,一种幻想。但今天不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如一夜春风来,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

  5.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路甬祥

  (2)发现与发明:x射线、空调、洗衣机、磁悬浮列车、霓虹、维生素、

  第一条汽车生产线、彩色胶片、冰箱、电视、青毒素、石英钟、拉链、圆珠笔、

  激光、杂交水稻、因特网、移动电话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8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理解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执教人:周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一定都看过《西游记》吧?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

  师小结:老师知道了,同学们之所以喜欢这些神仙,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能上天入地。尤其是东海龙王,打一个喷嚏,狂风大作,掉几滴眼泪,大雨滂沱,真是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相机理解“呼风唤雨”。

  2、今天,我们就跟随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一起走进这“呼风唤雨的世纪”。

  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开心中的什么疑问?还有什么不懂的?

  要求:读准生字新词,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课前自学情况,相机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

  (1)认读新词:奇迹(jì)依赖(lài)潜(qián)入

  洞察适(shì)用幻想哲学家因特网

  农耕社会程控电话腾云驾雾出乎意料

  (2)理解“农耕社会、程控电话、因特网”

  3、生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什么这样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验证一下吧!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中的“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2、科学创造了怎样的神话?创造了怎样美好的生活?默读课文2-4自然段,用“﹏﹏”划出相关语句。

  3、同桌讨论后,全班集体交流:

  句子①:“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理解:a、读一读,说一说:你从“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什么?

  b、“千里眼”“顺风耳”就是指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

  c、想一想:古代的人们还有着怎样的幻想?如今,变成了现实没有?

  句子②“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

  理解:a、“等”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b、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20世纪还拥有哪些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出示《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生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

  c、辨析“发现”和“发明”。说说:哪些是人类的发现?哪些是人类的'发明?

  d、过去的王公贵族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你感受到了科技带给了我们怎样的舒适和方便?为什么说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师相应补充相关资料,加深理解。(①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爱吃新鲜荔枝,唐玄宗命人快马赶运长安,也需七天;现代社会空运,7个时辰都不需要。②匈奴侵犯,边关告急,京城十天半月后才知晓消息;现代社会,一个电话,一份传真,几秒种就知道信息。)

  e、对比读,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

  f、出示课件,展示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谈感受:你想说点什么?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②。

  4、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一句什么诗来形容?

  a、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b、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变化快、成就多的词语吗?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文章学到这儿,你又想说点什么??有感情地朗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畅谈未来,提出希望: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五、布置作业:用《畅想二十一世纪》为题写一段话或者拿起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你的“奇思妙想”。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创造神话创造奇迹)

  幻想——现实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9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3、指导,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平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画出来。

  2、汇报字词学习情况:

  ⑴ (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 指名认读。

  ⑶ 齐读。

  ⑷ 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 (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⑹ 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1、熟读课文:

  ⑴ 提出读书要求:

  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 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 进行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⑷ 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⑸ 全班交流,指名谈一谈读后心中的体会。

  2、提出问题:

  ⑴ 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 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 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③ 什么是农耕社会?

  ④ 什么是原子核?

  ⑤ 百亿光年是什么?

  ⑵ 若是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如③、④、⑤;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如①、②。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潜、幻、懒。

  3、自由练写三遍,全班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课题要表达意思概括出来?或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下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 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出来。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⑴ 我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这一句看出来的。

  (在此环节,播放古代送信驿差图片,与现通讯相对比引导学生切体会到科技所带来的成就。)

  ⑵ 我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这一句看出。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⑶ 我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学习第3自然段:

  ⑴ 结合课文,说说20世纪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⑵ 找出人类幻想的句子。

  ⑶ 分组交流,人们的幻想,在20世纪成为现实了吗?能找出与之相对的物品吗?

  ⑷ 汇报交流。

  ⑸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简介出处,并有感情读。师用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的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⑹ 引导学生知道科学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⑺ 理解发现与发明:

  ① 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 试着用发现与发明说一句话。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理由,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三、体悟写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除了对比,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4、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5、小组合作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延伸

  1、在你的幻想中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2、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小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0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生思考。

  (3)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幻想

  现实

  现代科学技术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千里眼

  望远镜、视频

  顺风耳

  电话、手机、收音机

  腾云驾雾的'神仙

  飞机

  千里马、飞毛腿

  高速火车

  …………

  教学反思:

  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

  科普性文章,老师在教学时对朗读的指导不必太过分要求,因为它不同于其他文章。但是,今天,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和另一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着重进行了朗读的指导和点评。我认为这两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学生在朗读时也是激情飞扬,自豪满怀。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恰当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1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

  (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

  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改观”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感受对比说明的表达效果。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有这些先进的东西很方便,为什么会有如此方便的东西呢?这些先进的东西是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呢?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是在20世纪发明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2)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你们会到谁?(想到神仙呀。因为他们能呼风唤雨!那谁能我们解释一下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现在我们就和路甬祥叔叔一起感受生活的精彩。)

  二、自读课文,领会生字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把读不好的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依赖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读句子,把自己读不好的句子读出来给同学们听听,纠正字音和断句等。(长句不好读,外国人的名字不好读、多音字易错、翘舌音度不准......)

  三、初读课文,感悟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说明)

  2、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并说说你的体会。(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体会到了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精神上的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体会到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

  四、精读课文,领悟变化

  1、通读全文,请同学解释发现和发明的区别?课文中的这些科技产品那些是科学家发现的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哪些是发明的?哪些是发现的?同学自由回答!

  (发现: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则是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发现在第4自然段“人类登上月球……天体”。(发现的)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远洋船舶”。(发明的)

  2、精读第三第四自然段,为什么说现在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过去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中?体会比较法的妙处!(因为现在的科学技术,在王公贵族那个年代是不能达到的。所以他们当然连想都不敢想。过去的人们生活是没有电灯,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他们只能用蜡烛照明,马车代驾,蒲叶代扇,飞鸽传书等等是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只能在。。。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比较法的好处:突出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其威力是连过去王公贵族都不敢想象的)

  3、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的历史中……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简介农耕生活的特点: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小农经济,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顺从自然,依赖自然)

  虽然他们当时不能改变自然,但他们有美好的愿望吗?(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联系生活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哪儿实现了?

  (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的可视屏,可以通过电脑看见对方;

  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真厉害!天文望远镜看得太远了。

  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

  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

  小结:我们祖先的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谁能再举出一种吗?

  (实现了祖先想到水底去看一看的.愿望。还有宇宙飞船,祖先不可能到外太空去看看。以前挖土都是用锄头,现在用挖土机,用大卡车运。有机器、汽车来帮忙。)

  4: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哪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说说诗的出处和含义?

  (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觉得怎样?(多、大、快,一夜之间,时间很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难怪作者会说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百万年的总和。)

  小结:20世纪我们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说说都是在围绕哪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本文的中心句。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自豪、激动、高兴的心情。

  2、带着对课文的体会,带着丰富的情感把整篇文章再读一遍。

  六、课外延伸,突发奇想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的确,20世纪,让我们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在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我希望汽车把汽油换成太阳能,这样就能更加美化环境,没有空气污染了。很不错,是个有环保意识的孩子!我能像在飞机上一样,到宇宙航行,到星球上安家,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我觉得现在大都是白烟,希望以后做出摩托车不污染环境。那生活多么好啊,环境多清洁呀!乘空中客车上月球旅游;机器人保姆。孩子们,你们太有想象力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奇迹会出现的!)

  七、总结全文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思考写下了!

  (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1、你们的志向远大。让我们行动起来,让我们的21世纪也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作业: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也请他们说说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五、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自问自答

  作比较

  科技→发现和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2、通过分析语句,体会内在含义。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发散思维,导入新课:

  1、假如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

  2、还有哪些科学技术带给了人们方便?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结合课件演示,小结,板书课题。学生谈谈对“呼风唤雨”这个词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桌之间共读课文,相互检查预习情况。要求做到声音自信、朗读正确、流利。

  2、分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

  3、自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谈一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学习本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引导。

  4、学生默读课文,归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边读边交流。

  课件出示辅助练习,全班交流完成:

  ①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的世纪。

  ②

  (谁)靠

  (什么)呼风唤雨。

  ③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

  (一句诗)来形容。

  ④20世纪人类的科技成就

  (用一词),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⑤是

  (什么)创造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自主学习,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围绕中心段来写的。以小组为单位,边读边找边总结。

  3、全班朗读汇报交流:

  ①读第2自然段,并对比“发明”和“发现”的区别。朗读总结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②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板书作对比: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③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④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总结: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⑤齐读第5段,根据相关语句,师生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1、再次谈谈你对“呼风唤雨”的理解。

  2、结合我们的身边,再次谈谈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舒适和方便。

  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1、小练笔:《畅想未来》

  2、手抄报:《科技时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4

  主旨:作者仅用5、6百字围绕着“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动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一)教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

  (二)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齐读课题。

  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

  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

  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

  (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

  (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

  (1)指名读准字音。

  (2)用“潜”组词。

  (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

  (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

  (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的整体把握了。)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5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2词句解析。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发现”和“发明”,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如,本组后面的三篇课文中讲到的电脑、太空育种是前所未有的新创造,而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儿,就是新发现。

  这句话概括地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

  (3)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指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人。古典小说《西游记》中曾出现这两个人物,他们是玉帝的得力耳目。孙悟空闹东海、搅地府后,事达天庭,玉帝询问“妖猴”来历,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将“妖猴”的来历奏明。这两个词在课文中是指人们想象中的超脱自然的能力。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教学可以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呼风唤雨”可以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事实证明,人类是不能够随意支配自然的,那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我们只能依据客观条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能够随心所欲地支配自然。课文是借用这个形象化的说法表明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用比较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这两段要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了现实。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作者引用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技发展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这层意思要让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自读自悟,教师不要包办代替。第4自然段可以让学生先读读书中的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感兴趣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第5自然段要重点理解“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这两句话是对上文的概括和总结。教学时,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第3、4自然段的基础上,自己说一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地畅想、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3对于科技类课文,不仅要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如,教材中提示学生注意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查阅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写得好的句子,在细细品味中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中,有的字容易读错,应加以指导。如,“哲”是翘舌音,“潜”读qián,不能读成qiǎn。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如,比较记忆“幻”和“幼”、“懒”和“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程、驾、控、哲”等字。学生能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以后,应提供机会在词语或句子中运用生字,以巩固生字,达到会写会用的目的。

  5课后的小练笔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拓展,目的是使学生丰富知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课后,让学生先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四、相关链接

  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9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副院长。2004年2月,路甬祥获得“意大利总统科学与文化金质奖章”和“学校、文化和艺术功勋证书”,表彰他为促进意中两国科技交流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科学改变人类生活

  2000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一书,这本书由路甬祥主编,书中介绍了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以下是书中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事例。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空调:1902年由美国人开利设计成功并申请专利。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相关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6-1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9-1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9-10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1-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02-10

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1-19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精】07-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5篇11-0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5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