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0-30 08:21:02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5篇【优】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5篇【优】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指偶剧院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学习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过折、画手指玩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纸工小舞台玩一玩,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分析:

  小朋友爱操作玩偶,边讲边演,其乐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本课教学溶折、剪、画、讲、玩为一体。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制作过程的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教学重点:

  抓住动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画能套在手指上的动物玩偶。

  教学难点:

  折、画出耳朵和面颊长短不一的动物玩偶。

  教具准备:

  手指玩偶范例若干个、教学、纸工小舞台一个。、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具准备:

  每人2—3张正方形纸、水彩笔或油画棒一盒、剪刀一把。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动一:

  激情引趣:

  学生欣赏,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两分半钟《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赏。

  显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看。

  活动二:

  交流探讨:

  1、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

  (1)出示动物玩偶纸折的'步骤图,小组讨论,并讲一讲具体折法。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从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会儿请小组的代表说一说。

  3、学生折一折。

  ⑴学生回忆步骤图,比一比谁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⑵学生再次观察步骤图,解决第一次折纸中出现的问题。

  4、教师引言提问:“动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来做什么呢?”

  5、教师出示动物玩偶范例,学生欣赏,并找出错误之处。

  活动三:

  欣赏、评价交流:

  1、学生欣赏范画①和范画②,小组讨论两幅范画形象不同之处。

  2、教师提问:“动物耳朵尖的、圆的、下垂的分别怎样制作呢?”

  3、教师演示不同动物的头部画法,学生欣赏。

  活动四:

  发展阶段:

  ⒈学生折画动物头饰,师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

  学生制作,师生共同探讨。

  ⒉学生通过纸工小舞台进行表演。

  活动五:

  学生欣赏,相互评价作品

  ⒈学生交换制作的动玩一玩,说一说。

  ⒉教师以“虎大王”的身份宣布全班同学制作的小动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剧团。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动一:

  教师宣布动物剧团开始演出。

  各小组讨论自己组准备演哪一出戏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讨论具体的场景和对话。

  活动二:

  各小组随着相应的音乐表演童话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语气、动作进行表演,观众可以给予适时评价。

  活动三:

  交流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想。

  引导学生爱惜作品并在活动结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课后拓展:

  1. 对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感兴趣。

  2. 把美术课上所获得的综合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

  札记 :

  我用学生熟悉的《天线宝宝》的造型作了几个范作,找学生和我一同表演。这样的导入

  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创作欲望,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的分好了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进行制作。提高了创作的效率。所以说教师在做范作时要多动脑筋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一定要作出能够感动学生的范作。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各人的内心感受的差异选择不同的绘画方式(线条、形状、色彩等)进行综合练习,以达到体现内心情感的目的。

  2、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教师:春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自然界有什么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声音呢?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听过的关于春天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2、玩声音火车的游戏(启发幼儿尽量多模仿春天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小朋友都讲述了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大家都能发现声音是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小,有的听了使人很高兴愉快,有的听了使人很紧张害怕,还有的听了使人很悲伤……

  二、请幼儿探索发现声音的轻、重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1)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雷发出较响的声音。春雷发出较弱的声音。)原来它们呀在说话呢!它们有时说得声音大,有时说得声音小。

  (让幼儿体会出轻重)

  (2)出示24色彩色油画棒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由浅至深):原来啊,颜色宝宝们也会说话呢,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他们不一样的情绪和分量呢!

  (3)如果我们画出打雷的声音来,你会用什么颜色来画呢?让幼儿分辨出什么颜色看上去较深较重,什么颜色看上去较淡较轻启发幼儿说出响的雷声用较重的色彩,轻的雷声用较轻淡的色彩。

  4、教师让幼儿发现单一的声音、多种声音与颜色的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一只小鸟唧唧的声音和许多的鸟儿在一起唧唧喳喳的喧闹声。

  如果一种声音用一种颜色表示,让幼儿感知声音多,颜色多,声音少,颜色少。

  5、声音的节奏用线条表示:

  春天河水哗哗声、春雨的.滴答声、春雷的轰隆隆声……我们可以用有规则的线条表示。

  春天许多小鸟儿歌唱的声音、春雷和大雨小雨交织在一起的声音、小朋友在春天的阳光下户外欢快的歌唱声……我们也可以用没有规则的杂乱线条表示。

  6、声音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你喜欢的声音,用你不喜欢的颜色画出你不喜欢的声音。

  三、操作部分

  (1)幼儿作画师:声音有自己喜欢的,也有自己不喜欢的,用你喜欢的颜色画出你喜欢的声音,用你不喜欢的颜色画出你不喜欢的声音。

  (2)展示幼儿的作品,并请小朋友上来讲解。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设计

  本次活动以绕羊毛的形式,引导幼儿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并且创设了小羊穿漂亮衣服的情景,符合小班孩子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同时还借助生动形象的儿歌帮助幼儿理解、掌握画螺旋线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沾色从里往外绕螺旋线。

  2、能均匀地画满“羊毛”。

  重点:借助儿歌,能由内到外一圈一圈画螺旋线。

  难点:尝试画一个一个圆圆的、绕得整齐的羊毛。

  活动准备

  调好的颜料,涂好颜料的小羊范画,没涂颜料的小羊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激起幼儿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它是谁?

  2、它是用什么画的`呀?

  二、教师讲解并示范用手指作画。

  1、我们的食指可神奇了,它可以帮羊宝宝画出漂亮的衣服。

  2、引导幼儿从里往外画螺旋线。

  3、这条线像个小蜗牛,请小朋友把每个小蜗牛画的大小要均匀,不要画的太大,应该把整个羊的身体装饰满满的。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品欣赏。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说说最喜欢谁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这是我们小班段美术特色活动,由于是四个班我们第一个上,而且是自己设计教案,由于在上课之前我没有完全理解陈老师的意思,所以画在螺旋线时和其他班级存在一定的误差。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都认真讨论了这节课,首先是在内容设计上,我们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幼儿沾颜料绕羊毛,对小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观摩过其它班级的课后,我不断地进行反思,觉得这节课我有许多不足,如颜料调的太浓,幼儿在操作时,绕螺旋线只能绕到半圈;示范讲解时不够清晰,导致幼儿操作存在误差;卫生常规强调太多。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幼儿的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幼儿的创造精神,就需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是创造力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保护和激发幼儿的想象。丰子恺先生在《缘缘堂随笔》中用妙趣横生的笔触颂扬了童真、童趣,鼓励幼儿在玩耍式的涂鸦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种下艺术的种子。

  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用水粉颜料画点,用连点的方法画不规则图形,并均匀地涂上不同颜色,注意颜色的搭配。

  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大胆涂鸦,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圆点娃娃图,调色盆30,白色颜料及其他彩色颜料,画笔30支,水桶,擦手布。

  2、幼儿分组活动(15人)。

  3、录音机,圆舞曲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出示圆点娃娃图,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今天圆点娃娃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圆点老师”老师扮演圆点老师和小朋友打招呼。

  二、圆点娃娃在散步——画点

  以圆点老师的口吻:“我的圆点娃娃们和我长得一模一样,都是圆圆的、白

  白的.,它们现在隐身在涂鸦墙上了。有很多圆点娃娃,它们正在散步呢。我们来当当魔术师把它们变出来。注意,我的圆点娃娃身体比我小得多。

  幼儿人手一支画笔,蘸白色颜料在涂鸦墙上画点。

  三、圆点娃娃跳舞——自由连线

  (放一段优美的圆舞曲)

  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听见这么好听的音乐,多想跳舞啊,请小魔术师们帮助它们拉拉手,可以横着拉,可以竖着拉,也可以斜着拉,或者用其他方法把它们的小手一个个牵起来。”

  鼓励幼儿合作连线,线条不要太长。

  四、变“地毯”——涂色

  圆点老师:“圆点娃娃在小魔术师们的帮助下拉好了手,可是它们不喜欢黑色的地毯,要是小魔术师们能变出彩色的地毯,它们就跳得更开心了。”

  (指导幼儿大胆涂色,一个格子涂一种颜色,颜色少蘸一点,尽量不要流下来。)

  五、欣赏、想象

  圆点老师:“看,圆点娃娃跳着优美的舞蹈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它们在考验我们小魔术师们。我们来猜猜看,这幅图画象什么?”

  老师带幼儿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去欣赏、想象,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赞赏,激发他们对创造的兴趣。

  活动反思:

  这次涂鸦活动,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景——圆点娃娃找朋友,通过让幼儿扮演的小魔术师来“变点”、为圆点娃娃“拉拉手”,把操作过程融入游戏中,情节生动有趣,激发了幼儿创造的兴趣。孩子们很兴奋,积极性很高,思维也很活跃,在不同程度上发展了思维力和想象力。活动中,我注意对他们进行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处于温暖可靠的信任中,从而信心产生动力 ,动力产生行动,行动得到收获,收获得到自信,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活动中,孩子们还体验了合作,这对于我们中班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如何在尊重幼儿的前提下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泥工活动,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2、学习运用团圆、搓捏等方法,表现萝卜的主要特征。

  3、能学习使用简单的辅助材料进行操作。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5、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毛绒兔子1只;实物白萝卜、胡萝卜各1个。

  2、橡皮泥若干、火柴棒若干。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萝卜专卖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萝卜及小兔,导出情境“萝卜专卖店”。

  师:森林里的.兔子小白,开了一家“萝卜专卖店”,卖各种各样的萝卜。谁愿意买?快来买萝卜呀!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萝卜的名字及颜色。

  师:你要买什么萝卜?

  2、教师运用实物引导幼儿讨论塑造萝卜的方法。

  (1)教师出示萝卜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不同之处。

  师:这些萝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教师出示橡皮泥与幼儿讨论制作方法。

  师:尖尖的萝卜怎么搓?圆圆的萝卜怎么揉?萝卜叶子怎么捏?(上下搓、转圈揉、拇指食指捏)

  3、教师示范制作,幼儿观察并尝试制作。

  (1)教师运用上下搓、转圈揉及拇指、食指捏的方法制作萝卜,幼儿观察。

  (2)教师出示火柴棒固定叶子。

  4、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分发橡皮泥,为幼儿讲述制作方法。

  (2)师幼小结:先捏出“萝卜”的身体,再用绿色彩泥捏叶子,然后进行组合,将叶子用火柴棒(或牙签)安在“萝卜”顶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5、“送萝卜”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1)请幼儿将制作好的萝卜分类放入篮中,送到小兔子的“萝卜专卖店”。

  (2)展示幼儿的作品,小兔子感谢大家送来的“胡萝卜”、“白萝卜”。

  活动延伸:

  迁移本次活动经验,引导幼儿尝试制作其他几种常见的蔬菜。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15

【经典】美术教案08-01

美术教案[经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