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1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唐朝有一位著名的诗人王勃吗?说说你学过的王勃的诗。
我国江西省南昌有一座著名的楼,叫“滕王阁”。唐朝时,有一年的重阳节,一位阎姓都督在滕王阁举行宴会,特地邀请了年少的王勃一起参加。
在宴会上王勃一鸣惊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学生对王勃有了初步了解,对王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为文章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学要从审美的角度,写作探究的角度来关照这篇课文,学生学习课文文字的过程就成了对生活体验的过程,自我探究的过程,寻求个性化写作的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王勃聪明才智的教学上,这可能是对教学的另一种深化,
对平日里对作文畏惧的学生来讲无疑是寻找到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
二、初读课文。
要求:1、把课文读通顺、生字字音读正确。
2、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或。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词语,句子:
南昌
滕王阁
宴会
凝望
千古传诵
余晖
胸有成竹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读,齐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3、听师范读课文。
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渲染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与文本相呼应的学习氛围。
4、生齐轻声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看生字表
,学生自学生字。
2、教学生写“督”、“宴”,师范写。
生描红、写字,师巡视、指导。
板书:
9、少年王勃
督宴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王勃是怎样一个少年?(生自由答:有才气)
3、老师认为他不仅仅有才气,而且是非常有才气,书中用了一个词:(生自由答:)
板书:奇才
(指导理解:少见的人才)
4、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位奇才。
过渡:在滕王阁的`那次宴会上,王勃写了一篇祝贺的文章,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诗,令都督拍案叫绝,你知道是哪句吗?
二、理解诗意,诗文对照
1、学习第三节
(1)交流出示古诗(指导读)
(2)理解句义
A、指导生从文中找出句子
并用“——”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意思的句子。
用“~~~”划出“秋水共长天一色”意思的句子。
B、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句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C、指导背诵
师结:小小年纪,竟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诗句,怪不得都督会忍不住拍案叫绝——生答:“奇才,真是奇才”
(指导生用上动作)
过渡:其实王勃被都督成为“奇才”不仅仅是因为这一诗句,还有更令人惊讶的表现,读一读第四节,找出描写王勃表现的有关句子,并划出关键的词。
三、理解王勃的“奇”
1、小组合作交流:王勃“奇”在哪里?
2、汇报展示:
A
“王勃边看……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心中有了十足的把握,这就是——(生答:胸有成竹)
写文章时,思路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流出,这就是——(生答:文思如泉)
因为思路像流水,所以写起来特别快,一气呵成,这就是——(生答:笔走如飞)
师:多有才华的王勃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一读(生齐读)
B
在座的是哪些人?他们的表现怎样?为什么?座的都是哪些人?他们的表现怎样?为什么?
四、课内拓展
多出示《滕王阁序》的全文
师:它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王勃不仅少年时期就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之后还写了不少有名的诗篇。今天老师带来其中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少年王勃是位奇才,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要像王勃有才气,就要爱观察、善思考、多读书、多积累。
板书:
少年王勃
奇才
爱观察、善思考、
多读书、多积累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背诵三、四自然段;书写生字;知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少年时期就有非凡的才华,就写出了《藤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文。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四个成语;感受王勃登上滕王阁观看到的美景与他写的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关系。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片、有关王勃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初步读懂课文。学习书写生字: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少年王勃
学生齐读
2、课文讲谁?注意多音字“少shao”。
3、简介王勃:他在少年时,在藤王阁的宴会上,一气呵成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藤王阁序》。请同学们自己来学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检查
南昌滕王阁整修一新宴会
都督邀请一篇文章
凝视秋景水天一色突然
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指名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小组读课文。
4、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
5、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
南昌探望藤王阁都督孤鹜拍案叫绝
三、学习生字:探昌篇章突读共绝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理解课文,理解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诗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谁?
他是怎样的一个人?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
板书:很有才气
二、围绕“王勃很有才气”学习课文
1、课文的那些语句说明王勃很有才气?请把他找出来读一读。
(小组讨论学习)
2、全班讨论交流
相机出示:
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藤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
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
王勃边看边想,突然回转身来,胸有成竹地说:“让我来试试吧!”
他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不一会儿就写成了。
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奇才,真是奇才!”
王勃写的'这篇《藤王阁序》……名文。
3、《藤王阁序》中的哪一句诗写得?
出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学生齐读。
这句诗写了什么?请同学自己在书上找找答案。
4、指导学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正因为王勃观察得很仔细,所以他写成了千古传诵的名文。
三、齐读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练习背诵课文;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一、齐读全文
二、背诵第三段。(出示投影片)
看图指名背、齐背
三、练习背诵第四段
四、补充练习
1、组词
篇(xx)绝(xx)诵(xx)思(xx)
遍(xx)决(xx)通(xx)恩(xx)
2、填合适的词
(xx)的云霞(xx)地飘荡
(xx)的秋景(xx)地飞翔
五、完成《习字册》上的词语书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4、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理解《滕王阁序》中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课件
一、导入。
1、指名读题。
2、在这里,少应该读shao,用少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你对王勃有什么了解?
4、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如何写《滕王阁序》的?
二、初读。
1、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做到字字读准、句句读通。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相应的生字词。
3、出示生字词。
(1)自生字词。
(2)正音
昌、章:读翘舌音。诵:读平舌音。都、督:都是多音字,在这儿读du。
(3)带读,指读。
4、老师这儿还有文中的一些词,你会读吗?(出示:滕王阁序、整修一新、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千古传诵。)
(1)自读。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词和这些词带入文章中,再去读一读。
6、(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自读,看看在哪儿停顿好?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指读。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三、理解课文内容。
1、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又怎样?结果呢?想一想,文章哪些部分写出了以上问题的答案。
2、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段,你知道王勃写《滕王阁序》的原因是什么吗?
(2)探望可以换什么词?
(3)(出示挂图)简介滕王阁,相机理解整修一新。
(4)当都督请人写文章,众人表现怎样?
(5)齐读第一段。
(6)王勃是如何面对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诵:右边是甬,不能写成角。
读、篇:学习课课后笔顺,并按笔顺描红。
突:下面是犬,不能忘记写一点。
2、指导书写。
昌、景:都含有日,写得要扁一些,宽一些,不能写成日,其他的'生字学生自己说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
3、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2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象。
教学准备:课件
1、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文章内容,感受少年王勃那非凡的才华,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默词:探望、南昌、景色、宴请、文章、千古传诵、文思如泉。
3、用以上默的词,说说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23自然段。
(1)面对都督的要求,在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答应,这时王勃在干什么呢?
(2)指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看多媒体画图。
(3)你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美景?
(4)(出示)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飘荡
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辉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①自己读读句子,意思相同吗?
②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你体会到什么?
③有感情地读第2句。
(5)有感情地读第3自然段。
2、教学第4自然段。
(1)王勃只用一句话就把这美景写了出来。
(2)自读第4自然段。
(3)齐读诗句。
(4)理解诗意。(联系第3自然段的内容)。
(5)诗写得如此棒,如此美,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句。
(6)他为什么能写么好的诗句?
他边走边想,想些什么?
(7)是啊,他写时才会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一气呵成,做做动作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8)还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写的诗好?请人表演都督的语言、动作。
(9)我们也不禁为王勃的才华所折服,真是一位奇才!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
3、教学第5自然段,齐读第5自然段。
三、小结。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是啊,王勃确实是一位奇才。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王勃是个奇才?
3、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四、指导背诵三~四自然段。
【小学三年级语文《少年王勃》教案】相关文章: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02-18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1-20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05-14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06-12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02-18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11-27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15篇10-13
《少年王勃》教学反思汇编15篇06-12
少年王冕教学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