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09 10:06:02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美术教案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选]美术教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画”不一定使全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添”的更生动,通过添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添画带来的愉悦,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通过剪、拼、贴等制作方法,添加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

  2、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3、明确添画的基本原则,围绕一定的主题创作添画。想象力不能脱离实际,想象力要生动但不能胡思乱想(如:添画时不能把鱼添在树上,把轮船添在空中等)。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本节课旨在借助“添画”,引导学生了解“添”的原理,让学生在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收集图片:广泛收集各种图片,特别是收集各种内容丰富的画报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图片的内容。

  2、整理图片:收集来的`图片内容比较凌乱,需要通过筛选将内容相近的图片留下备用。

  【教学设计】

  一、欣赏作品导入

  出示添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介绍作品并出示课题:添画。随后,教师提问:

  1、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说说吗?

  2、这些作品你们能做出来吗?

  二、探究学习,创造设计

  1、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添些内容使这幅画更生动。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

  师生共同归纳出三种添画方法:

  A.直接剪贴,根据主题图片的需要,在自己收集图片中找那些内容相关小图案,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画面更丰富生动。

  B.先绘画后剪贴,即用彩笔先在白纸上画出所需图案,再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之变的更加有情趣。

  C.也可以用彩笔直接在主题图片添加图案,体现小作者的构思。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板书:选材—构思—制作)

  2、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先确定主题图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添画)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自己准备材料,根据课本上添画设计创作。可以先用绘画的方法完成你的设计形象,再剪下来,贴到画面最理想的地方;也可以将你准备的小图片中有用的部分剪下来贴到最理想的地方。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4、拼贴成画

  学生通过想想、剪剪、拼拼、贴贴等制作方法,通过添加拼贴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图片,使画面具备最真实的美感。

  三、欣赏评价

  1 、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价出优秀作品。

  四、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获得较高评价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成功乐趣,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拓展延伸

  1、二年级(1)班同学小丽刚搬了新家,她想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扮得漂亮一些。她画了一幅画但是自己不满意,大家能帮她把这幅画“添”得更美丽吗?(小黑板出示这幅画)

  2、添画

  3、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美丽“添画”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丰富的内容,瑰丽色彩和巧妙的构思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美术教案 篇2

  课题:过去的日子

  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怀旧模式的照片美术作品,学生自己的生活照。

  一、同忆、导入(初步了解艺术的表现方式)(课堂导入活动可根据实际灵活运用)

  1.出示艺术节学生活动的精彩剪影照片。

  2.教师:回忆艺术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事和片段,并谈谈它给你的最深感受。

  3.学生同忆并谈感受。展示课题课件:展示艺术节照片若干。

  二、交流与思考(引入到对美术创作的表现方式的学习)

  1.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照片,即-一张在记忆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情的'照片拿出来,相互欣赏交流。

  2.请两位同学上二讲台将自己的照片展示并讲解,为后面的作品创作内容作铺垫。

  3.小结:这些都是摄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回忆和感受。摄影一方面可以拍摄出图画式的照片,成为精美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它也是美术创作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

  4.什么是美术创作?美术创作一般指美术作品的创造,是艺术家根据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构思,选用特定的艺术媒介如颜料、笔、调色盘、画纸等制作表现出美术形象的创造活动过程。

  5。摄影虽然能拍摄出美的艺术作品.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往往也有不尽人意之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我们的创作构思,如绘厕、雕塑等。

  6.因此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主题。

  三、作业:构思、创作(根据自己所带来的照片或同忆为内容,设计主题,进行表现)。

  提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有过欢乐和苦恼,都有过许多值得回昧的记忆。你是否可以尝试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过去的日子?

美术教案 篇3

  一、学科名称:美术

  二、授课班级:406

  三、课型:“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四、课时:1课时

  五、教材分析

  本课为浙江美术出版社《美术》第7册第3课,是四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教材选取了许多生活中不同形状和材质的墙,主要安排了“生活中墙的欣赏”、“不同形状墙的塑造”、“心目中墙的设计”三个板块。本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墙形状和构造,能够动手塑造自己心目中的墙,从而提高生活观察能力。《墙》是本册“造型·表现”模块中的第二节,在第一节雕刻的基础上提出了立体塑造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承前启后,使学生在掌握捏、塑特性的基础上,对造型具备一定的塑造能力,为接下来开展“家乡的古塔”等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学情分析

  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要理解墙的构造,设计出一面自己心目中的墙并不容易。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泥塑课程,如找果子的刺猬、夸张的脸、威武的大将军、砖石上的雕刻等,熟悉泥巴的特性,具备一定了塑造动手能力,也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但以往的泥塑课程多以模仿为主,所以,引导学生自主了解墙的构造,领悟墙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墙是本节课的重点。

  七、设计意图

  本科教学内容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诣在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固课程设计从嘉兴妇孺皆知的“月河”入手,引起学生的亲切之情和学习热情,而后循序渐进,像抽丝剥茧般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领了解墙的基本形状和做法,最后把墙的.构造与“点线面”的知识点相结合,实现了知识的平面式串联,在保证美术课堂乐趣的同时实现了知识最大化。

  八、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的形状、构造,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动手尝试、教师示范、探究活动等,将墙的形状与点线面结合起来,学会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一面稳固、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九、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墙的形状、构造,能用泥塑的形式加以表现。

  难点:能理解墙的构造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此设计出有创意的墙。

  十、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陶艺教室、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泥巴。

  学具准备:泥巴、报纸、湿毛巾、课本。

  十一、教学过程

  1、故景启维

  师:同学们,老师第一次来到嘉兴,就被嘉兴美丽的景色吸引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地方(PPT),有哪位小朋友能告诉老师,这是什么地方呀?

  生:月河!

  师:那么月河旁边的建筑,都有什么特点呢?

  生:矮矮的、有屋檐

  师:有谁知道这种建筑叫什么?

  生:(回答)

  师:这种建筑物叫做马头墙,因为他的两角高高翘起,像马的头一样,下面请同学们开动小脑筋,来猜一猜,这样的马头墙究竟有什么作用?

  生:美观

  师:除了美观,老师还要给大家说个小故事,从前啊,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所有的房子都是低矮的平房,如果一家着火了,别的房子因为跟它连在一起也会被一起烧毁,聪明的古人为了防止火灾,就发明了这个马头墙,因为他的房檐高高翘起,大火就不会向旁边蔓延了。大家觉得我们古代的人聪不聪明呀?

  生:聪明!

  2、观景小试

  师:那我们班的小朋友比他们还要聪明,因为我们今天要学做墙!(板书题目墙)今天老师要做一下导游带你们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墙(PPT)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

  生:万里长城

  师:很好,那么谁又能告诉老师他和上面的马头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它们的砖头都是长方形的

  师:真棒!(PPT)大家看,他们的砖块是不是都是这样一块块垒起来的?接下来,老师要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用四到五块小方块叠出一部分的墙,只需要四到五块,老师看看哪个小组叠的又快又好,最快的小组老师要表扬。请组长上来领泥巴。

  (分发泥巴)

  师:(投影仪)老师也跟大家一起捏,大家要注意,每块砖都应该交错开来,就像这样(展示实物)这样我们的墙才会稳定不会倒。

  (这个过程可改为事先做好(如下图)这样两面墙让学生判断对错)

  (展示学生作业)

  3、移景弄泥

  师:刚刚我们搭了块状的墙,大家觉得过瘾吗,如果不过瘾,那就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别的地方的墙(PPT)

  师:看到这里老师又想考考同学们,这个古罗马的城墙你会怎么捏呢?

  生:把他们搓成一粒粒的

  师:很好(PPT)是不是就像老师做的这样呢?(教师示范)

  师:那如果是这种墙呢?(PPT)它是什么形状的呀?

  生:条形

  师:我们可以这样捏(PPT)

  4、泥生拓维

  师:好了,老师带大家看了那么多墙,现在需要大家开动小脑筋来想一想,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图形,如果分别代表点线面,你们会怎么选择呢?

  生:(回答)

  师:如果我们今天所学的几种墙缩影成点线面(PPT),小朋友们又该如何选择呢?

  生:(回答)

  师:既然同学们都掌握了墙与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老师就来考考你们(PPT)。

  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里吗?

  生:故宫红墙

  师:老师把图片放大(PPT)红墙也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哦,大家可要擦亮眼睛,仔细找找,看看点线面究竟藏在了哪里?

  生:(回答)

  师:(PPT)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故宫红墙的点线面都被你们找到了,真厉害!

  5、他山之石

  师:最后老师再给你们欣赏一下上节课小朋友们的作品,相信我们40*班的小朋友一定会比他们做的更出色!(PPT)

  6、牛刀小试

  师:好了,下面轮到我们40*班的小朋友来大显身手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生活中或者本节课最令你难忘的墙,试着把它做出来!

  7、学生评价

  (1)学生自评作品,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感想。

  (2)小组成员互评。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创作和想象的兴趣,体会合作的快乐。

  2、发展幼儿表达与表现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画出不同形态的猫。

  【活动准备】

  1、“猫”拼图若干(大范例一套,小拼图幼儿每人一套)。

  2、长卷画纸、彩笔、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教师一边演示拼图,一边讲故事的开头:

  有一只猫,过着幸福的生活,早上起床,猫先伸个大懒腰,(拼图:猫四肢伸展,头略歪)

  然后洗洗脸(拼图:上肢弯向脸部)、

  就出门找快乐了。它走啊走……(拼图:猫走路,尾巴上扬。)

  2、教师停顿,启发幼儿继续创编

  发生了什么事?它看见了谁?它说什么?”

  并请1~2名说得好的幼儿来边讲边拼摆猫的动作。

  二、幼儿创造性拼摆操作并讲述。

  1、教师启发:后来又发生了什么?猫做了些什么?是怎么做的?

  2、请你来摆一摆、讲一讲。

  (请每个幼儿从信封中取出小拼图)

  三、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1、教师鼓励幼儿将猫的故事画下来,

  “猫的故事太有趣了,我们把它画出来好不好?”

  2、尝试合作画长卷画。(出示长卷画纸)

  师: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长的画,再一起编一个长长的.、有趣的故事吧。

  3、请幼儿取彩笔,分组选择喜欢的位置进行绘画。

  4、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幼儿串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四、作品展示,讲评。

  1、过程讲评,幼儿绘画中进行随机讲评与鼓励。

  2、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

  3、自由欣赏,鼓励幼儿发表评论。

  4、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串编好的故事。

  5、幼儿自由编讲故事。

  延伸活动

  继续编讲故事,并邀请小班幼儿参观,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会初步欣赏各种不同的扇子.

  2、知道扇子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是由不同材料制成的.

  3、了解扇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把扇子、幼儿用书、制作扇子的材料、各种不同的扇子等.字卡若干.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说一说不同扇子的不同特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夏天)"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幼儿讨论.

  "那天气这么热,你有什么办法使自己凉快一些?"(引导幼儿说出用扇子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扇子王国去了解一下多彩的扇子."

  二、了解扇子的种类及用途.

  1、教师:(1)大家把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看看是什么样子的'?说说自己的扇子有什么特征?

  (2)幼儿相互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请个别说的好的幼儿大胆告诉其他小朋友.教师随机评价,同时出示相应的字卡:羽毛扇、纸扇、香木扇、丝绸扇等.(进行识字教学)

  (4)小结:扇子是我们夏天使用的一种工具,它能使我们凉快.扇子有很多形状,用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羽毛扇、芭蕉扇、纸扇、香木扇、丝绸扇等.

  2、了解扇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讨论:

  (1)你们最喜欢哪一种扇子,为什么?(羽毛扇很轻,芭蕉扇的风大,香木扇有香味,纸扇上有各种字画点缀.)

  (2)你们知道扇子除了扇风,还可以怎么用?(有的扇子可以挂在墙上点缀房间,有的人用扇子跳舞等.)

  (3)你们想利用扇子做什么?

  3、制作扇子.

  (1)出示制作扇子的图示,引导幼儿观察扇子的制作过程.

  (2)教师:说一说,做扇子需要哪一些制作材料和连接材料?

  (3)幼儿动手制作扇子,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与幼儿一起将制作的扇子布置成"扇子展览会"

美术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雨时,我们不难看到孩子们在雨中奔跑、嬉戏的情景,在儿童看来,下雨是一件有趣而令人激动的事情。?

  教材把《下雨啦》安排在第7课,对于大部分北方地区来说,这时正是秋季,秋日的小雨清凉缠绵,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作的灵感和真实的体验。教材中还提供了一些和下雨有关的情景图片,是要引导学生悉心观察,丰富联想,引发回忆。这是一节绘画练习课,一般说来,孩子们创作的内容大致会偏重于两类,一是表现雨:用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点表现出雨的大小,画出自己对雨的感受;二是表现雨中的情景,主要是表现人、动植物等在雨中的活动,有的可能是真实的回忆,也有的可能是建立于真实基础上的想象。教材中出示的学生作品在这些方面可以给学生带来某些启发。

  学生在进行本课题的创作时,一般会涉及到描绘下雨时的某种“场景”或“情节”,和前几课的创作相比,画面内容会更加丰富,往往容易把握不好画面的构图,教学时,教师应该在这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引导,可以通过分析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使学生在下笔前有意识地区分画面表达的主次,安排画面,以便能更好地借助画面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1.选择长短、疏密、走向不同的线条表达出对雨的感受。

  2.回忆下雨时的感受,表现出下雨时的真实情景或自己的想象。

  3.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乐趣。

  教具、学具:

  l.电脑多媒体、课件、手偶机器猫、构图对比作品。

  2.让学生观察下雨时的情景及雨中人物、景物的特征。

  教学方案:

  一、引导目标,激发兴趣。

  引入主题。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样物品,谁能说出它叫什么?什么时间用的'?(出示雨伞)学生自由发言、拿我再出一个谜语,大家能猜出来吗?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段,落到天里秧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可真聪明!你们这么可爱,我就给你们变个魔术,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随着风在空中变成了无数的小水滴,漂漂洒洒,大滴大滴地落如大地的怀抱,这就是雨,雨滴越来越大,渐渐的连成了线,地上有了水的漩涡。今天,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小画笔把下雨的美景描绘出来,愿意吗? 学生:愿意。(兴趣盎然)教师:下雨啦。(板书:下雨啦)

  二、充分感知,探究画法

  (一)创设情景,发散思维

  引导学生讨论雨中的感受。欣赏雨中的树,花,草,建筑......

  (二)讨论雨的画法

  1.教师问:你这么喜欢雨,那你细心观察过雨点像什么吗?

  2.根椐学生的描述,在黑板上画出雨点的各种样子。(边听边画)

  3.教师问:学生们的想象真丰富,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同?

  4.在黑板上的“小雨”中,添加雨点,放大雨点,画成大雨。(边画边做分析)

  5.教师问: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那你猜猜,雨点都到哪去了?落下来以后是什么样子。

  6.小结:小朋友们真是细心的好孩子,你们对下雨的情景观察的真仔细,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幅画画好。如果你们总做这样细心的孩子,去观察大自然,你会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呢!我们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巧手去描绘它们。

  (三)对比分析,讨论构图

  教师:老师己经把美丽的雨景画了下来。(出示范画一)瞧,这只小青蛙在雨中唱歌呢!老师还有一幅唱歌的小青蛙,(出示范画二)比一比哪一幅更漂亮?为什么?(学生回答)

  小结:通过这两幅作品,我们可以发现,画画时不要画的太小,要画在画面的中间,而且颜色搭配要漂亮。

  (四)引导学生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1.教师:老师画的雨景己经让大家欣赏过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准备画些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3.小结:同学们描述的雨景真美,老师真想马上就看到你们的作品,快用你们的小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赏析,资源共享

  把学生完成的作品贴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互评。

  教师在全班学生面前对表现大胆、画面生动有趣的作品进行表扬,以带动全班学生整体表现水平的提高。

美术教案 篇7

  一、设计意图:

  春天来了,有叮咚的流水声、有烂漫的春花、有呢喃的燕子、有飞舞的昆虫……。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万物复苏,到处洋溢着希望和生机。孩子们在散步时最喜欢追逐飞舞在花丛中的蝴蝶,孩子们对蝴蝶色彩斑斓的翅膀非常地着迷,也很感兴趣,因此我想设计一节美术课,可是考虑到小班的孩子涂色的经验十分有限,不太会配色,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要他们独立完成绘画蝴蝶的任务是非常困难的。于是我设计了对称印画:美丽的蝴蝶,采用纸团蘸色减少了孩子的涂色时间,再用对称印画的形式完成另一半翅膀。这样孩子们既能在规定的时间画好蝴蝶,又能让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斓。

  二、活动目标:

  1、尝试用纸团印画美丽的蝴蝶。

  2、对对称印画活动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用纸团印画美丽的蝴蝶。

  活动难点:沿线对折压印

  四、活动准备:

  1、画有蝴蝶的作品,红、黄、蓝、绿、橙色颜料每组三瓶。

  2、先搓好的纸团若干。

  3、篓子若干,抹布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给你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它飞呀飞呀,飞来啦!

  (考虑到小班的孩子年龄特点,我采用拟人化的形象激起孩子活动的兴趣。)

  (二)看一看,进一步认识蝴蝶的形状特征。

  出示范画并提问

  1.你们看它是谁呀?我们来看看蝴蝶长什么样呢?

  教师逐一指蝴蝶的各部位。

  那身体两边是什么呢?(对了,是蝴蝶的翅膀)

  2.再仔细看看蝴蝶的翅膀,你会发现什么秘密?(两边的翅膀是相同的。)

  若仍未发现,教师继续引导,看看两边翅膀是什么颜色?左边怎样?右边呢?原来左右两边的翅膀是一模一样的。

  3.看又飞来了一只蝴蝶,(出示没有色彩的蝴蝶)这只蝴蝶和刚才那只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哪只蝴蝶漂亮呢?为什么?

  4.那我们也来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一下,那我们怎样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呢?

  (本环节通过观察有色彩的蝴蝶,帮助孩子认识蝴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运用有色彩的蝴蝶和无色彩的蝴蝶对比帮助孩子认识到有色彩的蝴蝶漂亮。同时巩固孩子用蜡笔涂色的经验。)

  (三)变一变,让幼儿欣赏教师示范,学习对称印画的方法。

  1.可是今天老师要用一种新方法,也能让蝴蝶变漂亮,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

  2.这是什么(纸团),看清楚了,教师现在要给它穿衣服啦!边念儿歌边示范。

  拿起小纸团,轻轻蘸一蘸,跑到纸上涂一涂,放下小纸团。涂好后请幼儿看一下,老师只涂了一半,那另一怎么办呢?

  老师有一种新办法能让蝴蝶的翅膀变得一样漂亮。继续念儿歌,请仔细看。沿线折一折,手掌压一压,轻轻打开来。看好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好了。你们看两边的翅膀是不是一样?

  3.提问: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变的?

  4.小结:老师先用纸团蘸上颜料,在蝴蝶一边的.翅膀上涂上颜色,可以涂上两种不同颜色,接下来沿对折线对折压一压,最后轻轻地打开,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出来了。我们今天学了一种新的画画本领,叫做对称印画。

  (评析:通过出示作画工具毛笔并结合朗朗上口的儿歌,边示范边提问的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对称印画的作画要领。提问和小结主要是帮助孩子再次复述作画要领,掌握画蝴蝶的技能。)

  (四)玩一玩,交代操作要求。

  1.现在呀,有好多蝴蝶都飞到我们教室里,它们也想变漂亮,你们愿意用新学到的本领帮它们吗?(沿线折一折用手掌压一压,轻轻打开来就能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2.老师在桌子上放了各种颜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然后用纸团蘸上颜料,在蝴蝶一边翅膀上涂上颜色,注意要涂在轮廓线内,再沿虚线进行对折压一压,最后小心地慢慢地打开,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变出来啦!

  3.嗯!现在我们来动手变一变。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关注。

  (活动之前老师再次用简短的话语讲述操作的要领,帮助孩子加深对作画步骤的印象,为孩子们真正作画做好积累经验。同时交代要求让孩子们注意一些操作规则,避免孩子作画时无法应对。老师的指导主要以语言提示为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五)评一评,谁的蝴蝶最美丽。

  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变的蝴蝶最美丽,为什么?

  (评价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一下作品的色彩美,同时提高孩子的鉴赏作品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意图: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线条想象画,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活动目标:

  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很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美术教案 篇9

  设计背景:

  《包饺子》是中班艺术领域的一节泥工活动。泥工是幼儿手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形象性、可操作性、富有变化性等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橡皮泥在幼儿手中被团、捏、搓、压等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形状,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促进了幼儿动手能力的提高和智力发展。包饺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吃过饺子,也见过包饺子,对饺子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将传统文化与泥工活动相结合,通过团圆、压扁、捏等技巧学习用橡皮泥包饺子,幼儿一定会乐在其中,轻松愉悦地感受泥塑的乐趣。

  活动目标:

  1.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2.尝试用彩泥创造性地捏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3.喜欢用彩泥造型,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会用团、压、捏的方法学习制作饺子。

  活动难点:

  尝试用彩泥制作不同形状的饺子,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箱、彩色橡皮泥饺子、饺子图片、彩色橡皮泥及滚压模具人手一份、铁盘、音乐《包饺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感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1.谈话:小朋友,你最爱吃什么食物?(幼儿自由发言)

  2.宝箱探秘。

  (1)谈话:你们想知道老师最爱吃什么吗?它就在这个宝箱里,老师请几个小朋友把它请出来吧。

  (2)解密:教师请几个幼儿取出箱中不同的彩色橡皮泥饺子,引导幼儿感知它们的外形特点及颜色,并放进盘子里。(适时提问:它的形状像什么?)

  (3)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

  谈话:你们喜欢吃饺子吗?你吃的饺子是用什么做的?你都吃过什么馅的饺子?饺子家族有很多不同形状和颜色的饺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4)谈话引入:小朋友,图片上的饺子漂亮吗?你们想学包饺子吗?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新本领:包饺子。

  二、教师演示用团、压、捏等方法包饺子。

  1.教师示范讲解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①先取一个白色橡皮泥捏一捏,然后在手心团圆。(教师演示,幼儿用手模仿团圆的动作)

  ②将白色彩泥放在桌子上用手压扁,再用模具擀成圆形薄片做成“饺子皮”。

  ③取一块小于白色彩泥的红色彩泥搓圆做饺子馅。

  ④将“饺子馅”放入“饺子皮”中。

  ⑤将“饺子皮”边沿对折捏起来。

  2.教师示范一种其它颜色的橡皮泥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重点强调捏饺子皮时,不同的捏法会做出不同形状的饺子。

  三、幼儿分组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1.明确操作要求:在包的过程中不要讲话,保持安静。我们可以包白色的饺子,也可以包彩色的饺子,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彩泥做馅,也希望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包出不同形状的好看的饺子,然后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比一比,看谁包的饺子最漂亮。

  2.分发材料,幼儿练习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四、幼儿作品展示。

  幼儿分组展示作品(每组一盘)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包的饺子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口味、什么馅的?

  五、结束活动:音乐律动《包饺子》。

  播放音乐《包饺子》,教师带领幼儿自由做包饺子的动作,“品尝”自己包的“饺子”,巩固包饺子的方法,感受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师幼配和良好,幼儿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大胆交流、自主操作,特别是最后的'律动环节,幼儿在《包饺子》的音乐中,不仅巩固了包饺子的方法,更将活跃地课堂气氛推向了**,让幼儿轻松愉悦地结束了活动。我最感欣慰的是大部分孩子都掌握了团、压、捏的方法,基本学会了包饺子,少数孩子还能用自己的方式创新饺子的外形:有元宝形状的,还有春卷形状的……看起来也似模似样,幼儿从中也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本节活动也有很多地方不如人意:由于课前幼儿无意看到了我准备的饺子,于是在谈话引入时,他们毫无悬念地猜出了饺子,导致了“宝箱探秘”环节神秘感尽失。为了突破难点,让幼儿能尝试做出形态各异的饺子,我准备了各种饺子的图片,可能呈现的图片太多并让幼儿说出饺子的外形,用的时间过长,导致了后面幼儿操作的时间略紧张。如果我只是让幼儿快速欣赏几张代表的饺子图片,这样教学就不会显得头重脚轻了。

美术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并能找出其他可行的折法。

  2、在添画、粘贴等装饰处理中,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故事性,培养 学生的想象力。

  3、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感知激趣

  1、教师示范演示:现场演示“猴子上树”的玩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边看演示,边相互交流“猴子”是怎样爬树的?

  3、出示课题:“猴子上树”。

  二、自主探索

  1、 根据教材自学基本折法,折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2、教师提供不同样式的玩具分发到小组,学生自己研究做法,并亲自动手 做一做。

  3、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及时指导。

  三、表现创作

  1、欣赏教材玩具,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2、引导欣赏要点:作品的主题想象、创作有特色。

  3、学生小组讨论:“我的玩具是?”

  4、学生动手装饰。

  四、欣赏评价

  1、玩一玩,议一议。

  2、教师参与赏评。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8-02

美术教案(经典)08-06

美术教案(经典)08-13

美术教案(精选)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