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3-11-12 13:12:4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必备6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1、请配班老师配合上课。范例。

  2、绘画纸、油画棒。

  3、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教师节,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我们班上有几位老师?你们怎样称呼她们?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给老师画张像,画好后,就送给那位老师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特征。

  教师:现在我们看看X老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长发、短发、直发、卷发、辫子等)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式?衣服上有什么特点?(比如说图案什么的)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幼儿回答。

  教师:我们看看X老师的胳膊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胳膊和腿是怎么动的?再看脸上眼睛的位置,眼睛上面是头发,现在每人用手摸摸自己的头发,是不是光长在头顶上面呢?

  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请幼儿回答。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我们可以画一位老师,也可以画两位老师。要把老师的头发和服装的详细的特点画出来,先画头,再画身体,最后画胳膊和腿,大要把老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每个老师的不同特点。

  2、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掌握人体的结构关系和各部分的比例。

  3、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画老师的侧面。

  四、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1、教师:我们来找一找,哪几张画画的是赖老师?哪几张画画的是杨老师?

  2、幼儿相互欣赏作品。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常识用稻草的多种跳法,体验在体育活动中创造性跳草的乐趣。

  2.乐于与同伴合作。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捆稻草、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幼儿听节奏明快的音乐做动作。上肢、下蹲、体侧、体转、腹背、跳跃、整理运动。

  分析:探索稻草的多种跳法涉及到身体的各部位,特别是下肢运动,所以在热身运动中进而体现,音乐的选择明快,便于激发孩子的运动热情,烘托气氛。

  二、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探索用一捆稻草的不同跳法

  (1)教师出示稻草: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要用稻草来锻炼身体,用让它来跳一跳,看看谁的跳法最多。

  (2)幼儿尝试,教师观察指导。

  (3)交流分享。请若干幼儿介绍不同的跳法

  2.幼儿自由探索多人合作的不同跳法

  (1)刚才,我们是没人用一捆稻草跳的,能不能几个人合作跳,怎样合作,请你和朋友找个空地去试一试。

  (2)幼儿尝试将稻草摆放成不同的形状或线条跳一跳(梯子状、三角形、长方形、波浪形、太阳形……)(双脚跳、单脚跳、向前跳、向后跳、向左跳、向右跳、转身跳)

  (3)交流分享。尝试与别人合作的方法跳稻草。

  3.幼儿探索分两组合作堆草堆,引导幼儿助跑跨跳或立定跳远。

  (1)师:农民伯伯把稻子收回了家,你知道这些稻草有什么用处吗?(烧饭、做稻草人赶小鸟、做草把……)

  (2)师:稻草有什么多的用处,让我们吧他们推起来留着慢慢用吧,大家会堆草垛吗?草垛怎样堆才能堆得又高又稳?(幼儿分两组尝试将稻草推成两堆)

  (3)幼儿将稻草一层一层排整齐向上垒高,尝试用助跑快跳或立定跳草垛。

  分析:尝试多种跳稻草是本个活动的重难点,从自由探索不同跳法——多人组合探索(小高潮)——小组为单位堆草垛(调节运动量合理转换紧张与放松)跳草垛(最后达到高潮),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各种各样的跳法使幼儿“跳的动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放松运动

  (1)师:现在请你们将这些稻草铺成一张大地毯,踩一踩、蹦一蹦,说说什么感觉?(很舒服、软软的,像蹦蹦床)

  (2)师:跳了这么长时间,累了吧,让我们坐在地毯上拍一拍(肩膀等全身肌肉),躺下来,在地毯上睡一觉,做个梦。(设计梦里的运动情节)

  (3)将稻草放到器械室,结束。

  分析:放松运动环节,我们很好的利用了稻草的性质,变成柔软的`大床,在大床上做放松运动自然结束。

  小结:这是一种一物多玩类的体育活动,一物多玩类不仅仅是对一种器械的各种玩法的探索,也可以像这节活动将重点放在一个点上,如“跳”、“爬”、“钻”等。环节设计的格式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借鉴,我们的上课时可以套用这样一种模式,相信我们的老师一样能上出出彩的体育课。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抱、提、拉、钻和平衡等,提高协调性。

  2.用不同方法运蛋,激发责任意识和呵护生命的情感。

  3.懂得与同伴交流、合作,分享成功,体验助人的快乐。

  材料准备:

  各种搬运气球的辅助工具,如塑料袋、纸板、小篮、报纸、棍子、小桶、旧衣、小推车等。“运蛋图”四张,吹好气的气球若干,装好水的气球“鸵鸟蛋”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鸵鸟妈妈的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知道鸵鸟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2)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在装水的.过程中感知气球充水后的变化及特性。

  活动过程:

  一、玩气球进行热身运动

  师:老师带了很多气球,一起找个地方玩一玩吧!看谁玩的方法既与众不同又能保护好自己的气球。

  师: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时候是怎么保护气球的?(幼儿介绍方法:抛、接、拍、打、托、垫等。)

  二、感知徒手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师:刚才老师接到鸵鸟妈妈的电话,请小朋友去帮助它运送蛋,那我们赶紧去吧!

  师:运送时要小心,注意不能打碎鸵鸟妈妈的蛋(装有水的气球)。

  师:刚才运送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保护鸵鸟蛋的?(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护蛋的动作,如托着蛋走,抱着蛋走。)

  师小结:只有保持自己身体平衡,才能将“蛋”完好无损地运达目的地。

  三、体验器具运送“鸵鸟蛋”的方法

  1.探索“护蛋”方法。

  师:鸵鸟妈妈又来电话了,请我们帮忙把鸵鸟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厂去,我们一起来看看鸵鸟妈妈留给我们的路线图:跳过障碍、跨过小河、钻过山洞、翻过山坡。

  幼儿第二次运蛋,教师根据孩子情况给予提醒、鼓励和帮助,活动后组织幼儿介绍“护蛋”的经验。

  2.探索多种“护蛋”方法。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来电话,要我们帮忙把蛋运到农村加工厂,这次路途比较远了,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一次运又多又好的蛋呢?

  师:这次的地形比较复杂,用手运“蛋”可能有些困难了,老师帮你们准备了一些运“蛋”的用具(事先放在活动场地旁边供幼儿自选),请你们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但是要说出你的用法。(用报纸包住蛋,用塑料袋装,用小桶拎……)

  幼儿第三次运蛋。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不同的路段练习相应的基本动作,并运用不同的工具,坚持完成任务。

  四、集体合作完成运蛋的任务

  师:刚才鸵鸟妈妈打电话说要奖励我们呢!不过它要看看小朋友集体合作运蛋的本领强不强,现在我们分小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个小组办法好,集体合作完成任务快。

  1.教师与幼儿共同观察运蛋的场景,讨论安全运蛋的方法。

  2.练习各种运蛋方法:抱、推、提、背、拉、顶、平衡、钻等。

  3.“运蛋”比赛。鼓励幼儿互相合作,看看哪一组运得又快又多又安全。

  教师小结幼儿活动情况,重点介绍幼儿在不同的路段采用的不同的护送以及合作方法。

  4.给每个小组发奖品,和幼儿一起做放松运动,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瑞典狂想曲》的音乐特点以及乐曲的三段体,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

  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及乐句变化表现出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3.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带来许多不便,应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对"逛迪斯尼乐园"有了一定的了解2.物质准备:音乐《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图片(胖鸭、瘦鸭)、图谱。

  活动重点:初步感知音乐的特点、旋律结构及各个乐段的不同。

  活动难点:能根据音乐创造性的表现唐老鸭减肥前后的情境。

  活动过程:

  开始: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瑞典狂想曲》进入教室。

  一、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初步感知乐曲的特点和旋律结构(一)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感受《瑞典狂想曲》音乐的特点。

  提问:

  1.听了这首狂想曲你有什么感受?

  2.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引导幼儿倾听、感受乐曲二拍子、轻快活泼的特点)教师小结:狂想曲音乐轻快活泼,大都是二拍子的基本特点。

  (二)结合图谱,引导幼儿随音乐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和各乐段的不同。

  1.完整欣赏后提问:这首音乐可以分成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事情?

  2.结合图谱完整欣赏,感知乐曲的三段体旋律结构。

  提问:这首狂想曲可以分成几段?三段音乐节奏有什么不同?

  3.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三乐段的不同。

  提问:第一段感觉怎样?第二段和第一有什么不同?第三段呢?

  4.告知幼儿乐曲的名称和主题提问:你认为哪一段表现的是唐老鸭住进了迪斯尼乐园的?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哪一段是讲唐老鸭减肥成功后的.?

  二、以"唐老鸭减肥"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感知乐曲所表达的涵义,并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1.请幼儿欣赏A段音乐(1)(出示胖鸭)这是谁?你感觉唐老鸭变胖后走路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结合乐曲的欢快、活泼想象、猜测)(2)请幼儿随音乐模仿胖鸭走的样。(胖鸭走路很笨重,但很快乐,要慢慢的,跟着节奏快乐的表演)2.请幼儿欣赏B段音乐(1)唐老鸭胖变胖心里可着急了,他会做什么运动呢?(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轻快、活泼来想象)(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唐老鸭减肥的情境。(强调跟着音乐的节奏变化)3.请幼儿欣赏c段音乐(1)(出示瘦鸭)唐老鸭变得怎么样了?减肥后的唐老鸭的心情是怎样的?它现在走路会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欢快来想象)(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造性地用动作进行表现。

  三、请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进行表演。

  1.减肥后的唐老鸭参加了"动物运动会-百米赛跑",你们猜,他得了第几名呢?(鼓励幼儿能用快速的奔跑动作和得冠后的激动表情表现乐曲的结尾。)2.你喜欢胖胖的唐老鸭还是瘦瘦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结:我们平时要热爱运动,不懒惰,合理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见到爱吃的就吃那么多,不爱吃的就不吃活动结束:

  现在,我们跟着唐老鸭一起去户外做运动吧!

  活动延伸:请幼儿欣赏几曲特点鲜明的狂想曲音乐,加深幼儿对狂想曲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大班教案 篇5

  教育构成:布娃娃——丁丁;舒缓优美的背景音乐

  教育目的:锻炼宝宝的骨骼和肌肉,促进宝宝动作的发展,增进宝宝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

  1.教师放音乐,抱着宝宝(丁丁)迎接宝宝的'到来,宝宝进行活动室后,家长可抱着宝宝随着音乐走一走,以调动宝宝的情绪,愿意参与游戏活动。

  2.今天丁丁好高兴能和宝宝起来做新操。宝宝看,丁丁真能干,躺在地毯上准备好了。家长引导宝宝仰卧在地毯上教师可开始边喊拍子边示范,家长和宝宝一起来学做新操。学做前三节。

  第一节:全身按摩(两个8拍)

  动作要领:让宝宝自然放松仰卧,1-4拍成人握住宝宝两手腕,从手腕向上按摩4下至肩;5-8拍成人握住宝宝两足踝,从足踝向上按摩4下至大腿部。第二个8拍同1-4拍,自胸部至腹部进行按摩,手法呈环形;5-8拍同1-4拍。

  第二节:伸屈肘运动

  动作要领:宝宝仰卧,成人两手握住宝宝手腕部。1拍两臂侧手举;2拍将两臂肘关节弯曲,双手置于胸前;3拍将两臂上举伸直;4拍还原。5-8拍动作同1-4拍。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

  第三节:伸屈腿回旋运动(两个8拍)

  动作要领:仰卧、成人握住宝宝踝关节的上部位置,1-2拍伸屈宝宝左腿关节;3-4拍伸屈宝宝右腿关节;5-6拍将宝宝左膝关节弯曲,左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回旋。7—8拍将宝宝右膝关节弯曲,右大腿靠近体侧由内向外回旋。第二个8拍同第一个8拍。

  宝宝做完操完,家长亲一下宝宝,以示表扬。

  观察记录:

  1、是宝宝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关键期;

  2、放物入孔能力发展期;能听懂成人话并听指令做动作是语言发展关键期;对生人害怕;对鲜艳色彩感兴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主旋律片段,萌发幼儿用彩带学习跳舞的愿望。

  2、尝试让幼儿看示意图学习跳舞,初步能完而整愉快的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1、剪辑乐曲的录音,播放器、幼儿每人一条彩带。

  2、白纸、画有表征符号的卡片,记号笔等备用。

  3、场地准备:地面20个绿色圆点作为幼儿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边聆听伴奏音乐边交代要求。

  1、教师出示彩带:“孩子们,今天我们要跳个彩带舞,先听着音乐轻轻的来舞动一下彩带吧”(完整听音乐1遍)。

  【初步聆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鲜明的节奏,接触彩带并随意把玩,消除孩子初接触的畏难情绪】

  二、带领幼儿学习舞蹈

  (一)学习基本动作

  1、简单介绍乐曲内涵。

  教师:“我们选用的这首曲子表现了过年的时候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听起来很热闹,配上彩带跳起舞是又热闹又好看。”

  2、讲解舞动彩带的基本要领

  教师:“现在我来学学你们的动作,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示范“绕环”这个基本动作并讲解:手臂幅度要大,手腕要用力,动作合拍彩带飞舞地路线才更漂亮。

  3、教师:“现在请大家一起来甩动彩带,试试你们看到过的动作,想想新的动作,我会把动作记下来的。”(配乐让幼儿舞动彩带)

  【在让孩子随意舞动彩带时配上音乐,激发幼儿的灵感,教师在观察时稍作引导,让幼儿尝试想出更多的动作类型,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4、观察幼儿的畅想,贴出提炼动作的卡片4张,带领幼儿集体练习选取的每一个动作。(归纳选取几种简单的基本动作如:绕环、蛇形、8字等)

  教师:“孩子们,我们分别来学学其他小朋友想的动作吧。”

  【让幼儿逐一练习不同的动作,为舞蹈组合打下基础,采取幼儿想出的动作可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之情,并萌发孩子的成就感】

  (二)练习动作组合(舞蹈)

  教师:“孩子们,把这些动作合理编排一下就成为一支好看的舞蹈了”。

  1、教师添加示意图卡片填充方格后,完整示范一遍。

  2、带领幼儿看示意图集体练习一遍。(让幼儿留意乐曲渐慢处的“亮相”动作和结尾的“造型”动作。)

  3、观察并讲解要点后配乐练习1遍。

  4、分组练习,一组观看,一组表演,让幼儿说说谁跳得最漂亮,为什么?(引导幼儿得出不但动作要有力度、优美些,还要注意表情)

  【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的体力稍作调整,相互观看也为了发现问题,引起幼儿注意后能更好的进行学习】

  5、教师带领幼儿再次练习1遍(在乐句转换时提醒幼儿注意动作的变换)。

  (三)添加出场动作完整舞蹈,与看课教师共舞。

  1、倾听前奏。教师:“孩子们,每支舞蹈都有出场动作,就像刚才我们在原地碎步等待,现在换一种方式:前奏时从后台跑出来,前奏结束了就要跑到自己的位置小碎步等待”。

  [page_break]

  (幼儿练习1次出场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并且邀请客人老师完整跳一遍,

  教师:“孩子们,有了这张示意图,学得更快了,真方便,我们请后面的客人老师也一起来跳跳吧。”(抛彩带热烈课堂气氛)

  【请几位老师一起跳舞,会使孩子有新鲜感,能认真的再次进行练习,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露痕迹地帮助幼儿再次练习,达到巩固舞蹈动作的目的】

  三、出示变换动作顺序的示意图,拓展幼儿思维。

  教师:现在老师把动作顺序变了,就形成了一个新的舞蹈组合了,但增加一定的难度,我们用小手比划一次吧?

  1、看示意图配乐徒手比划。

  【因为旋转方向后形成变化较大的组合,难度增加,用手比划可作适当的了解,意在让幼儿了解示意图的多种作用和舞蹈编排的灵活性,这里就不追求动作的'熟练和优美性了】

  教师作小结:孩子们,我们掌握了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后,就可以记录下来,编排出多种组合,还可以给别人参考练习呢,新的组合要多练几次才能跳得熟练、优美,我们以后不管学什么都要自己多加练习,才能掌握得更好。

  四、结束部分

  1、寻找“银河之星”

  教师:孩子们,小时姐姐寄来了一件礼物,看,是什么?(银河之星徽章),你们想成为银河之星吗?(想)

  2、全体幼儿独立表演一遍,教师进行录像

  3、颁发徽章,喊出口号并结束此次活动。

  【此环节的设计为了再度激起幼儿表演的欲望,要想成为银河之星就必须大胆参与表演,既是一种检测,也达到锻炼孩子表现能力的目的。】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精力比较充沛,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节奏感的发展都日渐增强,他们喜欢进行各种各样的身体游戏活动。本次活动的灵感来源于幼儿玩跳绳的场景,我观察到许多孩子们拿到绳子会马上甩甩,有的还将绳子甩成蛇移的形态,自娱自乐。当然甩绳子相当危险,还会弄伤同伴,肯定加以制止。本次活动我选用了民乐《春节序曲》作为背景音乐、选用大红的绸带做道具来与孩子一起编排成一支简单而又热闹的舞蹈,让孩子在舞动彩带的过程中体验乐趣和快感,在自然的状态下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动作表现力,充分感受艺术活动的多样性和潜在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