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7篇[热]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课蚂蚁搬家以蚂蚁搬家的故事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蚂蚁搬家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意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典型课目。
以故事蚂蚁搬家为前提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投入地学习。通过蚂蚁搬家对昆虫外形特征的描绘,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本课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集体绘画创作,在学习讨论中,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本课蚂蚁搬家有如述说一个寓意深刻而又生动有趣的童话,天真的孩子会凭着自己的观察、体验和丰富的想象进行无拘无束的表达。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16课 蚂蚁搬家
二、教学目标
认识、了解昆虫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节表现性绘画课,应鼓励学表现。教学设计通过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生在交流活动中学习昆虫的造型表现方法节设置、作业方式都考虑到德育的暗示作知识,又陶冶性情,进一步发展完善人格。
教学过程的设置考虑如下:
创设情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小结内化
可以利用多种媒材呈现故事起因,设根据蚂蚁的表情、动态及周围环境看图说话,理解题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语言描绘或用行为模拟蚂蚁搬家的情景,师生互动,展开学习讨论;根据学情分析提供指导:可运用尝试教学法,对尝试作业进行具体点评,也可运用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外形、结构特征,提供画蚂蚁的方法。
学习活动的开展,可考虑集体合作表现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表现,在共同创作、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采用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作业评价,以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课后延伸,提高学生认识,内化情感。
讨论题: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作业要求: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
四、教学建议
教师可设计CAI辅助教学,也可自制教具“活动的蚂蚁纸模型”,启发学生了解蚂蚁的结构和动态,为学生画蚂蚁提供更多的参考。
在集体作业时,教师可将大白纸放置在拼摆好的桌子上,也可将纸粘贴在墙上作业。注意教学组织,发现有的学生挤到一堆而有的地方留空很多时,应马上进行调整,作业时应相互鼓励、相互包容。
可带学生到室外进行观察、实验,在地上扔些剩饭粒或饼干屑,引来一群蚂蚁,对它们进行观察,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简解】
活动的选材主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身边的废旧材料,以小动物们去参加聚会而没有包包,请大家为小动物们制作一个动物包包送给它们,激发幼儿乐意帮助别人的情感。在幼儿对各种小动物熟悉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的双手,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看图示创作,展现完成作品的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感,并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感受到一个不一样的我——小手能变废为宝,变出创意。
【目标预设】
1.能看懂图示,按图示步骤将马夹袋和纸袋制作成包包。
2.能用彩纸、动物头像及多种材料简单装饰包面。
3.大胆展示自己制作的包包,体验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看懂图示,按照图示步骤制作包包。
活动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剪、折、粘贴等技能把包包制作平整、服帖。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纸袋和一个塑料包装袋。
2.双面胶、剪刀。
3.纸盘、黑色的纽扣、无纺布袋子、海绵纸、树叶、绒球、珠片、吸管若干。
4.幼儿对动物头像认识的经验。
【设计理念】
不一样的我,就是能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变出我的创意。从大班幼儿的知识经验出发,小动物是小朋友都喜欢的'一个对象,通过创设以小动物参加动物聚会的情境,展开幼儿为小动物制作一个动物包包,调动起他们积极创作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以及体验自己独立制作完成作品的成功感。
【设计思路】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看图示了解制作方法——幼儿操作,初步完成包包——幼儿进行简单包面装饰——包包秀,送给小动物——整理结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放音乐)
师:小朋友们,森林里呀要举办一个动物聚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走,听着音乐出发吧!(幼儿边拍手边找到空位坐下)
师:森林里真热闹,瞧!谁来了?(幼儿看展示板说出动物名称)
幼:小兔;大象;小熊。
师: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去参加聚会缺少一个包包,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师:制作的材料在小朋友的桌子上,快看看是什么呢?
幼:马夹袋和纸袋。
师:小眼睛真亮,包包是这两样做成的。
二、看图示了解制作方法
1.出示步骤图前4步
师:那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仔细看,谁看懂了?(给幼儿时间仔细观察)
师:谁能来大胆地说一说。(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幼:(图1)对折。
师:谁对折?
幼:纸袋对折。
师:(图2)然后?
幼:用剪刀剪开。
师:用力折出折痕,沿线剪。剪下来纸袋的上面放进垃圾框。
师:(图3)第三步?
幼:用手把袋子打开。
师:(出示实物,请一幼儿尝试)谁能来试一试?
师:双手用力撑开袋子,让它站起来。(图4)接着?
幼:纸袋放进马夹袋。
2.出示步骤图后4步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看懂了前四步,仔细看看下面怎么做?
幼:(图5)用剪刀剪开。
师:在哪里剪?
幼:转弯的地方。
师:这次谁能来挑战一下?(出示实物,请一幼儿尝试)
师:从转弯的地方直直的往下剪,剪到纸袋边。不能往下剪哦。这里剪了,还有哪里也要剪?
幼:反面。
师:一共剪几次?
幼:4次。
师:(指图6)下面怎么做?
幼:撕开双面胶,塞进纸袋贴平整。
师:(指图7)这是什么?(纸筒)怎么做?
幼:彩色纸筒套进马甲袋的拎带。
师:(指图8)最后?
幼:连接起来。
师:两个拎带用透明胶带连起来。
三、幼儿操作,初步完成包包
师:做包包有这么多步骤,都会了吗?有没有信心帮助小动物做成包包?那就开始吧!
1.老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较难的制作步骤。(放音乐)
2.集中评价:
(1)展示成功的作品:
师:这个包包你们觉得怎样?
幼:纸盒站得直直的;包面贴得平平的;带子系得牢牢的。
(2)选择制作有不足的作品,提出要求:
师:这个包包也不错,如果纸盒能站得直直得就更好了……没有完成的可以继续完成。
师:你们真棒,能看图做包包了!那怎样把包包变得更漂亮呢?(幼儿自由表述)是的,做好的小朋友可以拿出彩色卡纸贴在包面上,把我们昨天做好的动物头像贴上去,来得及的小朋友还可以用桌上的纽扣、绒球、彩带等材料再装饰一下,看看谁的包包最漂亮。
四、幼儿进行简单包面装饰
老师巡回指导。
五、包包秀,送给小动物
集中一起,分组展示。
师:呀!森林里的动物聚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它们急着那拿包包啦!。那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做好的包包吧!请这组小朋友先来吧!真棒!你想把包包送给哪个小动物!
评价要点:你喜欢哪个包包,为什么?
你觉得自己做的包包怎样?
幼儿分组展示,并送包包。
结语:小动物谢谢你们,说我们真能干。他们背上包包快快乐乐的去参加动物聚会了!我们小朋友收拾好材料也要回去了!
六、幼儿整理材料结束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有关恐龙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2、在认识和了解恐龙的基础上,抓住不同恐龙的个性化特征进行表现。
3、大胆表现自己想象中的恐龙。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认识。
2、各种恐龙图片,如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
3、勾线笔,画纸,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恐龙。
教师: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恐龙吗? (霸王龙、蛇颈龙、翼龙、剑龙等)2、观察图片,了解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霸王龙的特征。
教师:这是什么恐龙? (霸王龙)霸王龙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 ;本文(满嘴都是尖利的牙齿,可以撕咬任何食物)它的头部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线条来画呢?
(2)引导幼儿观察剑龙的特征。
教师:这又是什么恐龙? (剑龙)在它的外形上有个最明显的特征是什么你们知道吗?(身上长着剑一样的骨质板,从头到尾都是)这些"剑"是什么样子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呢?
(3)引导幼儿观察另外几种恐龙,把握恐龙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结:恐龙一般身体大,尾巴粗而长,后腿粗壮,从头至尾线条像山坡一样,它们都有锋利的.牙齿,有甲、剑等生长物。
3、教师提出要求,幼儿大胆作画。
(1)教师:今天我们要用线描装饰的方法来画恐龙,可以先在纸上将恐龙轮廓画出来,再用不同的线条和花纹进行装饰。
(2)教师:恐龙画好后,还可从添画上我们上次画过的蕨类植物,来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涂颜色,尝试渐变的方法。
2.积极参与铺路的游戏,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范画一张
2.背景图一幅。
3.剪刀、胶水、油画棒、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非常漂亮的图片,我把它带来了,你们想看吗?
2.出示范画
提问:这张画画的是什么呢?
(大家说说看。)
你觉得什么地方漂亮?
二、示范讲解
1.教师:为什么会这么漂亮呢?
(原来呀这些颜色它们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兄弟跟兄弟在一起颜色会变得更好看了。)
2.咦!这条路还没铺完,我们继续把它铺下去。
如:深绿和淡绿是兄弟,在涂的时候,一定要同一个方向,涂均匀,在线里面涂,
不要涂到外面去,两个好朋友要手拉手。
三、出示涂色纸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把路铺好,我们要铺三条路。
一条是“△”的路,
一条是“□”的路,
一条是“○”的.路。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图形的路,请你们在里面涂上漂亮的颜色,
图好后,剪下来按小兔的要求铺路。
四、幼儿涂色
1.教师帮助需要帮助的幼儿。
2.剪好后,贴上去,可以帮助没完成的小朋友。
五、作品展示
1.表扬颜色涂得漂亮的幼儿。
2.让幼儿感受到成功。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从左至右画横线,从上至下画竖线。
2、朋友幼儿作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组织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
2、画有老鼠的画纸。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玩“捉老鼠”的游戏。
2、启发幼儿想出关住老鼠的各种方法。
3、“今天我们用水彩笔画线的方法关住老鼠。”教师示范画横线、竖线。要求横线画得平,竖线画得直。线条要多、要密。
4、帮助和鼓励幼儿,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练习画线,从游戏中得到胜利和成就感。
5、活动:展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评一评,谁捉住的老鼠不会从“老鼠笼”里跑出来。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透过美术创作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逐步发展,对媒材的造型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并能合理选择和使用媒材。作业应做到造型与功能作用相结合,初步形成设计应用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任务中,独立思 考,共同探讨,使小组活动有序协调地开展。对设计与制作的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设计机械手和制作机器人模型的方法,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能运用各种媒材进行机器人模仿造型活动。
教学难点
掌握机械立体形的画法。
教学模式
“赏析——探讨——表现——赏析”的圆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动画欣赏认识机器人
1.欣赏机器人动画和影像片断。
2.引导提问:你了解机器人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机器人的有关信息的?学生自由交流,谈论机器人。
3.认识机器人:你认为机器人是什么呢?是人吗?是机器怎么又叫机器人呢?我们给它取名机器人,并不是因为它像人的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智能水平和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具有在人类不可接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活动的特殊功能。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惊讶机器人的聪明程度。
二、认知结构 尝试训练
1.了解机器人的作用。
引导思考:机器人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我们来看一看机器人的类型有哪些,分别都能做什么。机器人分为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所谓工业机器人就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机器人。而特种机器人则是除工业机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娱乐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机器人化机器等。在特种机器人中,有些分支发展很快,有独立成体系的趋势,如服务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微操作机器人等。机器人的类型不同,它的作用也就不同。
2.认识机械手的造型特征。
一般讲的工业机器人,就是机械手臂,代替人类进行一些特殊性工种的工作,根据你看到的这些机械手图片,说一说机械手臂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机器人的手一般由方形的手掌和节状的'手指组成。教师介绍北京航守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研究与开发的“多指灵巧手”。
3.自主尝试机械形体画法。
看书分析机械形体是怎么画的,试一试螺丝帽的立体形的画法。
三、学生尝试练习,展示作业,教师反馈,进行技法指导。
四、创意设计
1.机械手功能探讨。你准备设计一个具备什么样功能的机械手?学生自由发言,交流。
2.提出活动:参照资料或展开想像.用线描的方法设计一只机械手。注意将关节的连接部分交待清楚,画出机械手的立体形效果。
3.学生作业。
五、展示创意
学生自评,将设计意图和机械手的功能进行设计发表。
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了解水仙花外形的基础上学习用水墨画形式绘画水仙花。
2.初步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3.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掌握勾线填色的方法来表现水仙花的形态。
难点:用毛笔作画时线条大胆流畅,能初步运用留白方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水仙花的基本部位特征。
2.宣纸、毛笔、墨、颜料、水桶、抹布若干。
3.ppt课件、示范画。
【活动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出示水仙花图片)小朋友,我们都认识过水仙花,那你能说说水仙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吗?它们分别是长什么样子的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水仙花有圆圆的球茎,弯弯长长的根,绿绿长长的叶子,还有白白的六瓣花。
二、学习勾画水仙花的外形
1、介绍作画材料
师: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水仙花。看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材料。(毛笔、墨汁、颜料、宣纸和毛巾)
小结:今天我们就要用水墨画的方式画水仙花。
2.出示范例,讨论绘画方法
(1)师:你看我们应该先画什么呢?(引导幼儿按照生长规律进行绘画:先画球茎)
(2)师:水仙花球茎像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像大蒜头一瓣瓣)
教师示范画出水仙花球茎。(边画边说出蘸墨及握笔注意点)
(3)师:球茎上慢慢长出什么?(细细长长的根和绿绿长长的叶子)我先请一位小朋友来画画水仙花的根和叶子(幼儿尝试)
(4)老师也想来画画的,看好老师和他画的方法一样吗?(教师示范)现在我们一起来把剩下的叶子画一下吧,我们要把毛笔竖起来轻轻的画哦。
提醒:你们要记住了哦,画叶子的时候要用一笔完成,这样才可以把水仙花变得更加漂亮。
(5)师:最后再画上水仙花的花朵,水仙花的花朵是什么样的呀?(水仙花由圆圆的花心和6片花瓣组成的)
教师小结:我们按照水仙花的生长方式从球茎、根、叶子和花朵,现在我们把画好的水仙花装到花盆里吧。(教师添画花盆)
三、学习为水仙花上色
1.师:你们看,一盆水仙花画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吧。蘸颜料的时候要把颜料蘸的饱满一点,从上往下进行涂色。
2.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呢?(个别幼儿示范)你看这应该怎么上色呢?(强调从上向下一笔涂色,留有空白没关系,不要反复填涂)
教师总结:一副漂亮的水仙花就完成啦,看看水仙花大大的茎块应该画在纸的什么地方呀?(靠下方,但要留出花盆的位置)
四、幼儿动手画水仙花,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
(1)根据水仙花的生长规律进行绘画,要注意留出花盆的位置。
(3)画的时候要把毛笔宝宝竖起来。
(4)换颜色的时候要把毛笔洗干净,洗干净了再在毛巾上舔一舔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点评
师:我们小朋友的水仙花好了,真漂亮!你最喜欢哪一盆水仙花呢?为什么?(评讲点放在用水用墨上。)
教学反思:
幼儿对水仙花由兴趣到喜爱,并养成了做事的持久性。孩子们由对水仙花的喜爱逐渐培养了爱家乡、关心身边人、身边事的情感。家长也反馈幼儿在家中也喜欢探究身边事,求知欲强,而且做事也较有恒心,爱劳动了。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参与,加强了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全班幼儿其乐融融的与水仙花快乐地成长。
小百科:水仙性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传统观赏花卉,是中国十大名花之十。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经典)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