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时间:2023-11-30 09:16:06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精华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精华6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名称:走进美术

  王玺

  教材分析:

  教学中美术作品的选择是以国内优秀艺术家作品为主,同时结合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促进学生对人类优秀美术文化传统的美好情感、积极态度的养成以及重视它们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同时认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和社会的丰富性。在重点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与广泛的文化情境联系在一起,才能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人文素养。中学生由于性格、文化修养方面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标准,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欣赏活动。收集,使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望,同时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三维目标:

  1

  2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教学过程:1.

  才会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

  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线条、

  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

  2.和中国画《粒粒皆辛苦》比较。

  学生讨论、发言。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创作的同一题材的美术作品放在一起欣赏,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发现艺术作品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可以从题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对中国画、油画进行比较分析。

  3.出示一组不同题材的中国画、油画作品,进一步比较、区别,加以巩固。

  4.其他画种:版画、水彩画。

  侧重于介绍不同的材料、技法产生特殊的画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启发学生回忆生活周围的雕塑,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体积和材质。

  6.混合所有绘画和雕塑作品,让学生辨别、归纳,感受艺术家是如何发现、表现美的。

  7.学生把自己收集的图片根据要求进行分类粘贴,或者根据自己收集的作品进行分类展示。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如果发现学生带有艺术设计类的图片,可以提示下一节的内容和课前准备的要求。

  8.提示学生在课后按小组调查小区等公共场所的雕塑艺术情况。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与生活非常贴近的艺术设计作品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反思:

  2.得出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

  3.

  4.

  5.

  可分为平面、立体、

  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式。

  8.布置课后内容:调查某项艺术设计的情况,作简单的评价。

  课后小结: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观察总结生活中的色彩,进一步感受色彩。

  技能目标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作,在观察中去发现蕴藏于生活中的美,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内容:

  在前一课《走进大自然》的基础上,了解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续至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这些丰富的色彩,并大胆地表现色彩,观察色彩的变化。

  教学要求:

  用水粉色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互相混合,并列或覆盖之后的不同效果。

  用同一种颜色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涂抹,观察它的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盒、洗笔的小水桶、抹布,也可以准备油画棒或彩色铅笔等。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准备海棉、夹子、冷暖色彩纸、旧衣服。

  教学思路:

  一、导入

  找一找

  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的色彩。

  二、新授

  试一试

  (实验一)

  教师分发海棉和夹子,用夹子夹住海绵块,蘸颜色,画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色块,注意色与色不要重叠在一起,观察色彩并置的效果。

  (实验二)

  1、 分发冷、暖色纸两张。在一张纸上用笔中含水多的颜料试试,再用笔中含水少的颜料图色试试,有什么变化?

  2、 多选一些颜色涂在同色纸上,看看它们在有底瑟的纸上有什么变化?

  3、 同一颜色在冷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在暖色纸上有什么变化?偶尔学生也会有使老师意想不到的想法或表现,要充分鼓励。

  4、 把自己实验的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

  改一改

  1、 学生准备旧衣服,摊放在铺在地上的报纸上,组内成员合作添画。

  2、 用小杯子装上自己用生活中的色彩调的.美丽的颜料,注意颜料稍浓厚一点,不要太稀。

  3、 泼洒到衣服上,颜料在布料上自然渗染,互相覆盖或并列后产生不同的效果,把旧衣服变成“艺术品”。

  4、 老师帮忙用吹风机吹干,干后还可以穿在身上展示一下。

  三、小结

  退员观察,看看色彩互相混合,并列和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互相评价。

  大家一起合作把教室打扫干净,把整洁还给课堂。

  四、课后拓展

  可以把家里的废旧物品拿来装饰,涂上漂亮的颜色,把生活打

  扮得多姿多彩。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把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带进课堂,欣赏丰富、可爱的色彩。

  准备颜料、画笔(两三支大小不同的笔)、调色盒、洗笔 的小水桶、抹布等。

  教学思路:

  导入

  1、 引导观察:

  欣赏、感受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2、 尝试调色:

  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做做“原色变出间色”的小游戏。

  3、 特殊制作:

  把颜料滴在纸上,吹开,会得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4、 联想创作:

  在“吹画”上展开联想、添加,用自己独特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观察体会:

  当你打开了一个角度,就发现了一种美。

  小结

  作业展评:用学生作品来布置教室。

  互相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讨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示”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同学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规范、教学内容、同学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同学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同学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同学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和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同学捕获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同学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同学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同学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同学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宁情绪,检查同学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同学: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溢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同学根据自身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同学: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身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同学: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同学: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同学说出颜色。

  同学: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需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干打开宝箱。

  同学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和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豪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身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同学评价时加入自身的看法,来引导同学。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优秀作业展示,让学生了解“画”不一定使全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添”的更生动,通过添画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方面:感受添画带来的愉悦,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1、通过剪、拼、贴等制作方法,添加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

  2、引导学生探索、创造性地进行自主表现

  3、明确添画的基本原则,围绕一定的主题创作添画。想象力不能脱离实际,想象力要生动但不能胡思乱想(如:添画时不能把鱼添在树上,把轮船添在空中等)。

  【设计意图】

  教学活动不是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本节课旨在借助“添画”,引导学生了解“添”的原理,让学生在添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并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收集图片:广泛收集各种图片,特别是收集各种内容丰富的画报等。在收集的过程中,了解图片的.内容。

  2、整理图片:收集来的图片内容比较凌乱,需要通过筛选将内容相近的图片留下备用。

  【教学设计】

  一、欣赏作品导入

  出示添画作品,让学生欣赏。接着趁学生情绪高涨之时,介绍作品并出示课题:添画。随后,教师提问:

  1、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说说吗?

  2、这些作品你们能做出来吗?

  二、探究学习,创造设计

  1、师:这些美丽的画纸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添些内容使这幅画更生动。如果是你来制作这些,你准备怎样一步步的来创作呢?

  师生共同归纳出三种添画方法:

  A.直接剪贴,根据主题图片的需要,在自己收集图片中找那些内容相关小图案,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画面更丰富生动。

  B.先绘画后剪贴,即用彩笔先在白纸上画出所需图案,再剪下贴到主题图片中,使之变的更加有情趣。

  C.也可以用彩笔直接在主题图片添加图案,体现小作者的构思。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想象力、创造力。(板书:选材—构思—制作)

  2、师:刚才咱们不仅仅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作品,还掌握了制作方法。现在你们想自己也创作一个好吗?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先确定主题图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创作添画)

  师:接下来同学们就用自己准备材料,根据课本上添画设计创作。可以先用绘画的方法完成你的设计形象,再剪下来,贴到画面最理想的地方;也可以将你准备的小图片中有用的部分剪下来贴到最理想的地方。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几人合作完成。

  4、拼贴成画

  学生通过想想、剪剪、拼拼、贴贴等制作方法,通过添加拼贴使原有画面更有趣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巧妙利用图片,使画面具备最真实的美感。

  三、欣赏评价

  1 、自我评价

  小组内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

  每组推选一个最好的作品,派代表给大家介绍他的作品。

  2、生生互评,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3、教师评价

  结合学生的意见评价出优秀作品。

  四、展示优秀作品

  展示获得较高评价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成功乐趣,并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五、拓展延伸

  1、二年级(1)班同学小丽刚搬了新家,她想把自己的小房间打扮得漂亮一些。她画了一幅画但是自己不满意,大家能帮她把这幅画“添”得更美丽吗?(小黑板出示这幅画)

  2、添画

  3、全班交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美丽“添画”是来自你们的巧手,它们以丰富的内容,瑰丽色彩和巧妙的构思博得了同学们的赞叹.它们是大家雕琢而成的精品,经过同学们的智慧和巧手,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我们每位同学只要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精于创作那你们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作家。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中国传统门的类别、装饰特点

  2、通过对门饰的观察、欣赏、初步学习运用剪纸或绘画形式,创作自己喜欢的具有不同风格的门

  3、培养热爱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绘画或剪纸的形式表现中国传统门饰

  2、难点: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传统的装饰风格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卡纸、综合材料、剪刀、双面胶、水彩笔

  (教师)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1、介绍导入新课。

  (1)教师介绍门饰的知识:传统的门饰;门饰的雕刻技法、民族特点;中外门饰的区别等。

  (2)引入课题《门的装饰》。

  2、欣赏相关作品。

  (1)欣赏各种各样的门饰

  (2)了解“门”各部分的名称、及“门”的细节装饰

  提问:你觉得这些传统门饰美在哪里?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表现在门饰上面的几何图案、树木花卉、翎毛走兽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1)用对折剪刻的方法制作一幅门的剪纸

  (2)用线描的方法表现不同风格的门饰

  2、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对创作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作集体和个别的指导

  3、评价

  能否在传统图案上进行创新;

  能否在作业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原理;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和对他人作品的意见。

美术教案 篇6

  第一课《影子大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

  2、初步接触依形想象并绘制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组织“捉影”游戏。(认识人物轮廓)

  2、开展“影子”探秘。(认识形态变化)

  3、想象完整形态,充分表现个性。

  4、欣赏评价,从中获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发展对形于色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真组织学生开展“捉影”活动,认识理解形态的变化。

  难点:指导学生依形想象并绘画成图。

  三、学法指导

  1、室外造影游戏。(自由摆姿造型)

  2、室内借形想象。(添画完形创作)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5分)

  1、课件展示:谜语。“你走他也走,你动他也动,就在脚下面,怎也抓不住。”

  2、板书课题:《影子大王》

  二、捉影游戏(8分)

  1、室外操场。

  观察人物、树等影子。思考:这些影子是怎么来的?

  2、学习捉影方法。

  你能用手捉住吗?怎样才能捉住呢?

  3、小结。用粉笔把影子的边缘画下来,就把影子捉住了。

  三、影子探秘(5分)

  1、观察影子的'变化。(变化多端)

  2、多人组合姿势,变化更有趣的影子。

  3、构思。首先是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再是选择最科学的方法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四、完成添画(5分)

  1、集合学生观察影子,引导联想,它们像什么?(动物、大小壶等)

  2、引导想象添画。

  3、小结:大胆添画。

  五、学生创作(10分)

  1、室内创作。2、指导构图。3、修改完善。

  六、欣赏评价(7分)

  1、学生展示作品。

  2、学生互评。

  3、教师点评。

  七、当堂作业

  学生完成一幅影子绘画作品。

  八、板书设计

  1、影子大王

  人、树 ——(影子)—— 光照

  变化多端

  九、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两大教学空间,前者是室外活动,主要开展“捉影游戏,亲身体验影子形成的理由,形状变化多端,以及如何能够留下影子。后者是室内绘画创作,由观察到的影子引发联想。像动物,像大小壶等形态,大胆构造完成制图。本课由谜语导入,激趣,由评价作结,收获甚多。乐在其中,易于言表。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精选]美术教案09-14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9-12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经典]美术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