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

时间:2023-12-12 07:44:4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1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儿歌,幼儿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儿歌,所以这首儿歌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情节的兴趣。目的是让幼儿知道鱼离不开水,巩固度鱼生活习性的认识。同时在认知过程中感知小动物的可爱,萌发亲近和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其认知、语言、操作等方面能力,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梳理、整理、拓展与提升。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2.乐意学习诗歌,感受诗歌情节的有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1.图片。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如果小鱼离开了水,会怎么样呢?

  二、介绍诗歌内容。

  教师根据诗歌内容,用故事的形式介绍“鱼儿岸上跳”的内容。

  三、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幽默、风趣。

  1.教师朗诵诗歌。

  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的句子。

  青蛙、鸭子在干什么?

  鱼儿做了什么事情?它离开了水后会怎么样了?

  这时,谁来了,小鱼怎么做呢?

  小鱼可以在水里做什么呢?

  四、幼儿朗诵诗歌。

  1.幼儿学念诗歌几遍。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朗诵诗歌。

  五、幼儿阅读“鱼儿岸上跳”,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画简单讲述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与建议:

  老师在开始引题部分利用直接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活动中教师还准备了三张不同情境的图片,借助图片让小朋友感受诗歌的滑稽、有趣。活动中小朋友掌握了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不足之处:

  活动中教师让小朋友单一的念白,导致后面的环节有点混乱。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2

  活动目标:

  1、认识鱼,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2、乐意亲近小鱼,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鱼盆,鱼儿若干,喂鱼的饲料等、半个塑料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小鱼

  1、小朋友,这是谁啦?和小鱼们打个招呼吧。它在水里干什么呢?(引导游的动态)。我请小朋友来摸摸小鲫鱼,和小鲫鱼玩一玩,想想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和它玩一玩。

  二、请幼儿捞鱼

  1、提问:现在我请小朋又自己去捞小鱼,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里。(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看一看小鱼的头长得怎么样的?来找找它的头、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鱼身上一片片的是什么?有什么用?鱼儿游自己的小脚吗?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呢?它的鱼鳍又长在哪里呢?又是怎么游的'呢?猜猜看它喜欢吃什么呢?

  四、喂小鱼

  师幼一起来喂小鱼,观察小鱼吃食。

  活动反思:

  刚开始出示食物小鱼,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他们也开心的说:看,它在游。小朋友对于小动物还是非常喜爱的,也乐于参与其中。环节二请个别小朋友过来来尝试的时候也比较困难,最基础的方法,他们就是用手抓,而且整体秩序比较乱。接下重点部门观察小鱼时,让小朋友自己回答问题时比较困难,可能因为他们的对于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足,主要老师引导告知的比较多,后来想想可以让他们先观看下科学的视频,再来回答。效果也许会好些,也加强小朋友的自主性。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3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2.乐意学习诗歌,感受诗歌情节的有趣。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领会诗歌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1.图片。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如果小鱼离开了水,会怎么样呢?

  二、介绍诗歌内容。

  教师根据诗歌内容,用故事的形式介绍“鱼儿岸上跳”的内容。

  三、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幽默、风趣。

  1.教师朗诵诗歌。

  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的句子。

  青蛙、鸭子在干什么?

  鱼儿做了什么事情?它离开了水后会怎么样了?

  这时,谁来了,小鱼怎么做呢?

  小鱼可以在水里做什么呢?

  四、幼儿朗诵诗歌。

  1.幼儿学念诗歌几遍。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朗诵诗歌。

  五、幼儿阅读“鱼儿岸上跳”,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画简单讲述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与建议:

  老师在开始引题部分利用直接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活动中教师还准备了三张不同情境的`图片,借助图片让小朋友感受诗歌的滑稽、有趣。活动中小朋友掌握了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不足之处:

  活动中教师让小朋友单一的念白,导致后面的环节有点混乱。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4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以诗歌的形式出现的儿歌,幼儿还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儿歌,所以这首儿歌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情节的兴趣。目的是让幼儿知道鱼离不开水,巩固度鱼生活习性的认识。同时在认知过程中感知小动物的可爱,萌发亲近和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同时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大胆表现的过程中,发展其认知、语言、操作等方面能力,实现幼儿原有经验的梳理、整理、拓展与提升。

  活动目标:

  1.知道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2.乐意学习诗歌,感受诗歌情节的有趣。

  3.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图片。

  2.《小朋友的书.亲亲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小鱼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如果小鱼离开了水,会怎么样呢?

  二、介绍诗歌内容。

  教师根据诗歌内容,用故事的形式介绍“鱼儿岸上跳”的内容。

  三、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幽默、风趣。

  1.教师朗诵诗歌。

  你听到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理解并学习诗歌的句子。

  青蛙、鸭子在干什么?

  鱼儿做了什么事情?它离开了水后会怎么样了?

  这时,谁来了,小鱼怎么做呢?

  小鱼可以在水里做什么呢?

  四、幼儿朗诵诗歌。

  1.幼儿学念诗歌几遍。

  2.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朗诵诗歌。

  五、幼儿阅读“鱼儿岸上跳”,教师指导幼儿根据图画简单讲述诗歌内容。

  活动反思:

  老师在开始引题部分利用直接引题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活动中教师还准备了三张不同情境的图片,借助图片让小朋友感受诗歌的滑稽、有趣。活动中小朋友掌握了鱼离不开水,巩固对鱼生活习性的认识。

  不足之处:

  活动中教师让小朋友单一的念白,导致后面的环节有点混乱。

【小班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教案《鱼儿岸上跳》反思11-21

小班教案鱼儿你好反思12-11

小班教案及反思07-05

《跳短绳》教学反思03-30

跳长绳教学反思11-14

苹果小班教案及反思11-23

小班跳舞教案及反思10-12

单双脚跳教学反思09-15

体育跳短绳教学反思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