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语文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解读文本】
《宇宙的边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解说词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介绍了宇宙空间的奥秘和构成宇宙的星系、恒星、太阳系的基本特征,揭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意义本文最突出的特色是不仅准确科学地介绍了宇宙,而且还恰到好处地融合了说理和抒情,传达了作者对宇宙以及人类的认识和思考,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发了读者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解说词的特点
4、通过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2、鉴赏文本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议论抒情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对话式、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无垠的夜空,常有无限的遐想神秘的太空中有多少人类难解的迷?屈原在《天问》中就有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日月天体如何连属?众星在天如何陈置?)的疑问
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黑洞吗?
你知道我们地球会和其它星体发生碰撞吗?
你知道宇宙会逐渐膨胀并最终走向毁灭吗?
天文奇观使人类睁大了好奇的眼睛,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宇宙呢?(找出关键句)“我们探索宇宙的时候,既要勇于怀疑,又要富于想象”就让我们带着探索的精神来漫游宇宙
二、走近作者
卡尔·萨根(1934—1996),美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所编辑和主演的《宇宙》电视系列片以及根据电视片编写的《宇宙》一书,都成为当今世界的科普名著当有一次萨根要给一位搬运工小费时,这位搬运工拒绝了,说:“萨根博士,你把宇宙都给了我,让我为你做点什么吧”《宇宙》这部电视片吸引了大概五亿观众
三、文章的说明对象
1、宇宙在萨根笔下是什么样的?通过阅读1—6段找出描述宇宙特征的词语(辽阔无垠,神秘非常)
2、先请同学就现有的知识描述宇宙的结构
由此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宇宙——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
3、从这几个说明对象中任选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进行分析,找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给它下定义,从而教会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
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本质特征属概念
四、文章的说明顺序:
作者按照空间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地介绍了整个宇宙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镜头步步推进,使得解说词的结构更加清晰
五、文章的语言特色
作为电视片的解说词,作者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让我们了解了宇宙的客观构成和相关知识解说词的另一特色就是通过准确鲜明、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说明对象进行描述,用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收到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学性
让学生结合解说词的特点赏析文中有文学性的句子或段落
学生找到的可能有一些运用比喻、拟人等表现手法的句子,也可能是一些有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的句子通过对这些句子的分析感受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优美的特点,由作者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句子启发学生的思考
六、结合文中萨根对宇宙的认识,请学生来谈一谈对人类探索宇宙、地球的思考
文本上对宇宙的认识:宇宙辽阔无垠,神秘非常它有典雅的事实,错综的关系,微妙的机制,探索宇宙是一件让人心情激动的事情“它的存在可能仅仅对我们有意义”宇宙不因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而存在,而人类的未来,却取决于对宇宙的了解程度
学生可能会有的认识:
(1)人类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过是晨窗中飞扬的一粒尘埃”;地球不过是宇宙这个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的一种形态,是宇宙物质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宇宙漫漫长河中的一族过客面对无比浩瀚深邃、威力无穷的宇宙,人类显得多么渺小、短暂整个人类尚且如此,个人更何足道哉?人类关心的大多数问题,对宇宙来说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人类又是朝气蓬勃,勇敢好学的,他们以渺小的身躯,来探索广阔的宇宙
(2)宇宙对于我们似乎是个很遥远的概念,学习了本文,我们进一步知道我们和宇宙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所见的奇异的天象和宇宙发生的壮观事件相比,微不足道,宇宙更深处的奥秘和奇观还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宇宙无涯,探索亦无境
(3)人类是幸运的,因为我们拥有地球,我们栖居在目前所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上,并在这里生存繁衍,生生不息,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人类在一边创造着地球美景,一边留下越来越多的环境灾难,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加剧一系列环境和生态危机全面爆发,正使人类面临空前的挑战人类狂妄自大地主宰地球只能自食其果珍爱家园,保护家园,刻不容缓
(4)在宇宙中地球是渺小孤弱的,人类更加渺小脆弱,生命的存在本身就奇迹,我们是宇宙中的幸运儿热爱生命,热爱家园
老师的一点认识:宇宙的探索离不开后人对前人发现成果的质疑和完善卡尔·萨根在上世纪对宇宙的认识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局限,比如在第十六段介绍行星时,冥王星是作为太阳系的行星出现的,但20xx年国际天文联合大会决定把它降级为“矮行星”但是我们要知道没有哪一个科学理论没有得到过质疑,而科学理论却在质疑中走向成熟
结束语: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探索,学会思考最后齐读课文上第二个题记“已知的事物是有限的,未知的事物是无穷的;我站在茫茫无边神秘莫测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继续开拓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职责”。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准确、工整书写5个生字。掌握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2、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3、 借助拼音读熟、读懂韵文,教育学生养成早起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读懂韵文,培养早起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做早操的音乐、生字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活动导入
今天的天气可真冷啊!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暖暖身体好吗?师生伴随《做早操》的音乐一齐做运动。
师:不但我们小学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鸟儿、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们是怎样做早操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早操》。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 欣赏激趣
1、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早晨欣欣向荣的景象。早晨太阳升起,万物苏醒,人们纷纷来到大树下、花丛中进行晨练。
师:快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2、伴随音乐,老师进行范读课文。
(图画美、音乐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情境的创设最大潜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学生自学
1、 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同学。(允许下座位交流)
2、 找出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四、识字
1、如果这些生字娃娃从课文中跳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快速认读,强调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开始我们今天的超级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识字游戏。开火车接儿歌、组词的游戏,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谁?它是起。什么起?起来的起。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合作学习中帮助学生扫清文字的障碍。)
五、学习交流
1、读一读,谁愿意把儿歌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当灵耳朵,听的要求:发音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洪亮。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
2、说一说,儿歌里写的做早操是什么样子?
3、 连一连。
小露珠跳来跳去
小鸟儿跑来跑去
小蜜蜂滚来滚去
小学生飞来飞去
4、 看一看,我们再来看看它们是怎样做早操的。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5、 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课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就要让学生说好话、读好文,读读练练中,学生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六、指导背诵
多么有趣的儿歌啊!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吧!配上音乐,根据提示学生在课堂上熟读成诵。
,起得早,
来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学习
1、 你还见过谁做早操?请你也试一试写一首小诗好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 小组展示,评选出今日之星
(学生要学会迁移、运用。小组间探究学习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了美的创新。)
八、教师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会写十三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联系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1、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2、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感悟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汇报纪昌是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a。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叫他开弓放箭?
b。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 )本领,就要( ),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c。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并说说有什么体会。
小结: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 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妻、虱。
2、写字:重点指导“冒”“妻”“刺”。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又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
板书课题: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习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提出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所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 交流讨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指名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讨论:
a。 交流学生的疑问。
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指导学生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耐心。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桓公之前是怎么想的?第三次呢?第四次呢?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桓公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浑身疼痛得他,又会怎么想呢?
b。交流受到的启示。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适时点拨:蔡桓公怎样才不会死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是学生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c。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桓公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题目可用《跨越时空的对话》。
四、 认读生字,抄写字词。
比较字形:肠、烫、汤。
指导书写:睬、蔡。
课后反思:(略)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准跳跃欢吠、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等一些词语的读音;通过了解沁人心脾、根深叶茂、馋涎欲滴这些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能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小狗的活动线索,并在熟读了解内容的基础上以此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讲述的一件事。
3、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有关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在领悟中心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读文后感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去果园摘过水果吗?都摘果哪些水果?有什么收获呢?
2.美国作家盖尔.布兰克也去果园摘过桃子,想知道他特别的.经历和感受吗?咱们一起来学习《信任》这篇课文吧。
3.板书课题,齐读。
4.揭题:信任什么意思?课文主要写了谁信任谁?
那么双方是怎样信任的?信任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相信通过学习,你会找到答案的。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婆家 树荫 跳跃 欢吠 沁人心脾 根深叶茂 馋涎欲滴
小心翼翼 蹦蹦跳跳 掏钱包 沉甸甸
6.指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这次采摘桃子,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默读课文,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2.仔细读读课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被信任?画出有关的语句,写简单的批注。
先自己找,再在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1)告示牌
a.课件出示:桃子自采三里路
b.告示牌上只写了七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它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c.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吗?作者夫妇找到果园,采摘到了桃子吗?
(2)木桌上的留言
课件出示:屋前有一张木桌,桌上搁着几只竹篮,篮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朋友,欢迎您,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a.纸条上哪些词最能表现主人对客人的信任?尽管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b.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
c.从这张纸条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主人?(热情,有礼貌,信任客人,友好)
d.让我们以主人的语气,把这张纸条读一读。
e.假如你就是作者,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时候,心情怎样?为什么?
(3)自采桃子。
a.同学们,你们想不想钻进桃林,亲自体验一下自采桃子的乐趣?
(放有关桃林的图片)看到这些桃子,你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干什么呢?
b.现在默读第五自然段,看一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沁,渗入。本课指桃子芳香的气味让人感到非常舒适。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馋涎欲滴是什么意思?涎,口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你感受到了吗?)
c.课文为什么要写果实的长势呢?我们从中又可以体会到什么?
d.师:正因为彼此的信任,我们才能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请大家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从哪里还能感受到桃园主人对我们的信任呢?
(4)无人看管的钱箱
我掏出钱包,这才发现钱箱旁躺着一只大花猫。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师:瞧,主人不担心人们摘了桃子不付钱,不担心大家多摘了桃子少给钱,也不担心有人会把无人看管的钱箱抱走,充分的尊重信任客人,让客人感受到受人尊重的喜悦。
3.文章中多次提到狗和猫,找到有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体会到了什么?
A、从狗对客人的行为,我们联想到什么?
(主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把大黄狗训练的如此盛情,为我们领路。大花猫也旁若无人的躺在钱箱旁。)
师:果园的主人虽然没有出现,但处处与人为善,相信每一位客人。课文通过对狗和猫动作、神态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的美好品质。
四、整体回顾,感情升华。
1.师:这次桃园之行,让我们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喜悦,所以,当汽车慢慢朝来路驶去时,我不禁回头学生接读
2.作者为什么不禁回头,为什么久久注视着?你体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这份留恋与不舍呢?
4.课件出示:
公路边的告示把人们引向了,让人们采摘到;还把人们引向的境界,让人们感受到。
五、拓展延伸
课文所讲述的故事像绵绵的细雨洒落我们的心底,滋润我们的心田。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如果我和丈夫回到家,会怎样告诉家人由信任带来的有趣的摘桃经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
信任
桃子 自 采 三里路
迎客领路 亲手摘桃 如数付款 愉悦返程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晋察冀、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自主品析课文的人物语言、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大屏幕上给出的提示句子,来猜猜老师说的是谁?
2、你们看,之所以大家能够猜出老师形容的是谁,是因为什么啊?(预设:因为老师形容的具体形象、抓住了他的特点)是的,你们能够通过一些动作、语言、神态。猜对人物,这也正说明了,对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能够认识一个人物。
3、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
1、你知道吗?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的最长的一篇课文!根据序号,它分成了六部分,在预习的时候,你有没有碰到一些难读的词语,要和同学们交流的?(学生汇报)
2、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出示:
ǒu liè qiè ǎn qià xuán àng
黝 黑 趔 趄 门 槛 刀 鞘 漩 涡 炕沿
tiá zhu ìn ì guān
笤 帚 吆喝 晋察冀 还乡河 鸡冠花
sǎng níng
推推搡搡 软鼓囊囊 嘟嘟囔囔 咬着牙拧 )指名读,全班齐读。
3、课文中还藏着不少有特色的词语呢,你找到了吗?(出示学习单第一题)
(预设:我找到不少描写声音的词语,比如“嗡嗡嗡嗡”。)这样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拟声词。我们把它们放回句子里读一读。
(出示: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指名读。
4、小结:你发现了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词,句子才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列小标题,概括内容
1、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准,说明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把课文读了很多遍。
现在谁先自告奋勇,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部分的内容?
(预设: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超。雨来爱游泳,而且游泳技术高。)
把这句话再浓缩成简单的词,可以是—— (游泳本领高)“游泳本领高”这几个词既简洁又概括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这部分的“小标题”啦,我们把它写在序号(一)旁边。
2、同学们看,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多有趣啊!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小标题了吗?请同学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分别列上小标题,写在序号旁边。注意,我们今天列的小标题既要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又要尽量的简短。
3、(请一生上台投影)介绍自己列的小标题。
(预设:①游泳本领高 ②雨来上夜校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河沿枪声响 ⑥雨来没有死
第六部分标题“雨来没有死”引用的是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应该用引号来表示。)
4、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抗战时期,在芦花村有一个游泳本领高,受过爱国教育的小男孩名叫雨来。他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与鬼子斗智斗勇,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没想到雨来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四)品析文本,感受形象
1、雨来的故事流传了60多年,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预设: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使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2、老师发现,在刚才的交流中,许多同学都把目光关注到课文第四部分,这是为什么呀?(这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的确,这也是课文中最关键、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了。就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中,有这样几段对话。(出示对话)读着这些对话,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是呀,不论鬼子使出什么手段,雨来自始至终机智应对,毫不屈服。能把这几段对话读好吗?
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鬼子是怎样的毒打啊!请你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标红相关动词)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拧、揪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从这一段描写中,你能否感受到雨来的英雄气概呢?在敌人的惨无人道的摧残下,雨来还是咬着牙,艰难吐出的三个字:没看见。是的,我们从描写扁鼻子军官的句子中,看到了雨来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这种描写我们叫做侧面描写。
(3)难怪要叫他们鬼子,他们竟然如此残忍地对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痛下毒手,哪有人性可言?
你看,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生读)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生读)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生读)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生读)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3、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心心念念想的是什么?(预设:决不能告诉他们李大叔的去向)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这句话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过?
雨来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大声地跟着老师念道——
(2)在一篇里,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这种写法就叫作“前后照应”。
文中的这两句两句话互相照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是的,这都是雨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
(3)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想的是这句话,念的是这句话。这句话已经深深地镌刻在雨来的脑海里,这句话也一直在默默得在支撑着他。来,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放进我们的心里。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五)体会表达,探究联系
1、 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现在我们在回到这篇长长的中来,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2、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还有几处“前后照应”,说一说句子所表达的效果,谈一谈你的体会。
(1)两处环境描写相互照应(出示: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2)这两段话给你什么相同的感觉?
的确,这两段话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感受到了芦花村的美。大家再想想作者把芦花村写得像诗一般美有什么其他的用意吗?
是的,作者通过环境描写的有机照应,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比美丽,表达了岂容日寇在这片土地上践踏的情感
(3)继续谈体会:这两段话给你什么不同的感觉?(用心感受第2段话,这是雨来遇害之后的一段描写,从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感受到了失去雨来的悲痛和伤心。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美是——凄美
(4)小结:残阳如血,山河呜咽——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他不仅直接写故事的人物,故事的情节,还通过描写故事的环境,使故事写得更感人!来,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些文字所带给我们的温度和情感吧,谁再读一读这些文字?
想着画面,读出诗情画意,如泣如诉,读出真情实感。
(5)还有哪里用了照应的写法?说一说(雨来游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几处游泳的场景?
预设:一写游泳:雨来和小伙伴儿们一起游泳的场景
写游泳:雨来在水里望着妈妈笑
写游泳:雨来安然脱险
(6)开头的两段写雨来游泳本领高,这两段内容是否可以省略?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描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为后文雨来在鬼子枪口下通过游泳逃生埋下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为后段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结构紧密,使读者督导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怀疑之感。
(六)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读着雨来的故事,讲述着雨来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战争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惧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来保卫自己的家园的。有人问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雨来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吗?”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出示文字: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情节,美丽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管桦)
2、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课下去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四、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坚强不屈 照应
热爱祖国 烘托
机智勇敢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1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案(经典)08-02
语文教案07-20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精选]07-26
语文教案【精选】10-22
语文指导教案11-08
语文回顾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