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1-01 09:19:5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必备8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必备8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石头这一大自然中很平凡、很不起眼的东西。《礼物》这篇童话说了一件出乎小朋友们意料的事。故事通过设疑“大象伯伯到底带来什么礼物呢?”激起了一群小动物由期待转为失望,进而又萌发喜爱的一连串心理变化,塑造了一群可爱的、爱动脑筋的、积极向上的小动物形象。

  活动设计:

  1.投入玩石头、画石头、贴石头、拼石头、打石头等一系列活动中。

  2.理解作品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3.用语言交流自己的体验。

  4.引导幼儿积极与石头互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快乐。

  活动过程:

  【活动一】 玩石头(分散活动)

  活动准备:准备各种大小、种类的石头、密封的盒子、布置的一个活动角。

  活动过程:

  1.出示一个装满各式各样石头的盒子,引起幼儿自己观察石头的兴趣。

  盒子里装了好多东西、你猜会是什么呢?”

  2.议石头,了解幼儿生活经验。

  你摸到的是什么石头?它是做什么用的?

  这些石头是什么形状?摸上感觉怎么样?”

  3.玩石头,鼓励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二】石头的故事

  活动准备:图片三幅、图书若干。

  活动过程:

  1.利用故事设置“悬念”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景。

  在让幼儿自由推测、猜想:小图、小鸭、小松鼠、小鸟、小猴希望得到的礼物是什么后,问:“大象伯伯到底带来了什么礼物呢?”关注故事情节,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2.小动物们看见石头怎么样了?他们喜欢吗?为什么不喜欢?

  3.石头怎么会变成小男孩?变成鱼?变成螃蟹?探索交流。

  4.欣赏、感受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语言。

  大象伯伯送的礼物好吗?为什么?你喜欢吗?

  延伸活动:

  1.提供《礼物》图书,引导幼儿边看边说。

  2.想用石头做什么?

  【活动三】 制作礼物(团体活动)

  活动准备:

  石头、纸、习惯、海绵、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

  1.在生活中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各种色纸、挂历纸。

  2.幼儿把自己收集的材料拿出来进行交流,与同伴分享。

  3.让幼儿说说自己的这块石头像什么?可以制作成什么东西?还需用什么材料?

  4.幼儿操作互动。

  5.幼儿拿着自己的作品,互相交谈3-4分钟。

  延伸活动:

  1.将作好的礼物,放在小小作品展览上,以供大家欣赏。

  2.展览结束后,可以将礼物送给好朋友或家人、弟弟妹妹、客人老师等,也可作为个人珍品保存。

  活动反思:

  石头是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东西,本活动在让幼儿欣赏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尝试“摸石头” “议石头”“玩石头”等一些列匠心独具的设计,使幼儿体验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并依据石头的形状、颜色等,引导幼儿在观察周围事物,回忆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动手操作,使石头变成了一件件可爱有趣的小礼物,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语言、展开操作与想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百科:石头,一般指由大岩体遇外力而脱落下来的小型岩体,多依附于大岩体表面,一般成块状或椭圆形,外表有的粗糙,有的光滑,质地坚固、脆硬。可用来制造石器,采集石矿。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是用石头来生火。石头一般由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组成。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打击乐演奏《啤酒桶波尔卡》,掌握XX|XXX|节奏型,能听出ABA段式。

  2、借助图谱及"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感知理解乐曲的旋律,掌握相应的节奏型。

  3、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PPT、打击乐器(铃鼓、碰铃、沙锤)

  活动过程:

  一、借助图谱理解"小老鼠与啤酒桶"的故事情节

  1、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一幅奇怪的图谱,你们这是什么?(啤酒桶)

  2、这幅图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对照图谱,教师讲故事)

  3、我这儿还有一首好听的音乐,也是讲的这个故事,一起听一下音乐(边欣赏音乐,边讲故事)

  4、完整欣赏后提问音乐共分为几段?哪两段音乐是一样的?

  二、看图谱,在老师的指挥下听音乐做节奏训练

  1、故事中小老鼠是怎样数啤酒桶的?小老鼠是怎样来跳舞的呢?教师引导学打XX|XXX|

  2、看图谱拍身体部位并一起做节奏练习

  3、随音乐分组练习拍打音乐节奏

  三、感受打击乐加入后乐曲的音响效果

  1、讲解演奏方式以及乐器的`用法,数啤酒瓶的时候用铃鼓,小老鼠跳舞的时候用沙锤和碰铃,小老鼠听到脚步声集体合奏,分组进行联系

  2、集体合奏并讲解注意事项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园用自然声音唱歌,吐字清楚。

  2、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3、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幼儿要认真学习,不骄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图谱:螃蟹、小鸭、小兔、大马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

  二、歌曲前部分。

  1、示丁丁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丁丁,丁丁特别爱画画,他总是对别人说自己画画好。那他对别人都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听一听。

  2、范唱前部分歌曲。

  教师:你听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

  幼儿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后部分。

  教师:丁丁说他什么东西都会画,你们相信吗?为什么?

  教师:我们来听听丁丁到底画了些什么?

  教师边范唱边出示图谱。

  教师:丁丁画的螃蟹是什么样子的`?同样的方式提问鸭子、小兔、大马。

  幼儿学唱歌曲。

  四、学唱附词。

  教师将图谱调整,请幼儿尝试演唱歌曲。

  教师讲解正确的演唱方法。

  幼儿演唱。

  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引出歌曲的名字,鼓励幼儿不做粗心的小朋友。

  教学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课我采用“看—学—唱—演”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让幼儿“认识丁丁、评价丁丁的画”和“我问你答”的游戏,以及“我当小画家”的活动来进行歌词的创编和歌曲的学唱整个教学在丁丁和幼儿的游戏中进行,让幼儿在玩中找到表演和演唱的乐趣,大胆、自信的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发展单脚跳的能力,增强下肢的`力量。

  2.提高跳跃动作的协调性,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塑料圈和易拉罐若干(8人一组,每组10个圈、10个易拉罐)。

  2.平坦、无障碍物的室外场地。

  游戏规则:

  1.必须用单脚跳,不能用双脚跳或跨跳。

  2.幼儿要站在起点线后,当听到口令后单脚行进跳。

  游戏玩法:

  在场地一端画一条起点线,将幼儿8人一组分成若干组,每组10个塑料圈。当教师发出口令"抬左脚,右脚预备--跳",幼儿按先后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用右脚连续从第一个圈跳到第十个圈,然后从场地两侧跑回起点……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纵跳灌篮的动作,提高弹跳能力与动作协调性。

  2、能遵守游戏规则,有序参与并敢于挑战不同的高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过相关篮球灌篮的视频,有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可调节高度的篮球架若干(教师提前设置成不同的高度)、小篮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幼儿持球绕场慢跑、拍球等,跟随教师做热身活动。

  二、基本游戏

  1、原地起跳灌篮动作模仿练习:幼儿在篮球架前的标志处起跳灌篮,尝试模仿做灌篮高手的灌篮动作。

  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高度的篮球架,在起点处排队依次进行自主尝试练习,模仿灌篮高手一样进行灌篮动作练习。

  教师关注幼儿的分组情况,观察幼儿的练习活动,从中选择能跳起一定的高度并进行双手灌篮,动作自然、协调的幼儿作为示范资源。

  2、示范展示:邀请2--3名幼儿进行动作示范,提示其他幼儿关注他是如何跳起并进行灌篮动作的要点。

  组织全体幼儿进行集体模仿练习。

  3、助跑起跳灌篮模仿练习:组织幼儿自助跑起点处持球跑完成灌篮动作练习。

  幼儿自主选择难度尝试练习,教师关注幼儿练习情况并选择资源。

  4、示范展示:再次邀请个别幼儿进行动作展示,组织全体幼儿集体模仿练习。

  5、灌篮大赛:将幼儿分组,进行灌篮大赛,以进球个数多者为胜。

  三、放松活动

  幼儿跟随教师做放松活动,重点放松上下肢。共同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春天在哪里》这首诗是以歌词的形式出现的,但这首诗歌格式整齐,讲究压韵,读来朗朗上口,颇含诗意。春天在那里?以这个问题引头的诗歌,展开了广阔的画面,也给幼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余地。诗歌以明快的节奏,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格调,与春天的景色融合一体,给幼儿以美好的向上的精神启迪。在教学中老师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物质准备,让幼儿在看、听、闻、摸等亲身体验中感受春天,描述春天。整个教学过程遵循先感知,再创作;先集体学习,再分组学习的过程。有利于帮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共同学习”。

  教育目标:

  1、学习诗歌《春天在那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觉春天,学习仿编诗《春天在哪里》,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幼儿主动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春天图片一幅、诗歌格式图一幅。《春天在哪里》歌曲磁带及伴奏带。

  2、录音机、磁带(录有青蛙、春雨、溪水、蜜蜂、鸽子、鸟叫、小鸡、小鸭等声音)

  3、蝌蚪、小鱼、蚕、青蛙、迎春花、桃花、发芽的各种植物等。

  教育过程:

  一、欣赏诗歌《春天在哪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老师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出示挂图,第二遍朗诵诗歌。讨论:诗歌里每一段的头一句是什么?为什么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诗歌听上去感觉怎么样?

  3、带领幼儿将诗歌念一遍。

  二、听录音仿编诗歌。

  1、出示诗歌格式图,朗诵诗歌。

  2、听录音,感受春天,学习仿编诗歌。

  ⑴幼儿听录音,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

  ⑵根据幼儿叙述的内容与幼儿边讨论边定下这段诗的内容。

  ⑶与幼儿一起朗诵仿编地诗歌。

  ⑷讨论:除了可以听到春天,还可以怎样知道春天来了?

  三、幼儿分组感觉春天,仿编诗歌。

  1、将幼儿分组:一组用眼睛看春天;一组用鼻子闻春天;一组用手摸春天;一组用耳朵听春天。

  2、各组幼儿讨论仿编诗歌。

  3、各组选一至几名幼儿朗诵仿编的诗歌,其他组幼儿学习。

  四、放伴奏带,幼儿表演自己仿编的诗歌。老师用赞赏的态度来激发幼儿的自豪感,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教学提示:《春天在哪里》这首诗内容难度不大,欣赏诗歌的'重点可放在诗的形式特点上。仿编诗歌时,为了帮助幼儿把握诗歌的结构,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这首诗的格式图,仿照格式改变内容。贴在黑板上的格式图可为这样: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春天在……教师应注意在仿编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将个人的诗歌仿编内容纳入一定格式,强调某一种感觉所获得的内容。但不过分强调字数完全统一。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设计】

  巧克力的种类繁多,包装精美,是幼儿非常喜爱的食品之一。小班的幼儿对吃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此我以巧克力作为活动内容也能更好地激起幼儿的兴趣。其实在生活中打开巧克力的包装对孩子来说也是极大的乐趣。活动一开始通过小熊送礼物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再通过“娃娃为什么哭了”的音乐,激发幼儿尝试开启各种巧克力包装的不同方法。让孩子在操作摆弄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乐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打开巧克力包装。

  2、初步感知巧克力融化的`现象。

  3、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包装的巧克力、课件、杯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小老鼠玩具,幼儿与小老鼠打招呼)

  1、师:今天小老鼠来到我们小(2)班做客了,和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小朋友,你们好,我今天还给你们带了礼物,你们想要什么礼物呀?

  每个小朋友都想要啊,那想想如果小老鼠要给每个小朋友一件礼物的话,那他要准备多少礼物才可以啊?(引导幼儿说:许多许多)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熊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

  3、播放课件。

  4、小老鼠带了什么呀?你在哪里还吃到过这样的巧克力?

  二、尝试探索打开包装的方法。

  1、情景引入:(录音哭声)听,谁在哭啊,想想宝宝为什么会哭呢?(因为收到的小老鼠的礼物,可怎么也打不开,于是急的就哭了。我们来给他想想办法好吗?

  2、个别幼儿师范打开巧克力的包装。

  3、谁愿意来说说看,他是怎么打开巧克力包装的啊?(拧、撕、拉等)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那么现在我把小老鼠送的许多许多的礼物发给小朋友一起分享,请我们小朋友在这些小礼物中选一样自己喜欢的,再想想怎么打开外面的小包装,然后尝一尝把它吃掉好吗?(幼儿尝试打开包装,并品尝)

  提出要求:不能用嘴巴咬,糖纸是脏的,有细菌,你可以学一学刚才的那些方法。

  吃完了吗,把你的好办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巧克力的包装打开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探索,鼓励相互帮助、讨论。)

  5、你们的本领真大,那你刚才是用什么方法把包装打开的?谁愿意来说说看。

  6、那打开以后你有没有数一数,里面有几颗?

  7、(小结)刚才你们的小手真灵巧,用了很多好方法,有的用拉的方法(模仿),剥的方法,拧的方法,撕的方法。原来打开不同的东西可以用不一样的方法。

  三、说味道。

  1、巧克力我们都吃过了,那你吃到的巧克力是什么味道的呢?(甜甜的,香香的、滑滑的……)

  2、你们的巧克力到哪里去了?还在嘴里吗?老师来告诉你,巧克力是由大到小,慢慢融化掉了。

  实验: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一张大嘴巴,把巧克力放进一张大嘴巴里,看看是不是会融化呢?(初步感知融化现象,由大变小)这就是溶化。

  【活动分享】

  宝宝们我们的巧克力好吃吗?好东西要和别人一起分享,那请我们的客人老师也来分享一下吧,你们要帮他们把巧克力打开哦!

大班教案 篇8

  教案目标:

  1、享受听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及思考能力。

  教案准备:课件、纸笔、蓝色腊光纸

  教案过程:

  1、猜引起幼儿兴趣:

  不着地,不腾空,高高一座楼,造在水当中。

  2、谈话引出课题:

  (1)你见过什么样的'小船?

  (2)海龟爷爷过生日,小动物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小船,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吗?

  3、欣赏《小船悠悠》。

  4、提问:

  (1)哪些小动物?

  (2)它们做的什么小船?

  5、第二遍欣赏。

  6、提问: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做什么小船?

  7、幼儿动手绘画,贴在大图画纸上。

  8、给作品取名字。

  9、小朋友手拉手做小船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经典】大班教案07-23

【精选】大班教案07-26

(经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选)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29

[精选]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经典)09-10

(经典)大班教案09-11

大班的教案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