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4-01-02 08:32:59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学生熟读全文

  2.找出自己不能翻译的句子。

  3.了解作者周敦颐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断句和字音。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

  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作者简介

  (二)课堂展示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5.君子是怎么样的人?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

  归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三、当堂检测

  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

  《爱莲说》复习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自李唐来:

  4、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更加清香

  7、亭亭净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菊,花之隐逸者:

  10陶后鲜有闻:

  11、同予者何人:

  12、宜乎众矣:

  二、翻译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

  7、亭亭净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0、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1、莲,花之君子者也。——

  1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文言文复习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爱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兔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对于莲花的爱好,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主要内容】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主题思想】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典型例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想相同的项是(   )

  【益】益慕圣贤之道有所广益。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

  【清】香远益清濯清涟而不妖清荣峻茂回清倒影

  【净】风烟俱净亭亭净植

  【宜】诚宜开张圣听宜乎众矣

  1: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说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2.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

【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爱莲说》说课稿02-15

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12-21

论语初一上册语文教案01-02

《爱莲说》教案08-14

《爱莲说》教案范文07-13

爱莲说教案10-25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总结04-08

初一上册地理教案09-22

《爱莲说》教案[范例15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