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时间:2024-01-25 18:42: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

  相关知识:

  竹琴自古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勐腊,思茅地区西盟、孟连,临沧地区耿马、沧源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等地。琴体用两端带有竹节的大龙竹制作,筒长50厘米~60厘米、外径8厘米~10厘米,在两个竹节之间开有一个圆形出音孔。音孔两旁分别剜起两条竹皮篾丝为弦,每条竹丝弦长35厘米、宽0.15厘米,弦两端下面各支一个竹制琴马,使竹丝弦离开筒身并具有一定的张力,移动弦下的琴马,可调节竹弦的音高。演奏时多为坐姿,左手持握竹琴一端或将其平置于桌面及地面上,右手执小竹棒敲击竹皮弦,发音叮咚有声,但音量较小,音色较柔和。

  活动目标:

  1、在操作过程中了解不同大小的共鸣腔内传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体验用竹管敲打乐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长短粗细各不同的竹筒若干,打击乐谱《春雨沙沙沙》

  活动过程:

  一、开展讨论,激发兴趣。

  1.介绍竹制乐器,教师激发出示图片并介绍。

  教师:竹子可以做很多的.乐器,你们知道有什么乐器吗?我们来看看。你们认识吗?

  2.教师:那你们想要一个竹子做的乐器吗?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竹管,谁能让它发出好听的声音。

  3.幼儿尝试敲打竹管,引导幼儿发现声音的不同。

  教师:听听看你们的竹管发出来的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二、制作竹琴

  1.教师:你们的竹琴发出的声音好听吗?怎样让声音变的更好听呢?

  2.幼儿分组,把各自的竹管排成一排,试着敲打。

  3.引导幼儿变换竹管位置,再进行敲打。

  三、竹子打击乐

  教师:竹子敲打出来的声音真好听,那我们现在来敲打一首完整的歌曲好吗?

  1.幼儿分成两组,分别打击大竹管和小竹管,并练习简单节奏型。

  2.教师出示《春雨》打击乐谱,引导幼儿熟悉。并分配好哪组幼儿打击大竹管,哪组幼儿打击小竹管,分别表现春雨和种子。并请个别幼儿摇竹叶表现春雨沙沙的声音。

  3.幼儿演奏,教师指挥。

  教师:现在我们就来开一场竹子演奏会!

  4.教师小结:竹子的本领真大,演奏出来的音乐真好听,我们以后用它来演奏更多好听的歌曲,好吗?

  活动反思:

  竹管敲打发出的声音非常的悦耳,幼儿在活动中兴趣很高。但是由于平时打击乐没有上过,因此在环节三浪费了较多的讲解打击要求的时间,不过整体效果较好。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乐曲ABA的结构,感受乐曲A、B两段鲜明的音乐形象。

  2、引导幼儿听辨骑马和扬鞭的乐句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游戏中紧张与放松所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一、安静欣赏乐曲。

  (1)师:有一个小动物藏到了老师的音乐里,你们能帮老师把它找出来吗?

  (2)完整播放乐曲一遍。

  (3)师:请小朋友说说,是什么动物在老师的音乐里做游戏?

  二、师:小马在老师的音乐里做什么游戏你们想知道吗?

  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就知道了。(教师讲述故事)

  三、完整倾听乐曲(第二遍),引导幼儿感受乐曲ABA的结构。

  师:这首音乐讲的也是《小马过河》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再听一遍音乐,听一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朋友们骑马,哪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过河。(教师随A段音乐做马跑和扬鞭的动作,用伸直手臂做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表现B段音乐。)

  四、分段欣赏。

  A段音乐:师:请你听听这段音乐讲的是小马在做什么?如果你听出来了请你跟着音乐做动作。(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重点引导幼儿随乐做扬鞭动作的同时发出驾的声音。)

  五、欣赏B段音乐

  (1)教师带领幼儿随乐曲用手臂做独木桥,手指在手臂上爬行的动作来感受B段乐曲舒缓平稳的节奏特点。

  (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身体部位来做独木桥,并随B段音乐表现出来。

  六、请幼儿起立

  教师带领幼儿随乐完整的做动作,感受全曲。(原地)

  七、游戏:小马过河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小马过河的游戏吧!可是没有独木桥怎么办?看看我们身边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搭独木桥?(启发幼儿用椅子搭建独木桥)

  (2)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游戏。

  (3)组织幼儿讨论过桥的安全。

  师:独木桥很窄,小马过桥的时候要怎样做才不会掉到河里去?(小心翼翼、一个跟着一个)

  八、小结

  附故事梗概:马棚里住着很多匹小马,有一天小马想出去找妈妈了,他们很快乐的跑啊跑!小马们跑着跑着,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们站在河边真着急啊,河水很深,水流很急,这么才能过河呢?忽然小马们发现河上有一座小独木桥,小马们真高兴,立刻走过去,大家小心翼翼的走过独木桥,过了独木桥以后,小马们继续飞奔,很快就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课后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小马过河》是我模仿的一节音乐优质课。在活动前,我首先根据本班情况将整个教案修改了一下,让这个音乐活动更加适合幼儿园情况。《小马过河》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欣赏的是云南民歌《放马山歌》,教师根据这首歌曲创编了一个故事,让孩子在音乐中扮演小马,根据音乐的情境进行表演。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是很顺利的,在活动中,我尽可能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喜欢,并且愿意参加这个活动。首先,我先让孩子安静的倾听这首歌曲,之后我又再次播放音乐,并且在音乐中,我讲述整个故事,让孩子再次感受音乐。之后,我进行了分段讲解,让孩子更加透彻的理解整个歌曲。最后,我用游戏的形式,让孩子表演小马,在活动中再次表现音乐。

  在整个活动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我应该更加放手,让孩子自己感受音乐,而且,我对整个音乐课堂的把握还有地提高。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3/4拍节奏,会用连贯、断顿的方式演唱歌曲。

  2.能在对唱游戏中尝试即兴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观察冬天的景色、ppt。

  活动过程:

  一、师生节奏问好。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换个方式问好。小耳朵听好了。(用歌曲的前两句进行问好)你们也来试试用这样的方式和我问好。

  2.师:有谁听出我是唱的几拍子的曲子?

  3.师:如果请你用动作表示唱得响,你会用什么动作?唱得轻呢?(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膝盖表示强弱规律)原来三拍子歌曲的节奏是强弱弱(边说边打节奏)

  4.师:现在我们来一边拍节奏一边问好,好吗?小朋友真能干。

  二、多种形式学唱歌曲《冬》。

  1.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风格。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冬》,小耳朵仔细听哦。

  师:告诉我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你们的耳朵真灵。

  3.师:现在我们看着图片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歌,有请王老师。(师幼随琴演唱)

  4.师:老师发现女小朋友声音很好听,男小朋友可要加油,我们再来一次。(师幼随琴演唱)

  5.师:这么多的雪,雪娃娃开心吗?有没有发现哈哈哈哈,是怎样唱的?(断顿)我们跟着琴声来唱唱看,注意要在哈哈哈哈这里断顿哦!

  6.小领唱带唱。

  师:节奏把握的很好哦。老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唱的特别好,我们请她到前面来做小老师(幼儿随琴演唱。从节奏把握、连贯断顿等方面评价)

  三、对唱游戏。

  1.师幼对唱。

  师:我们来玩个对唱游戏。老师做雪花,你们是雪娃娃,最后的`部分我们一起唱。

  2.男女幼儿对唱。

  四、大胆创编歌曲。

  1.教师扮演北风爷爷,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冬天里的动植物或小朋友,鼓励幼儿根据冬天的特征,大胆创编歌词,并能即兴地在58小节唱出来。

  12

  讨论:冬天到了,有什么变化呢?你想变成什么?把你想变的编到歌里去(如扮雪花,可编成雪花雪花飘下来、小河里结冰了等)。

  2.教师扮北风唱前两句,边唱边学北风吹,停在哪个幼儿面前,就表示北风吹到他,该幼儿接唱自己编的歌词,最后两句全体幼儿齐唱。

  五、表演游戏。

  师:现在让我们都变成漂亮的小雪花,随风起舞吧。(幼儿表演)小雪花飞累了,快落到地上休息吧。

  课后反思:

  《冬》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曲调比较欢快、优美。因为幼儿平时很少接触三拍子歌曲,因此我决定尝试一下。在开始的导入环节,我设计了师生问好,用歌曲的前两句作为旋律,既达到了练声的效果,又让幼儿再次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和风格,同时更激发孩子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有欠缺的是今天导入的时间花得过于长。幼儿已经了解了歌曲的强弱规律,不必再重复,直接引出三拍子的节奏动作。还可以引导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动作表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这首歌的内容很难用图谱体现,于是我选择用ppt图片再现歌曲的情景,让幼儿能直观形象地记忆歌词,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如果图片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一张张出示更好。在幼儿看图片学唱歌曲时,老师还应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下雪的场景,便于幼儿能更好的体验歌曲的情感和意境。今天的演唱形式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有老师的清唱,幼儿的领唱,男女幼儿对唱,表演唱,能否有创新,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研究的地方。在创编环节,显得有点急促,老师给幼儿思考交流的时间不充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整个创编环节不流畅,破坏了歌曲的整体美。活动结束后,我总感觉今天自己还是参与过多,对孩子们不够放手,今后一定要注意收放有度。不过,今天孩子们的兴趣还是很高的,歌唱教学还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如何能让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更加有趣,形式更加新颖,这正是我们要思考和研讨的。我们会坚持下去,让我们的歌唱教学更加有魅力。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教师所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能够根据乐曲的不同节奏,进行相应的动作表现和游戏。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动作,培养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能够积极的参加游戏活动,体验艺术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事先欣赏教师改编的故事“巨人的花园”

  2、简单的'场景布置:栅栏(小椅子)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围坐在教师身边,教师以语言创造情境,将幼儿引入故事“巨人的花园”

  1、我们是一群爱听音乐的小精灵,一听到音乐我们就会快乐的跳舞。

  2、音乐起,幼儿自由表演动作,教师边观察了解幼儿的舞蹈能力,边跟随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动作,给幼儿以暗示。

  (二)幼儿跟随教师向巨人的花园出发,途中,教师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模仿教师做动作的愿望与兴趣,使幼儿在动作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不同。

  1、今天,我们一起到巨人的花园里去玩吧,那里有最美的音乐和最美丽的花。路很远,还会经过一些有趣的地方,你们可要跟上,千万别迷路了。(间接提出要求:要跟在教师身边。并为后面有语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2、情境一:爬山。缓慢的音乐――上山。欢快的音乐――下山。

  情境二:过小河。缓慢的音乐――趟水。欢快的音乐――将水甩干。

  (三)进入巨人的花园,教师交代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游戏。

  1、听音乐,辨别不同的音乐:欢快――精灵的游戏。缓慢――巨人出现。

  2、交待游戏规则:我们进入花园后,如果听到巨人的声音,就要立刻躲到花丛中,变成花园里一朵小花,这样它就不会发现我们了。游戏开展两遍后结束。

  3、游戏若干遍后结束。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5

  一、19世纪音乐发展的背景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十九世纪的欧洲和北美在政治与经济上发生了怎样变化?以引出对19世纪音乐发展背景的讨论。结合学过的课文内容,想想19世纪的欧美发生过哪些大事。工业革命,殖民国家的扩张,法国共和制的曲折前进,德意志与意大利走向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尝试,等等。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德意志地区的浪漫主义音乐,俄国与东欧的民族乐派音乐和美国音乐。

  二、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的音乐中心是奥地利和德意志。浪漫主义音乐中名曲不断,大家辈出。“乐圣”贝多芬的作品题材丰富,有钢琴奏鸣曲、交响乐和室内乐等,代表作既有柔美的《献给爱丽丝》和《月光奏鸣曲》,又有磅礴的《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贝多芬在26岁时听力就开始衰退,但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那之后写下的。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失去听力无疑是灭顶之灾。但是贝多芬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厄运,发出了“扼住命运的喉咙”的呼喊。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是“歌曲之王”舒伯特。他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以《小夜曲》和《摇篮曲》为代表作。舒伯特的作品清新自然,流畅而富有画面感,其中以《鳟鱼五重奏》最具代表性。歌曲通过“小男孩看鱼-男人钓鱼,鱼儿不上钩-男人搅浑水诱使鱼儿上钩-小男孩惋惜单纯的鱼儿的命运”的过程,表达了音乐家对当时善人被欺、恶人得势的社会现实的不满。经过上面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的欣赏后,请学生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突出个人感受(贝多芬、柏辽兹);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比才、舒伯特);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肖邦、小约翰斯特劳斯)。

  三、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

  俄国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之父”格林卡和“俄罗斯乐圣”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是爱国主义的歌剧《伊万苏萨宁》。柴可夫斯基是俄国最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作品着重内心刻画,旋律和配器富于表现力,代表作是童话芭蕾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

  四、美国音乐

  19世纪末,美国经历了南北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丰富生活的同时也促使音乐的长足发展,这个时代美国的音乐因此别具一格。福斯特的歌曲《淡褐色头发的珍妮》、苏萨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等作品,既表现了美国国力不断上升时的情怀,也体现出美国文化的多元融合特点。《星条旗永不落》便是后来的美国国歌。第二目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

  一、20世纪音乐家的创作的背景

  现代派产生在20世纪初以来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里,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金融危机等种种尖锐的社会现实,使不少艺术家们对现实产生不满和幻灭。他们不是政治家,不可能要求他们去反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在犹豫、彷徨之后,只有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沉浸在各自所向往的艺术形式的探索之中。

  二、20世纪音乐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现代音乐在20世纪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注重个性的表现与表达,在音乐题材、音乐表现方式等方面各流派的差别越来越大,从新古典主义到表现主义进而发展出流行序列等等越来越诡异的风格。

  (一)爵士乐

  (二)摇滚乐

  (三)音乐风格多元化

  (四)比较

  课堂小结:

  一定文化是一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19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音乐的发展在这段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少不了音乐家们的努力,他们不断地创新,用音乐书歌颂着时代,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使音乐在这段时间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6

  设计思路: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歌曲,欢快并富有趣味性,而且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使让孩子喜欢的一首经典歌曲。在歌曲中孩子们重点感受到大鞋和小鞋两种有不同力度的音乐形象,尝试表达不同的脚步声。

  在感受我长大了之后,来让孩子欣赏这个歌曲《大鞋小鞋》,活动分为几个流程,首先感受大鞋小鞋穿在脚上的不同感觉,然后欣赏歌曲,感受歌曲中大鞋和小鞋的不同,理解歌曲中的比喻,感受到歌曲中的诙谐有趣,尝试表达穿上大鞋和小鞋的不同感觉和不同声音。最后学习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感受其中的有趣诙谐和力度变化。

  2、尝试用多种方式表达出其中的力度不同(演唱、节奏、动作等)。

  活动准备:

  音乐、课件、爸爸的鞋、宝宝的鞋。

  活动过程:

  一、大鞋和小鞋感受穿上大鞋与小鞋的不同感觉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爸爸的鞋和娃娃的鞋,让我们来穿一穿,看穿爸爸的鞋与穿娃娃的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让幼儿脚穿大鞋、小鞋走路,听听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并模仿发出的声音,然后让幼儿相互交流穿大鞋、小鞋的感受,及大鞋、小鞋发出的声音。)

  二、欣赏歌曲感受诙谐有趣

  1、欣赏歌曲。

  2、穿上大鞋和小鞋,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3、教师和幼儿一起模仿大鞋和小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节奏。

  4、教师和孩子一起用演唱或者拍手方式表达其中的节奏。

  三、理解表现歌曲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1、再次欣赏教师的范唱(教师可根据歌词内容将第一段唱得强,第二段唱得弱。)

  2、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呢?教师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解释。

  3、如果让你用动作来表达,你会怎样表达呢?

  4、幼儿一起用自己的脚步演绎两种不同的脚步。

  四、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力度

  1、教师指导幼儿听清歌词演唱歌曲。

  2、教师指导孩子演唱时注意两种不同脚步的力度。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体验穿大鞋的快乐。

  2、能够听间奏演唱歌曲,感受间奏给歌曲带来的效果。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体验穿大鞋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大鞋2双(男式、女式各1双)。

  2、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穿大鞋。

  1、出示两双大鞋,请幼儿说一说这是谁的鞋,并想象一下穿大鞋走路会怎样。

  2、请幼儿来穿一穿大鞋,并说一说穿大鞋的感受。

  3、请幼儿穿大鞋学小鸡走、小鸭走。

  二、学歌曲。

  1、教师边学穿大鞋的样子边演唱第一段。

  2、教师假装给每位幼儿发一双大鞋,并请幼儿穿上它,然后跟在老师的身后,一起边唱歌曲,边模仿穿大鞋的样子走路。请幼儿比一比,看谁学的像。

  3、请幼儿说一说:穿上大鞋后怎样学小鸡、学小鸭走路?

  4、教师与幼儿面对面站立,边唱边表演第二段。

  5、教师边弹琴边演唱,请幼儿听一听,歌曲加入前奏和间奏后,听起来跟原来有什么不同?

  6、教师弹琴,幼儿一起听前奏和间奏唱歌。

  三、游戏穿大鞋。

  1、玩法: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边唱边表演,当听到结束句的时候,幼儿想像着脱掉大鞋,穿着自己轻便的小鞋子,快速走到座位上坐好。

  2、游戏反复进行。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8

  设计意图:

  《网小鱼》是一堂轻松有趣的音乐律动课,在组织活动中主要让幼儿能积极参与进来,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幼儿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面对刚入园不久的孩子,他们接触到的音乐种类还比较少,对音乐的感受力还很弱。针对小班年龄特别好模仿动作。所以我选择了一首节奏明显,旋律轻快的音乐《网小鱼》,从中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师幼一同模仿小鱼游泳的环节,活动的重点主要是锻炼幼儿不愿上台表现自己,或是表现的不够自信。从中锻炼他们的自信心及表演欲望。

  活动目标:

  1.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学玩网小鱼的游戏,并能遵守其规则。

  2.学习用小碎步做小鱼游,并较合拍地做吃食动作。

  3.游戏时,注意不与同伴碰撞,体验有序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鱼网。

  2.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鱼宝宝们,一起跟着妈妈去池塘游泳吧!(听乐曲一进行歌表演),引导幼儿用小碎步做小鱼游的动作。

  二、学习小鱼吃食的动作。

  1.师:妈妈游了这么长时间,肚子饿了,你们饿不饿?那你们先休息一下,妈妈去找吃的东西(听乐曲二,时示范表演吃食的动作)宝宝们看,妈妈刚才是怎么吃食的?(啊呜,啊呜)

  2.教师重复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反复练习小碎步及小鱼吃食的动作。

  三、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介绍网小鱼游戏规则并带领幼儿玩游戏。

  1.教师出示鱼网,扮作渔夫,介绍网小鱼的游戏规则。

  2.教师:渔夫要来池塘捉鱼了哦!小鱼该怎么办啊!(四散悄悄地逃跑)并引导幼儿听一听渔夫来了是什么音乐?重点练习听到乐曲三时就快快游回家。

  3.教师:小鱼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唱歌小鱼游吃食游回家)小鱼游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帮助幼儿明确找空地方游,不碰撞的规则)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玩游戏。

  师:今天妈妈和宝宝们一起玩个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就叫网小鱼,你们想玩吗?师幼完整游戏。

  请一幼儿做渔夫带领幼儿玩游戏。

  四、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鱼宝宝们和妈妈玩得开心吗?累不累啊?那我们一起回家休息休息吧!师幼一起做小鱼游的动作出教室。

  活动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一节音乐游戏《网小鱼》,小班的幼儿比较喜欢模仿,本节音乐游戏正好适合,活动中我让幼儿分段欣赏音乐,并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整个活动我创设了鱼妈妈和鱼宝宝一起玩游戏的情境,这无形中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在表演的环节中,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这里我没有苛求幼儿一定要有多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而是根据幼儿的动作来进行提升,让最后完整的动作来自幼儿,我更是运用到了夸张的动作、形象的语言将幼儿带到了我们想象中的大河里,一起游泳、一起吃鱼虫,比如在小鱼找食物吃时,加上情境语言找呀找找呀找找到了,啊呜啊呜帮助幼儿更好的熟悉掌握这一音乐节奏,一拍一拍的吃食。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9

  设计意图:

  《鞋匠之舞》是一首节奏性、情境性较强的音乐,表现的是鞋匠修鞋的过程,音乐欢快、节奏鲜明,是一首利于表演的乐曲。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特征明显的乐曲,因此这首《鞋匠之舞》正好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考虑到小班幼儿更喜欢情境性较强的游戏,因此我将扮演鞋匠修鞋的情境融入到活动中,让幼儿在扮演鞋匠角色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节奏。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音乐的节奏感,我引导幼儿将修鞋的动作有节奏地表现出来,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中的快、慢节奏。

  2.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鞋匠不同的修鞋动作。

  3.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模仿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鞋子图片,胶水图片,钉子、针线图片,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鞋匠之舞》

  活动重、难点:

  能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鞋匠的不同修鞋动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跳舞吗?

  那请你们找一个好朋友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跳舞。(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我们都知道,跳舞需要舞蹈鞋,我这里有一只鞋子,请你看一看它长的什么样?(很大),对啦,它长的特别大,那你猜猜它是谁的鞋呢?它是巨人的鞋。

  今天巨人准备开一场舞会,可是他的鞋子脱线了,还破了一个大洞。怎么办呢?(修一修)

  怎么修鞋子呢?(幼儿说说鞋子怎么修,并表演下修鞋子的动作)

  教师根据幼儿说出的方法总结修鞋的方法:涂胶水、钉钉子、缝线。

  二、感受音乐

  1.倾听音乐

  我们一起来听一首修鞋的音乐,听听节奏有哪里不一样?(播放《1鞋匠之舞》音乐)

  你听到了什么节奏?你猜猜鞋匠这时候会做什么?

  总结:音乐里面有慢慢的节奏,鞋匠会在这时候拿胶水、锤子、针线。节奏变化的时候,鞋匠就开始涂胶水、敲锤子、缝鞋子。

  2.幼儿学习修鞋动作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学一学鞋匠是怎样修鞋子的。注意你的动作要标准,不要破坏鞋子哦。

  我们先来试试(教师先轻哼一遍,指导幼儿有节奏的涂胶水、钉钉子、缝线)我放音乐喽,注意听。(播放《1鞋匠之舞》音乐)

  (幼儿跟随教师分段学习涂胶水、钉钉子、缝线的动作)

  3.幼儿跟随音乐表演

  你们学会修鞋子的'方法了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巨人修鞋子。

  (播放《2鞋匠之舞》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表演修鞋动作)(音乐分四段)

  第一段做涂胶水动作,第二段做钉钉子动作,第三段做缝鞋子动作,鞋子修好了,第四段做跳舞的动作。

  看看鞋子修好了吗?我看看。我觉得脚后跟还有一点没有修牢固,我们再来修修牢。

  站起来,我们一起来修(再一次表演,播放《2鞋匠之舞》音乐)

  三、结束

  鞋子修好了,巨人很开心,他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想请你们一起去参加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一起跳起来。(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内容太多,小班幼儿不能完全掌握很多内容,应该把掌握音乐节奏作为活动重难点解决,根据一稿内容在活动中增添的节奏图谱没有起到重要作用,我应该在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动作之前引导幼儿看图谱,理解图谱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看着图谱做动作,这样幼儿可以自己尝试做出相应的动作。

  在感受音乐的部分,我花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拖了很长时间,应该在感受音乐的时候就单纯的让幼儿听,简单的说说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不需要花很长时间来谈感受。另外,在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可以将活动的重难点引入其中,将重难点前置解决掉一些,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和活动气氛还是不是高涨,因此活动开始部分,我应该选用一些孩子喜欢的、好玩的游戏,调动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在一个放松的气氛下进行活动。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0

  课标要求: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音乐的大众化、多元化趋势,如摇滚乐。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教学建议:

  1、关于“浪漫的乐章”一目,主要介绍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

  (1)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发展和主要特点

  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2)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B.舒伯特。舒伯特是德国近代艺术歌曲的创始人,被称为“歌曲之王”。所作的600多首歌曲显示出卓越超群的曲调写作能力。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

  C.舒曼。舒曼,是德国作曲家。自幼爱好文学,音乐,但是母亲强求他学了两年法律。为了急于成为优秀的钢琴家,把自己手吊起来练琴,致使手伤而改攻作曲。加之为婚姻之事的长期苦斗,使舒曼一生的大部时间为一种痛苦的幻觉和恐怖的心理所折磨,患上严重的精神病。舒曼的钢琴作品集中表现了许多日后成为浪漫主义时代钢琴风格的特征。他对浪漫主义诗歌的敏捷而直接的洞察力表现在他的歌曲形式丰富多变、表情亲切。描写人和他自己的内心活动,是舒曼创作的基本主题,着重于复杂心理活动的刻划,体现出感情的无尽丰富、美妙和力量。

  2、关于“民族乐派音乐”一目,主要介绍民族乐派,建议教师讲清:

  (1)民族乐派的出现及特点

  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着重以本民族的民歌、民间舞曲为素材,采用本民族的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和人民解放斗争事迹为题材,并且将民族音乐的鲜明特点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优秀传统以及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风格紧密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大量既有独特艺术个性和民族感情,又有强烈艺术生命力的作品。他们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热情地歌颂自己伟大的祖国、民族和人民,反映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内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A.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1840—1893)是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他出生在俄国维亚特斯基省的一个贵族家庭,10岁在彼得堡法律学校读书时,便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23岁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年,他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在梅克夫人的资助下,从事专业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所作的。1893年10月28日,柴可夫斯基在彼得堡亲自指挥演出他的代表作品《第六交响曲》,9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繁多,体裁广泛,仅大型作品就有:10部歌剧,以《叶甫盖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最为著名;6部交响曲,以《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最为著名;4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3部舞剧——《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以及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八一二序曲》、《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他的作品被称为“俄罗斯之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真挚、热忱,注重对人的心理的细致刻画,充满感人的抒情性,同时又带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戏剧性。他的旋律具有俄罗斯民族那种特有的风格,他的和声浓重、丰满,显露着作曲家本人的个性气质,富有难以言传的魅力。一百多年来,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以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性,广为世界人民喜爱,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B.德沃夏克。德沃夏克是捷克民族乐派最重要的作曲家。他1841年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一个小村庄。16岁的时候他来到布拉格,开始了音乐学习,后来成为捷克国家剧院乐队的中提琴手。l873年,他的爱国主义合唱作品《赞歌》的演出成功,促使奥地利艺术部给于他经济上的补助。然而他最初在音乐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勃拉姆斯的提携。勃拉姆斯极力推荐德沃夏克是一位前途无量的作曲家,而且还说服了一家德国音乐出版商出版了德沃夏克的《摩拉维亚二重奏》和《斯拉夫舞曲》。这使他有条件去欧洲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同时还获得了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的职位。德沃夏克的音乐具有自然而优美的特性,他在欧洲很快出了名。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邀请他去作院长。这次美国之行产生了他作品中最杰出的两首名作:《自新大陆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阿美利加》。《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德沃夏克的第9首交响曲。所谓"新大陆",又称"新世界",指他客居的美国。但是,作为一个捷克作曲家,他是不会去写一部美国作品的,作品充满了他身居异国而怀念故乡的情绪。曲中采用了美国印第安民谣及黑人灵歌作材料,以他的民族性手法并经过加工和整理而成的,带有捷克风格。在纽约演出时好评如潮,取得很大成功。现在,它已经成为世界交响乐宝库中的经典之作。弦乐四重奏《阿美利加》同样具有浓厚的捷克风格。对故乡的热爱使德沃夏克放弃了美国优厚的物质条件,3年后,他回到祖国,任布拉格音乐学院院长。3年后,他在布拉格去世。德沃夏克留下的作品显示了他的多种创作才能。9部交响曲、14首弦乐四重奏、许多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协奏曲、4部清唱剧、5首交响诗、11部歌剧和大量声乐作品。在他的音乐中,民族主义情感和古典主义的结构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对后代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关于“音乐的变奏”一目,主要讲述了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建议教师讲清:

  (1)印象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它的音乐形式、织体、表现手法、基本美学观点以及所追求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效果都与古典和浪漫主义有着很大的分歧与差别。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原则与风格是严谨、规整,浪漫主义音乐是注重情感的表现与激情的发挥。与之相比较,印象主义音乐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是更多地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一种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在乐曲的形式上多采用短小的、不规则的形式,以便更好地体现出印象主义音乐较为自由的特点。

  法国音乐家德彪西是公认的印象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象其他法国作曲家的作品一样,德彪西的音乐是标题音乐而不是绝对音乐。十九世纪末,法国出现了一派叫做“印象主义者”的画家和诗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梦幻的美,于是作曲家德彪西力图用音乐来达到“印象主义者”用绘画所达到的同样效果。在使用新的和声和音乐方面,德彪西是现代音乐的先驱。他建造的那种古怪的、非尘世的音乐,主要是采用完全没有半音关系的“全音阶”和许多在空气中根本听不见的“泛音”。德彪西还在管弦乐队里使用各种乐器的不同组合来发出柔和的带有闪烁性的音响效果。起初人们听他的音乐觉得不知所云,但当他们听惯了的时候,便发现其中妙趣无穷了。

  (2)表现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和他的两个学生贝尔格、韦伯恩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一种相悖于印象乐派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技巧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以其极大的主观性着眼于人类精神与体验的直接表现。在抗衡着印象主义客观性的同时,追求形式上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最大自由,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的囿限,显示其表现主义的共性特征。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

  勋伯格,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家境清寒,曾在银行当小职员。他作曲靠自己摸索。后来与其门生韦伯恩和贝尔格一起形成“新维也纳乐派”,为十二音作曲技法的开山鼻祖,基本上自学成才。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瓦格纳影响,后逐渐倾向于无调性,代之以半音阶风格的十二音体系,从而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主义的音乐理论。1933年勋伯格流亡到美国,后加入美国籍。晚年创作由朗诵、男声合唱、管弦乐演出的名作〈华沙幸存者〉,用音乐向纳粹提出强烈的抗议。其音乐理论与作曲体系对世界有较大影响,主要著作有《和声学理论》、《和声的结构功能》和《作曲基本原理》等。

  (3)新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音乐中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实验性的流派和思潮,另一方面一些重要的作曲家都经历了一段较为稳定的风格发展过程。新的美学观念和音乐思维层出不穷。从20年代初到50年代,新古典主义可以说是影响面最大的一种音乐流派。新古典主义在美学思潮上,不但否定浪漫主义音乐的标题性和主观性,也否定后期浪漫主义及其引伸出来的表现主义那种夸大的幻想和表现。新古典主义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去反映紊乱的社会和政治,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创作应该回到“古典”中去,回到“离巴赫更远的时代”去,那里有音乐的纯粹的美(不混杂诗或绘画等);作曲家应该摆脱主观性,而以冷静的客观性把古典的均整平衡的形式,用现代手法再现出来。

  新古典主义最典型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缪斯的主宰阿波罗》、《仙女之吻》、《诗篇交响曲》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作品有的选自古代神话故事,有的采用中世纪的宗教题材,在音乐上则力求模拟古代音乐风格并以现代的技法与之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拟古的音乐风格。

  4、关于“风靡全球的摇滚乐”一目,建议教师讲清: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期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市场交叉"是指原来在一个市场发行的唱片,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有些歌曲在节奏布鲁斯销售榜上名列前茅,同时在波普(指当时的流行歌曲,叮砰巷歌曲的延续)榜上也倍受欢迎。看到这种有利可图的市场交叉情况,有些大唱片公司很快根据正流行的节奏布鲁斯歌曲制作出自己的版本,由此导致了大量"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

  同一般流行音乐相比,摇滚歌曲有以下几大特点:它多半以12小节为单位,加以反复,而一般流行歌曲 则以8小节、16小节为单位,或坚守一首歌32小节的模式;从节奏上看摇滚歌曲则是以早期布吉乌吉每小节8拍发展而来,它的重音在后半拍,对贝斯的重视超过鼓;从和声中看,摇滚歌曲多半用变调而少用7个全音,它不是用最引人的旋律来打动听众,而是用强调精神与感觉,用延长音的效果来“扩大知觉,解放自我,并发觉世界”。摇滚乐突出的标榜吉他和电子乐器的乐队风格,将乐器触弹成跳动式的合奏,并在间奏部分制造出即兴演奏的乐句。吉他手的和弦奏法仿效爵士吉他的奏法,多强调第1至4弦的音质。偶尔还变化音调,制造出回响和破坏性的效果,在吉他独奏或结束时通常会特意强调单弦奏法。

  延伸阅读

  四、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专题八)

  课标要求: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电影的诞生;世界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现代电视技术先驱;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部概要式的影视艺术起源发展史,教材分别从电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电视艺术的兴起与发展;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三个方面作了介绍。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议教师讲清: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1)影视艺术出现和发展条件

  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电影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的推出满足观众期待需求的作品。

  (2)电影的发明阶段

  路易·卢米埃尔,法国电影发明家和电影导演,他制成的“活动电影机”可以将活动的物像用摄影机拍摄在胶片上,又能通过放映机将这些记录在胶片上的活动物像投射到银幕上──是一种既是摄影机同时又是放映机和洗印机的机器,满足了多人观看的需要。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里乔托·卡努杜发表的一篇论著中第一次宣称电影是继建筑、音乐、美术、雕塑、诗歌、舞蹈这六种艺术后的一种新兴艺术,它是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形式。

  (3)电影的发展

  电影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声走向有声,从黑白转向彩色,由小规模、低技术制作形成大规模、系列化和专业化制作的转变过程。

  1925年,美国电话和电报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投资数百万美元,终于解决了有声电影的关键技术──音画同步的问题。1926年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率先购买了该技术,1927年该公司拍摄了电影《爵士歌王》,这部影片其实只是在无声片中加进四支歌、一些台词和音乐伴奏,但它使对白、音乐、歌唱融为一体,它标志着电影史上一个新时代──有声片时期的开始,从此电影由纯视觉艺术成为视听综合艺术。1935年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家》拍摄成功,标志着彩色电影的问世。自此,电影具备了画面、声音和色彩三大要素。

  二战后,电影艺术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欧洲、亚洲出现了具有民族风格的电影。美国好莱坞电影《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都属于高科技的科幻片。《泰坦尼克号》中悲壮的爱情成为全球传颂的经典,本片获得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效、最佳摄影等11项大奖。

  2、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1)电视系统的研制成功

  英文中电视television是由希腊文tele(从远处、远的)和拉丁文visio(看)组成的,它的意思是远距离传送可视画面。引导学生思考电视出现的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9世纪末,少数先驱者开始研究设计传送图像的技术。1904年,英国人贝尔威尔和德国人柯隆发明了一次电传一张照片的电视技术,每传一张照片需要10分钟。1924年,英国和德国科学家几乎同时运用机械扫描方式成功地传出了静止图像。但有线机械电视传播的距离和范围非常有限,图像也相当粗糙。

  1923年,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器的专利,他首次采用全面性的“电子电视”发收系统,成为现代电视技术的先驱。电子技术在电视上的应用,使电视开始走出实验室,进入公众生活之中,1925年,英国科学家研制成功电视机。1928年,美国纽约31家广播电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由于显像管技术尚未完全过关,整个试验只持续了30分钟,收看的电视机也只有十多台,此举宣告了作为社会公共事业的电视艺术的问世,是电视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

  1929年美国科学家伊夫斯在纽约和华盛顿之间播送50行的彩色电视图像,发明了彩色电视机。1933年兹沃里金又研制成功可供电视摄像用的摄像管和显像管。完成了使电视摄像与显像完全电子化的过程,至此,现代电视系统基本成型。今天电视摄影机和电视接收的成像原理与器具,就是根据他的发明改进而来。

  (2)电视艺术在英国、美国的发展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播出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歌舞节目,并首次开办每天2小时的电视广播。全伦敦只有200多台收视电视机,但它标示着世界电视事业开始发迹。对当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报道,更是年轻的电视事业的一次大亮相。当时共使用了4台摄像机拍摄比赛情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电子摄像机。这台机器体积庞大,它的一个1.6米焦距的镜头就重45公斤,长2.2米,被人们戏称为电视大炮。此后,价格相当昂贵的电视在英国中上层家庭开始有所普及。1937年,该公司播映英王乔治五世的加冕大典时,英国已有5万观众在观看电视。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英国约有两万家庭拥有了电视机。

  1939年4月30日,美国无线电公司通过帝国大厦屋顶的发射机,传送了罗斯福总统在世界博览会上致开幕词和纽约市市长带领群众游行的电视节目。成千上万的人拥入百货商店排队观看这个新鲜场面。二战结束时,美国约有7000台电视机。二战前开办电视的还有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

  (3)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

  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

  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3、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卡片式图谱、画笔画纸、大图片

  活动过程:

  一、学唱副歌部分,并理解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1、播放课件,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观察彩虹是什么样子的。

  2、彩虹真漂亮啊,它不但漂亮,还会唱歌呢,你们听教师范唱,并带幼儿唱练声部分,启发幼儿唱的像彩虹一样美、圆润、流畅。

  3、小雨点听到彩虹这么美妙的歌声,不由自主的唱起歌来、跳起舞来,你们看出示小雨点,请幼儿说说小雨点是怎么唱歌跳舞的,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4、请幼儿观察雨点的大小,引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强-弱-弱。

  二、学唱歌曲,并用绘画的方式创编部分歌词。

  教师:小雨点在哪儿跳舞?

  1、出示图谱,教师范唱,幼儿学唱,并说说小雨点是在哪儿跳舞的。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小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并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只需画出简单的轮廓,并讲述自己画的小雨点在哪儿跳舞。

  3、教师将幼儿的画贴在图谱上,大家分享,唱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三、变换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1、将幼儿分成两组,练习问答对唱。

  2、游戏小雨点跳舞。

  请幼儿扮演小雨点,教师当小鸟,师幼对唱,并自编动作。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三拍子的唱法掌握的还不够。

  2、创编环节幼儿兴趣很高,不过创编的歌词还不够丰富。

  小班音乐《小鸡小鸡在哪里》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初步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想象自己是不同动物形象时的动作,并模仿动物的叫声。

  3.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重点难点:

  尝试替换歌曲中的部分歌词,并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打招呼

  用《小幼儿鸡小鸡在哪里》的音乐和幼儿互相问好。

  二、学唱歌曲

  1.玩捉迷藏的游戏。师出示母鸡图片:母鸡可着急了,这边找,那边找,你们知道它在找什么吗?母鸡编找边喊小鸡小鸡在哪里,我们帮母鸡一起来找,好吗?

  2.幼儿模仿母鸡边喊边找。师出示小鸡:叽叽叽叽在这里。小鸡找到了。

  3.幼儿扮小鸡,老师扮母鸡,一起说歌词。

  4.交换角色。

  5.在琴声伴奏下,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跟唱。

  6.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一起演唱。

  7.尝试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师先扮演母鸡,幼儿扮演小鸡,边唱边模仿小鸡的动作。(注意前后衔接)

  8.交换角色。

  9.用不同的方式练习对唱。分小组、男女组对唱。

  三、创编歌词。

  1.师出示各种小动物的图片,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并填入歌曲中,唱出来。

  2.创编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边做边唱。

  3.请一幼儿看图片来问,其余幼儿回答。用对唱的方式演唱。

  活动应变与反思:

  在学唱歌曲前,我先用歌曲的音乐和幼儿来互相打招呼,这样就让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熟悉音乐后,我创设了几个小情境,将歌词填入歌曲中,让幼儿觉得在玩中学会了歌曲。因为一开始在打招呼时,就用了对唱的形式,所以演唱时,也就难不到大家了。在最后,我还请了个别幼儿来扮演动物妈妈问,其余幼儿回答,这样的方式幼儿很喜欢,积极性很高,大家还创编出了图片以外的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呢。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2

  活动目标:

  1、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在老师的引导下,表现歌曲中大鞋和小鞋不同的音乐性质。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穿过大鞋和小鞋。

  2、图谱。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脚上穿的鞋子舒服吗?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出去走走吧!随音乐有节奏地踮步走、踏步走进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大鞋和小鞋的不同特征。

  1、(出示大鞋和小鞋的图片)咦,这是什么?这两双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你穿过这么大的鞋吗?大鞋怎么样?你穿过这么小的鞋吗?小鞋怎么样?(又大又重和又小又轻)

  3、(出示节奏谱)这儿有两张节奏谱,请小朋友先自己拍一拍再一起拍一拍。(大鞋缓慢,用四分音符的节奏表现;小鞋轻快,用八分音符的节奏表现。)两张节奏谱有什么不一样?哪张送给大鞋?哪张送给小鞋呢?

  4、是呀,大鞋又大又重,用慢的节奏表现;小鞋又小又轻,用快的节奏表现。我们也来穿穿又大又重的大鞋和又小又轻的小鞋吧!(做做动作,感受沉重缓慢和小巧轻快)

  三、引导幼儿听音乐,启发幼儿学习大鞋和小鞋所发声音的`不同。

  1、教师清唱,幼儿欣赏歌曲。

  过渡:老师把大鞋和小鞋编成了一首歌,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我在歌里唱了些什么?

  提问:

  ①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谱)

  ②我穿着爸爸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发出了什么声音?

  ③我穿着娃娃的鞋像什么?走起路来会发出什么声音?

  2、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过渡:我们再来听一听,想一想这些小图片应该怎么摆放?

  请一幼儿上来摆一摆,并一起说一说、唱一唱,验证对错。

  四、幼儿学唱歌曲,能唱出歌曲的不同性质。

  1、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唱一唱这首歌曲吧。真好听!声音再整齐一点会更好听!

  2、唱得真好!这一次我们把大鞋又大又重、小鞋又小又轻的感觉唱出来,你们能行吗?

  五、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1、我们来合作演唱好吗?

  ①请男孩子唱大鞋,女孩子唱小鞋,大鞋要唱得怎么样?(沉重缓慢)小鞋要唱得怎么样?(轻快跳跃)

  ②交换一下,请注意你们的声音哦!

  2、表演歌曲。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呢?那我们一起来表演这首好听又有趣的歌曲吧!

  教后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顺利的结束了,下面我从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经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儿在生活中常常穿着玩的,歌曲中的两段的节奏富有对比性,大鞋和小鞋不仅外形具有对比性,而且所发出的声音也富有对比性。大鞋沉重缓慢,用四分节奏表现;小鞋小巧轻快,用八分节奏表现,我把这一音乐元素作为了活动的重难点,活动中,我还把重难点并重前置,突出了学习的重点,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如果把歌曲中的两种声音的练习放到第二环节来,让幼儿说说、唱唱,那么后面学习歌曲就更容易了。

  环节的设计流畅、紧扣,过渡自然,通过引导幼儿交流想法、做做动作形成了一个动静交替的课堂,制作的图片精致漂亮,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为学习歌曲降低了难度。在请幼儿摆放图片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唱一唱帮助验证,让幼儿自主地发现摆放的错误,在请幼儿来纠正,并带幼儿多读两遍歌词,为后面的演唱做充足的铺垫。在幼儿演唱歌曲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演唱方式,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兴趣,也巩固了学习的效果,体验了合作的快乐。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3

  活动目的:

  1、学会自己穿鞋,分清鞋的正反。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力,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

  1、纸制鞋样每人一双,贴绒板

  2、“找朋友”的音乐磁带一盘。

  3、木偶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猜谜语:

  “我有两个好朋友,天天跟我地上走,风里来,雨里去,亲亲热热不分手。”

  (鞋)

  2、木偶剧《鞋娃娃》

  出示一双放反的鞋样。(哭声)

  教师问:“鞋娃娃,你为什么哭呀?”

  鞋娃娃:“我被小朋友穿反了,我可难受了。”

  教师:“谁来帮助鞋娃娃?”教师请一个幼儿把鞋正过来。

  鞋娃娃:“谢谢小朋友,你们真是爱帮助人的好孩子。再见。”(小朋友:再见)

  二、引导幼儿进一步辨别鞋的正反。

  出示两双鞋样(一正一反)。

  教师:“哪双鞋是正确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两双鞋的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穿对的鞋子就像两个好朋友头碰头,中间有个小窝窝,就像两个好朋友张着嘴笑。

  三、通过做游戏,反复操作,分清鞋的正反,并学会穿对鞋。

  小班音乐游戏《小青蛙打呼噜》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按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青蛙头饰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会去哪里冬眠呢?

  对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闭上眼睛打呼噜了。

  二、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1、师:小青蛙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3、师:刚才很多小朋友唱的声音特别好听,下面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这一次谁唱声音最好听。

  4、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你们想不想做小青蛙呢?那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收起了小鼓,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谁来做一做?钻进了小屋可以怎么做呢?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张老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闭上眼睛打呼噜,等张老师说完这句话就请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张老师会在一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一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四、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课后反思:

  《小青蛙打呼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我准备了四张图片来展示歌曲的内容。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出示头饰小青蛙来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忙着过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吗?接着出示后三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内容,提炼歌词: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然后再加上旋律,带领孩子们学会说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就组织孩子们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当幼儿兴致很高时,我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被老师摸到头的要学小青蛙呱呱叫两声。但是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刚开始时,由于青蛙只叫了两声,孩子们听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有点乱。有的小朋友不闭上眼睛偷偷看,我这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强调了一遍游戏规则,并请摸到头的青蛙呱呱叫两声后,再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在接下来的几次游戏中,幼儿听得清楚了,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秩序好了很多。最后还有很多孩子边呼呼大睡,边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睡好了!大家开心极了,我们边唱边玩游戏,好几遍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4

  活动目标:

  1.知道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并掌握节奏。

  2.能记忆歌词内容,基本掌握歌曲。

  3.喜欢歌唱活动,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

  1.音乐《夏天的雷雨》;

  2.歌曲内容图谱一份;

  3.有关雷雨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打雷时的场景,吸引注意力,导入活动

  师:发生什么事了?

  (引导幼儿观察闪电、下雨、乌云等等)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认真听,等等请你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导入下一个环节)

  二、师示范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

  1.师有感情地唱一遍歌曲,并提问。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

  三、出示图谱,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此句歌词的图谱,并解释图标代表含义。

  师: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再次记忆歌词师: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听到不一样的歌词了吗?

  3.幼儿再次听音乐,重组图谱顺序,帮助记忆歌词顺序。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特点:问答式,第一段是提问,第二段是回答)我们用?来表示提问,小嘴巴表示回答,一起听听,提了几个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最后问什么?都是怎么回答的?

  4.看图谱演唱歌曲,巩固记忆歌词顺序。

  四、分析讨论,演唱歌曲

  1.出示节奏型图谱,认识切分音。

  师:是什么样的节奏?(师范唱,引导幼儿发现节奏规律)什么样的节奏呀?我们一起边唱边用手拍出来。(引导幼儿学习切分音的唱法,掌握正确的节奏)

  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师:我们请男生来问,女生来答。

  五、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分析闪电、打雷、落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师:闪电要一闪闪,可以怎么做?打雷轰隆隆地响呢?大雨落下来可以怎么表示落呢?(引导幼儿创编,发现好的请其上前示范,没有的时候师示范动作,并引导幼儿跟着练习)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做得很棒,我们跟他一起来一遍。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怎么样?像不像闪电在发光?

  2.幼儿表演,体验愉快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教后反思:

  今天我开展了一节音乐活动《夏天的雷雨》。在前一天,我便仔细的看了教案,并进行了修改。我将目标重点定位在演唱歌曲上,让幼儿体会歌曲一问一答的形式。

  活动开始了,我先情境导入,播放了雷声和雨声让幼儿倾听,提出问题: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由于很贴近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告诉了我答案:是打雷和下雨的声音。紧接着我便立刻让幼儿学一学打雷和下雨的声音:轰隆隆、哗啦啦,为了引出闪电,我问孩子们:一般打雷的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什么呢?闪电。有几个机灵的孩子立刻说道。有了这些导入,下一步我便清唱了歌曲的第一段,紧接着我便让孩子根据我第一段中提出的问题来创编第二段的歌词,可是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创编。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拿出目标想:我有没有达成预设目标呢?第一个是欣赏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能够体会到歌曲的情感,应该说我的第一个目标已经达成了。那第二个演唱目标,也就是重点目标呢?大部分孩子都没有能熟练地掌握歌词,于是,我在想,这是什么原因。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感觉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思维不是很活跃,甚至有的孩子出现浮躁的现象,兴趣不是很浓厚。反思后,我发现在课堂上我缺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图谱,我忽视了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其实,在此之前,我一直是准备图谱或图片来进行音乐活动,而此次音乐活动我想尝试不用图谱开展音乐教学,想换一种形式开展,在活动中原本让孩子在解答第一段的问题时尝试创编第二段歌词,可是我却高估了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还是乐于在图谱的提示下学习歌曲,在歌曲演唱有趣形象的图谱对中班孩子的吸引力比较大,并且图谱能够有效地让孩子们掌握歌曲的内容。他们喜欢看着生动的图谱进行音乐活动,所以图谱在中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体会到了图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并且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音乐活动,可我也在这次失败中获得了很多。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15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动作或歌声等)表现对强弱力度的理解。活动准备:歌曲录音、相关ppt,各种自制乐器,幼儿有观察和聆听过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及声音。

  活动过程:

  一、自然导入,复习歌曲《太阳喜欢》。

  今天的天气真正好,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们拍手唱。我们来唱一首什么歌?《太阳喜欢》

  二、欣赏歌曲旋律,感受强弱不同。

  1.这首太阳的歌曲真好听,我们的.雨朋友也不甘示弱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雨的歌吧!仔细听,里面还藏有一个小秘密呢?

  2.教师弹奏钢琴,请幼儿仔细倾听。

  3.提问:你从这段旋律中找到雨朋友了吗?里面藏了一个什么秘密呢?(大雨和小雨)什么时候是大雨?什么时候是小雨?(声音响的是大雨,声音轻的是小雨)三、欣赏ppt,进一步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1.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找到的小秘密是不是大雨和小雨呢?

  2.请幼儿欣赏ppt,进一步感知大雨和小雨的强弱不同。

  3.提问:大雨和小雨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大胆表述)

  四、多种方式表达强弱力度

  1.动作表现

  (1)大雨和小雨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我们能不能用动作也来表现大雨和小雨呢?

  (2)鼓励引导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对大雨和小雨的不同感受。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4)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2.乐器表现小乐器也想来和大雨小雨做朋友。它是想和大雨做朋友还是和小雨做朋友呢?请幼儿自选乐器,并能讲述自己选择的理由,尝试表现大雨或小雨。

  五、学唱歌曲

  1、大雨和小雨到底都唱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3、大雨和小雨唱了些什么?他们唱歌的声音一样吗?

  4、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吧!请幼儿随ppt演唱歌曲,重点表现出强弱对比。

  六、手指游戏:下雨了。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两只小手做雨点,雨点从天空落下来,淅沥沥,淅沥沥,雨点雨点真调皮。两只小手做雨伞,雨点落在雨伞上,啪啪啪,啪啪啪,小伞小伞遮住我。两只小手做小船,雨点落在船浆上,哗啦啦,哗啦啦,小船开进大海里。

【音乐与舞蹈高中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教案:《快乐的舞蹈》01-23

高中舞蹈课教案01-22

高中音乐教案优秀10-20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舞蹈创编01-10

高中音乐课教案06-28

舞蹈的教案11-13

中班舞蹈教案10-08

舞蹈教案优秀11-18

关于舞蹈教案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