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美术教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指点画
2、知道爱护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3、初步了解点画的特点和简单技巧
活动准备:
两幅表情相反的大树每组一盘绿色颜料,抹布,幼儿人手一份画好树干的画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许多树妈都很高兴,因为她们的树叶宝宝都回来了,看,树叶宝宝在风中跳舞,因此,这个树妈妈很开心。
出示:"难过的"大树妈妈图片,说: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棵树妈妈,她不开心,为什么呀?
幼1:她没有树叶宝宝幼2:她的孩子不见了,怎么办呢?
幼a:告诉警察叔叔
幼b:我帮她找
幼c:我给她画上树叶
师:小食指听到忙跑过来对大树说:树妈妈,我帮你找宝宝。
小食指:站起来,蘸上绿色送一片图一只的宝宝,小食指躺下来送给树妈妈长一点的宝宝,小食指这一片、那一片给大树妈妈送了许多宝宝。
大树妈妈开心的笑了(换表情)说:谢谢你!小食指说不用谢,小食指脱下绿衣裳(在抹布上擦干净食指)回家了。
师:大树妈妈有了宝宝开心极了,你们谁也想来给树妈妈送宝宝的?(幼儿踊跃举手)师请一位幼儿操作师:你真了不起,大树妈妈得到那么多宝宝,她谢谢你,这儿还有许多妈妈等着大家帮忙呢?你们愿意吗(幼愿意。)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帮这些大树妈妈。
二、幼儿操作
在轻柔的音乐中幼儿认真操作,有的幼儿还对大树妈妈说些安慰的活,师在巡视时鼓励幼儿你的小手指真能干,画的树叶宝宝真多,树妈妈会非常开心的。
三、展示作品
师:我们宝宝帮助了树妈妈,她们非常开心说:谢谢小一班的小朋友。
幼:不用谢。
师:我们和树叶宝宝一起跳个舞吧!
结束:随观快的旋律,师生共同跳舞!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大胆尝试用手指印画,通过欣赏、观察范画作品,了解在手指印上用记号笔进行添画的方法。
2、在绘画过程中能大胆想象和创造,并注意画面的整洁。
教学准备:
1、范画一张。
2、在白纸上画一个放大的椭圆形的手指罗纹。
3、水粉颜料、记号笔、抹布、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出示范画: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画,你看看上面有些什么呀?(有毛毛虫、小鸡、葡萄、蘑菇、小兔、刺猬、人等等)“小鸡叽叽,小猫妙妙……”咦?这些画与我们原来看到的图画一样吗?(不一样)你知道它是用什么画的吗?(引导宝宝注意到是用手指印的)
2、小结:哦,原来它们全都是用手指印出来的`。
3、出示手指罗纹:为了让小朋友能清楚的看清我们手指的罗纹,老师这里有一张放大的手指印,你仔细看看,自己手指的罗纹是怎样的?(一圈一圈的)下面请宝宝自己也来用手指试一试,看看能印出那些东西来?
二、引导幼儿尝试手指印画,初步了解印画的基本方法。
1、在印画之前首些要想好你要印什么,然后用手指蘸上水粉颜料印在纸上,等稍干后再用记号笔进行添画。
2、提醒幼儿手指印不要印的太密,以免影响添画,使画面过于拥挤。
3、印好后将手指在抹布上擦干净。
4、教师在范例上进行添画,变出一只大公鸡。
现在我们一起来变只大公鸡好吗?(好)请小朋友想一想印大公鸡先印什么(身体)那么用哪只手指印呢?(大拇指)为什么要用大拇指印?(因为身体大)再印什么(头)用哪只手指印(食指)为什么要用食指印?(因为头比身体小,食指比大拇指小)然后在用记号笔添上脖子、尾巴、脚、鸡冠。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幼儿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分享制作成功的快乐
印好后一起欣赏评价宝宝的作品,鼓励宝宝大胆地创作更多的手指印画。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
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后记: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2《插插接接》
教学目标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
教学流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教师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纸片插接)。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
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形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师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
(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形代替)
(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
(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得越高,底座建议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
3《奇妙的对印》
一、教材分析:
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一般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容易出现。倒影具有恬淡、宁静之美,是艺术家们乐意表现的题材。本课中出现的作品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秀美术作品之后,要让学生明白:懂得取舍,
确立景物的主体,再配以适当的背景,选择合适的媒材,是表现的`关键。
《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在学习中尝试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印的方式在本课除了表现倒影外,还可以表现照镜子的内容。课本中的瓶花蝴蝶等,揭示了对印具有对称的特征,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易变干,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尝试。利用对印的方式表现美术作品,既简便又容易出好效果,巧妙、逼真。倒影的表现方法有利于学生对这种新的造型表现形式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因而我在教学时,努力想办法把学生的这种兴趣激发出来。在引导学生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的乐趣,并使学生体会到:美术创作不仅要在画面上创新求异,在作画工具、程序上也可以想出新办法来,以获得新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感受对印的乐趣,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难点:利用对印的方法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四、教学方法: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享受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奇妙的倒影》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让我们放松一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优美的歌曲想不想听呀?(生:想听)那好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歌曲中描绘了
怎样的画面,请欣赏歌曲。(教师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怎样的画面呀?说给老师听听。(生:我感受到了画面中有山有水有小船。)(出示图片)旁白: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影着这样的山,我们要是乘上竹筏小舟,那可真是“人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刚才的图片里你看到了什么?(生说)(引出课题:倒影)板书
(二)、情境教学认识倒影。
1.找相同点(出示图片1:廊桥)这张是一座廊桥的,倒影教案,上面的这个是:(生:真实的桥)下面的这个是:(生:倒影)真实的桥和倒影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生:外行、颜色、、、)
2.找不同点(同一张图片)仔细观察那么它们之间有不同的地方吗?(生:上下方位不同、、、)(出示图片2:大理三塔)这张图上的真实景物和倒影一样吗?(生:真实的景物清楚,倒影模糊看不清楚。)为什么这张图片的倒影看不清楚呢?(生:下雨、有波纹、有水面)对,因为有波纹,所以倒影我们就看不清楚了。(板书:波纹)
3.找分界线(出示图片3)这张倒影清楚吗?(生:清楚)为什么清楚?(生:没有波纹)我们仔细来看这张图片,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真实的景物和倒影是连在一块儿的?他们之间有一条线,那条线我们就叫作:分界线(板书)。下面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些作品的分界线。(出示多张图片请学生上台来找)
(三)、欣赏倒影画作
1.油画2.水彩画3.国画4.卡通画
(四)、讲解倒影画法
1.(出示图画:《鹅》)同学们,这张画怎么画出来的?(生说:先画,然后折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法在投影仪上进行演示,出现两个问题:1景物和倒影之间分得太开;
2上面的景物不能完全印下来。)怎么改进一下他的方法呢?(生:先折,然后画,再印。)(教师再一次在投影仪上边演示边讲解:1将纸对折;2将纸展开来,沿着对折的这条线进行画画,这条对折的线就是分界线;3再对折,用手轻轻地按;4打开来倒影就有了。)2.(再一次出示图画:《鹅》)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张图画,真实的鹅和倒影的鹅还有哪里不一样?(生:倒影上还有波纹)好,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先涂色块,再勾花边的方法装饰裙子。
2、增加对线条、图案美和色彩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涂色—裙子
2、动画片—这条短裙多少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片,欣赏美丽的花裙子。
2、提问:花裙子漂亮吗?哪些地方漂亮?
(引导幼儿说出,鲜艳的.颜色,漂亮的花边。)
二、展开
1、出示涂色—裙子
这件裙子漂亮吗?为什么不漂亮?
我们把它变成一件漂亮的花裙子好不好?
怎样让她的白裙子变成花裙子呢?
(让我们用彩笔来帮忙吧!)
2、讨论:给白裙子上画什么呢?
(画花儿、鱼儿,小兔子,熊猫,苹果……等等 )
3、教师示范
(1)先用较深的彩笔在上面勾出花纹。
(2)再用两三种稍浅的颜色涂在裙子上。
看!变成漂亮的花裙子了。
小朋友还可以设计其他的漂亮图案,看谁设计的花裙子最漂亮。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鼓励幼儿大胆设计。
三、结束
作品展示,对优秀的作品进行评析。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和智慧去创造美,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美好。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道花朵的结构,颜色的变化。
2、掌握画砂纸画的技法,能用不同的力度和色彩表现画面的主次层次。
3、感受画砂纸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花图片、砂纸画范例、人手一张砂纸、蜡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种花图片,讨论引出课题:
——大自然里有许多漂亮的花,今天老师都给这些漂亮的花拍了照片,带来给小朋友看。
——小朋友你们喜欢那一朵花,都可以说说花的颜色和形状吗?
小结:花有花心、花瓣;每朵花的花瓣颜色都不同(如: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就变白了)
二、教师讲解示范:
1、出示白纸和砂纸,让幼儿观察砂纸的特点,大胆讲述砂纸和白纸的不同之处。
(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2、画画时用什么样的方法涂色呢?师幼共同用手指抚摸手背的方法感受力度的轻重。
(涂底色时用油画棒平贴在砂纸上轻轻的扫过。画主要部分时要用力,象手指重重的按在手背上。)
3、引导幼儿大胆在砂纸上画出漂亮的花朵。
(1)用白色蜡笔画出花的外形。
(2)试涂各种颜色,探索发现适合砂纸画选用的颜色。
(花心黄黄的、花瓣颜色从花心深深的红慢慢变白)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作画。
四、作品展览,幼儿互评。
从画面的主次层次表现情况、颜色的选择、内容的表现的情况。
美术教案 篇6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齐白石的艺术成绩、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阴刻、阳刻、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身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身的独特感受。
隐性目标: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干感受到美;激发同学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重点:齐白石的艺术成绩、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示。
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身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身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业本和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同学交流资料:
请2~3位同学向大家介绍齐白石。
二、引导欣赏:
1. 小故事——从木匠到人民艺术家
2 毕加索眼中的齐白石
3. 《群虾》(课件出示)〈对比真的河虾与对虾〉
最初,齐白石画的虾,长臂和躯干变化不多,长须也大多画成平摆的6条长线。他自身很不满意。于是,他在家中案头摆了一只大海碗,碗里养着几只活蹦乱跳的小虾。齐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细观察小虾的活动。从此,他画的虾就更加神态多变,活灵活现了。河虾与对虾的结合,发明了艺术中的“虾”。
4. 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
他为什么会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奋刻苦)
一天,齐白石跟师傅出去做活,在顾主家见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他如获至宝,与顾主好说歹说借了回去。回家后,他跟母亲商量好,从每月工钱里拿出一点钱来买纸和颜料,一笔一画地临摹起来。白昼干活晚上画画,经常画得两眼酸痛,连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园画谱》全部被他临摹了下来。从此,这本画册成了他的美术教科书。
在齐白石八十九岁高龄时,还坚持每日作画数幅。(故事)
他知道自身年纪大了以后画工笔画会很费劲,于是就趁年轻时画了很多张工笔的小虫,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内容。年纪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画中添加写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身规定的绘画量。
欣赏几幅齐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师引导分析)
中国画:《蛙声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鲁班门下
书法:发扬民族文化
5齐白石不只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
他所画花鸟虫鱼虾蟹,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炼质朴,色彩鲜明热烈;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结合,神态活现。论画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篆刻布局奇特有力。
6. 分组研究 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它给你的感受。
四、 小结:
美术教案 篇7
一、有益的学习经验:
1、巩固双正方折法。
2、练习使用剪刀剪直线。
3、会看折叠图进行折纸。
二、准备:
正方形纸、小剪刀、折叠图样。
三、活动与指导:
1、老师用正方形纸做一个有趣的'小猴爬山,示范给幼儿看,并让幼儿看小猴爬到山顶的有趣游戏,引起幼儿制作的愿望。
2、出示折叠图,看看谁能照图样折成双正方。
3、再次示范用剪刀剪下“小猴子”折出山头。
4、组织幼儿玩小猴爬山比赛。(将小猴顺“山”下两个角插进去,搓动两个角,小猴会从山顶出来)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二、过程与方法:
1、在欣赏中激发联想;
2、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创造性想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美的追求。
教学重点
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现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
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创造性相像。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以花的趣闻引入新课。揭示课题:想象的鲜花。(1分钟)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各种鲜花的图片。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花的形态美和色彩美。(2分钟)
2、以音乐歌舞的形式让学生感受花的文化,激发学生联想。(师:刚才我们看到的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非常地美,大家能不能把花的美唱出来,表演出来呢?好!全体起立,想象自己是一朵鲜花,可以自由地表演花的形态,全班齐唱《娃哈哈》)(音乐伴唱)(2分钟)
3、小组讨论:想象中的鲜花世界是怎样的?(2分钟)
4、叫各组回答讨论的结果。(4分钟)
5、通过欣赏学生作品激发学生的联想。(采用“欣赏—自学—指导”模式,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并通过比较与体验,了解同龄人是如何表现想象中的'鲜花,在这一基础上由学生选择借鉴大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表现方法,层层深入,突破难点。)(5分钟)
6、教师示范绘画步骤。(1分钟)
(1)先画出写实的花;
(2)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18分钟)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表现花的形态及色彩特征并进行简单的想象。
2、较高要求:
能自己想象创作的鲜花世界命题或写一句话。
3、个性探究:
创造性地用材料、工具、描绘出独特、与众不同的想象中的鲜花。
四、作业展示,师生共评。(3分钟)
1、作业展示,把学生作业贴到黑板上。
2、师生共评,提供评价要点:
(1)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2)造型美观色彩鲜艳。
五、归纳总结,完美课堂。(2分钟)
1、学生小结:我学会了什么?(体现教学重难点)
2、教师总结。表扬学生,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积极尝试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树,激发对线描画的兴趣,增强艺术美感。
2、能主动地对同伴的作品作出较正确的评价。
3、培养幼儿探索树的能力,通过感官观察并记录树的样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线描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1、师(点击课件,出示"树"):这是什么字?你认识吗?
2、师:世界上的树有很多种,你知道的有哪些?
3、师:树的种类多,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4、师生小结:有的树干粗、有的细;有的树冠大、有的小,有的树冠像三角形,有的像椭圆形,真是千姿百态、形状各异。
5、师:我们到幼儿找一找各种各样的树。
(二)讲解示范,掌握绘画要求师:今天我们就用线描的方法来画树,你想怎么画?
幼:用各种线条、图案……师:你们熟悉哪些线条?
幼: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长城线、斜线、直线、弧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带领幼儿徒手练习各种线条的画法)。
(三)欣赏线描画范作,感受线条变化带来的艺术美感。
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发现了哪些线条?这些线条有什么变化呢?它们是怎样排列、组合的?
师:不同的线条变化组合产生的'效果会使画面更美,你们愿意来试试吗?你想怎么设计?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幼儿自由交流,介绍自己的想法。)师(点击课件示范):如果添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一定会更满意,你喜欢什么图案呢?
(四)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交代要求:在电脑中选一棵或者是平时看到过的树,在纸上画好外形(轮廓),要画得尽量大,布局合理。
2、幼儿作画,提醒先画好的幼儿写好名字,将作品贴在展板上。
(五)讲评作品,结束活动1、引导幼儿互相欣赏,用贴五角星的方法选出"你最喜欢的树"2、请幼儿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请其他幼儿提点意见。
3、介绍线描画,鼓励幼儿自由尝试创作。
活动反思:
树在幼儿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动主要以孩子通过线描画来表现“树”线描画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之前也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孩子都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线条、形状来进行绘画。如,在画一棵树的时候,她们先用各种线条来画,然后用各种形状来装饰这棵树,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各种不同树,达到了活动的预设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不懂的如何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只是一味地简单画上几个大图案,然后涂上颜色。看来这些个别的幼儿还是无法接受新事物,不能运用多种形式去表现。《指南》艺术领域2—1—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美术教案 篇10
一、教材分析: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 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四格画短短几格涵盖了一个事件的发 生、情节转折及幽默的结局。让人看完不觉莞尔,会心一笑或捧腹大笑。四格画 着重点子创意,画面不需很复杂,角色也不要太多,对白精简,让人容易轻松阅 读。本节课创新意识很强,要求学生能用一幅四格画来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并 且故事要有连贯性,教师需给学生准备充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 思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四格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用四格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开阔学生的创新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创作连环故事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以四格画的形式画出来。
四、教学难点:故事要求有连续性。
五、教学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
1 .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或者连环画吗?都看过什么?你喜欢哪个形象?讲了一 个怎样的故事?
2. 欣赏四格画 播放四格画, 请学生起来总结四格画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创作一幅四 格画的话,你想选取什么题材?
3 .讲解四格画的创作过程 四格画顾名思义就是以四个画面分格来完成一个小故事或一个创意点子的 表现形式,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要创作一幅优秀的四格画要求画面表 现强烈,要有一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并且能完整的讲出一个故事来。
4 .学生讨论、交流创作思想 。
5 .提出要求,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你感兴趣的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四个关键、精彩的画面, 并命名。
6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欣赏评价
(三)课后提升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试着创作六格画或者八格画。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11-08
【精选】美术教案12-02
美术教案【精选】09-23
[经典]美术教案09-27
(经典)美术教案08-28
美术教案(精选)09-05
(精选)美术教案09-08
(精选)美术教案08-19
(经典)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精选)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