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1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领悟经常迟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教育幼儿每天要按幼儿园要求的时间到园。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小朋友玩偶一个。
活动建议:
一、不是我的错
1、教师一边演示玩偶,一边讲述:有一个小朋友名字叫嘟嘟,他上学经常会迟到。老师问他,他就说:不是我的错。是不是嘟嘟的错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从开头至“嘟嘟涨红了脸,不知该怎么说”。
3、故事刚开头,老师为什么问“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因为嘟嘟经常迟到)
4、嘟嘟是怎么回答老师的?(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车太慢)
5、第二天,第三天,嘟嘟仍然迟到了,他又是怎么说的?他说是谁的错?
6、听了嘟嘟的话,同学们为啥笑起来?嘟嘟为啥涨红了脸(嘟嘟讲得不对,同学们才笑,嘟嘟涨红了脸)
二、究竟是谁的错
1、嘟嘟经常迟到,究竟是谁的错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讲述故事“老师弯下腰来”到结尾。
3、老师弯下腰来,对嘟嘟都说了什么?(自己早点起床,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4、嘟嘟照着老师的话去做了吗?他是怎么做的?(早早就起床,很快地准备好)
5、他这样做了以后,有没有再迟到?(没有迟到。大家都在操场上玩,还没上课呢)
6、上学经常迟到,是因为嘟嘟起得晚,动作慢,还是爸爸不好,妈妈不好,闹钟不好?
三、怎样才能不迟到
1、嘟嘟迟到的时候是低下头走进教室的`,嘟嘟不迟到的时候是怎样的呢?(高高兴兴坐在位子上,抬着头,挺着胸,看着老师)
2、引导幼儿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准时到幼儿园,高高兴兴地开始一天的学习呢?
3、引导幼儿一起学说嘟嘟的那句话:不迟到,真好。
渗透方式:
1、可在午睡起床后组织幼儿进行穿衣比赛,以训练他们的速度。穿衣比赛时,可只脱下外衣和鞋子。
2、教师给幼儿一个准时到园的参照时间,如每天8:30以前到园都算准时。
附:故事
《不是我的错》
嘟嘟刚走进教室,老师就问他:“嘟嘟,你怎么又迟到了?”
嘟嘟低下头,支支吾吾的说:“不是我的错,妈妈骑自行车太慢了。”
第二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爸爸喊我太晚了。”
第三天,嘟嘟又迟到了。他说:“不是我的错,闹钟的声音太轻了。”
听了嘟嘟的话,有的同学“嘿嘿”地笑出声来,有的捂着嘴偷偷地笑。
嘟嘟涨红了脸,不知道该怎么说。
老师弯下腰来,小声地对嘟嘟说:“以后,自己早点起来,动作快一点,这样就不会迟到了。”
嘟嘟想:“也许应该照老师的话试一试。”
这一天早上,嘟嘟早早就起来,很快地准备好。他和妈妈来到学校,同学们还在操场上玩呢。
嘟嘟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教室,他看着老师笑眯眯地看着自己。嘟嘟高高兴兴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他和同学们一样,抬起头,挺着胸,看着老师。他心里想:不迟到,真好。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排队时,很多小朋友争着站第一,结果袁梦小女孩在挤闹中哭了。
活动目标
1、懂得排队是需要秩序的,没有秩序就排不成队。
2、体验被挤哭的感觉。
3、学会承担责任,遇事多反思自己的原因。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第三个目标,难点也是第三个目标,即如何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遇事多反思自己的原因。
活动准备
绘本《不是我的错》
活动过程
导入:因为这个课程是在矛盾刚刚发生后的几十分内开设的,所以,等小朋友们做完操进教室后,我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小朋友们,刚刚谁哭了?小朋友们都回答是袁梦。
过程:
步骤一:小朋友们知道她为什么哭吗?
步骤二:在小朋友们讨论和反思后,请小朋友们欣赏绘本《不是我的错》
步骤三:之后将绘本《不是我的错》改编,将我们班的孩子纳入故事中,具体情节为:
冯xx说:那是在排队做操是发生的,不管我的事儿呦!
袁xx说:我没有看到事情发生的经过,所以不知道他为什么哭。
袁xx说:我虽然看到了,也知道怎么回事,但又不是我的错!
袁xx说:我很害怕,却又帮不上忙,只有眼睁睁在一旁看……。
袁xx说:很多人都在挤,我一个人也没办法去阻止,这不能怪我呀!
袁xx说:很多人都挤她了,其实所有的人都在挤,可是我只是挤一下下而已……。
邵xx说:不是我先挤她的,是别人先挤的,所以不是我的错。
李x说x:这件事一点儿都不奇怪,她会被挤,或许要怪她自己,如果她自己不去挤的话……
袁xx说:虽然应该去告诉老师,可是我没有去,何况这又不关我的事。
田xx说:她默默的在一旁掉眼泪,什么也不说。大家也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袁xx说:虽然我也挤了她,但我觉得没什么,因为所有的人都挤了她,所以不能怪我。
和我没关系吗?
步骤四:老师总结:袁梦哭,是因为你们挤,你们挤是因为不按秩序排队。老师问:小朋友们说说没有秩序咱们能不能排好队?
步骤五:老师问:小朋友们有没有被挤过,舒服吗?哭了吗?
步骤六:老师问:在故事中每个人都说“不是我的错”,那你认为到底是谁的错?自由讨论,老师带头反思,老师说:其实是我的错,我没有看到袁梦哭了,另外,我也没有及时制止你们。引导孩子们反思,请每个小朋友说说自己的行为对不对?如果不对,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不是袁梦的错,不是袁禄旋的错,不是袁正科的错,不是你们一个小朋友的错,也不是老师一个人的`错,而是咱们大家的错,咱们大家都错了。不是他或她的错,而是我们的错,是我自己的错。
步骤七:老师问:小朋友们知道自己错了,以后排队应该怎么做呀?
除了排队,在打架,闹矛盾中,遇到问题时,是谁的错呀?
总结,不仅仅是别人的错,自己也错了。
延伸活动:针对个别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只有部分同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其中原因是他们没有完全参与课程活动,下一步,我会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的吸引孩子参与课程活动。从本次活动中,我又强化了这种认识,教学的内容很多都可以从孩子们的矛盾,即孩子们的生活中生发出来,形成生成课程。这种课程以解决孩子的问题为中心,即及时的解决了教学中的问题,同时也蕴含着有很大的教育价值。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树立主人翁精神,培养互助友爱精神。
2、知道"不是我的错"是推卸责任的行为。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不肯承认错的人
1、如果你看到班中有个小朋友在旁边哭,你会怎么做?(幼儿回答)
2、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有爱心,可是呢,也有个别的孩子对别人很不关心,看到别人需要帮忙他也只是在旁边看看,做错了事情还不肯承认,你们说这样的孩子我们喜欢吗?
3、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书里面讲了一个班级小朋友的故事,你们看看,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孩子?
二、感受故事
1、认识封面(文、图、译)
2、听故事,思考回答问题:"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都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你觉得故事里的孩子的态度好不好?
4、你觉得他们和那个哭的孩子真的没关系吗?
5、听故事第二遍,请你们听的时候想一想,如果你在这个班里的话,你会怎么做?
6、看后面的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觉?
小结:世界、大自然和我们的班级都是一样的,是我们大家的,我们要一起关心,一起努力,一起帮助,不能做一个推卸责任的、没有责任心的人。
三、情景表演:我会怎么做?
请班中一幼儿站在场地中间,假装哭的样子,请孩子一个一个过去,自由发挥表演。
反思:
故事中的'事情其实会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看了这个故事,让我也有了很多的感触,老师们每天在幼儿园引导幼儿要相互友爱,爱劳动等等,可是一到家,很多家长、长辈又立刻做反教育,我前几天就亲身经历过班中2个奶奶当着孩子的面做反教育,其实,中国的很多教育的失败很大一部分都要取决于环境的因素,所以呢,要想孩子身心健康,首先家长长辈要以身作则。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4
活动目标:
1、知道当自己伤害或影响了别人时应向别人道歉。
2、能在做错事时向别人道歉。
活动准备:
1、用于幼儿练习道歉的相关生活情境照片。
2、事先请两名幼儿排练情境表演。
3、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听小故事,体验“对不起”三个字的神奇魔力。
(1)出示教育挂图,讲故事《神奇的对不起》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提问:故事中神奇的三个字是什么?他有什么魔力?
小结:“对不起”三个字有神奇的魔力,能够让别人原谅自己不小心犯的错。
2、谈论生活情境,学习道歉的技巧。
(1)讨论生活中需要道歉的情境。提问:你碰到过说“对不起”的事情吗?你是怎么样做的呢?
小结: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干扰或影响了别人,这时候我们要主动向别人道歉:而当比尔不小心影响或干扰了我们时,他也要向我们道歉,我们才愿意原谅他,这样大家在一起才和睦、愉快的相处。
(2)观看情境表演,判断对错。
(3)教给幼儿道歉的技巧。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错真诚的说声“对不起”安慰或帮助对方。
3、看生活情境照片或视频短片、练习怎样道歉。
(1)生活情境:玩积木时荣荣不小心把实实的积木弄到了。喝水时鹏鹏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倩倩的身上。吃饭时龙龙不小心把饭汤弄到了迪迪的手上了。睡觉时文文不小心蹬到了策策的身上。
(2)小结:在自己有错的情况下,要态度诚恳、看着对方真诚的说声“对不起,是我错了,请你原谅我“。
4、欣赏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仔细倾听。
(2)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歌曲,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创编动作。
(3)请两个幼儿到前面来进行歌表演。
(4)小结:当我们做错了,可以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勇敢的向人家道歉,说声“对不起”。这是多么具有神奇作用的三个字啊!无论别人多么生气,他也一定会转怒为喜向你说“没关系”的。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抄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袭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然后在我的激发下多数幼儿思维活跃表现出了多种跳的抄形式,我不断鼓励幼儿想出与别人不同的跳法袭,于是好多幼儿跳出了不同的跳法,接着我引导幼儿向能想出不同跳法的幼儿学习,并模仿他们的跳,让幼儿感受到很自豪,小朋友们学习自己的动作,学的很开心,其中,点点很聪明,学习青蛙跳跳的很好,于是我就引导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非常的开心。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5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深度理解故事内容,通过独特视角挖掘故事深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对故事的多元解读能力。
鼓励幼儿运用创造性的方式表达对故事中责任与担当的理解,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思考责任的含义,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创新活动引导幼儿多角度理解故事中关于责任的内涵。
难点:帮助幼儿将对责任的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
创意启发法:通过新奇的问题和情境,启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艺术创作法:借助绘画、手工等艺术形式,让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
情景演绎法:设置开放性的情景,让幼儿自由发挥进行演绎,深化对责任的认知。
教学过程
创意导入:展示一幅与故事相关但不完整的简笔画,让幼儿观察并发挥想象,猜测故事可能的情节,引出《不是我的错》这个故事。
故事讲述:在讲述故事时,故意在关键情节处停顿,引导幼儿大胆猜测接下来的发展,鼓励幼儿说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再继续讲述故事。
艺术创作: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中责任的理解,进行绘画创作。可以是故事中的某个场景,也可以是自己想象中承担责任后的美好画面。创作完成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画作背后的含义。
情景演绎:设置几个开放性的情景,比如在幼儿园里不小心弄坏了玩具、在操场上和小伙伴玩耍时发生了小冲突等,让幼儿分组进行情景演绎。在演绎过程中,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展现出如何正确面对错误和承担责任。表演结束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分析每个小组的表现,引导幼儿思考不同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结果。
总结升华:老师总结故事的核心内容和责任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鼓励幼儿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勇敢面对,积极承担责任。
教学延伸
在班级里设立 “责任小明星” 评选活动,每周评选出在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和对责任的理解,和家长一起完成一件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的家务,如打扫房间、照顾宠物等。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 6
教学目标
借助趣味互动,让幼儿透彻理解故事内容,明晰逃避责任与承担责任的不同影响。
通过音乐和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表达想法与感受,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培养幼儿在集体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塑造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多样化活动,帮助幼儿深入领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难点:引导幼儿将责任意识融入日常行为,养成主动担责的习惯。
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设计与责任相关的游戏,让幼儿在玩乐中体验责任。
音乐辅助法:运用契合主题的音乐,营造氛围,增强情感共鸣。
小组合作法:组织小组活动,培养幼儿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开展 “小小运输员” 游戏,幼儿分组接力运输物品,故意设置物品掉落情况,游戏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在游戏中面对失误时的不同表现。
故事讲述:播放一段与故事相关的轻柔音乐,营造氛围,生动讲述《不是我的错》故事,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如 “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做” 。
音乐互动:播放欢快和低沉的两段音乐,让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和氛围,用动作和表情分别表现承担责任后的轻松愉悦和逃避责任后的忐忑不安,然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小组讨论: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在幼儿园和家里有哪些责任,每组推选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总结引导:老师总结故事寓意和讨论内容,强调责任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有责任感的小朋友。
教学延伸
设立 “责任银行”,幼儿每主动承担一次责任,就在 “责任银行” 记录一次,积攒一定次数可兑换小奖品。
开展 “我是家庭小帮手” 活动,鼓励幼儿回家后主动承担家务,并请家长记录下来反馈给老师。
【大班语言教案:不是我的错】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我想你03-06
大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01-26
大班语言我做哥哥了教案09-23
语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语言》教案07-12
《我爱我的家乡》大班语言教案01-16
大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反思03-26
我长大了大班社会活动教案_大班语言教案05-17
大班语言优秀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