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2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房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房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物体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脑识别的方法,配上各种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 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确地从一数到十,能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体验基数与序数的关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2. 教学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10个贴绒动物;若干数卡;10个房间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认识十以内的序数
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这是第二间……谁能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
2. 正确运用序数词
天亮了,公鸡起床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顶大声叫朋友们起床,公鸡站在第几号房顶上?小动物们起床了,老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看x间房子里的xx起床了,引导幼儿说出序数词。
小动物们准备做操了,他们从右至左排好队,现在谁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谁?……再次吸引运用序数词来说明动物排队的顺序。从左往右数呢?谁排第一?谁排第二……
3. 继续练习使用序数词
请小朋友给小动物送红花,你想送花给谁就要说出:“我把花儿送给第几排的xx”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 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3
活动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教具、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学具、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学具。
活动过程
稳定幼儿情绪,进行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所住的位置。然后学习8以内的序数,通过提问和幼儿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概念。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在身边寻找数字: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序数,如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等地方的`序数应用。
游戏:开火车。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8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幼儿集体送信环节出现争抢现象,导致秩序有些混乱。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加强秩序管理,并考虑分组进行活动,以减少混乱。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4
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和小动物图片(各5张)、数字卡片(基数15和序数15)、高楼图片(1张)。
活动过程
展示小房子图片,让幼儿复习基数1~5,并导入故事情节。
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线起来,初步感受序数的位置。
提问小动物的家分别位于第几座,帮助幼儿使用数字卡片认识序数1~5。
延伸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幼儿的家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巩固序数1~5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节和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和练习。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5
活动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跑道教具、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动物与房子教具、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进行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创设森林王国真热闹的情境,引导幼儿到比赛现场去看看小动物们参加田径比赛的情况。通过出示跑道和用数字卡片做标记,让幼儿认识序数。
分组活动:给动物选楼房房间,用序数说出小动物的住所。
结尾部分:总结活动内容,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和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了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节奏不够紧凑,导致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加快教学节奏,注意教学环节相扣,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序数的概念。
总之,认识序数的教案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通过游戏、互动、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案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6
教学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学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
活动过程:
稳定情绪:幼儿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所在的位置。然后学习8以内的.序数,通过提问和幼儿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意义。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游戏环节:通过“开火车”游戏,让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8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集体送信环节稍显混乱,可以改为分组送信,避免幼儿争抢。此外,种树的环节节奏拉得太长,需要加快节奏,提高活动效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7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小房子和小动物图片(各5张)。
数字卡片(基数1-5和序数1-5)。
高楼图片(1张)。
活动过程:
展示小房子图片,让幼儿复习基数1-5,并导入故事情节。
展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线起来,初步感受序数的位置。
提问小动物的家分别位于第几座,帮助幼儿使用数字卡片认识序数1-5。
活动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幼儿的'家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巩固序数1-5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节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了序数第一至第五。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巩固。同时,活动延伸部分可以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8
教学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跑道、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
“动物与房子”、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创设森林王国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幼儿认识跑道上的序数。通过提问和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意义。
操作学具:提供教具让幼儿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游戏环节:通过给小动物挂钥匙的方式,巩固对序数词第1至第5的运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互动中认识了5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顺序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练习。同时,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避免环节松散造成时间浪费。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9
活动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
活动过程
稳定幼儿情绪:幼儿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
教师提问:上次参观动物的家时,哪些动物住进了楼房?他们分别住在哪儿?幼儿辨别从下到上小动物所处在的位置。
教师提问:这座楼房越盖越高,变成了几层楼?引导幼儿数高楼,并在楼房上贴数字标记。然后出示新的小动物(小青蛙、小狮子、小老鼠、小鸭子、小马),让幼儿判断他们分别住在哪一层。
了解序数的意义:第一、第二等按顺序的数字就叫“序数”。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
寻找身边的数字: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如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和幼儿园(如晨检牌、玩具、点名号、排队等)寻找序数。
游戏:开火车。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
分组活动:刷墙和串窗帘,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序数。
活动延伸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在认识序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形式,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在操作环节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对序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序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0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小旗。
教具:大数卡一套、房子五座、小旗一面、五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出示房子提问: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一共有几座?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出示小旗提问:现在,我们从哪边开始数?
做门牌卡:红房子在第一座,用数字几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其它房子的门牌卡。
用举小旗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出示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小羊排在第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讲解要求: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五面小旗,小羊排在第三,就把写有数字3的小旗举起来。幼儿游戏。
去小动物家做客,巩固认识序数。
提要求:你喜欢到哪个小动物家做客,就排到它的家门口,幼儿互相说一说排在第几排。幼儿自由选择去小动物家做客后,请个别幼儿说说排在第几排。
玩游戏: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的小客人在第几排?用它的叫声告诉第几排就叫几声。
分享喜悦:提问幼儿和小动物玩得是否开心。
教学反思
本次认识序数的活动设计合理,环节紧凑,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序数的概念。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排队时容易混乱,对序数的顺序性理解不够透彻。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排队练习,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1
活动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教具:跑道,“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
“动物与房子”,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教师创设森林王国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的情境,出示跑道及小动物参赛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序数。
幼儿操作:教师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并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然后,教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说出“x间房子里的.xx起床了”,运用序数词。
游戏:教师出示三张牌,例如第一张4、第二张2、第三张6,孩子们观察后记在心里。把牌翻过去后,教师任意指出一张牌,如第二张2,然后随意移动三张牌,这时让孩子们观察2从左边数第几个。
教学反思
在认识序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具和生动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节奏把握不够紧凑,部分幼儿在操作环节时等待时间过长。此外,在引导幼儿运用序数词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准确。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快节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序数词。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09-07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10-27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粗细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数学教案:复习认识78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08-08
大班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5-17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双数教案及教学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