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12 12:19:40 志华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11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认识钟表》这节课的目的旨在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了解钟面上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了解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认识整点、半点。为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我采用课件教学,使幼儿在保持兴趣的同时更直观、更主动的去掌握教学目的。整节课堂上幼儿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我用参观钟表店的方式引出课题,出示了形状、大小、颜色不一的时钟,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课堂气氛一下子就高涨了。

  接着,我引导幼儿先观察并认识钟面上的1—12个数字,重点认识12、3、6、9这四个数字的位置。了解12个数字的排列规律,知道这些数字是按顺时针方向走。然后让幼儿认识时针与分针,让孩子们仔细看看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根据指针的长短、粗细辨别时针与分针。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幼儿知道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两根指针朝着一个方向走,叫顺时针方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通过演示,幼儿看得清晰明确,兴趣浓厚。

  在认识整点这一环节中我在课件中出示了12个整点的钟面,让幼儿自己通过观察发现整点时时针在哪里,分针在哪里。接着我再出示几个整点的.钟表让幼儿巩固对整点的认识。然后我就请他们拿出学具“企鹅钟”听老师报时,他们来拨一拨整点,这一环节因为有了实际操作,幼儿大多掌握得较好。

  活动的难点是认识半点,如何让孩子轻松掌握难点呢?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让幼儿观察整点、半点两个时钟,孩子们大多说出了整点的时间,亦有个别幼儿说出了半点的时间,我就请他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最后我再来引导幼儿自己小结:半点时分钟总是指向6,时钟指在2个数字的中间。对于究竟是几点半这个难点中的难点,我借助实物大钟边拨钟边解释:看现在时针在4和5的中间,那么时针已经走过的数字4,有没有走到数字5上,所以现在应该是4点半而不是5点半。当再出示课件请他们看看、说说几点半时,发现孩子们大多掌握了半点。接着又让幼儿看数字时间,自己拨一拨学具,帮助他们对于半点的巩固。

  整个活动由浅到深、循序渐进,以游戏作引导,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以多媒体、实物教学具为媒体,给孩子清晰、准确的概念。在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在活动中遵循活动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2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房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房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物体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脑识别的方法,配上各种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 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确地从一数到十,能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体验基数与序数的关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2. 教学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10个贴绒动物;若干数卡;10个房间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认识十以内的序数

  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这是第二间……谁能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

  2. 正确运用序数词

  天亮了,公鸡起床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顶大声叫朋友们起床,公鸡站在第几号房顶上?小动物们起床了,老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看x间房子里的xx起床了,引导幼儿说出序数词。

  小动物们准备做操了,他们从右至左排好队,现在谁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谁?……再次吸引运用序数词来说明动物排队的顺序。从左往右数呢?谁排第一?谁排第二……

  3. 继续练习使用序数词

  请小朋友给小动物送红花,你想送花给谁就要说出:“我把花儿送给第几排的xx”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 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3

  活动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教具、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学具、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学具。

  活动过程

  稳定幼儿情绪,进行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动物所住的位置。然后学习8以内的序数,通过提问和幼儿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概念。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在身边寻找数字: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序数,如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等地方的`序数应用。

  游戏:开火车。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8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幼儿集体送信环节出现争抢现象,导致秩序有些混乱。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加强秩序管理,并考虑分组进行活动,以减少混乱。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4

  活动目标

  通过一系列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和小动物图片(各5张)、数字卡片(基数15和序数15)、高楼图片(1张)。

  活动过程

  展示小房子图片,让幼儿复习基数1~5,并导入故事情节。

  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线起来,初步感受序数的位置。

  提问小动物的家分别位于第几座,帮助幼儿使用数字卡片认识序数1~5。

  延伸活动: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幼儿的家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巩固序数1~5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节和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和练习。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5

  活动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活动准备

  跑道教具、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动物与房子教具、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进行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创设森林王国真热闹的情境,引导幼儿到比赛现场去看看小动物们参加田径比赛的情况。通过出示跑道和用数字卡片做标记,让幼儿认识序数。

  分组活动:给动物选楼房房间,用序数说出小动物的住所。

  结尾部分:总结活动内容,表扬表现好的幼儿。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和分组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了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节奏不够紧凑,导致部分幼儿注意力分散。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加快教学节奏,注意教学环节相扣,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启发,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序数的概念。

  总之,认识序数的教案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点,通过游戏、互动、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体差异和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案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6

  教学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学具:“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

  活动过程:

  稳定情绪:幼儿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所在的位置。然后学习8以内的.序数,通过提问和幼儿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意义。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游戏环节:通过“开火车”游戏,让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8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幼儿集体送信环节稍显混乱,可以改为分组送信,避免幼儿争抢。此外,种树的环节节奏拉得太长,需要加快节奏,提高活动效率。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7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小房子和小动物图片(各5张)。

  数字卡片(基数1-5和序数1-5)。

  高楼图片(1张)。

  活动过程:

  展示小房子图片,让幼儿复习基数1-5,并导入故事情节。

  展示小动物图片,让幼儿将小动物和它们的家连线起来,初步感受序数的位置。

  提问小动物的家分别位于第几座,帮助幼儿使用数字卡片认识序数1-5。

  活动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询问幼儿的'家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巩固序数1-5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情节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认识了序数第一至第五。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巩固。同时,活动延伸部分可以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8

  教学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跑道、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

  “动物与房子”、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创设森林王国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的情境,引导幼儿认识跑道上的序数。通过提问和互动,让幼儿了解序数的意义。

  操作学具:提供教具让幼儿操作,加深对序数的理解。

  游戏环节:通过给小动物挂钥匙的方式,巩固对序数词第1至第5的运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境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和互动中认识了5以内的.序数。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对序数的顺序性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练习。同时,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教学节奏的把握,避免环节松散造成时间浪费。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幼儿观察力和判断力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9

  活动目标

  认识8以内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学会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所处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提高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动物与房子”“数字卡片”“8层高的楼房”。

  活动过程

  稳定幼儿情绪:幼儿拍手数数活动。

  集体活动:复习1-8的序数。

  教师提问:上次参观动物的家时,哪些动物住进了楼房?他们分别住在哪儿?幼儿辨别从下到上小动物所处在的位置。

  教师提问:这座楼房越盖越高,变成了几层楼?引导幼儿数高楼,并在楼房上贴数字标记。然后出示新的小动物(小青蛙、小狮子、小老鼠、小鸭子、小马),让幼儿判断他们分别住在哪一层。

  了解序数的意义:第一、第二等按顺序的数字就叫“序数”。

  操作学具: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

  寻找身边的数字: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如火车、银行、医院、影剧院)和幼儿园(如晨检牌、玩具、点名号、排队等)寻找序数。

  游戏:开火车。幼儿根据车票的颜色和编号上车。

  分组活动:刷墙和串窗帘,让幼儿进一步感知序数。

  活动延伸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教学反思

  在认识序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形式,幼儿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浓厚。但在活动过程中,发现部分幼儿在操作环节时显得有些手忙脚乱,对序数的概念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引导幼儿深入理解序数的意义,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0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愿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小旗。

  教具:大数卡一套、房子五座、小旗一面、五种小动物。

  活动过程

  用第几座的形式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出示房子提问: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一共有几座?红房子在第几座?你是从哪边开始数的?

  出示小旗提问:现在,我们从哪边开始数?

  做门牌卡:红房子在第一座,用数字几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做好其它房子的门牌卡。

  用举小旗的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出示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提问: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小羊排在第几个?用数字几表示?

  讲解要求: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五面小旗,小羊排在第三,就把写有数字3的小旗举起来。幼儿游戏。

  去小动物家做客,巩固认识序数。

  提要求:你喜欢到哪个小动物家做客,就排到它的家门口,幼儿互相说一说排在第几排。幼儿自由选择去小动物家做客后,请个别幼儿说说排在第几排。

  玩游戏:小羊(小狗、小猫、小鸭、小兔)的小客人在第几排?用它的叫声告诉第几排就叫几声。

  分享喜悦:提问幼儿和小动物玩得是否开心。

  教学反思

  本次认识序数的活动设计合理,环节紧凑,幼儿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序数的概念。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幼儿在排队时容易混乱,对序数的顺序性理解不够透彻。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排队练习,引导幼儿明确自己的位置,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11

  活动目标

  认识序数1-5,初步了解序数的意义。

  初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

  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

  教具:跑道,“数字卡片”,五种动物图片。

  “动物与房子”,口杯架。

  活动过程

  预备活动:师幼问候,走线,线上游戏。

  集体活动:教师创设森林王国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的情境,出示跑道及小动物参赛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序数。

  幼儿操作:教师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并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然后,教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玩偶,引导幼儿说出“x间房子里的.xx起床了”,运用序数词。

  游戏:教师出示三张牌,例如第一张4、第二张2、第三张6,孩子们观察后记在心里。把牌翻过去后,教师任意指出一张牌,如第二张2,然后随意移动三张牌,这时让孩子们观察2从左边数第几个。

  教学反思

  在认识序数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教具和生动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活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节奏把握不够紧凑,部分幼儿在操作环节时等待时间过长。此外,在引导幼儿运用序数词时,部分幼儿表达不够准确。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快节奏,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准确运用序数词。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认识序数教案及教学反思09-07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认识5以内的序数教案10-27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小手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粗细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中班数学教案:复习认识78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大班认识时间教学反思08-08

大班认识钟表教学反思05-17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双数教案及教学反思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