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9篇[推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乐曲带来的快乐情绪,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知道乐曲由不同结构构成,并能做出相应变化的表演。
3、喜爱音乐游戏,感受与老师、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四幅图片,小狗和小男孩的布偶、节奏卡。
2、能看到影像的投影板(手偶表演用)。
3、头饰(小男孩、小女孩、小狗、小猫、蝴蝶、大象等)、大树。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进行手偶表演。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拿出小狗布偶)幼:"小狗"。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做游戏,在做游戏之前,小狗说要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音乐,我们来听听吧!"(老师随音乐进行手偶表演)
2、初步欣赏乐曲,感知乐曲的内容和情绪特点。
师:"听完了好听的音乐,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有口哨、结尾处有狗的叫声)师:"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觉?"(轻快、开心……)
3、分段进行欣赏,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进行大胆想象与模仿。
A、师:"这是一首关于小主人和小狗出去散步的音乐,你们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呢?小主人是怎样散步的呢?小狗又是怎么散步的呢?谁来模仿一下?"(分别进行模仿)师:"我们跟着因音乐一起散散步吧!"(播放A段音乐)
B、播放B段音乐,想象小主人和小狗散步可能遇到的情景。
师:"老师觉得他们在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只皮球,你们觉得他们还会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选取幼儿说的情景进行集体模仿)
C、播放C段音乐,讨论小主人和小狗又遇到了什么事情。
4、教师与幼儿随音乐一起表演。
A、邀请一名幼儿当小狗,教师当小主人进行表演。
B、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表演。
C、佩戴头饰,分角色进行集体表演。
5、边观看《口哨与小狗》的舞蹈表演,边进行动作模仿。
6、结束活动:随音乐节奏,教师当小主人,幼儿当小狗,学小狗动作离开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了,总的来说,效果不错,活动的.目标都达到了,解决了重难点,也让幼儿了解了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理解了乐曲的曲式结构。幼儿也都能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但细细想来,自己觉得还是有很多细节的地方处理地不够妥善。环节的衔接也存在很多缺陷,还有在对幼儿情绪的掌控方面还不够自如,这些都需要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慢慢改进。
不管怎么说,我很庆幸,这次我能大胆地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这让我有幸能意识到自己在进行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知道了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进行加强和锻炼,这比得多少奖都更珍贵。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躺、钻、睁、站、停"等词。
3、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4、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欣赏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中所洋溢的乐观精神。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诗《睡了》。
2、课件(夜晚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的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幼互动;
2、教师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出活动。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
(2)再次欣赏散文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4、学习散文诗,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动词的掌握;
5、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回教室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散文诗里好吗?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开拓幼儿艺术视野,感受黑色独特的艺术魅力。
2、阅读图画书《蜡笔小黑》,发挥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创作刮腊画。
活动准备:
《蜡笔小黑》电子书、每人一盒蜡笔、教师范画、刮腊画用纸、工具等。
活动设计:
一、导入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教师出示一盒蜡笔)
二、展开
1.教师阅读图画书,幼儿自主参与绘画
(1)教师借助课件生动的讲述图画书前半部分,幼儿根据图画书内容用蜡笔在画纸上绘画。
(2)提问:蜡笔小黑也想画画,此时此刻他可以干什么呢?
2.教师示范刮腊画,幼儿自由创作
(1)指导语:是啊,蜡笔小黑也有他独特的本领啊,他想了一个好办法。(教师将涂鸦作品涂满黑色)
(2)提问:蜡笔小黑发挥了他独特的本领,把画全涂成黑色了,那接下来怎么办呢?(先请幼儿尝试说一说,了解已有知识经验。)
(3)教师讲解示范刮腊画3、开拓视野,欣赏艺术作品那其他的黑色能创作出什么艺术作品呢?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黑色带给我们独特的艺术魅力。
线描画:线描画就是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进行绘画,勾勒出事物的轮廓,用不同细小的花纹进行装饰,使画面丰富、有立体感。要求作画细致有创意。
水墨画:深浅不同的墨色勾勒出小桥、湖面,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象;黑白灰的世界原来也如此的生动,黑色的房顶、白色的流水,船在水中荡漾,人在水中居住,一番江南美景;这是齐 白石老 先生的墨宝《吓》,大师笔下的虾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用笔细致到位。这便是水墨画,用毛笔、墨汁在宣纸上作画。看似简单,但要想画的传神非得下上几年的功夫。
工笔画:这也是用毛笔画的,但和水墨画的风格截然不同,仔细看猫的胡须和毛,每一条都这么清晰可见;这是古代仕女图,上上的花纹和头发都很精细。这就是工笔画的特点工整、细腻。
版画:小朋友猜猜这是用什么画的?这是版画,运用各种各样的刀具在不同材料的板上进行刻画,通过印刷创作出多幅作品。
三、结束欣赏完了这么美妙的黑色艺术,你对黑色有什么新的认识?感觉怎么样?
其实各种颜色相结合,利用奇特的创作形式也能作画。那接下来让我们欣赏更为叫绝的水影画吧,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阅读不仅仅是看书,通过阅读《蜡笔小黑》这本书,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打开幼儿更为广阔的阅读视野,是我设计这个活动所遵循的理念。在这节课中,《蜡笔小黑》这本图画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而是把它当作一个踏板,通过阅读图画书、通过刮腊画艺术创作,通过视觉欣赏、教师和幼儿一步一步去走近黑色,重新建构认识,感受黑色独有的艺术之美。第二个理念就是:充分的尊重幼儿,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让每位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托故事情节、借助提供的美术材料参与艺术创作中。第三个理念就是:阅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开启思路,是为了赋予我们生活的灵感和智慧,是为了改变生活、创造生活,是为了发现美、创造美并会欣赏美。所以,在欣赏艺术作品环节中,选择了经典的美术作品,开拓了幼儿的艺术视野、提升了幼儿的艺术素养。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为培养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完整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注意倾听别人说话,而设计了这节语言活动。
一、活动名称: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一件事。
二、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用较完整的句子较连贯地讲述自己星期天经历的事。
(2)引导幼儿能耐心倾听同伴说话,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教幼儿学会从同伴的谈话内容中找出自己也喜欢的活动。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三、活动准备:周末时,请每个幼儿事先要幼儿记住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让幼儿准备自己画的作品和手工作品或自己采到一些自然物品带到幼儿园。
四、活动过程:
(1)启发幼儿谈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
活动开始时,将幼儿的作品及自然物品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幼儿带来的物品,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
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出谈话内容:"小朋友,你们能给大家讲讲你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吗?"(2)让幼儿分组谈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一件事。
将幼儿分成若干组,请幼儿把自己在星期天做的手工等物品放在面前,然后互相讨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
教师注意参与和指导,可以到一个小组里讲讲自己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事,引导幼儿将话题集中在"最高兴的一件事"上。
(3)幼儿集体讨论:"星期天里最高兴的一件事。"在分组谈话的基础上,教师集中全部幼儿,每组请两个幼儿来讲讲,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有劳动、游玩、学习等。
(4)教师通过启发提问,逐层深入拓展谈话内容。
教师提问:听了别的小朋友星期天的活动,你喜欢那一种?下个星期天你准备做什么?小朋友应该怎样过才有意义?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过个有意义的星期天。
五、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干他们愿意干的事,比如玩游戏、滑滑梯、玩体育用具。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整体效果不错。活动过程中,认识图谱,孩子的归纳能力较强,一下子能说出图谱表达的意思,到了后面,更是一字不差的说出了句子。最后,基本就会流利的念出绕口令了。让幼儿认识儿歌中的一些特殊符号,帮助幼儿理解表示的内容,为下个环节打好基础,分散难点。通过个别分析,认识各种符号,理解图谱的所表达的.内容,练习念准字音。活动中让幼儿自己来认识和探索符号,打破了老师讲解儿歌意思,孩子学念儿歌的传统方式,充分体现了孩子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使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体现。有效达到借助图谱,练习口齿清楚地朗诵绕口令的活动目的。
设计这个活动,也是想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一开始,我班幼儿没能说出叔叔表演的是什么,把绕口令的特点总结不出来,这除了说明孩子平时的兴趣不够广泛,老师在引导也有些经验欠缺,或者学习了之后再小结特点会更好。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旋律,初步学会摘果果的工作和小跑步。
2、感受与同伴一起的舞蹈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转动手腕的经验(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
2、物质准备:音乐《摘果果》,播放器
3、环境创设: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圈,幼儿和教师均取左侧靠椅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复习手腕转动的动作,重点帮助幼儿巩固转手腕的方向(手心对自己,手心对外)引导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过转手腕的动作,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玩玩。
2、以谈话的形式,将转手腕的`动作迁移成摘果果的动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摘果果吧。
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的表演摘果子的动作。
3、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学会小跑步动作。
引导语:看看我是怎么跳着舞着摘果果。(右脚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幼儿的回答:脚尖脚跟,跑跑跑.
引导幼儿边说边学跳一跳。
4、引导幼儿随音乐集体表演"摘果果"提醒幼儿均取左侧靠椅子背坐姿,使自己的右侧对着圈内后站起,按顺时针放向表演。
幼儿听音乐练习,第一句。第二句做小跑步。第3句,第4句做手腕转动摘果果的动作。
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朝顺时针方向集体表演"摘果果"
活动延伸:
请全班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并用筷子伴奏。
领域活动:结合美术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折纸的形式进一步感受表现秋天的丰收的景象。
分组活动-变蛇一个幼儿持绳子在地上甩,使绳子成蛇的样子,另一个幼儿边走边踩愰动着绳子。
中班教案 篇6
中班音乐:
冬季健身会
设计思路:
随着气温逐步降低,刺骨的寒风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冬季的脚步。大家换上了厚厚的棉衣,戴起了手套、帽子和围巾。低温让他们缩手缩脚不愿意动弹。公园小区里那些聚集在一起游戏的同伴也躲进了温暖的家中。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的主题活动“寒冷的冬天”热火朝天地展开了。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观察冬天的季节变化,寻找让自己暖和起来的办法;一起收集信息,了解冬天里动物朋友是怎样过冬的;一起战胜寒冷,学习保护自己。根据季节特征和幼儿的兴趣热点,“宝宝不怕冷”小主题正在进行着。今天活动中,我整合健康教育,和幼儿一起在冬季健身会这个情景中,唱一唱、跳一跳,探索自己身体的秘密,知道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尝试改编歌词,并随着音乐活动身体,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让音乐形象与主题有机关联。
活动名称:
音乐“冬季健身会”(第二教时)
活动目标:
1、尝试改编歌词,能随着歌曲动一动自己的身体
2、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磁带、图卡
2、经验准备:已经学会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活动过程:
一、 歌曲:母鸭带小鸭
大森林里好热闹,小动物们要开健身会。
重点提问:
1、什么是健身?
2、听谁来了?
二、 歌曲:让你的身体动一动
让我们也试着活动一下身体吧
(一) 复习歌曲
(二)改编歌词表演歌曲
重点提问:
1、 刚才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动起来了?小手还可以怎样动?
2、 小朋友,你们还会动动身体的其它部位吗?你是怎样动的?
3、你们喜欢动动身体的什么部位?一边唱一边表演好吗?
4、谁动的方法是和别人不同的?
三、 舞蹈:快乐的小鸭子
小鸭子看到小朋友活动地这么开心,也快乐地跳起鸭鸭健身操啦!看它们跳起来多有精神。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思路:
幼儿到了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也越来越大了,他们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幼儿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合作,学会关心他人,从而为健康的'个性的形成奠定基础,这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根据《纲要》结合本班月目标社会领域要求,我们特开展此活动,通过故事鼓励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活动名称:
《丑小鸭笑了》
活动目的:
通过故事学会关心他人,初步体验把快乐带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活动准备:
自录故事磁带《丑小鸭笑了》、故事图片
重点难点:
启发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关心和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活动地点:
教室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戏,引发幼儿快乐的情感。
二、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引出故事。
三、 看图片欣赏故事《丑小鸭笑了》
1、故事先放一半,后边的内容让幼儿进行思考。你想出了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鸭子。(小组讨论)
2、幼儿将故事听完整。
提问:1、丑小鸭一开始为什么不快乐啊?
2、后来怎样了,其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3、小朋友如果发现你的周围有不快乐的小伙伴怎样把快乐来带给他人?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幼儿能在活动中找到快乐。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辦认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标志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知道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初步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到马路、商场等处观察和了解有关的安全标志,初步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志。
2.手机、平板
3.准备禁止吸烟标志、人行横道标志、紧急出口标志等常见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交流自己所认识的安全标志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在马路,商场,幼儿发现了哪些安全标志?
2.幼儿回答问题,教师出示相应的标志。
3.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常见的'安全标志,小朋友们要留心观察这些标志,看清楚这些标志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并听从这些标志的指示。
二、引导幼儿理解安全标志的含义及作用
出示常见的安全标志图片,提问:这些安全标志上有什么图案?表示什么?
(1)禁止吸烟:红色带斜杠,一根点着的烟,提示我们在这里不可以吸烟。
(2)紧急出口:绿色长方形,有一个人往门跑,提示我们当发生火灾、地震等危险的时候,请往这里走。
(3)人行横道:蓝色方框,有一个人走在斑马线上,提示我们过马路请走斑马线。
(4)慢行:黄色圆形,写了一个慢字,提示我们前面要减速慢行。
(5)注意儿童:黄色三角形,有两个行走的儿童,提示我们前方有学校,请减速慢行。
三、观看视频,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1)认识马路上的安全标志
(2)在家发生火灾该怎么办?
四、找找幼儿园里有哪些安全标志
师:让我们一起去找找幼儿园里有什么安全标志吧!然后用你们手里的手机或者平板拍下来,我们待会一起来分享。
小结:幼儿园里有安全标志,能提大家注意安全,免发生危险。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
(1)提供常见的安全标志,引导幼儿观察、交流安全标志的含义,以及应遵守的安全规则。
(2)鼓励幼儿用多种材料制作安全标志。
家国共育:
(1)家长与幼儿一起找找家中哪些地方应注意安全,并共同设计、制作相应的安全标志。
(2)家长带幼儿外出游玩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安全标志,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3)请家长引导幼儿认一认亲子手《生活中的安全标志》中的标志。
中班教案 篇9
蜻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小昆虫,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昆虫。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
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成虫除能大量捕食蚊、蝇外,有的还能捕食蝶、蛾、蜂等害虫,实为益虫。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听到这里,小朋友们是不是开始对蜻蜓感兴趣了呢?好,咱们现在就开始下一步活动。
活动目标:
用动作表现蜻蜓的飞行姿态。
初步感知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的艺术表现特点。
创编儿歌。
活动准备:
"儿歌":《红蜻蜓》。
图画纸、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用书《红蜻蜓》画面,请幼儿说一说,做一做:
——图上有谁,红蜻蜓在干什么?
——红蜻蜓飞累了,停在哪里?
——引导幼儿想象蜻蜓在势头上、水上停的样子,在大风大雨中飞行、降落的样子,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蜻蜓飞行?
学念儿歌《红蜻蜓》。
想象创作一。
——引导幼儿根据儿歌线索展开想象:红蜻蜓还会停在哪里?
——请幼儿把自己的想象画成一副画。
——请幼儿交流各自的画面内容,鼓励幼儿模仿儿歌的句式来概括表达。
——帮助幼儿整理仿编的儿歌内容,并根据儿歌的结构表现特点,请三个幼儿合作创编一首新儿歌——请幼儿学习朗诵各小组新编的儿歌想象创作二。
——组织幼儿进行讨论:你喜欢什么动物?它会在哪里做什么?
——鼓励幼儿嘎那据儿歌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来创编儿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7-24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精选】07-24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精选)07-31
【精选】中班教案08-24
[精选]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精选]08-18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