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4-03-22 07:55:55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10篇(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10篇(优秀)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简单的安全常识,知道和家长走散了的解决方法。

  2、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贪玩的小花猫》

  2、邀请一名人民警察(得用家长自愿即可)。

  3、商场、公园、游乐园的图片各一张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邀请幼儿听故事《贪玩的小花猫》,引入活动。

  二、关键步骤

  1、引起讨论:

  1)小花猫为什么会走丢?

  2)为什么小花猫再也见不到妈妈了?

  3)如果我们走丢了怎么办?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分别出示商场、公园、游乐园的图片,邀请警察给小朋友讲安全知识

  1)站在原地等爸爸妈妈来找

  2)请工作人员帮助寻找

  3)不要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在约定的地点等待

  3、讨论:怎样才能不走丢?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结:外出游玩时不乱跑,遇到事情不慌张,不哭不闹想办法

  活动延伸:

  1、请定长教会幼儿记住爸爸妈妈的联系电话和姓名

  2、请家长带幼儿去熟悉的地方游玩时,约定集合地点

  3、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模拟一次走散的'情景

  课后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附:故事《贪玩的小花猫》

  一天,猫妈妈带着小花猫出来散步。小花猫可高兴了,她看到了一只的蝴蝶,就追呀追;看见美丽的花朵,就闻呀闻;看到小蚂蚁,就好奇地在旁边看蚂蚁搬家。

  小花猫抬头一看:呀!妈妈不见了!

  小花猫急得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这时候,走过来一个人,给了她一条小鱼,说:“你别哭了,跟我回家吧!”小花猫看到小鱼,擦干了眼泪,就跟着这个人回家了。

  小花猫在那个陌生人家里又吃好吃的,又玩好玩的,可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自己的妈妈了。

小班教案 篇2

  游戏目标:

  1、在舞蹈中初步知道邀请舞的规则。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游戏准备:提前学唱歌曲 音乐磁带

  游戏过程

  邀请舞:找朋友

  前奏:大圆圈,跪地准备。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

  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

  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课后反思:

  本节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环节流畅,基本达到的教学目的。这首歌词本身很好理解,孩子一听就知道唱什么,懂什么意思,如:敬个领、握握手等歌词。对小班孩子来说是有经验的,所以孩子乐意去说、去唱。但是动作方面,小班的孩子只会简单的拍手、走步、握手。在这里没有给孩子过多的要求,而是找好朋友拥抱一下,孩子们也很给你兴趣。

  通过这节活动我吸取了一些经验,但在活动中也有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幼儿学唱歌的这个环节,老师说的太多了应放在身体上的'节奏更多一些,这样对有儿童来说可能会更容易些。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可能还不够,导致在找朋友的时候动作有点僵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且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让幼儿能够体验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训练幼儿观察力比较,分析的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可以摘掉尾巴的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刚才老师和大家学了一首尾巴的儿歌,现在老师手里有很多小动物它们都没有尾巴,那我要小朋友来帮他们找一找。

  2、 展开活动

  1)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蝌蚪)对了,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老师来帮她找找,是这条吗?(不对)再试试,这条对了。

  2) 小朋友你们想试试吗,请每个小朋友到老师这里须操作材料,你们和妈妈一起来找一找,请妈妈用老师刚才的方法引导自己的孩子做。

  1、 结束活动:小朋友都不错,妈妈都奖励自己宝宝一个,呱呱。

  活动延伸:

  妈妈在家里要多引导宝宝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

  活动反思: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基础,是幼儿认知世界的眼睛,通过幼儿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满足好奇心、求知欲。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了解粮食来之不易,爱惜劳动成果,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2.初步了解几种蔬菜的特点,培养幼儿对蔬菜的了解及喜爱之情。

  3.知道常见蔬菜的`营养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交流,知道蔬菜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难点:熟悉各种蔬菜的外形特征,能正确的读出蔬菜的名字。

  活动准备:

  1.各种蔬菜模型以及图片(西红柿、黄瓜、萝卜、土豆、茄子、青椒)

  2.魔术箱

  3.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导入:师幼做律动《兔子舞》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跳了兔子舞,那你们知道兔子爱吃什么吗?(…)小朋友你们爱吃什么蔬菜呢?

  基本部分:

  二、摸一摸,猜一猜。

  1.让幼儿猜猜箱子里面装的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述。

  2.请一名幼儿到前面的箱子里摸一摸,感受其蔬菜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能够说出常见蔬菜的名称,如:西红柿、黄瓜、萝卜、茄子、青椒等。

  3.师出示各种蔬菜,让每名幼儿亲手摸一摸,感受其形状特点(形状是圆的还是长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4.让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菜,不喜欢吃哪种菜,为什么?

  5.师向幼儿介绍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对人体的好处,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结束部分:

  三、小结:蔬菜都是很有营养的,所以我们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才能身体强健,快快长大。

  游戏(1)教师出示白菜奶奶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啊?(幼回答)今天呀白菜奶奶过生日,我们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蔬菜做白菜奶奶的生日礼物好不好”?音乐(森林狂想曲)

  我们一起给白菜奶奶唱首歌吧,教师放音乐《生日快乐》。

  (2)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也知道了蔬菜非常有营养,所以小朋友以后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这样身体就不会得病了。

  延伸环节: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各种蔬菜,懂得节约粮食,做个不挑食的好孩子。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简单的爱护家具的方法,懂得要爱护家具。

  2、初步知道一些常见家具的名称及用途。

  3、能较大方地向同伴介绍自己家的家具。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使幼儿掌握一些家具生活基本常识。

  二、活动准备

  1、根据班级人数创设几个娃娃家的场景。

  2、各种家具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吗?做完游戏应该怎么样?(把玩具整理好)

  2、师:今天娃娃家里的娃娃有点不开心,娃娃家的家具都没有放整齐,爸爸妈妈们,我们把家具整理一下好吗?

  3、幼儿分角色到娃娃家去整理家具,边整理边说一说这是什么家具。

  (二)了解家具的作用。

  1、师:谁来说说看,你刚才整理的是什么家具?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

  (幼儿介绍自己玩的娃娃家有什么家具及他们的用途。)

  2、师:你们自己家还有什么其他的家具?可以用来干什么?

  (幼儿大胆介绍,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和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三)初步懂得保护家具的方法。

  1、师:家具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家具?

  (幼儿自由地谈一谈,师生共同小结保护家具的方法。)

  2、教师总结:要按说明使用,不能在家具上乱涂乱画,不用小刀敲、刻家具等。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五、活动延伸

  师:回家我们可以根爸爸妈妈一起介绍自己家里的家具。

  教学反思: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离开生活,艺术创作就会失去源泉而枯竭。而对于那些热爱美术喜欢画画的孩子来说,也何尝不是这样。不立足于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体验,就不可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美术学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生活与教学活动溶为一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家具》这等,我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布置学生完成“寻找家具中美术”生活作业。让学生真正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小百科: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我们班有很多家长来幼儿园反应孩子在家都不喜欢刷牙,一叫刷牙就跑。

  活动目标

  1、通过系列活动使幼儿了解饭后漱口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养成餐后漱口、刷牙的良好习惯。

  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正确的漱口方法,保护牙齿的意义和方法。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进行〈小猪的牙齿〉游戏。

  2、收集一些幼儿的漱口水。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导入。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时,小猪的牙齿怎么样了?〈牙齿生病了〉牙齿有问题了,怎么办呢?

  2、幼儿交流感受 。

  3、出示收集的漱口水,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闻味道,说感受。

  看水里,找东西,认识餐后刷牙的重要性。

  讨论刷牙的好方法。

  4、行为的练习。

  引导幼儿了解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5、听儿歌〈刷牙歌〉。

  教学反思

  1、通过活动,幼儿了解了刷牙的重要性,但对如何保护牙齿的方法还不熟悉。

  2、教具准备得不够。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名称:社会领域

  活动班级:小三班(贝贝班)

  活动内容:《一起玩玩具》

  活动目标:1、愿意和大家一起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快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活动重点1.引导幼儿感受到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2.让幼儿知道不独占不争夺玩具。

  活动难点:在今后的生活中养成和同伴分享玩具,不争夺玩具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课件:图片----一起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小汽车、洋娃娃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知道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起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基本部分:

  (一)探索一起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可以怎样玩?

  (1)独自一人玩;

  (2)与同伴一起玩;

  (3)抢玩具;

  (4)进一步感受一起玩,能让大家都快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起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么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教师组织幼儿玩玩具鼓励幼儿积极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同感受。

  授课教师:加孜古丽夏衣扎达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对颜色的辨认能力低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 初步培养幼儿对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教幼儿去认识颜色

  怎样让孩子去辨别颜色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幼教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从玩中导入课程

  把幼儿领到自由活动场地,让他们像平常一样坐在玩具上玩,他们会唱着“跷跷板,俩人骑,这边高来那边低;你上我下多神气……”

  二、开始提问认识颜色

  师:玩的开心吗?幼:开心!

  师:那你们知道你们骑的是什么玩具吗?举手回答。

  幼:我骑的是小马、小鸡、大象、兔子……

  师:那谁知道ΧΧ小朋友骑的小马是什么颜色呢?举手回答!

  幼:他骑的是蓝色的马。

  师:还有和他不一样的吗?幼:老师,是绿色的。

  师:你们还有人和他俩不一的吗?幼沉默!

  师:那其他小朋友你们认为是绿色的站这边,蓝色的站那边!

  都站好了就表扬说小马是绿色的那对并让其他小朋友给他们掌声鼓励!

  分别问出他们所骑的玩具是什么颜色对了表扬,错了告诉他们过会再问他们看他们记得没,给以掌声鼓励。

  三、颜色的归类

  把幼儿平均分四队, 告诉他们每队所代表的颜色,让他们去把红、黄、蓝、绿 的玩具各对拉到各队所站的`位置上!师:看那队的小朋友最棒能把属于你们那队颜色的玩具找对!等他们拉好后,表扬找对的小朋友你们真棒,都找对了!找错的让这队帮他们一起再找找!

  四、活动的延伸

  俩人一组,让幼儿彼此说一说彼此穿的什么颜色的衣服,活动场地那些别的玩具都是什么颜色的。让幼儿回家看看自己家的那些东西是红、黄、蓝、绿 色的,明天来上课了告诉我!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整个活动中,通过玩能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回答问题,从玩中认识四种颜色。也许是我选择的是在教室外的自由活动场地所以整个活动过程还是蛮愉快的。

  对于颜色的归类我让他们分四组去找的目的是让他们团结,一小组一队谁拉错颜色了组里的其他幼儿会说拉错了。

  不足:教室外组织的,有幼儿跑去玩滑滑梯的,纪律方面有点乱。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儿歌《小瓢虫》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师:小朋友,你们看我这里是什么?(瓢虫)今天我是瓢虫妈妈,你们就是瓢虫宝宝,瓢虫最喜欢吃害虫啦!我们一起去抓害虫吧!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五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确立对斑点的认识

  师“宝宝们,累了吧!好,我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出示瓢虫纸)师:咦?一些瓢虫宝宝真顽皮,跑到这里来了,看看这些瓢虫宝宝它们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斑点不一样)

  2、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老师指着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的背上有几个斑点?(1个)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手口一致的点数1,并齐声说1。

  (2)指有2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手口一致数2,并齐声数1、2,那共有几个斑点?(2个);

  (3)指有3个斑点的瓢虫让幼儿来数一数,也齐声数1、2、3,那共有几个斑点?(3个)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数斑点

  (1)现在妈妈请宝宝们看看自己身上有几个斑点?拿下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数的时候,请你一边数一边说。

  (2)幼儿数一数,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拿着瓢虫上来数一数,说一说,学说一句话“我身上有几个斑点?”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 “宝宝们,天黑了,该回家了,那你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树叶)。噢!原来在这里,这些树叶是瓢虫宝宝的家。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圆点不一样),那1个斑点的瓢虫哪个是它的家呢?(一个点的树叶),老师示范(也可以有意摆错了,让幼儿来纠正)。2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3个斑点的家呢?(幼儿上前摆放)好,现在哪些瓢虫可以到1个圆点的树叶家里?(请幼儿上来送)2个斑点的呢?3个斑点的呢?

  (2)集体验证。

  四、幼儿操作

  师:瓢虫宝宝都送回了家,你们高兴不高兴?噢,你们真棒!好,现在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那儿也有一些小动物们想回家,它们希望我们小五的小朋友们送它们回家,你们乐意吗?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送它们回家吧。

小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对鞋底感兴趣,并能用语言表达观察后的感受,美术活动:鞋印舞会(小班)。

  2、学习用鞋底印画,能根据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进行简单的添画。

  3、能大胆积极地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底有花纹的鞋子若干、白纸、水粉色、调色盒、油画棒、湿抹布,鞋印添画范例一张

  活动过程:

  一、 观察鞋子,引起兴趣。

  “今天,许多的鞋子宝宝要来参加舞会,它们在哪儿呢?(引导孩子发现脚上的鞋子,引起观察的兴趣)找一找,你喜欢谁的鞋子宝宝?为什么?”(启发幼儿说出鞋子不同的样式、颜色、图案等)

  二、 观察鞋底的花纹,激发想象。

  “请你们看看自己的鞋底:(1)你看见鞋底上有什么?(2)花纹有什么不同?(3)看看这些花纹象什么呢?”

  三、 尝试用鞋底印画,体验活动中的趣味性,幼儿教案《美术活动:鞋印舞会(小班)》。

  “鞋底的花纹真有趣,看鞋子宝宝跳舞了(教师示范印画)。你们的鞋子宝宝想跳舞了吗?选你最喜欢的鞋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跳个好看的.舞。(幼儿活动,教师指导幼儿注意印画的画面,并将鞋印画放到桌子上晾干)

  四、 欣赏鞋印添加想象画,拓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刚才我的鞋子也去跳舞了,看,它们在这儿呢。咦?怎么变了。原来它们刚才化妆了,看看,它们化妆成什么了呀?怎么化妆的呢?”

  (引导幼儿观察在鞋印的不同部位,添上线条、点、圈,变成不同的东西)

  五、 幼儿进行鞋印添加想象,鼓励幼儿大胆添画

  六、 展示作品,师幼共同欣赏。

  “你们装扮的鞋子宝宝真有趣,赶快让它们到舞台上来表演吧!,看看谁的鞋印化装得很有趣、很新奇,给好朋友讲讲。”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经典]07-22

(精选)小班教案07-29

(精选)小班教案08-01

(经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精选]09-02

小班教案【经典】07-29

小班教案(经典)08-18

小班教案【精选】08-20

[精选]小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