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能根据画面信息进行描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提出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具有初步的推测能力。
3、理解故事情节,体验动物之间相互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标记纸若干,四种动物标记图。
2、故事画面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要和你们一起来讲故事,今天呢,我们讲的方法要和以前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
我要请你们一边看图一边做小老师,讲给大家听。你们想试试吗?
二、观察画面,教师提问,幼儿回答。
1、观察画面一
(1)师:可能发生一件什么事情?把你看出来的事告诉大家。
(2)师:这张图片,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
(教师重复并归纳幼儿的问题,并在纸上图示记录:怎样过河?)
(3)师:这个问题,谁能来回答?
2、观察画面二
(1)师:这张图片告诉我们,小动物们想到的是用什么办法来过河的?
(2)教师小结:小蛇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
(幼儿学着一起说)
(3)师:这张图片。你们有问题要问吗?
(师在纸上记录幼儿的问题:谁先过河?)
二、幼儿讨论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师:谁能来说说,你觉得哪个小动物第一个过河?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三、幼儿观看课件并进行描述。
1、师:一起看看动物是怎样过河的?把你们看到的告诉大家。
2、师:你们看到小蛇的表情了吗?
小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是怎样想的?你能猜出来吗?
3、教师小结:小小的、轻轻的蚂蚁从小蛇身上过去,小蛇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小蛇眯起眼睛,感觉很轻松。(幼儿练习描述)
(按照此法,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表情,猜测小蛇的心理,并描述。教师分别小结后,再让幼儿练习。)
(1)蚯蚓过河,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小蛇竖起眉毛,睁大了眼睛,感觉有一点点累。
(2)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小蛇感觉累多了,头上都流汗了。
(3)小鸡走到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头上流下了很多汗,勉强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四、幼儿重新讨论,再次确定小动物过河的顺序。
1、师:刚才你们商量的小动物过河的顺序,现在要调整吗?为什么?
2、引导幼儿联系小蛇表情,讨论确定:
小动物过河的顺序是从体重最轻的动物开始,依次体重逐步增加。
五、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1、师:在小蛇的帮助下,四只小动物都顺利地过河了,它们真的应该要谢谢这条小蛇了。
你们觉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蛇呢?
(好心的小蛇,爱帮助别人的小蛇,可爱的小蛇。)
2、师: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个故事,来学习这条好心的小蛇好吗?
六、延伸活动
1、出示图片:小狗来了
师:你觉得小狗能在小蛇帮助下过河吗?为什么?
2、师: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去想,想好以后编进这个故事里,让小蛇的故事更加精彩,再给故事取个名字,好吗?
附故事:好心的小蛇
一群小动物来到小河边,它们是小蛇、小老鼠、小鸡、蚯蚓和蚂蚁。
它们要过河,但是它们中间只有小蛇会游泳,其他的动物都不会游泳。怎么办呢?
好心的小蛇想了个办法,它把自己长长的身子搭在小河的两岸,做成了一座独木桥,好让伙伴们从它身上过河。
首先是身躯微小的蚂蚁从它身上过河。小蛇简直感觉不到小蚂蚁的重量。
接着是蚯蚓过河。这一次,小蛇感觉到了有那么一点重量。
再接着是老鼠过河,老鼠比蚯蚓重多了。小蛇为了不让老鼠把自己压垮,用力把身子拱起来。
当小鸡走上小蛇身上时,小蛇已经力不从心了,它硬挺着,好不容易支撑着,让小鸡顺利地从自己身上过了河。
这时,忽然走过来一只小狗,这只小狗也想从小蛇身上过河。那可不行,小蛇迅速地缩回了身子。小狗那么重,小蛇哪能承载得起呀!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整个故事富有童趣,充满想象力。主人公花格子大象艾玛本身就是吸引幼儿的,他的外形、色彩、行为表现都是与众不同的,乐观开朗的个性更是让有趣的事频频发生。
活动目标:
1、清楚有序地讲述艾玛经历。
2、喜欢艾玛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PPT课件
背景图片
活动过程:
(1)介绍人物,引起兴趣
一(出示封面。)这是谁,你们认识吗?(介绍花格子大象艾玛。)
一艾玛和普通的大象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清楚讲述其色彩、图案的不同。)
一听听声音,这说的是艾玛和谁的故事?
(2)欣赏故事,感受乐趣
①出示第2~4页
一你知道,山洞里哪个是艾玛的弟弟吗?
②出示第5页
一猜猜,艾玛和他的弟弟会说些什么呢?
⑧出示第6~1 O页
一你知道大象们担心什么?害怕什么?
一看,朋友们想了什么办法?
④出示第11~1 4页
一你觉得,这次艾玛是真的被风吹走了吗?
⑥出示第1 5、1 6页
一这回,艾玛真的被风吹走了,风儿带着艾玛开始了奇妙的`旅行。
(3)游戏操作,有序讲述
①出示第1 7~20页
一这些地方你认识吗?
一看看,风带着艾玛先到了哪儿,再到了哪儿? ②摆放图片,记忆讲述
一(出示第2 1~24页。)这次,艾玛会去几个地方?他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最后到哪里呢?
一桌上有一些图片,三个人一组,请从这些图片中找三个你们觉得有趣的地方,为艾玛安排一次奇妙的旅行吧。
一试着把旅行过程清楚、有顺序地介绍给大家。
(4)讲述故事结尾
一你喜欢艾玛吗?为什么?
小结:能给别人带去快乐的人,总是会得到大家的喜爱。
活动反思:
活动第二个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故事情节,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活动第三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是个难点,教师拓展了图画书本身的内容,让幼儿根据视觉提示有序地讲述“风先把艾玛带到了哪里,再到了哪里”,再和同伴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地点,进行“先……再……最后……”有序地讲述。最后,一切风平浪静。随着情节的发展,幼儿也体悟到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提升。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手--我们大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纹本身对幼儿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是培养幼儿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幼儿体验创新思维乐趣的良好载体,本次活动在课前带领幼儿观看《名侦探柯南》,积累了幼儿的感性经验,活动中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展开他们的思维空间,活动开始以游戏方式展开,动静结合,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活动中注意体现出创新思维的方法,扩散、由一点向多点发散思维活动、创新想象与操作活动等。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为日后的创造力培养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喜欢大胆联想与想象,能够根据一种物品联想到与它相似的其他物品。
2、了解指纹的基本形态(簸箕形,斗形),提高观察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体验手指印画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根据一种物品联想到它相似的其他物品。
难点:了解指纹基本形态,发展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印泥,彩笔,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手指游戏
(二)小朋友请坐,向阿姨问好。
师:小朋友,刚刚我们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做的游戏?
幼:小手。
师:我们的小手上有很多的秘密,今天刘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找找手指肚上的秘密,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手指第一节,看看哪个小朋友发现的秘密最多? 幼:一条条细细的线
师:小朋友手指上有一条条细细的'线?这就是“指纹”
(三)出示课件
1、指纹图片(斗形),请幼儿说说指纹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指纹是一样的吗?
2、观看对比图片认识指纹的基本形态(簸箕形、斗形状) 教师总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
(四)1、每个小朋友的指纹是不一样的,那怎么能把指纹变到纸上? 简单涉及指纹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用途)巩固指纹的形状是不同的,提取指纹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幼儿想象并回答
2、那现在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指纹可以用来做什么?幼儿想象并回答
教师示范时,指纹变变变,看看能变成什么?请幼儿观看小朋友也试试好不好?
(五)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创作:教师指导,请幼儿相互说说自己创作的是什么,体现幼儿的互动。
(六)作品展示,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前期的知识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日常的训练也提高了很多,因此,幼儿对创新思维并不陌生,能积极主动的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展开想象,本次活动设计,切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幼儿的好奇和探索需要,由幼儿的兴趣生成新的探究内容,为幼儿和已有的经验搭建了桥梁,让幼儿通过实践经验,自主获得新的认识。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和树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增进对树的了解。
2.知道树是人类的朋友,懂得要保护树木。
活动准备
事先家长协助填写“树的朋友”调查表、PPT。
活动过程:
一、我找到的树朋友
1.同伴之间相互交流
你们都和爸爸妈妈一起把树的朋友记录在统计表上了,现在请你和你边上的小朋友看着记录表交流一下你们找到了哪些树朋友?
2.集体交流
⑴那现在我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找到那些树朋友?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片。提醒幼儿根据贴出来的图片,要讲不一样的。
⑵谁来告诉我为什么他们是树的朋友?(老师随机点几张图片让幼儿说说理由)
二、树的'亲密朋友
1.刚才我们啊找到了这么多的树朋友,那到底他们是不是大树最好最好的朋友呢,我们来听听看大树是怎么说的?
2.PPT我有了阳光的照耀和雨水的滋润,我可以长的高高的,树叶绿绿的很茂盛,当我身体不好的时候,是啄木鸟医生帮我把肚子里的小虫子吃掉,蚯蚓帮我松松土,小鸟的嗯嗯给我施肥,他们都是我最好最好的朋友。
3.现在你们知道了哪些是树最要好的朋友了吗?
4.幼儿说树最亲密的朋友,并说说为什么?
三、树是人类的朋友
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是树的朋友,还有谁是树的朋友,出示图片。树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知道树帮助了我们什么吗?(乘凉、挡风沙、让空气很新鲜等)
四、人类是树的朋友
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那我们人类也是树的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树呢? 出示图片幼儿辨别错对
1.这些图片你看懂了吗?你觉得那些人做的对那些做的错,为什么?
2.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像哪些人学习,要保护好树,让人类成为树最好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习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幼儿操作材料、笔。
三、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 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 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二)给水果排队
1、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一盆是梨。
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苹果。
第三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柿子。
第一盆有几只梨?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见图三)第二盆有几只苹果?第二盆有6只苹果。(见图四)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见图四)第三盆有几只柿子?第三盆有7只柿子。
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见图五)
2、 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见图六)
(三)分水果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五、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知道微笑时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体验微笑能给他人带来好心情,同时自己也能得到快乐。
3、培养幼儿良好的体态语言。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微笑表情图一张,故事图片一张。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导出微笑。
T:今天啊,来了好多的客人老师,来我们小朋友一起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吧。
幼儿打招呼。
提问:你们刚刚是用什么样的表情跟客人老师打招呼的?(微笑)2、故事:
俞老师这儿有个故事,题目就叫《微笑》,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里都讲了些什么?
(1)出示故事图片,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幼儿回答;他们分别在做些什么?幼儿回答;小蜗牛怎么了?幼儿回答;后来又怎么了?幼儿回答;大家是怎么夸小蜗牛的?幼儿回答。(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3、幼儿对镜子练习微笑,相互间练习,手机拍照。
(1)我们小朋友会微笑吗?拿出你们的小镜子来练习一下吧。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微笑是没有声音的,是发自内心的,脸上在笑,心灵也在笑。)
(2)来,露出你们最美的微笑,俞老师帮你们拍下来。
(3)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微笑。
4、情感提升:
(1)小朋友们,你们会在什么时候微笑呢?(好朋友分享食物,收到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和家人一起旅游等都会微笑)
(2)看到他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呢?
引导幼儿:微笑很美,微笑很有礼貌,微笑给人温暖,微笑给人带来快乐等。主要就是微笑的作用。
5、结束:
以儿歌《微笑》结束整个活动。
还记得那首《微笑》的儿歌吗?我们一起说一遍。说儿歌一遍。
好,下面我们就随着优美的音乐,动听的儿歌,去给其他小朋友送微笑吧。
四、教学反思:
微笑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们的交往中,都需要对他人微笑,因为微笑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感觉开心。在幼儿的发展中,微笑能说是他们与人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在设计这个活动时,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语言表达等方式来进行活动。并运用了图片形式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微笑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幼儿感觉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用微笑来对待每件事。
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相靠,紧密相连,老师和幼儿及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互动较好,充分展现了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和互动性;整个过程,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小朋友们都纷纷意试的要相展现自己,老师也让他们尽情的去发挥和表现。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110、119、120几种特殊号码及作用。
2、学习使用特殊电话号码,知道不能随意拔打。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自制电话一部、自制PPT、110,120,119号码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出特殊号码,初步了解110、119、120的特殊性。
导入活动《小鸟和小老鼠》
附儿歌:
小鸟,小鸟,住在大树上,
小老鼠,小老鼠,住在大树下,
喇叭花,喇叭花,爬呀爬呀爬,
喇叭花,喇叭花,变成小电话,
喳喳喳,吱吱吱,
小鸟跟小老鼠说着悄悄话。
提问:小鸟和小老鼠是怎么说悄悄话的?(打电话)
小朋友你打过电话吗?你是怎样打电话的?(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有几个号码很特殊,跟我们平时打的电话号码不一样,你知道是哪几个吗?(点击课件显示110、119、120)
小结:
家里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的数字很长,有7—11位数,在我们生活中有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只有3位数,分别是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和急救电话120,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和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2、初步了解特殊号码的作用。知道110是警察,119是火警,120是急救电话
①、119是什么情况下拨打的?是火警电话,发生火灾的时候才能拨打119,火是很危险的,我们能随便玩火吗?
②、120是什么电话?什么时候拨打120?(急救电话,严重的伤或是得了急病,严重的病)
③、110是什么电话?什么时候拨打110?(报警电话,抓小偷抓坏人)
3、初步学习在紧急情况下该如何打特殊电话。
⑴、学习拨打报警电话。
①播放有小偷的照片
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有小偷)怎么办啊?(打110找警察)
②集体打电话(点击课件,警察叔叔出现并配音)
交流讨论后提问:警察叔叔问了什么,我们是怎么说的?
小结:拨打报警电话110时,要说清事情发生的'具体地址是哪里(如具体的街道、旁边有什么大的建筑物),发生了什么事情及你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等等。
⑵、场景二生病了该怎么办/着火了怎么办
①、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应该打什么电话?应该怎么说?请幼儿拨打,(课件急救中心的阿姨出现,配音)
②、出示着火图片,提问:该打哪个电话?应该怎么说?
小结:
我们在拨打火警电话119和急救电话120时,也都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具体地址是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谁、你的联系电话是多少,这样才能方便110、120中心尽快前来处理。
4、知道不能随意拨打特殊号码,进一步拓展知道什么情况下拨打什么电话。
这三个电话号码很特殊,为了方便我们记住,它们只有3位数,我们能随便拨打特殊电话吗?(我们随便拨打会造成线路拥挤,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就没法得到帮助,也会给警察、消防员、医务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工作麻烦)
号码游戏
每个号码一个圆圈,PPT出示图片,当发生这些事情时,你觉得应该拨打哪个号码就站到哪个圆圈里。
进一步拓展在什么情况下拨打特殊电话,在什么情况下先拨打哪个特殊电话,并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5、结束活动:欣赏课件,进一步了解110、120、119的工作。
(孩子们,这就是咱们的人民警察、消防官兵、医护人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一直在救人,助难,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安全给别人,危险给自己。当夜晚来临,你已经入睡时,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守护着我们,保卫着我们的家园,他们太累了,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致敬!)幼儿园中班安全活动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中班教案09-19
(经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3
中班教案03-22
中班教案03-23
中班教案03-23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