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带分数加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3)通过思考题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这些题目你能很快说出结果吗?为什么?)
1又1/7+2/7+1又3/71-1/2-1/33又17/20+1又8/9+1/9
1-1/8-52又3/14+4+1又11/144-1/3-1/6
4又7/10+2+1/105-1/5-3/52又1/5+4/9+1又7/8
(1)学生谈谈看法后即计算。
(2)反馈时请举例说明“怎样算比较简便”。
2、揭示课题:带分数加减练习。
二、组织练习,提高技能
1、先说说下列各题该如何计算,并独立完成。
3又11/18+7/10+2又1/610-4又6/7-2/5
6又1/12-2又13/15-1又17/202又8/13+4又5/11+1又5/13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设问:为什么题目中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而你对第4题则用了简便方法计算。
2、引导讨论小结:计算带分数加减法,要观察数据特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则尽量用简便方法计算。
3、专项练习: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5又1/3-1又1/6-2又5/64又5/12+11/12+1又7/12+10/21
9又3/8+3又5/6+1又5/87又3/11-2又8/9+1又7/11-4又1/9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换互批,并说说思路。
(3)全班交流。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
1、谈话导入应用性练习。
2、选择正确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1)4又2/3与1又5/9的和,再加上2又5/6得多少?
教学过程
备 注
A、4又2/3+(1又5/9+2又5/6)B、4又2/3+1又5/9+2又5/6
C、4又2/3+2又5/6+1又5/9
(2)6减去3又5/6的差,再减去1又1/8,得多少?
A、6-3又5/6-1又1/8B、6-(3又5/6-1又4/8)C、6-1又1/8-3又5/6
(3)两个数的和是9又17/20,其中一个数是2又2/3,另一个数比它多多少?
A、9又17/20-2又2/3B、9又17/20-(2又2/3+2又2/3)
C、9又17/20-2又2/3-2又2/3
(对第3题可扩展,设问:还有其他列式方法吗?如9又17/20-2又2/3×2)
3、应用题练习。(要求选择两题完成,喜欢做哪两题就做哪两题)
(1)煤场里有200吨煤,第一次运出65又1/2吨,第二次运出74又3/4吨,还剩下多少吨?
(2)有两箱苹果,一箱重23又2/5千克,另一箱比它重2又3/8千克,两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3)跳高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是1又2/5米,比第二名高1/10米,第三名比第二名低1/5米。第三名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米?
(学生练习时,教师巡视及时补差)
四、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带分数加减法的一些知识、方法、注意点等。
2、全班交流。
五、探究思考题
1、教师提出要求:先算算看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交流。
3、引导学生,再举一些例子。
4、小结:强调学习数学的态度及学法指导,并提出课后要求:你去找找看,在一些数学计算中,你能发现一些规律吗?把发现的规律拿出来,我们在数学活动课中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六、作业。《作业本》
本节课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在练习中,主要是要学生能根据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才能提高正确率。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解答相应的分数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基本训练
1、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点。
2、看谁算得既对又快,并说说运算顺序。
4/13+8/13-7/135/19-3/19+10/19
2又17/20-1又7/20+3/又7/10-9/10+1/10
1-(1/2+1/3)1/9+(2-2/9)
2又5/8+(5-4又5/8)3又1/20-(1/4-1/5)
二、练习巩固,提高技能
1、用递等式计算下列各题。
4又1/3-5/12+2又5/82又1/2+1又5/8-1又1/8
3又1/2+(4又1/3-7/12)7又8/15-(6又8/15+3/11)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计算过程。
(2)反馈比较,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3)重点讨论:为什么第2、4题的算法有不同?
(4):在计算中能简便计算的尽量要简便计算。
2、先说说下列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再计算。
2又7/16+1又6/7+1又9/168-3又6/11-1又5/11
5又11/12-2又4/9-2又11/126-(3又3/8+1又5/24)
(1)学生同桌交流以上各题如何计算比较简便,说出各自的看法,然后分别计算。
(2)教师巡视发现典型算法,指名板演。
(3)反馈比较各种算法,引导学生用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方法,并提出要求: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
三、应用练习,巩固技能
1、选择相应答案的序号填入各题后面的括号中。
教学过程
备 注
(1)从6又8/9里减去3又1/4,所得差与2又1/6的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2)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和,差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3)从6又8/9里减去3又1/4与2又1/6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4)6又8/9加上3又1/4与2又1/6的差,和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A、6又8/9-(3又1/4+2又1/6);B、6又8/9+(3又1/4-2又1/6);
C、6又8/9-3又1/4+2又1/6D、6又8/9-(3又1/4-2又1/6)。
(学生先根据题意选择正确的算式,再各组计算一题,算出结果)
2、应用题练习,根据相应问题列出算式。
农场收割小麦,第一天收了这快地的2/15,第二天收了这快地的3/20,第三天收了前天天的总和。
(1)收了一天后还剩下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2)第三天收了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3)三天一共收了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4)收了三天后还剩下这快地的几分之几?列式为:
(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所求问题的含义,弄清数量关系)
四、课堂(师生谈话共同完成)
1、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有什么新的认识?
2、在解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应用题中要特别注意什么?
五、课堂作业。
1、列式计算。
(1)从4又7/9里减去2又3/4,所得的差与3又1/6的和是多少?
(2)从3又9/10里减去1又1/6与4/5的和,得多少?
(3)1又5/12加上3又11/18减3又2/9的差,和是多少?
(4)从8又1/4里减去3又7/8与2又1/2的差,得多少?
2、应用题。
一个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45又1/2吨,二月份生产42又1/5吨,三月份比一、二月份生产的总数少39又3/1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多少吨?
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但计算的正确率太低,对学生计算能力要加强培养,同时要教育养成学生认真审题,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指名口答)
1/3+2又2/39-4又4/75/11+21-3/10
6又2/5-5又3/54+1又11/1215又3/4-103又5/6+2又1/6
2、师生谈话回顾带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导出练习内容。
1.揭题:带分数加减法练习。
二、组织练习,形成技能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过程及应注意的地方。
2又3/4+4又5/124又1/15-2/55/8+2又9/203又1/3-2又7/8
(1)学生独立计算,同桌校对答案并交流想法。
(2)全体反馈,谈谈需注意的地方。
2、专项练习: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1又7/10+2又11/12(2)4又1/6-1又4/9
=42/60+55/60=4又3/18-1又8/18
=97/60=3又5/18
=1又37/60
(3)3又5/9+1/2(4)5又1/8-2又7/12
=3又10/18+9/18=5又3/24-2又14/24
=3又19/18=5又27/24-2又14/24
=3又1/18=3又13/24
①学生判断。(同桌可交流)
②反馈指正,即使改正。
3、进一步带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练习归纳。
填空,并讨论归纳带分数加减法中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43
3/81/12
2又1/8+2又3/4=7又5/12-3又1/4=
1又3/52又7/9
(1)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计算。(四人一组,两人做一题)
(2)小组讨论归纳:带分数加减法中对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3)全班交流,。
三、课堂,引入应用性练习
1、教师性点拨:在带分数加减的计算中,掌握了计算方法以后,更为主要的是要针对
所给题目中的数据特征,准确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应用性练习:
(1)解下列方程:
11/6+Ⅹ=53/4Ⅹ+14/9=411/12
Ⅹ-12/3=22/1563/5-Ⅹ=11/2
1-Ⅹ=3/5+1/104Ⅹ-87/15=38/15
①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②反馈解题思路,并强调检验。
(2)应用题。
①一块长方形菜地宽6又1/5米,比长短15又3/4米,这块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②幸福农场第一天耕地3又7/8公顷,比第二天多耕1又4/5公顷,第二天耕地多少公顷?
四、趣味练习
在()填上适当的数。
4又3/()-1又4/()=2又3/4
5又()/()+1()/()=7又1/2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2)师生共同方法:注意分母的确定。
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过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这是这个单元的一个难点。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理解带分数加减法为什么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可以分别相加减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复习铺垫
1、板演:
4/5+2/55/6-2/9
2、分别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二、引出新课,揭示课题
在复习铺垫题前分别用彩笔加上整数部分成:(1又4/5+2又2/5)(5又5/6+1又2/9),问:这是两个怎样的分数相加减的题?
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知
1、理解同分母带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1。
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1又4/5公顷,下午耕地2又2/5公顷,一天共耕地多少公顷?
(2)如何列式?为什么?
1又4/5+2又2/5(把两个数合并起来,用加法)
(3)如何计算?
结合投影,观察、理解
①把1又4/5看作(1)+(4/5)的`和;
②把2又2/5看作(2)+(2/5)的和;
③整数部分合并起来是多少?
④分数部分合并起来是多少?
⑤把整数部分与分数部分相加的和合并起来是多少?
(4)进一步理解算理:
1又4/5+2又2/5=(1+1/5)+(2+2/5)
=(1+2)+(4/5+2/5)
=3+1又1/5=4又1/5(公顷)
(5)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备 注
熟练后,可以这样写:
1又4/5+2又2/5=3又6/5=4又1/5(公顷)
答;一天共耕地4又1/5公顷。
(6)归纳。
同分母带分数相加,只要(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再把所得数(合并起来)。
(7)巩固、练一练。
2又7/16+1又3/163又7/10+5又9/10
4又5/9+7/98/15+7又4/15
2、同分母带分数减法的计算
同分母带分数减法如何计算呢?
(1)尝试:
5又4/5-2又2/5
(2)反馈。
(3)归纳:
同分母带分数相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减,再把把得的数(合并)起来。
(4)练一练:
9又7/8=5又5/84又11/12-1又7/12
5又13/18-11/183又11/10-3又1/20
(5)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①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减。
②所得的数相加。
③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3、归纳:
同分母的带分数相加减,只要把(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数合并起来。
4、异分母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2。
计算:5又5/6-1又2/9
(2)这是一道什么样的计算题?
(3)(异分母带分数相减)
(4)试一试。
(5)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又5/6-1又2/9=5又15/18-1又4/18......通分
=(5--1)+(15/18-4/18)......整数部分、分数部分分别相减
=4+11/18=4又11/18......把所得的分数合并
(6)异分母带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带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7)练一练。
3又1/2+4又3/43又5/8-7/12
四、小结
不管是同分母还是异分母的带分数相加减都是(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数合并起来。
五、巩固练习
1、板演:
1又3/5+2又1/53又1/2+4又3/4
3又11/20-3又1/206又5/8-4又1/2
2、反馈校正。
3、独立作业:
课本P132第3、4题。
六、课堂小结
1、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2、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何?
3、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
1、课堂练习P.131(2)。
2、《作业本》
:结合图形,学生较清楚地明白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要注意的是最后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和带分数。
【《带分数加减法》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加减法教案01-17
大班10以内加减法教案02-02
大班数学教案8的加减法10-24
小学数学1-5加减法教案10-04
大班数学教案《9的加减法》04-02
加减法教学反思02-26
2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2-02
10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12-14
10加减法教学反思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