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时间:2024-04-04 08:10:5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设计意图:

  让学生联系旧知,在生活情境中理解“体”的概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这样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观察、测量和验证。

  教学要求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用具 ①教师准备:教材第20页图中的各个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并将教材第169页的长方体展开图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备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后回答: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

  2.实验

  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0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 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投影出示)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习五的第2题。

  3.练习五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学具,然后向同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个顶点、几个面、几条棱,二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抓住了生与生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表现、自我确认的机会,有力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能动作用,培养了创造力和自信的个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创造应用机会,引导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开展竞赛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学有兴趣。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材解读: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预习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2、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正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6、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那几条?

  8、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流程:

  一、独立自学

  结合预习提纲自学课本18-20页

  1、长方体和正方体由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2、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互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们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2、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它们分别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学生观察。

  学生回忆并回答。

  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4、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三、总结评价

  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四、巩固或提高

  1、完成同步指导上的相关作业。

  条件强化: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12-2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06-14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数学教案01-17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6-2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15篇06-1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14篇06-1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精选15篇)12-1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5篇02-2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15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