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4-09 16:38: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出现了学生十分熟悉的场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例题着重解决两个一位小数相加和两个一位小数相减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加法计算问题时,口算方法是学生容易想到的,是学生里竖式计算算理的基础;竖式计算则需要多一点的指导。到解决减法问题时,重点放在竖式的计算上,难点是差的整数部分是0,要指导学生正确写出得数。教材没有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只是强调让学生从小数的含义来思考,这样能促进学生加身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作业中学生错得蛮多的一道题)

  □<2.9<□□<13.4<□□>10.6>□□>0.9>□

  这些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读题后找出关键词:相邻、整数

  分别请学生说说答案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信息,看清楚四样东西的单价:

  馒头0.5元豆浆0.7元馄饨1.8元面条2.4元

  把这几样食品的价钱分别用几元几角来说说,认识到整数部分表示的是几元,小数部分表示的是几角

  2、如果你为自己选两样,当成自己的早餐,你会怎么选?

  (馒头和豆浆)

  怎么算呢?

  0.5+0.7

  学生自己尝试用竖式计算,交流算法。

  注意结合学生的讲解,加强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的比较。认识到整数加法是从个位加起,而小数加的时候是先加小数部分,它们其实都是从低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一,要进到整数部分。

  相同位数对齐,小数在做加的时候,主要是把小数点对齐。

  如果你和妈妈一起去吃早饭,你会怎么选?会算吗?

  大家做在自备本上。交流。

  3、如果要你根据这些信息,提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你会吗?

  比如(1)面条比馄饨贵多少钱?

  列式并竖式计算:2.4-1.8

  讲解时注意讲明白:整数减法的高位如果是0,是没有必要写的;但小数减法减得的整数部分是0,一定要写。

  除了比便宜或贵的问题要用减法解决,有没有别的问题也要用减法解决呢?

  比如:拿5元去付钱,买馄饨和面条,要找回多少钱?

  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注意,此时的5元,为了计算的方便,可以写成5.0元

  (竖式略)

  方法一:5.0-4.2=0.8元

  方法二:5.0-1.8=3.2元,3.2-2.4=0.8元

  那如果把找得的0.8元,继续买东西,可以买什么?

  买馒头:0.8-0.5=0.3元

  买豆浆:0.8-0.8=0元。注意,此时只要写0元,不要写成0.0元

  三、练习巩固

  1、完成书上第1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校对。

  2、读懂信息:竹竿全长4.6米,露出水面部分长1.2米,水深多少米?

  学生想明白这根竹竿分成了怎样的两部分,再解答。

  3、让学生先看图说说这四种花的单价:玫瑰每枝2.2元,满天星每枝0.3元,康乃馨每枝0.6元,月季每枝0.8元

  问(1)小芳买了2枝玫瑰,要付多少钱?

  可能会有学生想到的是乘法,指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我们现在还不会,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2)一枝玫瑰比一枝月季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在得数比1大的算式后面的□里画“√”。

  0.6+0.6□0.1+0.8□1.1+0.3□

  0.9-0.3□2.2-1.1□2.5-0.9□

  5、布置作业:

  p.105第2题,用竖式计算。

  课后小记:

  在计算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觉得非常的简单,更愿意用口算。

  学生的作业基本都是当堂完成,质量好。看来这部分内容还是蛮简单的。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出示计算题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

  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

  要从前一位退“1”。

  今天我们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

  2.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里,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指名回答。有选择的板书:

  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

  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师: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怎样列式?

  买一个转笔刀和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一共要多少元?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列式。

  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1元4角=1.4元

  一个转笔刀比一枝没有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

  指名同学列式。

  不退位减法

  0.8元=8角

  0.6元=6角

  8角-6角=2角=0.2元

  “2”为什么要写在这里?

  师再次板书把同学们的问题写黑板上。

  讲解退位减法

  师:问题是什么?你能用小数进行计算吗?

  1.2-0.6=

  师:“2”减“6”不够减怎么办?

  附答案:

  1.2-0.6=0.6

  师: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师:把你刚才提出的数学问题试着自己解答。

  学生分小组解答问题,教师巡视,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脑筋大转弯》比《校园科幻》便宜多少?

  小明带着10元钱,这两本书各买了一本,他带的钱够吗?

  附答案:

  6.80-3.40=3.40(元)

  6.80+3.40=10.2(元)

  10.2﹥10

  他带的钱不够

  丽丽带了10元钱想买两种不同的饮料各一罐,还能剩下多少钱?

  3.6+2.8=6.4(元)

  10-6.4= 3.6(元)

  答:还能剩3.6元。

  师: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3.课堂练习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7.74-5.85= 9.35-4.74=

  38.63-3.42= 1.16+4.77=

  8.17-5.26= 2.26-0.86=

  4.93+4.75= 76.55+4.68=

  附答案:

  7.74-5.85= 13.59 9.35-4.74=10.09

  38.63-3.42=35.11 1.16+4.77=5.93

  8.17-5.26=2.91 2.26-0.86=1.4

  4.93+4.75=9.68 76.55+4.68=81.23

  课件出示图片

  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回到家里让自己的父母测量一下身高,回到学校和其他同学的身高作比较,谁比较高。

  4.巩固提升

  课件出示图片

  附答案:15.4+2.1+2.3=19.8(千克)19.8 ﹤20,所以不能一起坐船。

  师:你能提出什么的问题?

  玫瑰和康乃馨一共多少钱?

  玫瑰比康乃馨贵多少钱?

  ……

  附答案:2.2+0.6=2.8(元)2.2-0.8=1.4(元)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课件出示图片

  两件衣服一共多少钱?

  附答案:27.9+54.9=82.8(元)

  课后小结

  a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笔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8+6=28+5=37-5=12-6

  (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练习在课堂本)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

  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获得的信息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从学生的众多问题中选择一个加法的问题和一个减法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4)(教师选择例3)提问:该怎么解决?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讨论情况。

  (5)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解决方法。

  (6)集体讨论:0.6+0.8

  教师先提示:这道式子是小数加法。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是相同的,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教师板书:小数加法)。

  小数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教师板书:计算)

  (7)引导学生两式比较:

  一道是以元为单位相加,它是一道小数加法题,一道是把元改写成角,把小数加法题转化成一道整数的加法题,通过观察比较知道:整数加法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列坚式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8)学生试笔算0.6+0.8

  学生在进行笔算之前教师先与学生探讨数位对齐的问题。教师并示范。

  元角分

  0.6

  +0.8

  (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坚式计算0.6+0.8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观察、思考:在小数加减法中,要使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只要什么对齐就行了?

  (9)反馈练习:列出2.8+2.16.4+0.9的竖式(订正时注意是不是小数点对齐)

  (10)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与以前所学的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加法?

  2.教学例4:

  (1)教师选择例4

  (2)这道题你会解决吗?应该怎样列式?

  (3)组织学生讨论:该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引导学生说一说小数减法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5)这个竖式怎样计算?

  元角分

  1.2

  -0.6

  学生尝试:(一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教师巡视指导.

  (6)引导学生说说用竖式计算1.2-0.6时先做什么,再怎么做?最后做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最后说明:

  ①从小数看,十分位上的2减去6不够减,向个位退1,作10,在十分位上加10再减,也就是12个0.1,减去6个0.1。

  ②从人民币的单位看,是把1元化成10角,加上原来的2角,用12角减去6角。

  (7)反馈练习:3.6-0.52.1-1.2(两人板演,其他人在本上做.)

  (8)教师总结:小数减法与以前所学的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怎样计算小数减法?

  3.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明确它们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都从最低位算起,而且同样是“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只是小数加减法注意了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4.巩固练习:

  观察商店图,解决问题。

  ⑴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⑵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第⑴和第⑵个问题再集体反馈。

  全体学生根据同学所提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解决。

  三、巩固发展

  1.计算训练

  练习二十二第1题

  (练习在课本上,允许个别学生用竖式计算)

  2.用数学。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6-22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3篇09-16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13篇)09-16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02-22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11-19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教学反思03-06

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反思11-17

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11-1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06-12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