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内容,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看画面想象、猜测故事的情节。
2、积极参与阅读活动,愿意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3、在看看、听听、讲讲中,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活动准备:
幻灯片《小篮和小黄》;红、黄、蓝三种颜料和调色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绘本封面:今天我们一一个故事《小蓝和小黄》,你们猜猜小蓝和小黄会是谁呢?
小蓝和小黄并不是你们说的动物,也不是小朋友,他们是有颜色的小纸片。
你们看,这就是小蓝。(出示图片:这是小蓝)
我们一起和小蓝打个招呼。(小蓝你好)
二、欣赏幻灯片《小蓝和小黄》,理解画面。
(一)图片:小蓝家
这是小蓝的家,你们看,小蓝家一共有几个人呀?
哪个是蓝妈妈?哪个是蓝爸爸?为什么?
师:小蓝的家里有爸爸、有妈妈还有小蓝,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二)图片:好朋友
师:小蓝有许多好朋友,你们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幼儿给各种颜色片片起名字)
(三)图片:最好的朋友小黄
师:可是它最好的朋友是谁呢?(小黄)
(四)图片:小黄家
小黄就住在街对面,它的家里有几个人?都有谁呢?
师:小黄家里有妈妈有爸爸还有小黄,他们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五)图片:小蓝和朋友做游戏
小蓝和它的朋友经常在一起玩游戏,你们看,猜猜它们最喜欢玩什么游戏?(幼儿观察画面,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由猜想)
师:原来他们最喜欢玩藏猫猫和转呀转圈圈儿的游戏。
你们玩过藏猫猫的游戏了吗?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你也来玩一玩藏猫猫的游戏,好不好?
谁想来玩转呀转圈圈儿的游戏?(幼儿小组合作玩《拉个圆圈走走》的游戏)
(六)图片:他们排排坐(背景音乐)
师讲述后面几幅图:在学校里,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排坐,放学了,他们又跑又跳,开开心心的回家了。一天,妈妈要去买东西,她对小蓝说:“你待在家里别出去。” 可是,小蓝没有听妈妈的话,还是跑出去找小黄了。他跑到街对面的房子一看——唉,房子里没有人。他这边找找,那边找找,找呀找呀……突然在拐弯角上,找到了小黄!
1.想想看,这时候小蓝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高兴,兴奋,开心)
2.小蓝和小黄两个好朋友见了面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
(七)图片:抱在一起
他们真的开心地抱在了一起,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呢?”(画面定格)
① 出示黄色和蓝色的水粉颜料:这里有小黄和小蓝,我们一一看, 他们抱在一起时到底会发生什么事?
② 师用颜料示范:小蓝找到了小黄,他们开心地抱在一起,抱呀,抱呀!结果他们变啦!(引导幼儿观察到颜料变成了绿色)
③ 请幼儿也用“小蓝”和“小黄”的颜料进行操作:看一看,你们的小蓝和小黄是不是也变了?
(八)图片:变成绿色
原来小蓝和小黄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
(九)图片:在公园玩
师连贯讲述后面几幅画面:可是,他们不知道。然后去公园玩,他们穿过一条隧道,追着小橙玩,又爬上一座大山。啊,好累呀,他们回家去了。
(九)图片:回到家里
小蓝和小黄回到家,他们的爸爸、妈妈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听录音(蓝爸爸和蓝妈妈的话):“你不是我们的小蓝,你是绿的。”
听录音(黄爸爸和黄妈妈的话):“你不是我们的小黄,你是绿的。”
(十)图片:哭泣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小蓝和小黄怎么了?
(十一)图片:流下眼泪
师继续讲述:小蓝和小黄好伤心,他们哭了,流出了大滴的蓝眼泪和黄眼泪。他们哭啊哭啊,直到全部都变成了眼泪。最后,他们把自己收拢到了一起,他们说:“现在爸爸妈妈能认出我们来了吧?”于是,小黄跟着小蓝先回到小蓝的家。蓝妈妈和蓝爸爸见到他们的小蓝,开心极了。又是抱又是亲。他们也抱了小黄……但是,快看,发生了什么事?(它们变成原来的样子了)现在,他们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他们走到街对面小黄的家里报告这个好消息。大家高兴地互相拥抱。庆祝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直玩到吃晚饭的时间,故事讲完了。
三、完整欣赏
引导幼儿看图完整欣赏故事。
四、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听了《小蓝和小黄》的故事,那小红和小篮,小黄和小红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在后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颜料,你们先去玩一玩,然后编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颜色故事吧!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了解冬天取暖的多种方式。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取暖的办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分一分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
2、说说图片上有些什么。并说出衣物、运动的名称。
3、说说哪些是衣服,哪些是运动?
4、引导幼儿在三种类别的事物的背景框里分别涂上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
二、找找冬爷爷的好朋友
1、看看找找冬爷爷的好朋友。
2、挑选出冬天的`衣服、运动、自然景物。
3、引导幼儿继续阅读幼儿用书《取暖的办法》将冬爷爷取暖的办法用连线画出来。
三、说一说取暖的办法
1、冬天还有什么取暖的好办法?
2、小结:冬天天气冷,可以多运动,运动后身体就暖和了;也可以穿上厚厚的衣服。打开取暖设备,这些都是取暖的好办法。只要宝宝们注意保暖,多运动,就可以健健康康地过一个冬天。
小百科:暖和是温暖的近义词,它的反义词是寒冷,让人感到温暖柔和的感觉!
小班教案 篇3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小雨点
活动目标: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能用各种打击乐器敲出4|4拍节奏。 2、 能感知歌词的情感,用轻轻的、慢慢的、快乐的声音唱歌。 3、 能跟随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激发幼儿对韵律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小雨点》歌曲录音 2.自制小雨点图片 3、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1、 欣赏《小雨点》音乐,初步感知4|4拍节奏和熟悉歌词结构。
2、 通过图片导入主题
(1) 教师:“每当天空被乌云遮住的时候,天空中就会飘下好多好多的小雨点,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雨点吗?”(请幼儿回答)
(2) 教师展示图片,教师:“那你们看看,小雨点是不是像这样子的呢?” (3) 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听过下雨的时候是什么声音啊?”(请幼儿回答)“对
了,下雨的时候啊,小雨点落下的时候是“沙沙沙”的声音。”
(4) 教师:“刚刚我给小朋友们放了一首歌,名字就叫小雨点,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好不好?” 3、 再次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1) 第二次欣赏歌曲《小雨点》:“听,小雨点落下来是什么声音?”(小结:沙
沙沙沙沙沙。进一步熟悉歌词。)
(2) 教师:“小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来,你们猜猜它们都落到哪了呢?请小朋友们
仔细听听,一会儿请小朋友们把你们所听到的的告诉给老师。”(继续播放歌曲,播放完毕,请幼儿回答)
(3) “怎样唱出小雨点沙沙沙的?”(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唱出“沙沙沙”轻柔缓慢
的感觉,并运用手势加以配合) 4、 学唱歌曲
(1) 教师用语言提示,配合手势,引导幼儿说歌词。 (2) 播放歌曲录音,配合手势,鼓励幼儿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 教师用钢琴弹奏旋律,鼓励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唱。 (4) 请个别幼儿唱,引导其他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 5、歌曲演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跟随着节奏拍拍手,在熟悉4|4拍节奏的基础上,鼓励幼
儿用打击乐器演奏4|4拍节奏。
(2) 教师:“刚才啊,老师教小朋友们怎么打4|4拍节奏了,现在老师请小朋
友们自己挑选喜欢的打击乐器,用它们敲出刚才的节奏,我看看哪个小朋友敲得最准确最好听。(请幼儿挑选乐器) ”
(4) 请个别幼儿上台用乐器敲打节奏,引导其他幼儿随着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5) 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用乐器敲打节奏,另一组随着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6、 结束部分
请一组幼儿当雨宝宝唱歌,另一组幼儿用乐器伴奏,教师当雨妈妈表演动作。最后全体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教师:“现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雨点们在空中飘了这么久也该累了,咱们再唱一遍这首歌,送小雨点们回家吧。(请幼儿跟随教师再唱一次) ”
活动延伸:
教师可利用钢琴弹奏歌曲的旋律,规定哪一段旋律幼儿该站起来,哪一段旋律该坐下,进一步锻炼幼儿对歌曲韵律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带领幼儿扮演雨宝宝一起做捉迷藏游戏。
附:歌词《小雨点》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拔。
小班教案 篇4
制作方法、材料及玩法
吹泡泡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游戏,肥皂泡在阳光下可以折射成五颜六色。玩吹泡泡的游戏主要有两方面的准备,一方面是肥皂液,一般采用洗涤灵加少量甘油(增强表面张力作用);另一方面是工具的准备。过去是每人一根小管用嘴吹,这样很不卫生,可以用铁丝制成多种形状,或用纱窗做成多种形状,直接蘸肥皂液后用嘴吹,嘴不直接接触工具。
教育意义
吹泡泡被孩子们喜欢,通过吹泡泡体会泡泡怎样才能吹得多,吹得大。泡泡在阳光下折射为七彩球。
泡泡水的配方
一:材料:杯子2只,袋泡茶1袋,白糖,开水,洗涤剂方法:
1、取一只杯子倒入开水,放入袋泡茶
2、在空杯子里加入1-2匙白糖,倒入一些洗涤剂,倒入茶水,用筷子搅拌一下,这样做出来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大而且不易破。
二:
1、把香皂切成小薄片放在杯子里,冲进热水把肥皂片溶化。2、再往杯子里加入适量的砂糖和一包袋袋茶,盖好盖子放置一夜即可。
三:将1杯水+1/3杯洗洁精+半勺白糖搅拌均匀后即可。这是已经验证过的.配方了。不象外面卖的泡泡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而且安全。
四:用洗洁精加一点醋,只要洗洁精的浓度够,效果也不错.
五:用红茶水加香肥皂和一点糖,泡一个晚上就做成了,这样做出来水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
六:胶水:水:洗洁精:洗手液(或洗发水)=1:4:2:2,效果非常棒,还可以加糖,增加效果加蓝墨水,按这个配方很容易成功的,如果用带珠光的洗手液或洗发水泡泡的颜色更好,如果再加点加糖和醋,泡泡不容易破。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在活动中有趣和快乐。
2、能按鞋子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不同的成双的鞋子(拖鞋、高跟鞋、皮鞋、凉鞋、溜冰鞋等)散放在教室的中间。
2、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口吻,请幼儿帮助猫妈妈(教师)一起收拾零乱的鞋子。
1、请幼儿初步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2、幼儿分散收拾。
评析: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有情节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积极参与,能自然而然的导入活动。在这环节中,有很多小朋友对一些外型特别的鞋子(如溜冰鞋)能正确配对,而对一些颜色相近或外型相似的鞋子有很多配错了。
二、幼儿讨论
1、你是怎么收拾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
2、小结: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是好朋友,所以要放一起。
评析:讨论是非常必要的环节,能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三、游戏:对对乐。
1、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只鞋,听音乐自由走动,寻找与自己鞋子一样的另一只,配对后,两人将鞋底相互有节奏地碰击,并念儿歌:"对对碰,对对碰,一对鞋子对对碰。"
2、与其他小朋友交换鞋子,再次游戏
评析:以游戏形式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和成长,孩子们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快乐的情绪中,连平时常拿错鞋子的几个小朋友也配对成功。
四、依据配对的方法,幼儿再次收拾鞋子
1、教师提醒幼儿一双一双地收拾,并整齐地摆放在鞋架上(可进行分组)
2、师生共同检查鞋子配对情况。
评析:这一环节与第一环节首尾呼应,又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加了难度,通过师生共同检查鞋子的.配对情况,再一次帮助个别幼儿对配对有进一步的认识,加深了孩子对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的认识。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单只鞋的图片,引导幼儿继续学习配对,巩固按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
活动反思:
1、根据幼儿的需求生成教育。
本活动的设计以"为了孩子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为宗旨,教育价值取向强调的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取经验,获得学会学习的能力,当幼儿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配错鞋子),于是我生成了《鞋子对对碰》这一活动。通过幼儿的实践,来解决幼儿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把"数学"的概念渗透于生活,促进幼儿的发展。
2、让幼儿在同伴的相互作用下进行学习。
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让他们共同交流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互相启发、修正。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会使幼儿学会接纳他人的观点,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3、提供合理的教育"平台"。
活动的目标符合我们小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又适当的增加了难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是幼儿感兴趣的又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注意"玩中学,玩中教,玩中求进步"的观点。在活动中,教师更多是以一个观察者、支持者的身份,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支持、推动幼儿主动学习。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经典)小班教案09-21
[经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14
小班教案(精选)09-23
【经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教案【精选】08-20
[精选]小班教案08-16
(精选)小班教案07-29
(经典)小班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