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入园常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1
教案目标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的目标是:
适应新环境: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幼儿园环境,如教室、操场和卫生间。
建立规律:培养孩子顺应园内规定和日常时间安排的能力,包括课堂活动、休息时间和用餐时间。
社交技能:教导孩子与老师和同学建立良好关系,学习分享、合作和友好交往。
个人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和洗手等。
安全意识: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包括玩耍时的安全行为和学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
教案内容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新环境
首先,教师会带领学生参观幼儿园,介绍不同的场所和设施。然后,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各个区域,并了解每个区域的用途和规则。
2. 建立规律
为了建立规律,教师会制定每天的`时间表,并向孩子们展示每项活动的图片或图标。孩子们会学习如何按照时间表的安排行动,如何等待和过渡到下一个活动。同时,教师还会引导孩子们学习遵守课堂纪律,如排队、面向前方、安静听讲等。
3. 社交技能
在教案中,教师会引导孩子们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分享玩具、学习合作和互助。通过角色扮演、故事讲述和艺术活动,教师还会教导孩子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学习尊重他人。
4. 个人独立性
教师会逐步引导孩子们建立起一些独立性,例如指导孩子穿脱衣物、管理个人物品和自己整理书包。同时,教师还会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完成一些日常任务。这样,孩子们会慢慢养成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习惯。
5. 安全意识
安全是教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会向孩子们传授各种常见的安全知识,如过马路时观察交通情况、正确使用玩具和工具、火灾逃生等。教师还会定期组织安全演习,让孩子们学会应急处理和自助求救,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总结
通过小班入园常规教案,孩子们将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学前教育的要求,更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社交技能。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2
幼儿园小朋友受到年龄的限制,在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方面能力较弱。就算老师在一旁时时刻刻的提醒,效果也不一定好。但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个方法,或许能在建立幼儿良好常规方面助老师一臂之力,那就是——音乐的魔力。
音乐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约束和相互管理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娃娃家,孩子们一进入这个区域,就完全没有了时间观念。可是自从请上了“你在哪里”这个音乐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情景再现: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该是收工的时候了,可娃娃家的孩子还是不想出来,这时响起了“345.345.55 i5|”的音乐,机灵的孩子理好东西马上出来了,孩子们坐在位置上唱着“XXX,XXX,你在哪里?”
一些贪玩的还在区角里磨蹭的孩子也唱着“ii 55|ii 55.323.1—‖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立刻,从娃娃家里蹦蹦跳跳地出来了。
这种提醒孩子结束区角活动,同时又能让先出来的孩子叫回迟出来的孩子的游戏音乐,总让孩子带有满满的自豪感我的动作好快,我能找回自己的好伙伴。
音乐让孩子们主动安静下来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些幼儿园有一段时间是孩子们的生活活动时间,而自由松散的自由活动时间与较为严谨的集体教学相衔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自然和愉悦的过渡?音乐的运用,令这个过程变得不一样。
情景再现:
今天的过渡时间孩子们的情绪还是不太稳定,尤其刚刚下课后,孩子们似乎比其他时刻显得更加活跃。看这情形,老师立刻打开了琴盖“13.2—|13.2—|11 22.32.1—‖……”一串《摇篮曲》响起,孩子们立刻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喧哗不见了,代替的是一个个安静入眠的小宝宝。
(高音区:13.2—|13.2—|1122.32.1—‖)“星星宝宝来看你们了,看谁休息最好。”(低音区:13.2—|13.2—|1122.32.1—‖)“大灰狼来了,大家静悄悄的哦,别让大灰狼发现了我们。”
简简单单的音乐,却让孩子们展开了无限的`想象,享受着安静的美妙时刻,如果再加点游戏进去,譬如《小朋友散步》一静一动,一定令孩子们更加喜欢这个过渡时间,并且精神愉悦、全神贯注进入下个阶段。
音乐让常规的培养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小班孩子的注意力是难以集中的,因此,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会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但即使是这样,还是有些爱动的孩子,一刻都不能停下来,注意力不那么集中。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老师在集体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用音乐的方式引导孩子倾听,更加有效果。
情景再现:
浩浩机灵聪明,思维能力、语言能力都很强,但就是坐不住,经常要走动,有时听一会儿,注意力就分散了,于是“眼睛在哪里?”“耳朵在哪里?”“一闪一闪亮晶晶,谁的眼睛最最亮。”
音乐成了老师的杀手法宝,只要一唱这些“神曲”,浩浩很快就会回应老师的歌声,并很快坐好。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3
【设计意图】
1、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喜欢把一些小硬片、碎纸等东西放入鼻中。
2、大一点的孩子会把小东西放在小一点幼儿的鼻孔耳朵里玩。
3、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差。
4、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意识。
5、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
2、不把异物塞人鼻孔或耳朵里。
3、乐意保护自己的五官,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重点】:
不把异物塞人鼻孔或耳朵里。
【活动难点】:
锻炼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各种动物的鼻子图片香水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引出鼻子,了解鼻子的功能。
谜语:左一洞,右一洞,有它能呼吸,有它能闻味。(鼻子)
小互动:让幼儿闭上眼睛,老师出示香水在空气中轻轻喷洒一点,让幼儿用鼻子闻气味
小互动: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闭紧嘴巴,坚持10然后放开,说说有什么感觉。(注意捏住鼻子的时间不能太长)
教师小结:鼻子的用处很大,可以帮助我们呼吸,让我们辨别气味。有时鼻子也会失灵,比如感冒、生鼻炎、鼻子受伤的时候,它就不能发挥本领了。
二、基本部分
1、我们的鼻子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有,那不知道小动物们都有没有自己的鼻子呢?我们请一些小动物出来,看看它们有没有鼻子,是什么样的鼻子?
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鼻子,每个动物的鼻子用处都很大,我们人类也是一样的,鼻子非常重要,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鼻子。
2、我们的鼻子、耳朵都有自己的用处,它们不喜欢有东西打搅它们,因为这样会影响它们的.工作,鼻子和耳朵会很难受的,所以说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小朋友千万不能这样做。
向幼儿介绍意外发生后的自救方法。
教师:如果有东西在鼻子里,应该赶快告诉大人,让他们按住没有东西的鼻孔,幼儿用力往外擤,决不能用手挖或往里吸。
教师示范:当异物入鼻时首先不要慌张,用手压住没有塞进东西的那一个鼻孔用力擤,这时小东西可能就会擤出。
请幼儿示范
师幼交流:当异物入鼻时简单的处理方式,如果入鼻较深时该怎么做
三、建议:
1、加强对幼儿玩小玩具的常规培养。
2、做好保护耳、鼻、喉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与自我保护能力。
3、帮助幼儿掌握排除耳、鼻内异物的方法与技能。
四、总结:
鼻子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对我们每一个小朋友来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能闻气味能呼吸,但是鼻子不喜欢有东西打搅他,因为那样他就不舒服,不能好好工作了。我们平时不能用手挖鼻孔,痒的时候,用手轻轻按压,一定不能把东西塞进鼻孔,如果有东西进鼻孔,要赶快告诉大人。
【活动反思】:
有些幼儿爱把小纸团、豆粒、花生米和小石子这些小东西往鼻孔或耳朵里塞,或在吃东西时不小心食物卡在喉咙口。遇到这些情况时不要慌张,但不能不在意。如果小东西刚塞入鼻孔时,不要用手抠挖,因为越抠,小东西会越往里钻、可以用手压住没有塞进东西的那一个鼻孔用力擤,这时小东西可能就会擤出。如果擤不出,就要赶快找医生。如果塞进耳内可以把头歪向塞有异物的一边,连续单脚跳。小东西往往会掉出、如果掉不出还得找医生。喉咙卡住东西或小东西被吸进气管,要赶紧请医生,或马上送往医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懂得鼻子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小班入园常规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常规教案12-12
小班活动常规教案07-19
小班常规教育教案优秀04-24
幼儿园中班常规教案_幼儿园宝宝班常规教案04-02
幼儿园小班常规工作总结11-15
《入园我知道》教案08-04
中班常规教案06-20
幼儿园大班常规教育主题教案01-11
大班常规教育教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