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4-25 09:55:53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小动物串的手链,发现按照一定规律的排序;

  2、幼儿在为小兔子过生日的情境中,能够发现并能完成串珠子的多种排序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幼儿乐于参加活动,喜欢把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二、【活动准备】

  竹签数条、各种"糖葫芦"小卡片(不同颜色、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等等)、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谈论小朋友喜爱吃的东西,创设小兔子过生日的情景,小动物们要送小兔子喜欢的手链做生日礼物观察小猪准备的手链:按照一颗红色-一颗蓝色-一颗红色-一颗蓝色等珠,总结小猪的.手链按照一定的顺序串成的方法叫做排序,引出活动主题:有趣的排序

  2、小小帮手串珠子通过观察小动物已经串好的珠子,发现其中的排序规律,帮助小猪、小猴、小象等小动物串好没完成的手链小猪串手链的排序:红-绿-红绿-红……小猴串手链的排序:大-小-大-小-大……小象串手链的排序:圆-方-圆-方-圆……

  3、进门闯关创设情景,小动物们来到小兔子家要答对设好的问题才能进门,请幼儿解答问题,完成排序,进入小兔子家为小兔子庆祝生日

  4、游戏:小朋友准备的礼物给每个幼儿分好糖葫芦果和竹签,请幼儿动手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串好糖葫芦,亲手为小兔子准备生日礼物,完成后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说一说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排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总结幼儿表现,点评幼儿动手完成的"生日礼物",最后以《生日快乐》歌曲结束活动。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重点是让幼儿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难点是再现或再造规律,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在教学环节设计上,我才用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法,在活动过程创设小兔子过生日的情境贯穿始终,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幼儿带着兴趣融入其中,易于接受新的知识,这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游戏操作部分,老师应该面对幼儿先进行示范,以便幼儿能更好的进行操作,我在此环节忽略了示范演示,使得课堂在操作部分纪律上有点乱。这节课整体来看虽然还算成功,但有些孩子未能进行举一反三的操作,在每个环节结束时未及时进行总结,以至于幼儿在脑海中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以后的区角活动中要继续让幼儿练习排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观察进行描述。

  2,训练幼儿思维的流畅性。

  3,幼儿能正确的说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激发了幼儿对熊猫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不能开口去说,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吸引不住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准备

  熊猫挂图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熊猫在做什么事情的图片若干张,关于熊猫吃竹叶的视频一段,熊猫儿歌的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1, 谜语导入(有个小动物,身体胖乎乎,常带戴墨镜,身穿黑白衣,爱吃鲜竹叶)

  2, 出示熊猫挂图,分析谜语。

  3, 播放熊猫吃竹叶的视频,吸引幼儿注意。

  4, 播放各种图片,逐个讲述分析,正确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情应该怎么做。

  5, 给幼儿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性,分布的区域。

  6, 让小朋友自己说看到的东西,熊猫爱做什么事情,爱吃什么东西,等等。

  7, 最后让小朋友观看有关于熊猫儿歌的视频。

  教学反思

  1,在这个活动中,幼儿是在快乐中度过的,幼儿配合积极,兴趣很浓。

  2,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少用成人化的语言,比如“知不知道”“是不是”应该多问“为什么”。

  3, 选材新颖,导入活动很好。

  4, 在说出谜语的时候应该把速度放慢一点,让小朋友有时间去想。不应该太快出示挂图。

  5, 可以请小朋友来模仿自己所看到的熊猫的姿势,让幼儿说出成句的话。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感受古诗的意境。

  2、理解古诗中“绝”“万径”“人踪灭”“ 蓑笠”的词义。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活动准备

  电子大书、古诗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画。

  (出示电子大书)师:你看见了什么?这幅画上是什么季节?山上都是雪,小鸟会怎么样?

  师:路上有没有行人?为什么?

  师:江面上有什么?船上的人穿着什么?他在干什么?

  二、欣赏古诗。

  1、教师播放古诗课件,请幼儿完整欣赏古诗。

  2、理解词汇“绝”“万径”“人踪灭”“簔笠” 的词义。

  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孤:孤零零。舟:小船。蓑笠(suō lì):蓑笠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3、教师逐一讲解古诗大意。

  千山鸟飞绝: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

  万径人踪灭: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三、朗诵古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分组朗诵古诗。

  四、开心游戏。

  接龙游戏:教师将幼儿分成四组进行接龙比赛,可从第一句到最后一句,或者最后一句到第一句均可,或者改变接龙速度,或者限制时间等等。

  活动应变

  南方的幼儿没有见过雪,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下雪的视频给幼儿观看。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绘画冬天景象。

  区角活动

  语言区:投放幼儿用书,鼓励幼儿复习古诗,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环境创设

  请幼儿画一幅关于冬天景象的美术作品,张贴在美术展示区。

  家园互动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背诵古诗,让幼儿解释古诗大意,说说古诗的意境。

  随机教育

  在活动过渡环节,可以和幼儿一起朗诵古诗。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进一步学习根据老师的提问,表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3、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做你猜: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游戏老师来做动作,你们猜猜是什么小动

  物,好吗?看谁猜得对哟。老师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小猫、小狗、小羊、小鸡),幼儿猜。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看课件,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1、过渡:刚才我们都知道了小鸡是怎样叫的,那你们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段录像,请小朋友认真听、仔细看,看完你就知道了。(放课件录像部分)

  2、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1)、录像看完了,你们看到了谁在孵蛋?(母鸡)鸡蛋有什么变化?怎么会破呢?谁在里面?小鸡是用什么做啄破蛋壳的呢?我们来学学小鸡啄破蛋壳吧(带领幼儿做动作边说:叽叽叽叽)

  (2)、你看到了小鸡了吗?蛋壳裂开了,它的身体是在蛋壳里还是在蛋壳外?

  (3)、老师:哇!小鸡推开了蛋壳,出来了 ,仔细看看它的`眼睛是怎样的?羽毛是干干的还是湿湿的?

  (4)、小鸡站起来了,羽毛怎样了?它是什么样子的呢?(毛茸茸的)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

  3、老师小结:小朋友,小鸡真可爱呀,我们一起来说说它是怎么来的吧?(带领幼儿一起边看课件边讲)

  三、引导幼儿了解小鸡长大后的样子,知道它与公鸡、母鸡的区别。

  1、刚才小朋友看到了小鸡是怎样出生的,那你们知道小鸡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吗?(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

  2、小鸡和公鸡有什么不一样?公鸡怎么叫?(引导幼儿学学公鸡叫)

  3、小鸡和母鸡有什么不一样?母鸡怎么叫?(引导幼儿学习母鸡叫)

  4、老师小结。

  四、游戏:小鸡长大了。

  播放《小心蛋儿把门开》音乐,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老师用语言进行提醒,最后,当老师说:“小鸡变变变“时,幼儿用动作或声音变成公鸡或母鸡。

中班教案 篇5

  我是文明小顾客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购物,学习怎样当个文明的小顾客。

  2、知道文明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方便;

  3、养成有序等待,文明购物的习惯。

  教学准备:

  购物袋一个;区域角“嘟嘟超市”;三份标记图(拿篮子、购物、收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幼儿已有的超市购物经验,谈话导入

  1、引导幼儿回忆购物过程。

  师:“大家一定都去过超市,那你是跟谁去的?去干什么?”(和奶奶去买菜;和好朋友去买饮料;和妈妈去买洗发水)

  师:“超市里有哪些东西卖?”(饼干;水;肉;飞机模型;牙膏……)

  师:“你知道怎么买东西吗?”(拿钱买;把东西放到购物车里;要选的……)

  2、交代游戏的场景和具体规则

  师:“今天天气真好,大家的心情也不错。那边新开了一家嘟嘟超市,我们到里面去逛逛,每个人学着买一样东西,老师来帮你结账。”

  二、尝试第一次集体购物,发现问题,探索解决方法。

  1、幼儿自由进入超市进行选购,教师适时指导。

  师:“先买完的小朋友做到座位上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刚才买了什么?为什么要买那样东西?”

  2、师幼共同讨论第一次购物的情况,发现问题并共同制定规则。

  (1)制定拿购物篮的规则

  师:“刚才你们是怎样买东西的,先要干什么?”(拿购物篮)

  “应该怎么拿购物篮?”(排队)

  “那刚才你们排队了吗?”

  “不排队会怎么样?”(摔跤;大家抢;闹哄哄)

  “是啊,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拿。”教师边说边拿出排队的标记图。

  (2)制定取放商品的规则

  师:“拿好购物篮,就可以去——”

  “那你们第一次是怎么购物的?”

  “购物时要注意什么呢?”“(别把东西摔破了;先看再拿;要小心;玻璃的东西不要碰……)

  教师总结:“选购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不需要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边说边出示购物标记。

  (3)制定付款时的规则

  师:“我们挑选完了商品要干什么?”(给钱,付款)

  “大家一起去吗?”(不是,也要排队)

  教师总结:“购物结束,付款也需要排队。”

  边说边出示排队标记。

  3、将共同商量出的规则标记送到相应的位置,加深印象。

  师:“现在我们把这几个标记图放到超市里,提醒每个进超市的顾客都遵守规则,做到文明购物。”

  “看看,这个标记图,贴在哪个地方合适?”(放在超市门口,提醒大家要排队拿购物篮;贴在货架上;放到收银台旁边)

  三、在总结的基础上再次购物,通过两次购物对比巩固文明行为。

  教师总结:“通过亲身体验和讨论,我们知道了文明购物的重要。文明购物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方便,让购物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去快乐购物吧,这次我们还是每人选一样商品。”

  师:“刚才收完款后,营业员说了什么?”(你们真是一群文明的小顾客)

  “她为什么这样夸你们?”(第一次我们乱哄哄,我们把商品碰倒了,我们挤了,我们不拿购物篮;第二次我们排队了……)

  四、分享所购物品,迁移文明经验。

  师:“看看我们的购物袋里有什么?吃的,玩的,都有,收获真大。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学会了怎么当个文明小顾客。为了奖励自己,我们来分享刚才买的物品,一起吃一吃,玩一玩。”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围绕谈话,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

  3. 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故事《我想借什么动物》的图片一、二、三、四。

  玩具手机一只

  动物图片若干(如:大象、猴子、松鼠、长颈鹿、鸭子等)

  问题图片三张(图一:工地停电;图二:果园果子熟了;图三:帽子掉在水中)

  视频转换仪、电视机一台

  2.经验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观看录象等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2)师:有家动物园真稀奇:这里的动物不仅让人看,还往外借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听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请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故事里的人借了什么动物,他们为什么借动物?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穿插提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较连贯的表达个人见解。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老爷爷看电视时知道借动物的消息后,打电话到动物园去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

  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要求幼儿动脑筋思考说出合理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一)

  (2)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纱巾被风吹到高树杈上,她从动物园借了个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师:小姐姐借了什么动物?为什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出示图片二)

  (3)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电话借动物——黑猩猩)

  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的东西,你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的.猜,你夜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4)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

  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为什么?

  3.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园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以帮助人类的情景。

  “叮零零”——电话铃响了。

  (1)师:“是谁呀?”“是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啊,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啊?”

  [page_break]

  “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给钱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一:

  师:工地上突然停电了,许多木头没法运。“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帮忙呢?

  (请幼儿讨论,提示:哪些动物力气大,能搬运木头?)

  出示图二: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得马上摘。“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呢?

  (幼儿自由讨论,提示:哪些动物能摘果子?)

  出示图三:

  师:宝宝的帽子被风吹到池塘里了,宝宝正伤心地哭呢,派谁去帮忙呢?

  (2)老师给“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

  师:“小猪你好,我们小朋友帮你们想的办法好吗?”“奥!很好啊,你们已经按照小朋友们想出的办法去做了,都比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还要谢谢我们小朋友们啊!”

  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应该小动物学习,他们帮助别人解决了许多困难。我们也应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4.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

  师:小朋友,动物服务中心的许多动物们都出去帮忙了,如果我们这里的动物园也可以借动物,那么,你是最想借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师:我们回家后想一想,你想借什么动物,然后把它画下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结束:

  请幼儿想象动物为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绘画。请幼儿将自己借动物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明白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健康。

  2、让幼儿知道垃圾会污染空气,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喜欢清洁的空气

  课件:空气污染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在室外玩游戏吗?为什么?

  (外面的空气好)。

  2.妈妈为什么抱宝宝到外面晒太阳?

  (太阳光可以杀细菌,还能呼吸新鲜空气)。

  二、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1.画上有些什么?

  (小朋友、垃圾堆)

  2.两个小朋友为什么是那样的表情呢?

  (因为他们闻到了难闻的气味。)

  3.难闻的气味是从哪里来的?

  (垃圾的臭味传播到空气中去了。)

  4.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三、教师小结

  为了使我们有一个舒适、干净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不要到处乱扔垃圾,垃圾会污染空气。我们呼吸了受污染的空气后,会生各种疾病,我们也不要随地吐痰,这样就会减少细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中班教案 篇8

  教案目的:

  1、通过自由探索排序,让幼儿尝试和发现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统计的兴趣。

  教案准备:

  1、排序材料:黄、绿、蓝的雪花片和玩具

  2、记号笔3、操作统计表格

  4、观察图片2张

  教案流程:

  一、引入课题

  今天,叶老师要带我们小朋友一起去攻破博士爷爷为我们设下的难关,我们排着特殊的队伍去接受挑战,好不好?有没有信心啊?

  幼:有!

  师:好!let's go!

  二、出示范画,幼儿观察、分析

  这是博士爷爷为我们准备的'第一个难关,让我们来观察一下有什么玄机在?

  提问:

  1、这两张图片,看上去感觉怎么样?

  2、图2漂亮在哪里?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他是有规律的排序)

  3、教师统计

  三、幼儿操作,自由排序并记录

  1、幼儿操作,自由排序,并记录好,请排好的小朋友把表格拿上吧!没有排好的小朋友也拿上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你没有排好,问题是出在哪里?

  提问:

  1、你是怎么排的啊?

  2、除了上面的排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教师小结:

  1、有规律的排序可以根据他的形状、颜色、数量进行排列的。

  2、引导幼儿再次排序并进行操作、记录。

  四、延伸活动:谈谈排序在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地方运用到了排序的方法,让我们排着两个男孩子女孩子的队伍去找一找吧!let’sgo!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2、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 的意义。

  3、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 笔 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师:谁能一下子找到两个数字宝宝。

  幼: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4和5,4在紫色的格子里,5在蓝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

  师: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几呢?老师告诉你们,每个格子里只藏着一个数字宝宝,10里面有几个数字宝宝?所以灰色的格子里藏的是谁?

  二:数字排序

  1、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10个数字宝宝,请你给数字宝宝排队,你会怎样排?

  幼:我会把2排在1的后面,顺序:0123456789,老师写在黑板的白纸上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谁会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倒数:9876543210

  2、师:你们看,张老师又把数字宝宝重新排了下,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的排列方式:02468

  师:下面的格子里师数字几呢?

  幼:13579

  师:你们知道张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吗?老师告诉你幼儿:02468是双数、13579是单数

  3、继续在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用数字排列出的不同的图形

  师:数字宝宝还可以这要排列呢!

  (1)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

  小总结:数字不但可以横着、竖着、圆着或三角,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

  4、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手机

  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师:闹钟上最大的数字是几?闹钟上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12、时间

  师:你知道妈妈的手机号码吗?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张老师家里也有数字宝宝呢!请小朋友看看,找找

  (1)、药瓶

  师:药瓶上面的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幼儿:上面的数字是提示喝几毫升……

  师:药不是随便吃的,医生说吃多少,我们就吃多少。

  (2)、日历

  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

  (3)、页码

  师:页码有什么用?

  幼儿:页码可以帮我们找到你需要的东西在哪一页?

  师:如果这是一本故事书,我看着页码就能很快的找到我要看的故事在哪里。

  (4)体温计

  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

  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

  师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1、师:你们猜猜如果把这些数字宝宝和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

  师:这只小鸡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幼:由数字0、3、2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数字几是小鸡的什么?

  师总结: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

  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

  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

  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

  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3、6、

  (3)、数字组成的猫,

  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3、7、2、6……

  2、让幼儿观察大人用数字画出的画——交通工具

  师:刚才这些画都是小朋友画的,你看大人也用数字宝宝画画呢!

  师:大人用数字宝宝画了什么?(飞机、汽车、船)这些都是什么?(交通工具)

  师:请你找找公共汽车里有数字几?

  3、观察老师的作品——魔术师

  师:张老师也用数字宝宝画了一副画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师:张老师用了9个数字宝宝画了一个魔术师。请你找一找,把9个数字宝宝找出来。

  “8”帽檐“0”眼睛“2”眉毛“7”脖子“6”鼻子“3”耳朵“4”“1”“9”

  师:哪个数字没用过?

  幼儿:数字“5”

  五:活动延伸: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中班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吃好早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养成每天吃好早餐的习惯。

  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了解吃好早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

  并养成每天吃好早餐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吃好早餐。

  提问:为什么要吃好早餐呢?怎样才算吃好早餐呢?

  老师讲述有一个同学不吃早餐晕倒的事,说明吃好早餐的重要。

  二、请吃了早餐的同学聚首,并说说吃了些什么?

  三、谈一谈你喜欢吃怎样的.早餐。

  四、早餐吃什么好呢?

  早餐迎战全天热量的30%,所以早餐光吃牛奶和鸡蛋虽然营养价值高,但热量不够,所以还要吃粮食。

  活动反思:

  孩子们对活动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大多数孩子能回答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也能积极的发挥想象、大胆阐述,敢于表达。基本达到活动的预设目标。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反思、分析。教学水平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完善。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4-07

中班教案04-08

中班教案04-08

中班教案04-10

中班教案04-10

中班教案04-11

中班教案04-11

中班教案04-12

(精选)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经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