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彩杯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彩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彩杯教案1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作雪花
难点:按雪花的线条将雪花撕下来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线条将纸撕成规定的形状,发展幼儿手指小肌肉群的控制能力,巩固对各种颜色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涂色能力。
2、了解冬季的一些季节特征。
3、能积极参与活动并体验活动的愉悦。
活动准备
纸做的各种颜色的雪花、油画棒、小熊扮演者一名、了解冬眠的含义、歌曲《雪花》、自编故事《小熊的心愿》
活动过程
1、了解冬季的季节特征。
教师出示雪花并提问:
“小朋友,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雪花)
“什么季节会有雪花?”(冬季)
“前几天我们唱过的《雪花》你们还记得吗?”
边放音乐边表演唱。
“小朋友看见过雪花吗?在哪儿看见的?”
2、讲述故事《小熊的`心愿》。
有一只小熊今年快四岁了,从没见过下雪,小朋友知道为什么吗(冬眠)?熊妈妈告诉它下雪的时候会有“沙沙沙”的声音。有一天小熊正在家里搭积木,突然听到窗外有“沙沙沙”的声音,小熊高兴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原来是风吹树叶的声音。有过了几天,小熊在家里拍皮球,又听见“沙沙沙”的声音,小熊激动地对妈妈说:“妈妈,妈妈下雪了”!熊妈妈向窗外看了看,哦!原来是下雨了!再过几天小熊就要冬眠了,它天天在家里盼望下雪,可是雪一直都没有下。
3、让幼儿想办法帮助小熊实现心愿。(撒七彩雪花,提示幼儿我们可以做许多纸雪花,为小熊来一次“人工降雪”。)
4、认识教师准备的纸雪花的颜色。
5、教幼儿制作纸雪花。
(1)出示画好的雪花,教幼儿涂色(顺着一个方向涂,不要涂到线的外边。)
(2)教幼儿撕雪花。(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纸,沿着雪花边线一点一点地撕)
6、幼儿动手制作雪花,先涂色后撕,废纸放在篮子里。
7、游戏“下雪了”。
(1)把幼儿和老师们的雪花收集在一起。
(2)到小熊家请出小熊一同到户外看下雪。
请幼儿和小熊闭上眼睛,教师数完“一、二、三”再睁开,楼上的教师将雪花撒下,幼儿欢呼雀跃“下雪了,下雪了”。
活动自评
《纲要》中明确指出:
幼儿教育
各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内容相互渗透”。“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熟感”。《七彩雪花》打破了传统中白色雪花空中飞舞的思维模式,让幼儿自主选择表现雪花的色彩。有的幼儿把一片雪花涂成了五颜六色的,有的幼儿则只用了一种颜色。整个活动通过帮助小熊实现心愿为线索,有效的激发了幼儿创作的欲望,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我满足,获得成就感。
七彩杯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涵,体验世界的丰富多彩。
2、扩散幼儿思维,幼儿了解各种花朵的颜色。
3、在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但在教师指导:重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应该分开来写,例如重点是让幼儿感知什么,难点是让孩子理解什么等。课后教师根据我的上课情况,建议将活动目标进行适当的修正,将由从有彩色和无彩色的认识转到认识各种花朵的颜色并据此进行创编。这样活动更加合理,更有利于展开)
活动准备:
1、与故事内容配合紧密的图画一张、各色彩花(外加幼儿在活动中可能提到的一些物品,如小动物、花卉、杯子等)
2、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一、山谷里的漂亮花
师:小朋友们,请你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着什么?
幼:空空的山谷(幼儿并没像我事先设定的一样说出答案,有的幼儿说是两座山,还有的说是两只猪耳朵,也有幼儿将注意力放到了山间小路和小草上。此时我并没有进行引导而是直接告知答案,充分利用上课的前五分钟的黄金时间)
师:(可能老师画的不是很像,这是一个山谷)空空的山谷太孤单了,老师这边有一包神奇的种子,种在山谷里可以长出很多颜色的花朵。(立即有幼儿进行了反驳:假的!老师拿的就是杯子。对于这样的插话,我很明确地进行忽略,只是提高嗓音)接下来请你听听这个故事,看看老师的这包神奇的种子种出了什么颜色的花。(为了确保每位幼儿能明确要求,于是我进行了必要的重复)
故事:有一个美丽的山谷,那里有各种漂亮的花: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紫色的、粉色的、橘色的…山谷的花朵说,这里是最漂亮的“七彩山谷”。
师:好,我们的种子发芽开花后长出了什么颜色的花?
幼:例举故事中的花朵颜色,老师将幼儿讲到的花朵贴在山谷中,如果不能讲全就老师在重复第二遍故事时将剩余的补充。(幼儿能对刚才的花朵进行复述,但也有幼儿回答说有绿色的花。由于幼儿对于是橘色的花还是橘黄的花无法决定,这时有名幼儿站起回答却不知道时,我马上接下话:没关系,老师再讲一遍,这一遍请你仔细的听,看看剩下的那朵花是什么颜色的,待会讲完老师马上叫你。这样处理既能维护幼儿的自尊心,也能引出下面的环节。于是按照预先的准备,又讲了一遍,讲到具体的地方时放慢语速,于是幼儿很成功的讲出了剩下的一种花的颜色)
师:山谷里的花朵说,自己是最漂亮的花,自己的山谷是最漂亮的。小朋友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我们的七彩山谷变的更漂亮?(如果是你你想请谁呢?)
幼:可能会说加上蝴蝶、蜜蜂、小动物等。教师肯定幼儿的想法。(幼儿的想法果然不是我这个生疏的教师能揣测的,他们回答了很多答案,老虎、狮子、小狗、小猫、太阳、白云、小朋友等,很多教具我都没有准备,于是很多我都通过语言进行描述(如有幼儿说太阳时,我就肯定他的想法,并说暖暖的太阳当头照真舒服啊!)并进行肯定孤立。有幼儿在描述一个小朋友秋游场景,当说到摘花时,马上有幼儿制止,说摘花是不好的,我也马上应景说花会疼的,由此不仅可以反映幼儿的“泛灵说”,也反映带班老师从小班开始很注意幼儿爱心方面的培养。最后我先后呈现的是小蝴蝶、小白兔、小鸟和小蜜蜂等)
师:我们的山谷好热闹,好漂亮啊,你们想的办法真棒
师:(出示蒲公英)山谷里来了谁?
幼:白色蒲公英(由于画的不是很像,有幼儿说是气球,白花等,但也有幼儿说是蒲公英)
师:白色的蒲公英,它怎么让山谷更美丽?
幼:展开想象说答案(大部分幼儿集中在蒲公英被风吹起,种子洒在山谷里,开出了很多花,在这个环节幼儿回答时的语言很优美,想象力很丰富)
师:我们来看看故事里蒲公英是怎么做的?(重复要求)
二、山谷变的更美丽
师:一天,蒲公英飞到了山谷里,那里的漂亮花朵奇怪的问:“你是谁,是什么颜色的'花朵呀?”蒲公英说:“我是白色的蒲公英。”
绿绿的草地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花,白色的茉莉花,百合花和栀子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山谷的花朵说:“哦,有了白色的花,我们的七彩山谷更漂亮了。”
师:小朋友们,白色的蒲公英是怎么让山谷更美丽的?
幼:请来了白色的花。(和预订的一样)
师:那你们听到它请来了哪些白色的花?
幼:回忆故事内容。(如果幼儿能全部讲出就将花贴出来,如果不能就再讲述一遍)(也和预先设想的一样,幼儿并不能讲出,于是又讲一遍,必要的时候降慢语速。边复述便出示整个教具(事先将地下的百花折进去隐藏)幼儿出现了些许惊喜)
师:如果你是蒲公英,除了上面的三种白花,你还想请谁?(必须请白色的花)
幼:回答(此环节省略了)
师:恩,你们请来的好朋友能使我们的七彩山谷更加美丽。(有幼儿捣蛋的说一点也不美丽,我就回应:待会请你把他装饰的更美丽好吗?)接下来我请你们一起去参观七彩山谷好吗?(提问环节临时改为,请你仔细听听山谷里美丽的花说了几句话,他们说了什么?重复问题)
播放音乐,教师讲述故事。
(好,老师的故事讲完了,你们听到了什么?幼儿回答说有四次,于是其他的幼儿马上纠正,在彼此的讨论中幼儿得出答案:三次。分别说了这里是最漂亮的“七彩山谷”;你是谁,是什么颜色的花朵呀?;哦,有了白色的花,我们的七彩山谷更漂亮了。但后来老师在评课过程中指出机械的记忆不利于后面的表演,建议采用情境式的记忆方法,这样更加合理)
师:好,我们参观完七彩山谷后,谁能当个能干的小导游,带领我们一起去参观七彩山谷。(改为:现在请你们当七彩山谷里的美丽的花朵,不同颜色的衣服就是不一样的花朵。这时幼儿马上注意到自己的衣服颜色,兴趣得到了提升。于是我又请了穿白色衣服的幼儿扮演蒲公英。一遍下来)
幼:请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上来讲述。
(如果时间有剩余,可以对最后一段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适当的改编)(最后一个环节改为请部分幼儿上来扮演七彩山谷里的漂亮花朵,穿白色衣服的幼儿当蒲公英。这时有幼儿建议让当花朵的幼儿蹲下手呈花朵状,我表示赞成。分角色表演。幼儿基本能掌握其间的对话)
1、第三部分的环节调整是可以的,但是直接省略的话整个教案可能不够充实,建议可更换成复述表演等形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案写得很用心,但是详案的概念是写出老师的重点提问,而不是所有的师幼对话。)
老师曾经说过,要让幼儿体验学习的快乐。我想,这句话同样适合每一个人。以前上课,尽管在理论学习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一旦运用到实际中又常常力不从心。从大二上课以来,说实在,没有一次课是让自己满意的。不是对自己过于严苛,而是每次确实状况百出。也许这是每个成长在道路上的幼师所需要的。但是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消极作用。所以每次实践结束我都会对教案进行细致的分析,结合教师的指点看是否有提升的空间。也许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吧,一切都似乎慢慢的汇成了今天?节让自己满意的语言课《七彩山谷》。
【七彩杯教案】相关文章:
七彩山谷教案11-16
小班七彩象教案03-05
小班语言七彩象教案11-26
中班美术七彩花瓶教案11-21
大班语言教案:七彩下雨天01-17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七彩象》08-24
幼儿园冬季优秀教案:七彩雪花小班03-25
幼儿园小班美术优秀教案:七彩雨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