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总复习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61页总复习第1-5题,《课堂练习》第81页总复习第1-3题。
教学目的: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数的组成和数位。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人民币。学生准备一个数位表,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的数
(1)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4",让学生数出它后面的5个数和前面的5个数,学生每数一个数教师板书出来。在学生数到"40"时,教师要问一问:"40前面是哪个数?它比40大还是比40小?"。数完以后,教师可任指着"44"前面的一个数或后面的一个数,问问学生它们与44比,谁大谁小。之后,再换一下数如"72"仿照上面的方法复习数的顺序。
(2)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1题。
教师把第一题板书在黑板上如:,让学生说说空格里应填哪些数,为什么。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把这道题填好。填完以后让学生说说这5个数谁最小,谁最大。然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第1题右边空格里的数,填完后集体订正。
(3)做《课堂练习》第81页总复习的第1、2题。
①第1题先请一名同学读一遍,再让学生想想63前面是哪5个数,然后再把它们填写在第1题的横线上。之后让学生顺着读一遍。
②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再指名一、两名学生(最好是前面出现错误较多的学生)回答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2.复习数的组成。
(1)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2题。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数位表,教师说一个数的组成,学生拿数字卡片摆数。如,教师说一个数个位上的数是2,十位上的数是4,学生在个位上摆2,十位上摆4,然后让学生读出这个数。这样练习几次后,再脱离数位表,教师说数的组成,学生摆数并读数。最后,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第2题。
(2)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3题。
教师写出一个两位数,让学生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这样练习几个数后,再让学生在教科书第61页填写第3题括号里的数。
3.复习数的大小比较。
教师先板书出32○28,让学生判断它们的大小,指名二、三名同学说说谁大,为什么。(因为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28里面有2个十和8个一,3个十大于2个十,所以32>28。)然后让学生完成教科书总复习的第4题。
课间活动。
二、复习元、角、分
1.复习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教师逐一出示预先准备好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给学生看,让他们说说各是多大面值的人民币。
2.复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复习元、角、分的十进关系。
教师拿出1元和1角的人民币,提问:
"1元可以换多少个1角?"(10个。)
"1元等于多少角?"(10角。)板书:1元=10角
教师又拿出1分的人民币,指着1角币提问:
"1角可以换多少个1分?"(10个。)
"1角等于多少分?"(10分。)板书:1角=10分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问:
"我们知道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那么谁知道1元等于多少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元=100分。
(2)复习人民币的简单换算。
教师拿出2角人民币,提问:
"1角等于10分,2角等于多少分?"板书:2角=20分
然后又拿出1角5分,提问:
"1角5分等于多少分?"板书:1角5分=15分
"15分等于几角几分?"板书:15分=1角5分
最后,让学生做教科书总复习的第5题。
(3)复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教师让学生翻到《课堂练习》第81页看第3题的图,告诉学生图上画的是一个口琴和一个青年号,一个口琴7元,一个青年号27元8角,然后提问学生:
"这两样东西,哪样贵,哪样便宜?"
"题中问的是什么?"
"要求口琴比青年号便宜多少钱,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得多少?"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上列式计算。算完后,集体订正,让一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总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英语学期总复习03-17
拼音总复习教学反思07-08
总复习《统计》教学反思06-26
小学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12-07
五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1-08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探索规律总复习教案06-03
复习课教案01-19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总复习》教学反思01-16
《复习二》教案范文04-03
期末复习班会教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