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4-08-28 15:38: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5篇(精选)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5篇(精选)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进行10以内的按物取数和按数取物。

  2、通过操作活动,初步体验10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3、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6、《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蘑菇若干、洗菜板(纸质)若干、平底锅自制若干、筐若干、小动物卡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创设情境:秋天到了,森林里兔奶奶的蘑菇园大丰收,兔奶奶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蘑菇晚会,邀请了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也一起去参加吧!

  二、帮助兔奶奶采蘑菇。

  师:听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兔贝贝,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一不小心把今天奶奶为小动物们准备煮蘑菇汤的蘑菇踩坏了,而新鲜蘑菇都在蘑菇园里我一个人采不回来那么多的蘑菇,眼看晚会就要开始了这可怎么办?)那我们一起去帮助小兔贝贝到蘑菇园把蘑菇才回来吧!

  师:看,这是小兔贝贝为我们准备采蘑菇的小筐,蘑菇园的蘑菇可不是乱踩的而是根据每个筐上的数字采的,如果你采多或者采少了蘑菇就不好喝了。所以在采蘑菇的时候一定要看清自己筐上的数字。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去采蘑菇喽!

  三、和兔奶奶一起做美味的蘑菇汤

  师:好累呀,蘑菇终于采完了,快回到椅子上休息一下吧!刚才回来的蘑菇好脏呀,我们把蘑菇放在清洗盘里清洗一下吧!(清洗盘上有清洗洞,每一个清洗洞里只能放一个蘑菇,现在请将你的蘑菇放在清洗盘里进行清洗吧!)教师验证孩子取蘑菇的`数量是否正确师:蘑菇清洗干净了,我们一起来煮美味的蘑菇汤吧!煮蘑菇汤就需要用到锅,快看兔奶奶家的锅好多呀!每一个锅的上面都有不同的数字,说明这个锅里只能煮相应数量的蘑菇。手里有几颗蘑菇你就取贴有相应数字的锅。

  四、为小动物们分发蘑菇汤

  美味的蘑菇汤做好了,小动物们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只和一碗蘑菇汤,我们一起来为小动物们分发美味的蘑菇汤吧!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中班教案 篇2

  音乐游戏——《丢手绢》教学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倾听歌曲一、活动目标:,了解游戏规则和玩法。

  2、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手帕有许多的玩法,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主动大胆地参加游戏,在游戏中享受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丢手绢音乐,手绢一块,室外空地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3<spanhttp://uploads.gzpinda.com/image/<p>  <strong>三、活动过程:</strong></p><p>  1、 教师和幼儿一起学“马妈妈和马宝宝”做骑马步进场。</p><p>  ①导入活动:小朋友们告诉老师手绢有什么作用?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关于手绢的歌。</p><p>  ②幼儿倾听歌曲,熟悉旋律。</p><p>  1、教师放丢手绢歌曲,让幼儿熟悉歌曲。</p><p>  2、学习歌词歌曲,并了解游戏的玩法。</p><p>  游戏玩法: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撒开手蹲下,选一名幼儿手持手绢,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绕着小朋友走,圈上的'幼儿一起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唱到轻轻地放到小朋友的后面时拿手绢的幼儿将手绢悄悄地放到圈上某一个小朋友的身后)如果这个动作被这个人发现了,这个人就要捡起手绢去追老鹰。如果追到了,老鹰被罚出节目。如果没追到,老鹰蹲在空位上,拿手绢的人就是新老鹰,游戏重新开始。如果老鹰丢完手绢都跑了一圈了,这个人还没有发现,就将被罚出节目,原来的老鹰仍是老鹰。游戏重新开始。</p><p>  ③边唱边进行游戏:</p><p>  1、集体游戏2、分组游戏</p><p>  <strong>四、活动结束:</strong></p><p>  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再想出手帕的其他玩法。</p><p>  带领幼儿散步回教室休息。</p><h2>中班教案 篇3</h2>
<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1、初步理解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积累有关数的感性经验。</p><p>  2、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场合代表不同的含义,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T课件</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一:导入</p><p>  1、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p><p>  幼儿:10个格子师:每个格子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p><p>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提问:</p><p>  师 :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p><p>  幼儿: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p><p>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4,在紫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6</p><p>  二:数字的用途提问: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p><p>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电话机师:车牌在车的哪里?</p><p>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p><p>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 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p><p>  (1)日历师:日历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p><p>  幼儿:几日几日、礼拜一、礼拜二……</p><p>  (2)遥控器师:遥控器有什么用?</p><p>  幼儿:遥控器可以帮我们找到想要看的电视。</p><p>  (3)体温计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p><p>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小: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比如:药水瓶上的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顺序(比如:年历上的数字、门牌号码),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比如:书上的页码),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p><p>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p><p>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由数字0、3、2师: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p><p>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由数字3、6、</p><p>  <strong>活动延伸:</strong></p><p>  参照大屏幕中的数字图画,喜欢哪一幅数字图画,然后画一画,也可以创新,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动手画一画。</p><h2>中班教案 篇4</h2>
<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1。能够看图创造性地讲述游乐场的热闹场景,感受到快乐。</p><p>  2。会使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  课件、游乐场</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一、手指操:过大年</p><p>  二、课件导入:今天老师要送给小朋友个特殊的.惊喜。带你们到公园的游乐场去玩。你们高兴不高兴呀?让我们开小火车去游乐场吧。</p><p>  三、指导幼儿观察游乐场</p><p>  1、说说小朋友都在做什么?</p><p>  2、他们是怎么玩的?玩的怎么样?</p><p>  3、练习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p><p>  4、说说游乐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p><p>  5、谁来说说你喜欢玩什么?</p><p>  四、表演:健康歌</p><p>  五、游戏:师幼互动</p><p>  1:师边做动作边用有的……有的……句式说话。</p><p>  2:找幼儿做动作其他幼儿练习说话。</p><p>  3:观察幼儿的外貌来说话。</p><p>  六、讨论:</p><p>  1、有的小朋友找不到妈妈怎么办?</p><p>  2、陌生人给东西该不该要?跟不跟陌生人走?</p><p>  3、吃完的果皮和垃圾该放到哪里?</p><p>  七、结束律动:开这小火车回家</p><h2>中班教案 篇5</h2>
<p>  <strong>【设计意图】</strong> 一次活动区游戏时,我发现孩子们在数学区很喜欢玩图形拼摆。乐乐在拼房子的房顶时,只找到了两个小三角形,没有找到合适的大三角形,他犹豫了很久,最后放弃了房顶的拼摆。其实他寻找的那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正好做房顶,但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没有完成操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设计了图形分割和拼合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对于图形关系的认知。</p><p>  <strong>【活动目标】</strong></p><p>  1、情感目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p><p>  2、知识目标: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p>  3、创新目标:</p><p>  (1)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p><p>  (2)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p><p>  <strong>【活动准备】</strong></p><p>  1、经验准备:</p><p>  (1)认识三角形、正方形,知道其基本特征。</p><p>  (2)进行了三角形的二等分,初步感知图形与等分后图形之间的关系。</p><p>  2、物质准备:</p><p>  (1)教师教具:大黑板,正方形蛋糕图片一张,剪刀一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图片压模各一张,正方形图卡一张,二、四等分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p><p>  (2)幼儿学具:正方形纸若干、剪刀、图例引导卡、胶棒若干。</p><p>  <strong>【活动过程】</strong></p><p>  1、引入部分。</p><p>  环节目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感兴趣。</p><p>  (1)情景引入:教师以羊羊村要为喜羊羊过生日为主题,出示正方形生日蛋糕图片。</p><p>  (2)幼儿观察,教师提问。教师:孩子们,这是什么呀?教师:生日蛋糕是什么形状的呢?</p><p>  (3)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教师: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美羊羊图片)她要为喜羊羊过生日,喜羊羊可高兴了,要把生日蛋糕分给美羊羊一起分享。师: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师:怎么分才能一样大呢?</p><p>  2、操作部分。</p><p>  环节目标:通过操作理解二、四等分的含义,尝试对正方形进行二、四等分,了解正方形等分后图形间的关系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p><p>  (1)为每个幼儿发一张正方形的纸,请幼儿观察后进行二等分操作。</p><p>  (2)操作后提问。教师: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教师:你是怎么分的?还有别的方法吗?教师: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一样大吗?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师:把这两个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p><p>  (3)小结:可以用对边折或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长方形)拼合在一起可以变成原来的正方形。</p><p>  3、探索部分。</p><p>  环节目标: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p><p>  (1)小朋友,你们快看谁又来给喜羊羊过生日了?(出示懒羊羊、沸羊羊图片)一共有几只小羊在一起过生日呢?(四只)</p><p>  (2)引发思考并提问。教师:现在这个生日蛋糕需要分成几块呢?师:怎么分才能把蛋糕分成四块一样大的呢?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p><p>  (3)幼儿尝试探索,教师指导。</p><p>  (4)操作后提问。师:你们把正方形分成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师:你是怎么分的?用了什么方法?教师: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一样大吗?你是怎样知道它们一样大的呢?教师:把这四个三角形(正方形)拼合在一起是什么形状呢?</p><p>  (5)小结:可以用对边折再对边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这四个一样大的小三角形和在一起还是原来的正方形。用对角折再对角折的方法把正方形分成四个一样大的'小正方形,四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拼合在一起还会变成原来的正方形。</p><p>  4、运用部分。</p><p>  环节目标:通过图形的分割和拼合解决实际问题。</p><p>  (1)喜羊羊的生日过得非常开心,它带来了许多小游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咱们一起看一看,是什么游戏呢?</p><p>  (2)教师出示正方形图卡,引导幼儿用提供的三角形、长方形等进行拼合,巩固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p><p>  (3)游戏:和图形娃娃做游戏。幼儿操作,每组投放图例,正方形、小三角形等图形若干,请幼儿依据自选图例,采用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方法或拼合的方法,完成图例。</p><p>  (4)送礼物。教师引导幼儿将制作好的图形画送给喜羊羊。</p><p>  5、活动延伸。</p><p>  环节目标:巩固对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所分图形与整体的关系的理解。</p><p>  交流讲评: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幼儿的操作结果,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做法。</p><p>  <strong>【活动反思】</strong></p><p>  此次活动设计我能够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确定活动目标和活动形式。由于幼儿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年龄特点,整个数学活动我都采取了操作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亲自感知、探索、总结。</p><p>  中班幼儿在图形认知方面仅限于简单的图形分割与拼合,因此在孩子们开展了三角形二等分的经验基础上,设计了正方形二、四等分和拼合活动,进一步了解各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中采取游戏情景法引入数学活动内容,利用为喜羊羊过生日,结合了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一看到喜羊羊等图片,情绪十分高涨。针对中班幼儿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情境“给喜羊羊分生日蛋糕,怎样能够分得一样大”,请幼儿集思广益,帮助喜羊羊想办法,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p><p>  通过两次探索操作,幼儿充分感知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与拼合,感知和理解图形间的关系以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次操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教师结合幼儿的操作进行小结,帮助幼儿梳理经验认识。孩子们到底是否掌握了对正方形图形二、四等分和拼合的理解呢?我又通过一个“和图形娃娃做游戏”的环节,引导幼儿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游戏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小困难,引导幼儿能够用所学到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些困难。</p><p>  最终,幼儿将生活中的知识又运用到生活中,活动的设计比较完整。为了能够突出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我重点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p><p>  第一,活动中提问的设计。在这次数学活动中,我设计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既能够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目标思考问题,又能够激发每个幼儿求异的思维方式,为幼儿在思维上拓展了空间,鼓励幼儿和别人想的不同,如进行正方形二、四等分的提问:怎样能够把蛋糕分成一样大的两(四)块呢、还有别的方法吗等。</p><p>  第二,操作活动后鼓励幼儿交流。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正是显示思维差异性的时候,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和指导者一定要了解幼儿的操作特点和思维特点,在操作活动后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孩子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别人的经验,这对每一名幼儿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而且教师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思考,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的想法,与别人分享。</p><p>  第三,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能够学到一定的知识,而知识的作用正是“学为所用”,因此孩子们能将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十分重要。</p><p>  所以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一个运用知识的游戏环节,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次数学教育活动只是拉开了图形分割与拼合的序幕,我们还会相继开展圆形、半圆形等图形的分割与拼合活动,引领幼儿在图形学习的领域里探索,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与创新的机会,促进幼儿动手、语言和思维等各方面的发展。</p><script>s(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03-12

中班教案03-14

中班教案03-16

中班教案(精选)07-31

[经典]中班教案08-05

中班教案04-19

中班教案04-19

中班教案04-19

中班教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