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9 14:01:0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荐]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筹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引时同学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第一课时:

  一、俺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同学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区分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同学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同学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同学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俺是郊字的妈妈,俺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俺是‘交’字娃娃,俺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俺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同学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同学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A、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俺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B、引导同学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同学说说感受。

  C、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D、小组竞赛读,单个扮演读,竞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俺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俺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俺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俺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俺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己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A、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己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己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同学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B、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3、从秋游的活动布置、地点、线路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动身前,你们还应提醒旅客们做好哪些准备?下面再比一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的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同学讨论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讨论并提示要点。

  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知等五个方面谈谈秋游准备。

  4、总结:

  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俺们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俺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它的方案俺们决定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布置秋游参考。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3个,会写“奶、妈、午、合、放、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关心长辈、体贴长辈、帮助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点、难点:

  认识生字,注意读正音: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师问:小朋友,说说平时在家里谁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妈妈等不同的人物。

  师:他(她)都是怎样疼爱自己的?

  生:买好吃的、好玩的或买漂亮的新衣服等。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中有位小朋友就非常爱自己的奶奶,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样爱他的奶奶的.呢?他会帮助奶奶做什么事呢?

  生:想。

  2、出示课文插图

  A、仔细看图,根据图中的内容想一想,说一说。

  B、自己自由练说后,指名说故事。

  C、我们能不能给这个故事取一个名字?

  3、揭示课题板书:棉鞋里的阳光 随机认读课题中的生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难读的字词。

  2、小组同学互读互听,并想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3、各小组挑选一名同学按自然段接读课文。

  4、其他同学边听边画: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三)互相交流,认读生字

  1、小组交流:哪些字音读时要提醒大家注意?

  2、指名学生指出读音要注意的字词,让他领读,其他同学跟读,如:晒(shài),容易读成晒(shà)等。

  3、老师在卡片中相应出示学生所指出的字词。

  4、老师范读,领读,小老师范读,领读,多形式认读。

  mián zhào shài bèi gài wǔ shōu tuō tǎng hé yǎn jīng bǎi

  棉 照 晒 被 盖 午 收 脱 躺 合 眼 睛 摆

  5、师生共做识字

  四、再读课文,发现感知

  1、生字回到课文中能不能读好?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

  2、读了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或知道了什么?

  (课文中有小峰、妈妈、奶奶)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文人物的语言。

  4、分角色朗读妈妈、奶奶、小峰的话。

  5、一边读一边说一说:读了他们的话,你想说些什么?

  五、提出问题,自读自悟

  1、读了课文,自己想提出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

  3、读了课文,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同学来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齐读,说说你是怎么记的?指名汇报。

  2、分男女生读,男生读生字,女生组词或女生读生字,男生组词。

  3、小火车,同桌的小朋友一个读字音,一个组词。

  4、小老师领读。

  5、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或挑选会人的字说词语。

  6、做听音找卡片游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练读,以给画面配音的形式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6个字,会读吗?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写这几个时要注意什么?请小老师说说该怎样才能写好?

  3、引导学生说说写这几个字时有什么发现?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着重指导写好“奶、午、”两个字。

  5、请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给大家看,互相评价。

  6、出示小黑板,分别用“午、放、收”组词,看谁写得多。

  四、实践活动

  回家去做一件体贴长辈的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识字(二)7.木禾米竹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木禾米竹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

  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

  4、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重点:会读、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按笔画写好“竹”字。

  教具:卡片,图,投影仪。

  学具:卡片。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前边已经学习过了识字(一)也学习了一些课文,同学们通过学习也认识了许多的生字,今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再去认识一些新的生字朋友,你们说好吗?(好)。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木禾米竹

  1.师分别出示图片,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借助图下拼音读准字音。

  (1)mù(2)hé(3)mǐ(4)zhú

  木禾米竹

  2.生观察字形,分别说说共有几笔,并用到了哪些笔画

  木共4笔,第二笔是竖,不是坚钩。

  禾共5笔,第一笔是“ノ”

  米共6笔,第一笔是“ヽ”第二笔是“ˊ”

  竹共6笔,第三笔不同分别是“丨和亅”

  3.小组内讨论:

  4.了解字义。

  师:木,就是树木的木,木是象形字,上有枝下有根。你还

  能用木来组成哪些词语?

  生:(木门、木头……)

  禾,就是禾苗,指庄稼小苗,你能用它组成哪些词?

  米、竹同上。

  5.指导读字音

  师范读,生练习读。

  (二)学习“木禾米竹”的写法。

  1.生观察生字卡片上生字书写的特点。

  生汇报,自由说。

  2.生模仿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每一笔的位置。

  师进行指导。

  如:竹两个撇的位置。米撇和捺的位置。

  三、巩固拓展延伸。

  1.读一读

  木门木工大米小米竹子

  2.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自由说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的都非常好,老师希望你能记住今天学过的这几个汉字,把它应用到生活中。

  五、板书

  7.木禾米竹

  mùhémǐzhú

  木禾米竹

  木门木工禾苗大米小米竹子

  六、作业

  1、书写本课4个生字一个一行

  2、用生字组词看谁的最多!

  3、要求:准确。

  七、自评

  教学内容:8.口耳目舌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口耳目舌能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会按笔画记字形,看图了解字义。

  2、能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好本课生字。

  3、会读写指定的词语。

  4、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幸运的内涵。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段。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读中释疑,以读促思,感悟课文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作者寻找幸运花瓣这一过程的快乐。

  2.懂得感受生活、热爱生活,懂得从生活中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

  1.体会“发现”的快乐。

  2.感悟生活的真谛在于懂得热爱、珍惜生活,懂得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章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5课《寻找幸运花瓣儿》,首先请大家来欣赏一组丁香花的图片。

  2.丁香花非常好看,但文中的“我”寻找五瓣丁香却并不是因为它的美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寻找五瓣儿丁香吗?(指名回答,板书)

  3. 找到了吗?(板书)在寻找的过程中我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呢?

  4. 到底我是怎样找到五瓣儿丁香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寻找的过程。

  二、品读句子,体验过程

  (一)自学指导一:指名读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描写前两次“我”怎样寻找五瓣儿丁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多读两遍,互相谈谈你的体会,分别是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批注在书上。联系上下文理解“悻悻然”的意思,试着用“悻悻然”说句话。

  (2)请用双横线划出第三次寻找时描写最具体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思考:作者是如何写具体的?

  1.学生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指名回答后出示:

  “我必须把目光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得清它长着几个瓣儿。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

  3.这段话中写了我的哪些动作?通过这些动作你看出什么?起立,一起边读边做动作。

  4.作者写的.真细致,你也来试试吧:说一说我还会有什么姿势呢?

  5.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嘤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此处引导试写)

  出示:咱们也一起感受这寻找的过程吧?想象因为我太专心寻找,还有什么情形‘我’没有注意到?

  ( ),我没( )。( ),我没( )。我只是在( )地寻找着五瓣儿丁香。”

  6.小结:我找的多认真,这寻找的过程不但不单调,反而还挺有意思呢!我是多么渴望得到一份幸运啊!同学们也很细心,文中还有一句话重复出现了两次,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自学指导二:指名读快速浏览课文,同桌讨论:

  文中两次写到“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用波浪线画出来,说说这是什么写法,揣摩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

  1.学生自主讨论。

  2.指名交流。

  三.感受喜悦、理解幸运

  1.教师:寻找的过程很漫长,也很艰难,作者停下找寻的脚步了吗?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他的做法?

  2.虽然过程很漫长,但“我”终于找到了五瓣儿丁香,你能想象一下“我”当时的表现吗?(学生展开想象说一说或者演一演)

  3.教师出示下列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我”的惊喜。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呈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

  (学生试读-指名读-指导读-挑战读)

  4.尽管经历了寻找的艰辛,但“我”还是找到了,因此我无比快乐,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不用去寻找,就直接有了一朵五瓣儿丁香,你觉得我还会有这样的快乐吗?

  5.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的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候的惊喜,作者又感到茫然。什么是乐此不疲?什么是茫然呢?让他茫然的是什么?(出示)

  6.到底什么是幸运呢?我明白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名读最后一段)

  7.你明白什么是幸运了吗?结合最后一段、联系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你对幸运的理解:你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吗?今后你打算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8.带着自己对幸运的理解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9.想不想把这段话记下来?把它当做格言背一背吧!

  四.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老师再向你们推荐几句格。(男女轮流读、齐读):

  幸运之神会光顾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但如果她发现这个人并没有准备好迎接她时,她就会从窗子里飞出去……——比尔盖茨

  幸运的背后总是靠自身的努力在支持着。但自己松懈下来,幸运也就溜走了。——罗兰

  幸运之神需要我们每个人努力地寻找她,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收获快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心中的希望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幸运的人!———王老师和大家共勉

  3.教师小结:在找寻五个花瓣的丁香花的过程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那就是发现以及找寻的这一过程。萌生希望之后去努力的将其变成现实,你就能感受到快乐和幸运。其实,快乐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用心体验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得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幸运!

  五、布置作业(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去完成)

  1.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试写一句关于幸运的格言。

  2. 作者说:“快乐源于一个新的发现”你认为呢?请联系生活体验,说说你对快乐的看法。

  板书:

  寻找幸运花瓣儿

  萌发希望 细心寻找 实现希望(快乐)(幸 运)

  努 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zhèn yù chán hū bì

  (1)出示生字词卡: 振 欲 蝉 忽 闭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 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 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 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了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l.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 欲 捕 鸣 闭 口 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

  振——晨 蝉——弹 忽——物 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教案点评:

  清代诗人袁枚写的五言绝句《所见》,语言流畅,明白如话,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本课教学从内容入手,引以情趣,配合直观的的图画,让学生边看边想,理解诗句意思。引入情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从而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探究活动

  1.收集有关袁枚的资料。

  2.想象牧童捉蝉的样子,看图联系课文编故事。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稿纸、梅花、变化多端、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真阅读课文,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4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难点: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细致入微。

  教学准备:

  学生: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搜集猫的图片、与课文情境相吻合的音乐、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吗,他也很喜欢猫,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二、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和不懂的问题。

  2.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三、展示交流

  1.学生自主汇报字词:

  尽职 抓痒 稿纸 咕噜 闭息凝神 遭殃 彼此 任凭 逐渐 无忧无虑 性格古怪 粗细各异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枝折花落 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课文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并写了满月小猫的可爱,抒发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 阅读全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1)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教师、学生合作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可爱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的猫

  (淘气)胆小勇猛

  (2)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理解:

  ①课件……无论谁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一想会有谁呼唤它。)

  ……无论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象一下他们会怎么呼唤它。)

  ②朗读句子,读出猫的贪玩。

  读出表现猫尽职的句子,标画有关词句,说说从哪里看出猫的尽职。

  理解:①投影出示有关句子,出示猫“屏息凝视”的图片,它在做什么?再读读这段话,看看它在想什么?

  ②读出猫的尽职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认为这是只怎样的猫)?

  ①你能从黑板上圈出一个词语吗?

  ②再读读这两段话,读出猫性格的古怪。

  (4)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①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

  ②填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

  既( ),又( );

  既( ),又( );

  既( ),又( )。

  你能把“大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加在这些句子开头或结尾吗?

  同学们真聪明,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啊!同一种意思我们能用这么多不同的句子来说,大家刚才的句子都说出了大猫的变化无常,令人捉摸不定的古怪性格。这下你理解古怪的意思了吧?——解释“古怪”。好,这个词语解决了,(擦去问号)

  ③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字幕变色)齐读第一句话。

  四、反馈检测

  1听写生字。

  2有感情读文。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2. 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二、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读懂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板书:)

  三、汇报展示

  (一)再读课文,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1 哪里读出猫的可爱,请读出有关的内容。

  2 感受猫的可爱

  ①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看看这句话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怎么理解?

  ②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

  读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

  ③读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④小结:老舍先生爱花、更爱猫,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下一课《母鸡》就是他的又一生活感受。不仅老舍先生爱猫,很多作家都很喜欢猫,如周而复、夏丏尊等,课下可以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中他们的文章。

  (二)拓展延伸

  1 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

  ①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

  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猫。再请你欣赏几幅猫的图片,看你喜欢哪只小猫,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表达一下你对他的喜爱。其他同学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小猫?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2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的好,相信你只要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观察,你也一定会写出像老舍先生一样棒的文章。

  四、反馈检测

  1.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课后练习第3题)

  2. 读读写写。(课后练习第4题)

  五总结全文:

  这两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爷爷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老舍爷爷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这说明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就能发现、享受这种美。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享受了这种美,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生活。你们说:是吗?

  板书设计:

  猫

  古怪 老实 念玩 尽职

  胆小 勇猛

  课后反思:

  教学《猫》这一课,我主要采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我花了大约一课时的时间(两课时合起来)先让学生依据预习提纲,然后小组进行分工,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合作,学生们或查字典,或翻工具书,不时地圈点勾画,还有小声的讨论交流,最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教师“告诉”的,而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主动获取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认真听,认真看,认真完成

  知识、技能目标

  学习燕、菜等15个生字,了解声调的标法,拼读音节

  过程、方法目标

  1、练习上下文猜字;

  2、熟读课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冬瓜、茄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喜欢笑吗?大家笑一下,好吗?燕子妈妈也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笑,为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2、生自读(不懂的字猜一猜,查字表,或请教他人。)

  3、认读生字词

  A找生字:一生上前找,把找到的字贴到黑板上,并领读。

  B记生字:怎样才能很快,很准确地记住这些字呢?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4、指名分段读课文。

  5、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讨论学文

  1、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板书)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燕子认真观察吗?为什么

  指导三次观察的朗读。

  3、全班交流:怎么做才是认真观察呢?

  A反复观察

  B仔细观察

  四、延伸

  出示西红柿和黄瓜,观察他们的异同点。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瓜、皮

  1、说说笔顺,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2、你觉得要怎样写才好看?左耳刀重点指导

  其他字的笔顺你知道吗?

  3、同桌说说怎样写才好看?

  4、生描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反馈评议

  板书设计:

  燕子妈妈笑了

  学会观察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12-26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2-25

语文教案03-08

语文教案02-22

语文教案02-28

语文教案03-10

语文教案03-13

语文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