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时间:2024-09-02 14:41: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1

  一、 教学目标

  1、 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4、 参与问题讨论,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5、 参加探究活动,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 重点和难点

  重点:动物行为对其生存的影响,并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态度的引导和强化;探究实验的实施。

  难点:探究材料的准备。

  三、 课前准备

  教师:动物行为相关资料;果蝇的相关资料;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以及果蝇的采集和饲养的布置。

  学生:宠物观察日记,菜青虫卵的采集和隔离饲养,果蝇的采集和饲养。

  四、 课时分配

  两课时

  五、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判断并说出资料1———5中是动物的哪一类行为?

  小组观察讨论。

  直接观察教材的资料。

  引导学性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的形成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能说出资料1、3的行为不是学来的。

  小组代表阅读相关资料。

  阅读教材资料。

  组织其他同学认真听取汇报,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激励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学习行为越复杂,动物的适应能力就越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观察讨论,对比资料1与2、资料3与4、资料1与5,能说出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形成的时间就越短。

  提示对资料2、4、5的对比观察。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进行积极的评价。

  知道动物的学习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的。人类或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的和不断发展的。

  讨论“资料分析”中讨论题4,能说出人类或自身学习的意义。

  提示对题4的讨论,在讨论中作为积极“旁观者”参与,在问答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根据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能作出假设。

  阅读探究的资料背景,能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认可教材提出的问题,填写相应的假设答案内容。

  提示阅读。在学生探究活动开始时,注意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的态度来面对科学问题;在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能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议论教科书及教师的提示,能说出探究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说出实验对照和所控制的变量。

  巡视,并旁听学生的讨论。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注意引导的技巧,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2):通过对“研究蜗牛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

  (3):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分析研究蜗牛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讨论“研究蜗牛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合作。

  (3):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4、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5、教学难点分:

  分析蜗牛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二、设计思路

  导入新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展示资料→交流成果→小结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出示一些动物行为的挂图,设置疑问启动思维。

  第一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组织学生阅读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动物行为研究事例:蜗牛的行为研究(另:谈谈人类或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其间巡视、旁听学生的讨论,对学生的见解给予积极的评价并补充和完善,以达到教学目标。

  实验1的过程:

  学生讨论,交流

  师小结:

  1、假设蜗牛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合理即可)

  2、实验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

  步骤3中A端、B端都有光,蜗牛停留的时间是随机的,没有明显异。

  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蜗牛喜欢黑暗的环境,则蜗牛在B端停留的时间应该长一些。

  师:在试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看实验2。

  试验2的过程

  师:我们也做过类似的实验是什么呢?

  生:狗分泌唾液的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建立

  师:在此基础上来讨论活动中3、4的问题

  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3、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伸展身体,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电击”连续刺激,涡虫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

  4、实验1的先天性行为适应相对稳定的的生活环境。实验2中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能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

  师:通过这两个实验我们知道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同学们已经在课前看了书,现在我们根据书45页和25也上的内容阐述着两种行为的区别。

  教师总结:

  四、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

  D、山雀偷吃牛奶

  2、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3、下列各项,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里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4、乌贼遇到危险时释放墨汁,对这一行为不正确的叙述是

  A、是一种先天性行为

  B、是一种学习行为

  C、对个体生存有利

  D、是生来就有的行为

  五。小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身体里的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鸟育雏蜜蜂采蜜动物的先天性行为—灰喜鹊喂养小杜鹃动物的本能是生下来就有的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因为这些动物体内具备了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也就是生理因素成熟了。2、后天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具有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动物的后天性行为—山雀偷吃奶油、蚯蚓的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后天行为也复杂,而且后天性行为在动物的活动中占的比重也越大。

  六、作业: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3

  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能独立完成操作,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

  2.使学生能够模仿教材的探究实验,独立完成一些课下研究课题。情感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时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确立团结互助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教学难点:

  探究动物行为成因的实验及其组织教学。

  教学方法:

  谈话式、演示式、启发式、实验式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行为的录像片或图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观看视频材料。

  复习:

  1、运动系统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请用一句精炼的话概述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的作用。

  3、行为泛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哪些活动?(指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的爬行、奔跑、游泳、飞行等,还包括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甚至边动物竖起耳朵,发出声音,改变体色、静立不动、注目凝视都是动物行为的一部分)判断下列各种动作是什么行为?多媒体播放包括取食、攻击、防御、贮食、繁殖、迁徙等行为。

  导入:哪些同学饲养过小动物?都饲养过哪些动物?你所饲养的动物都有哪些行为?把你饲养动物的经历告诉同学们好吗?(让学生说说自己所养动物的乐事)。继续设问:同学说得栩栩如生,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那么小动物要吃东西、要睡觉,这些用你教吗?(不用)这些行为不用教,是生来就有的,我们把这样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而如果你想让小动物,如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就费劲了。那么怎样使你的猫、狗去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呢?(训练它)这就是说动物会学习,所以动物还具有学习行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板书课题。

  二.探究学习新课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A组B组新生儿会吃奶、刚出生的'小猫、小狗会吃奶儿童用筷子吃菜,杂技团的小猫、小狗表演节目这些行为从获得的途径来看,这两种行为有什么不同呢?

  A组: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本能)

  B组:遗传因素的基础;环境因素的作用;生活经验或学习获得。(习得行为)尝试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进行比较,完成下面表格

  类别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适应特征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的环境意义(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判断:下列动物的行为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小猫吃奶、鹦鹉学舌、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大雁南飞、蜘蛛结网、蜜蜂采蜜、鱼的趋光性、迁徙行为(小猫吃奶、鸟筑巢、鸡孵蛋、蚕吐丝、蜘蛛结网、鱼的趋光性、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而大雁南飞、鹦鹉学舌是学习行为;迁徙行为两种行为都有)

  2.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意义

  过渡:为什么蚕生来会吐丝,而小猫却不会?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遗传有关)。

  学生看书P32~33讨论:

  1)对比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不同?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必不可少的行为。即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比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不完全,如果不具备爬向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下来,而学习行为是动物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保证)

  2)对比资料3和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而被大自然淘汰)

  3)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有。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别,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师生共同解决以上问题,并达成以下共识:

  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性,不能够适应环境的改变。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的能力不同,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强,学习形成的时间也较短;动物的学习能力还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繁衍意义重大。

  3.认识人类的自身学习

  动动脑:请同学们阅读书P37“狼孩”的故事,你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有何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人类的学习行为复杂、多样,这使人类更好的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抓住大好时光发愤学习,否则就像“狼孩”一样。教师启发:同学们说的很好,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学们应当珍惜学生时代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增长才干。

  三.练习:P37. 2、3

  四.小结:动物种类繁多,动物的行为形形色色,但是动物的行为具有共同特点,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一般有两种: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请大家一起来说说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五.作业:

  目标

  六.板书:

  第二节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定义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

  3、认为人类的自身学习

  七.反思: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掌握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的特点以及各科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探究蚂蚁觅食行为的方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有: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

  二、先天性行为的概念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如鸟育雏、蜜蜂采蜜、失去蛋的企鹅会把鹅卵石当作企鹅蛋来孵化等。

  三、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如山雀偷吃牛奶等。

  四、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形成

  生来就有的

  不是生来就有的,在成长过程中形成

  获得途径

  由遗传物质控制

  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

  适应性

  造就相对稳定的环境

  适应复杂的环境

  进化趋势

  无脊椎动物主要的持为方式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在它们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重也越大。

  课本例子

  母袋鼠与幼袋鼠、小鸟喂鱼、菜青虫的取食行为

  蚯蚓走迷宫的实验、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钓取白蚁、黑猩猩摘取香蕉、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六、作业

  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

  A、找到食物B、逃避敌害C、找到配偶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马戏团的狮子表演节目B、老鼠打洞C、小狗作算术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野鸭的迁徙B、蜘蛛结网 C、蜜蜂采蜜D、山雀偷喝牛奶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观察事物和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乌龟的绕道取食行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本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方法和提高学生的研究动物行为的兴趣。

  课前准备:龟,木块,沙土,湿草,新鲜的猪肉碎末(馅)

  教学设计:

  学习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思考并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设计探究

  阅读资料、小组讨论、设计探究

  指导、组织、

  完成探究过程,得出结论

  实施探究、分组实验、记录结果

  指导、

  倾听

  讲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提问)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动物的哪些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哪些属于学习行为,并且我们也介绍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师:(导入新课)是的,动物行为学家通常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行为学研究,即综合法。今天我们就运用综合法来做一个探究实验,看一下乌龟(已饿了一段时间,食欲较强)是否可以绕道取食。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5页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部分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

  阅读动物的绕道取食,从课本35页到36页。

  师:根据课本给出的背景资料和老师已给的实验材料,请你提出动物绕道取食行为的探究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老师已提前给乌龟用沙土和湿草筑了个巢,并且在它们的巢穴中喂食过新鲜的猪肉馅。

  学:提出假设“乌龟可以绕道取食”

  师:那你如何来证明你的假设呢?下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完成探究(可书36页的有关内容)

  学生活动二:

  学:分组讨论后完成探究。

  师:请各小组交流自己的探究。

  学:在班上交流各组的探究。

  师:大家的各有所长,下面由我和大家来在刚才的基础上共同讨论找到一个最佳探究。

  先将饿了一段时间的小乌龟放好。

  用木块挡成几条道路,每条道路宽约15厘米,长大约100厘米,其中有4条是走不通的(取不到食物的),一条是可以取到食物的通路。

  把乌龟放在入口处,出口处放好沙土,湿草和新鲜的猪肉馅,观察乌龟要经过多少次错误尝试才能找到食物,并记录下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填入表格中(5次)。

  根据你的实验结果,写出实验结论。

  学:实施新的探究,并记录观察结果,填好表格,得出结论

  师:让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学:各组发表各自的观察结果和所得出的结论。

  师:引导学生结合此探究活动,谈亲身感受(不要过多限制学生)。

  学:先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最后。通过此探究,认识动物的学习性行为不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而是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人类是动物界进化等级最高的类群,人类的学习行为也是动物界中最为复杂多样的,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存质量也更多地依赖学习行为。人类有复杂的语言文字,有着其他任何动物都没有的、依靠第二信号系统的学习行为。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通过本探究,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

  (三)课堂:

  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动物的学习行为。通过本探究使大家掌握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了解动物行为的成因。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希望通过本探究,能够的学业有所促进作用。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相关文章:

行为规范主题班会教案08-04

行为规范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5-19

《蚂蚁和西瓜》教案05-25

《小草和大树》教案06-20

《长城和运河》教案07-08

《狼和小羊》教案04-04

《松鼠和松果》教案04-08

《狮子和鹿》教案09-27

位置和方向教案01-22

白兔和月亮教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