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

时间:2024-09-11 07:35:22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2、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3、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帮助、便校。

  重点:初步了解生活中几种常见车辆的名称和外形特征。

  难点:会区分几种常见车辆的用途。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车辆(公交车、轿车、自行车)图片、核型等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置情境,带领幼儿郊游,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常见的车辆,了解它们的特征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郊游好不好?我们这么多人坐什么车一起去呢?(公交车)。

  提问:公交车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的?几个车轮?几扇门?公交车的身体什么样的?

  小结:公交车有1个圆形的方向盘,有4个车轮,两扇门(前后门),到站停车,公交车的身体是长长的,里面有很多坐位,可以载很多人去我们想去的地方。

  2、出示图片小轿车,引导幼儿观察外形特征提问:

  (1)小轿车什么颜色的?有几个方向盘?什么形状?几个车轮?几房门?

  (2)谁家里有小轿车?小轿车都用来干什么?

  小结:小轿车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有四个车轮,四扇门,可以带我们出去玩,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二、观察公交车、小轿车,说说它们的异同提问:它们两个一样吗?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小结:相同:公交车和小轿车都有一个圆形的方向盘,都有四个车轮,都可以带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不同:公交车有两扇门,小轿车有四扇门,公交车的坐位比小轿车的坐位多,载的人也比小轿车多。

  三、出示叮铃叮铃声音,引导幼儿猜想这是什么车发出的声音

  提问:

  (1)自行车有几个车轮?怎样才能使自行车跑起来?

  (2)小朋友在家骑过自行车吗?都去过哪里?

  小结:自行车有两个车轮,要用胸蹬车才能动起来,骑自行车可以强身健体。

  四、设置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消防车,了解它的特征、用途

  提间:

  (1)前面发生了什么亭?我们要找什么车帮忙?

  (2)消防车车身什么颜色?每次出警会发出什么声音?

  五、通过谈话,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提问:

  (1)你最喜欢那一辆车?为什么?

  (2)运用已有经验翁想还会通到什么车?

  延伸活动:

  1、放学的路上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还有什么车?有什么用途?回到幼儿园和小朋友在一起分享交流。

  2、科学区提供各种车辆的图卡,引导幼儿尝试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类,例如:按功能、大小、颜色、车论的数量等进行分类。

  课后反思:

  《指南》中指出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这些事物的探究最能激发幼儿探究的热情,本次教育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身边常见的车为主题,遵循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的特点,以去郊游为主线让幼儿在玩玩、听听、看看等游戏的过程中,了解几种常见车辆的外形特征及用途,感受车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使捷,让日标从有形转化为无形,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

  在活动开始时,我抛出问题引导幼儿猜想,“”坐什么车去郊游呢?”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在幼儿的观察、讨论、交流中最后选择了公交车,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知不觉的就了解了公交车的外形特征和用途,接下来我和幼儿坐公交车共同去郊游,在郊游的路上我们发现了小轿车,并用观察探索的方法对比观察了小轿车和公交车的不同,鉴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长时间的观察会使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在认识自行车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另一种发现方法,摇放声音会使孩子们找到新的兴趣点,让他们的注意力再次集中,为了让科学活动内容真正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在认识消防车这一环节中我创设情境----着火了,引导幼儿说出我什么车来帮忙,最后一个环节我用谈话的方式进一步让幼儿理解各种车的用途升华对车的喜爱。

  从活动开展的过程来看,在活动中因为有了这些情境的创设,孩子们的积极性更高了,能大胆的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表达出来,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活动目标完成较好,在活动中,孩子们的专注力有待提高。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2

  一、适合年龄

  这是个2~3岁幼儿能够听懂的故事,古老而又新鲜。故事情节很简单:老公公种了个大萝卜,要拔拔不动,结果大家一个接一个地来一起帮忙,终于拔起了萝卜。故事中的语言非常简明而又口语化,出场的角色又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所以,很适合小班幼儿玩。

  二、游戏目的

  通过玩“拔萝卜”游戏,让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个人是要努力锻炼自己的生活本领,像老公公那样,种的萝卜比别人的个儿大,但还要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像“拔萝卜”那样一个帮一个,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游戏使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并体验获得成功的欢快情感。

  2.要掌握的语言表现手段及非语言表现手段。

  ①咬准字音:长、拔萝卜、婆婆、快来帮忙、妹妹。

  ②不同的角色用不同的语调、音色讲话。

  ③动作:

  (1)老公公种萝卜的过程中的动作。

  (2)拔萝卜的动作一拔不动发愁的动作一拔出来萝卜高兴的动作。

  (3)抬萝卜的动作。

  (4)萝卜长大的动作。

  ④表情:

  (1)掌握面部表情变化:拔不动(发愁)→拔动了(有点高兴)→萝卜拔出来了(拍手、跳跃、欢呼)。

  (2)团结起来一起抬大萝卜欢快的心情。

  四、游戏准备

  1、角色的分配和妆扮?

  老公公一般由男孩装扮,在鼻子下面贴上白胡子,老婆婆由女孩系上一条围裙装扮,小弟弟、小妹妹没有什么特殊的妆扮要求,由儿童随意处理。小花狗、小花猫这两个角色可由儿童戴上头饰或面具装扮。?

  2、道具

  表演用的大萝卜,可用竹条编成半圆形萝卜状,围上红布,上面装几片大叶子,也可请穿红衣的'小朋友,头戴绿叶头饰蹲着代替。

  五、教学指导

  1、让孩子们熟悉故事?

  一听:听家长和老师讲,也可以听录音带,有些地方可反复讲、放。

  二讲:让孩子们复述故事。

  三熟悉:先让孩子们一起一段一段地把故事讲完整,然后以个人或角色小组为单位,配合讲出完整的故事。?

  2、示范表演

  老师先扮老公公,然后再扮老婆婆,这样一一地把角色的动作和语言给孩子们示范一遍,示范时要注意紧紧抓住各角色的典型特征,如老公公走路和小弟弟、小花狗走路就不一样,但动作应宁简勿繁,以利孩子模仿。

  3、自由试演

  让小朋友们自由搭配成小组,自由尝试表演各种角色,家长或老师在鼓励的同时作适当的指点。

  表演的要点有:各角色动作的典型特征,说话的声音特征,想拔出萝卜的渴望,拔不出萝卜的焦急,盼望帮助的急切和帮忙者的热情,拔出萝卜后的高兴等等。

  4、观摩表演

  即正式妆扮好分组表演,家长或老师以及不上场的小朋友一起观看。在观摩中可对出场次序、对话、表演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提示,但应充分鼓励孩子的自由发挥。另外,在表演中加入音乐或音响效果,更能增加游戏气氛。?

  5、游戏评价

  评价孩子的动作表现力。拔萝卜游戏中各角色的不同走路动作和用力拔萝卜的动作的表演,是主要的评价内容。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运动健康课程小班《蚂蚁搬家》教案04-05

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教案03-0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08

幼儿园小班教案07-18

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09-06

幼儿园小班教案[经典]09-07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10

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07-04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