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山中避雨》教案优秀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

时间:2024-09-29 08:47:4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山中避雨》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生动而优美的语言对表达感情、突出中心的作用。

  2、认识“乐以教和”的道理,体会音乐的巨大感染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描写作者拉琴、众人合唱的语段,仔细体会文章表现出来的诗情画意。

  难点:体会文中形象生动、耐人寻味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记叙文的六要素在文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西湖这么美,想不想去看看?可天公不作美,去不成了,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各抒己见)丰子恺先生有一天去西湖游玩,天忽然下雨了,他的心情又会怎样?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山中避雨》。

  二、简介作者:

  丰子恺,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浙江同乡人,曾用名丰润、丰仁,号子恺。主要作品收集在《缘缘堂随笔》。

  三、自由朗读、认读字词:

  寂寥(liáo)嘈杂(cáo)冗(rǒng)长里弄(long)

  工尺(chě)陶冶(yě)乐(yuè)以教和

  四、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1、标号自然段序号;

  2、理清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前天地点:西湖山中

  人物:“我”两个女孩青年们起因:避雨

  经过:游玩避雨→躲雨苦闷→借琴抚慰→拉琴和唱→感受思考

  结果:乐以教和

  3、作者游览避雨,引发什么感受?(学生思考)

  五、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根据六要素,同桌互相讲述山中避雨的故事,再指名学生讲述,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六、配合音乐,读课文。

  根据音乐的快慢,调整语速,尽量跟音乐相协调。

  七、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课文内容,教师再归纳。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2、理解本文的记叙线索。

  3、体味本文自然恬淡的语言美、朴素蕴藉的情趣美,理解比较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清记叙的两条线索。

  2、“乐以教和”的主题。

  教学难点:

  主题的品析。

  教具:

  简笔画、录音机、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

  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乐以教和”的主题教学难点:

  关于“没有尝过今日这般的音乐的趣味”的理解。

  一、导入

  师生同唱欢快的儿童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

  同学们,我们一起唱了这首歌之后,大家的心情怎么样呢?生答:轻松、愉快

  像是回到了童年,很欢快

  老师站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起唱歌,我们就像是朋友欢聚在一起,很高兴

  很兴奋,都想站起来唱了

  感觉大家都很快乐,像是去郊游的路上,大家在一起欢歌

  师:

  对,我们就像是去郊外游玩的`路上,大家边走边唱,心情愉快,一片欢歌笑语,但是,如果这时下起了雨,阻碍了我们的行程,大家的心情还会这么高兴、兴奋吗?

  生答:不会,会抱怨天气

  很失望,会很生气

  心情很失落

  觉得扫兴,没心情唱了

  师: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的心情就会发生变化了,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山中避雨》,作者也有这样的经历。(板书课题)

  二、看图回顾内容

  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五幅图,它们分别对应了课文中五个段落的内容,请同学们用四个字分别概括它们。抽生概括:

  教师板书:遇雨苦闷、借琴安慰、拉琴和歌、众人齐唱、依依惜别

  三、引导提出“乐以教和”

  这位同学概括的很好,把情节和人物的情感变化完整的给我们呈现出来了,两位女孩由开始的皱眉报怨到后来的喜极而歌,还惹来了青年们的齐声歌唱,是什么把大家拉在了一起呢?对,是音乐的力量(教师板书)书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这个意思呢,快速浏览全文找找看。生答:乐以教和

  教师板书,同时抽生解释这个词

  生答: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师:书上哪一段落能具体体现“乐以教和”这一意思呢?

  生答:第四段

  四、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老师说的同时,拿支笔在手上,勾画出最能体现“乐以教和”的词事或句子。

  五、赏析句子

  抽生回答:

  1、“苦雨”、“荒山”更显出了“温暖”的可喜可贵。

  2、“闹”写出了当时无拘无束的热烈气氛和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

  3、“温暖”写出了环境的温暖和内心的温暖,表过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4、“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我与大家分享音乐的不同感受:

  A、茶店雨窗下,环境与往日不同,天然之美;

  B、人物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是和谐之美;

  C、大家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十分真挚,是一种真挚之美;

  D、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氛围之美。

  (教师板书)

  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的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而真挚,是音乐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课文,一起来感受一下。

  六、拓展

  音乐的魅力是如此大,生活中,音乐随处可听,各类音乐都给了人们心灵的蔚藉与情感的抒发。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你遇到过的类似的对音乐的体会吗?

  生:每次升旗仪式的时候,大家一起听唱国歌,随着那雄浑的节奏,心情非常激动,感觉热血沸腾。

  生:同学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会为他(她)唱生日歌,让所有的人都参与进来,让气氛变得很热闹,让我们其乐融融,而且跟着音乐大家会更亲切。

  生:前段时间我们军训的时候大家唱团结就是力量,我们集中声音一起高歌,感觉很有力量,充满气势,声音在操场回响,从响亮的歌声中能够感受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向上的集体。

  刚才的同学都谈得不错,其实很多时候音乐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震憾。

  七、师生齐唱赵传的《当我们同在一起》结束本堂课。

  播放音乐

  教师:今天,我们也在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课吧。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高唱这首《当我们同在一起》,我们大家是一个凝聚的集体,我们要一起同心协力握紧方向,勇敢的向前冲,绝不低头,绝不退让。

【《山中避雨》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山中避雨》教案05-08

山中避雨教案08-02

《山中避雨》教案(汇总10篇)05-21

大班教案《小蚂蚁避雨》10-28

大班歌唱教案:小蚂蚁避雨03-25

山中杂记教案06-01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教案05-23

山中访友优秀教学设计07-06

登山中班体育活动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