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推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让学生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正确书写:了解象形字的`构字特点。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8。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扩词、加偏旁组词。
课外:朗读、背诵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学习声旁包
1.出示书包,学生回答,引出包。
2.板书包。
三.学习4个象形字
1.看图启发。
(1)图上画了些什么人?(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2)图上的同学,正将包字与哪些偏旁组合?
讲解:包是声旁,其他是形旁。
2.学习生字。
(1)包加上火变成炮,炮可以组什么词?
(2)包加上艹变成苞,苞可以组什么词?
(3)包加上饣变成饱,饱可以组什么词?
(4)包加上氵变成泡,泡可以组什么词?
3.齐读生字新词。
四.指导练习写字。
1.出示范字,让学生观察。
2.分别指导。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五.作业
1.抄写部分词语。
2.练习读儿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包找朋友。
2.读生字新词。
二.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正音再练练。
4.观察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的景色。
(1)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按照顺序连起来说一段话。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练写生字
1.指导观察:满、吐、嘴。
2.重点指导:满、嘴。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
四.课堂练习
1.扩词:
满( )( )( ) 嘴( )( )( )
2.加偏旁组词:
包( )( ) ( )( ) ( )(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巩固识字方法。
2.丰富学生词汇,发展学生语言。
3.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丰富学生的词汇和进行句子训练。
难点:进行说话训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
设计流程
(一)引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前几天老师用数码相机给他们拍的相片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同学们游览后的欢乐留影,都很兴奋吧!
今天老师又带来相机准备再次带上小朋友到百花园去旅行,看看谁表现最好,那你的留影就会最多哦!
赶快跟随老师乘上大汽车出发吧!
(三)学习第一题
瞧!我们的第一站来到字趣果园,(多媒体展辰示一片美丽的果园),这些果树上长满了果子,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你们能叫出它们吗?自己试试。
1.〈自由读〉
2.〈指名读〉
3.〈齐读〉
4.〈个别说〉从这些果子身上你们发现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5.〈自由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字,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生自备了自做的生字卡片)说得很好的把你的.字宝宝也请进字趣果园来!
(四)学习第二题
我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也想把自己的字宝宝送进字趣乐园,咱们可以回头再来,因为咱们的旅行还有好多站呢!
这些汉字很有趣,一些词语更有趣,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乘上大汽车继续前行到词语王国去吧!(多媒体展示气派的王国)
1.〈自由读〉
2.〈自由说〉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答案: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有数字打头的;
我发现在一到十的数字中,没有二、六、八带头的;
我会补充二龙戏珠、六月飞霜、八仙过海……
3.〈齐读〉
4.〈轮流读〉
5.〈指名说〉你们小脑袋里还收集了很多带数字的成语,快给大家展示展示,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好!
6.〈小老师带读〉
(五)学习第三题
在词语王国小朋友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老师奖励大家下一站到动物乐园去逛逛,好吗?(多煤体展示有趣的动物王国)
l.〈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同桌结成伙伴一起仔细地游玩,呆会把在动物乐园看到的互相说说。
2.〈生交流〉
3.〈出示题目〉瞧,动物之王狮子来了,它带来了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
4.〈合作完成〉
5.〈师范读〉
6.〈个别读〉
7.〈齐读〉
8.〈扩展训练〉你看,老师又请来几位动物朋友,它们都带来了小问题,你们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六)小结
今天,老师能和小朋友们一起游览语文百花园五,收获又这么多,我真的很开心很激动。百花园中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生活中就更多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开动脑筋,一定会获取更多的知识。看哪些小朋友在生活中发现最多,随时告诉你的小伙伴、或是爸爸妈妈、或是告诉老师好吗?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简析:
这又是一篇有趣的知识性童话。课文中的小猪因为迷路,向乌龟和象问路,虽然它很有礼貌,但是在称呼上出了问题,结果闹出了笑话。小猪是根据乌龟和象的身体大小来决定称呼的,乌龟小,它称弟弟;小象打,它称爷爷。这种思维如果用在同一种动物身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类推到不同的动物就错了。简单的类推,正是孩子思维的特点。
课文短小、生动,主要由小猪先后同乌龟和象的对话构成。对话中有问有答,行为规范,充满情趣。小猪先称呼后提问,非常注意礼貌,两次问尽管内容都是关于到蘑菇村去的路,但句式又有不同;乌龟和象对小猪的错误表现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为之不满,后者感到可笑。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欲比较强,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好,独立识字的能力较强,但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记字朗读方面,速度慢,遗忘率高。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的字音。认识部首“反犬旁”。正确描写:“猪、今、认、关”。
2、正确朗读和积累8个词语。
3、正确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在此基础上,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重点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猪、迷、今、爷、认、知、关、急、”9个生字,并用分组学习的方法,按字形结构,分类识记。积累一些词语。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读出动物之间对话的语气。
3、初步了解有关动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不能以身体大小来判断不同动物的年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小猪图: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是——小猪。
2、(学生字:猪)认识反犬旁的字。
3、交流。(适当板书)
4、知道书写:“猪”
5、出示课题:小猪问路(读课题)
6、质疑。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小猪向谁问路?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交流并板书。(乌龟、大象)
3、看书再听课文录音,识记课文中的生字。
4、自学字词。
(1)自由轻读课文,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巧记生字、词语。
(4)全班交流。
5、巩固识字,游戏。(“认认猪宝宝“)
三、朗读课文,感受内容。
1、带着问题:小猪怎么问路?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有关的句子。
设计意图:让生字回到课文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进一步巩固复习了所学的生字。同时让学生边读边划边思,通过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并板书,知道读句。
(1)“乌龟弟弟,到蘑菇村该走那条路?”(突出小猪疑问的语气)
(2)小猪这样称呼乌龟对吗?(不能光看乌龟个子小,就称它弟弟。)
(3)“你叫我弟弟?”“我今年98岁了,比你爷爷年纪还大呢!”(突出乌龟不高兴的语气)
(4)知道朗读小猪和象的对话。(不能光看象的个子大,就称它爷爷。)
(5)引读第6、7节,解决问题:小猪问到路了吗?
教学反思:
本文篇幅不是很长,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
在生字学习的过程中,带出学生已有知识的回顾:“猫狗狐狸狮子……”“犭”的字的积累。
从识字教学入手,灌输阅读教学,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等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语文教案 篇4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投入地读,读得有声有色,积极地想,体会蚂蚁的勤劳,蝈蝈的懒惰。孩子们的思维时不时碰撞出创造性的火花,这个小朋友记字的方法与众不同,那个小朋友的朗读让老师和学生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对孩子们的表现,我满意极了。随着对课文的'学习,只剩下让孩子们比较在冬天里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接着再表演这两个教学环节,我的教学任务就算是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请看教学片断——
师:小朋友们,在这么冷的冬天,蚂蚁怎么样了?蝈蝈怎么样了?
生: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生:蚂蚁笑了,因为他有食物吃;蝈蝈哭了,因为他又冷又饿。
生:蚂蚁心里可高兴了,他的洞里有满满的食物;蝈蝈可难过了,他什么也没有。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
生:想!!
师:这样吧,你想演蚂蚁就演蚂蚁,你想演蝈蝈就演蝈蝈。小朋友先和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再想想动作怎么演。
小朋友兴致勃勃地跟小组同学商量起来,大家讨论得很激烈。
有的说:“我演蚂蚁,我这样拉,我这样拖。”
有的说:“我躺在温暖的洞里吃食物,真香!”
“我演蝈蝈,我睡大觉,我还唱卡拉0K!”一位孩子边比划边说。
有的有气无力地说:“我快要死了。”
听到孩子们的潜台词,看到孩子们投人地表演,我十分高兴,心想:这个教学环节估计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现在正式开始表演。请小朋友听老师朗读——”
“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一部分孩子马上扮成了小蚂蚁,背呀,拉呀,拖呀……
——“蝈蝈躲到大树下,有的唱歌……”一部分孩子扮成蝈蝈,唱歌,跳舞。
——“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起来……”‘蚂蚁’躺在洞里快乐地吃着食物,‘蝈蝈’又冷又饿,晕倒了……几只蝈蝈躺在地上,直打哆嗦,咳,还真可怜。
我的课文读完了,可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特别是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躺在地上再也不肯起来了。我摸摸这个的小脑袋:“喂,起来啦,”我拍拍那个的肩膀:“好了,可以起来了!”好几个男孩子,很不情愿地爬起身。
一个小男孩走到我跟前说:“老师,这个戏还没有演完哪!”
“演完了,你是一个出色的小演员!”我刮了刮他的小鼻子。
“没有,我最后演小蝈蝈晕倒在地上,我希望是蚂蚁来帮助我。可是你却叫我爬起来。”我望着孩子涨红的小脸,被他认真的样子逗乐了,我静下心来,的确是,孩子们演蝈蝈晕倒在地上时,我简单的认为课文已读完了,表演也该完了,没想到,孩子的心底有着如此丰富的感情,他们希望蝈蝈能得到帮助,希望这个戏能继续表演下去,他们懂得遇到危难的时候要帮助别人,我怕失掉了一个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于是,我就打破了原有的教学常规,蹲下身子问他:“蝈蝈,你为什么老不起来呀?”果然,学生给了我更精彩的回答,课堂上出现更精彩的场面。
蝈蝈:我们又冷又饿,爬不起来了,我们需要帮助。(无惊打彩的样子)
蚂蚁:快看啊,那里有几只蝈蝈躺在地上,我们快去把他们扶起来。
(学生上前扶)
蚂蚁:我们快给他们点食物吃,再盖条被子。
蚂蚁:热水来了,先让他们暖暖身子。
蝈蝈:(难为情地)谢谢你们小蚂蚁,我们舒服多了。我们以后也要向你们学习,辛勤劳动,早搬些粮食,留着冬天吃。
蝈蝈:我们今年也要想办法找到更多的粮食,俗话说的好,有备无患嘛!
蝈蝈:我认为我们可以分成几个小组,分散进行,到各处去找,或者和小蚂蚁们一样,在夏天的时候就开始搬运粮食,这样会找得更多一些。
蚂蚁:对,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更多的粮食。
结局:蚂蚁和蝈蝈手拉着手,围着火炉又唱又跳。
看到这些,我惊讶、高兴、激动、振奋——为孩子们的发现、思考、探求和投入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教学“朋、观、相、童、雷、香”6个生字,认识“立字旁”理解“观看、相通、儿童、雷雨、香花”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两个独体字合成一个合体字的'结构方法,并利用这种构字方法帮助识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6个生字,理解词语,认识立字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
2、认独生字:月、见、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二、自学生字。
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想想词义。
三、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
1、用卡片检查读音。 抽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说说你学会了哪个生字,是怎样记住的?
朋: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谁是你的朋友?
观:什么结构,又做偏旁注意什么?
相:什么结构,木字做偏旁有什么变化?扩词
童:教学“立字旁”几月几日是儿童节?
雷:什么结构,“雨”字做偏旁要注意什么?你能用“雷雨”说一句话吗?
香:什么结构,偏旁是什么?扩词。
四、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字词,进行巩固练习,听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写出同偏旁的字(作业p1、3)
二、填一填(课堂作业第1题)
三、卡片认读生子,在把结构相同的字写在一起。(课堂作业第2题)
四、抄写词语
五、读写句子
(1)读一读两句话。
(2)打开课堂作业,读拼音写汉字。
六、听写词语。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积累并运用几个表示“笑”的词语,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句子。
3.借助对汉字部首的认知,实现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4.积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出类似的词语。
5.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培养学生热爱经典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两字词语。
【教学难点】
1.能根据不同语境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
2.初步学习《弟子规》,理解意思,熟读并背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教学“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汉字“江、河、沟、海”,引导学生观察四个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明确:我发现四个字都有一个三点水旁。
师:你们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四个汉字最明显的特征。再动脑想一想,这几个字在意思上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明确:这四个字表示的都是与水有关。
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汉字“形旁表义”,也就是说汉字的偏旁跟这个字的意思密切关联。接下来,让我们再来认识两个偏旁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汉字、词语。
2.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两个偏旁“厂、穴”,指名说说这两个偏旁的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1)出示生字:
厨 厕 厢 厦 穴 窟 窿 窑 窄
(2)交流识字方法:
前四个字都含“厂”;后五个字都含“穴”。
教师明确:“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厨、厕、厢、厦”都是厂字头的字,它们大多与房屋有关;“穴、窟、窿、窑、窄”都是穴宝盖的字,它们大多与洞穴、房屋有关
课堂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厂字头的字和穴宝盖的字?
(厂字头:厅、原、厩等;穴宝盖:窝、窗、窃等。)
二、教学“字词句运用”
1、过渡引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汉字有多种意义,再组成词语就更多了。下面就来看几个:
(1)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思考这些词语都有哪些不同的.意义。
(2)指名学生朗读词语,教师适时指导读准“破涕为笑”中“涕”读“ti”不要读成了“di”
(3)学生交流对9个含有“笑”字词语的理解,同时运用相应的表情来演绎对于词义的理解。
学生明确: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眯眯、笑呵呵、眉开眼笑”几个词语中“笑”的程度稍浅,“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为笑”则写出了情感上由悲转喜的变化。
2.知识拓展,还有哪些关于笑的词语?
(小组讨论,明确:苦笑讥笑狞笑嘲笑谄笑哄堂大笑哑然失笑等)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思考这六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学生熟读、识记词语,交流讨论。
明确:“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它们差不多。即两个意思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它们差不多。
3、对剩下的词语进行验证。(出示课件)
教诲:“教”和“诲”都有教导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灾难:“灾”和“难”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软:“柔”和“软”都有轻柔的意思。
4、课外拓展: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
追赶跳跃飞翔打击疯狂温暖弯曲等
四、句子朗读
1、出示句子。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问题预设:句中加点词反映了小马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很高兴,活泼。
朗读指导:用轻松,愉快的口气读这句话,
(2)小马难为情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问题预设:句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小马怎样的心情?
明确:说明小马有点不好意思。
朗读指导:用犹豫的、不好意思的语气读,读的时候语速要慢一些
(3)他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问题预设:从加点的字里,我们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出应该有的语气。
3、总结方法,分小组比赛读,最后全班齐读。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翻译内容:
明确意思:
帽子要戴正,纽扣要系好,袜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处乱丢,以致于弄乱弄脏。
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警惕,勉励自己要奋发图强。
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69页《弟子规》节选,熟记内容。
4.学生自由背诵《弟子规》。
六、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任务、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这篇故事蕴含的道理是什么?你从中学会了什么?
(学生反复读文章,交流领悟)
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来像是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七、课堂小结:
就像《好天气坏天气》一样,本单元的另两篇课文由浅及深的表达着“角度”的重要性。
本单元的《画杨桃》,先直接明了的阐述了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观察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杨桃被画成了五角星,这是由于“我”所处的角度不同,和平时看到的杨桃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小马过河》中,老牛说河水很浅,是因为老牛比较高;松鼠说河水很深,是因为松鼠体型比较小。小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问妈妈。妈妈鼓励小马自己去寻找答案。最后的结果是“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并能认真书写。
教学重点:规范、端正的用硬笔书写9个生字及新词。
教学难点:难点字的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的通顺、流利。
2想一想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自己用几句话说一说。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4提出不懂的问题。
二、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并组词:默顾绪性聚寂懂恼哇霎瞥赦稚拙
2、重点指导:“顾”聚
3、认真书写字词,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作业:为亲人或好朋友制作小礼品,再写几句关爱的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母给自己的关爱,懂得应该关心父母。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知道同学们为什么沉默,教师前后两次“热闹”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讨论,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这课文老师非常喜欢,你能读下来吗?
二、理解课文
(一)课件打出问题
1、默读课文,思考孩子们为什么沉默了?假如你就是那个班上的一个孩子,沉默足足有一分钟,你会想些什么?
2、为什么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和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同?大家讨论
(二)汇报、指导
1、生汇报所得
2、理解“异口同声”在什么情况下,你能造一个句子吗?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异口同声’的”。
3、有语气地读读课文,为什么课题是“可贵的'沉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语气地读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5、结合实际说说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学过课文后你又该怎样做呢?
三、课后:
这是一片记叙文,写一位教师通过巧妙地引导,是在对待自己生日和父母生日这一问题上,孩子懂得也应当利用生日去表达自己的一份爱。此时此刻我想你的收获也很多,说一说。
板书设计:
3、可贵的沉默
教室很热闹————爸爸妈妈向自己祝贺生日
沉默————爱
教室里又热闹起来————想办法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
教学反思:
这课文通俗易懂,且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很到位,并能从中受到同样的教育。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案[经典]08-11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04-28
语文教案04-29
语文教案04-30
语文教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