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优)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孩子们,春天来了。你听到春的声音、看到春的色彩了吗?嘘——别出声,让我们轻轻地打开门,轻轻地走出去,用自己的手抚摸一下枝头,看看熟睡的小芽是否已经睁开了眼睛。
轻轻地
轻轻地
绿芽撕碎了身上的.衣裳
扭一扭
转一转
嗬
变成了个绿绿的小圆球
咦?小草起床了吗?别出声,让我们走上前去——
轻轻地
轻轻地
别吓着了小草
它们还太嫩、太小
哪里禁得住
我们重重的一脚
哦,听——小鸟在唱歌呢!轻点、轻点,别影响了它们唱歌的情绪。
轻轻地
轻轻地
小鸟正在演奏春的乐曲
小心——
别碰乱枝头
影响了它们
歌唱的情绪
轻轻地、轻轻地,在大地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大自然变得多么美丽!让我们舒舒服服地走在春风里,看它五彩的大笔怎么把大地涂抹得花红柳绿?让我们惬意意地漫步在细雨里,看这些细细的“鱼丝线”怎样才能钓到大鱼?让我们静悄悄地看那流云远去,想象它们这一路上演了多少场魔术表演……于是,有多少首《轻轻地》的小诗,正在让我们着迷。
《风儿》轻轻地/轻轻地/风儿搬过来一个个/大大的染缸/瞧去吧……
《春雨》轻轻地/轻轻地/细细的“鱼丝线”/从天上扯到地下/哦,别惊动了地下的小鱼……
《白云》轻轻地/轻轻地/那片片漂浮的舞台/让天空变得如此热闹……
啊,走在野外、陶醉在美丽的春光中,我们还会发现多少个“轻轻地”呢?空中的风筝轻轻地飞翔在云际;一群群小鸟轻轻地掠过树梢;一片片叶子轻轻地在风中舞蹈;一朵朵小花轻轻地绽放着笑脸;一条条小鱼轻轻地观望着水面;一只只蚂蚁轻轻地跑出了洞穴;一群群牛羊轻轻地融进春光……孩子们,春天有如此之多的“轻轻地”!每一个“轻轻地”都如此迷人、如此令人感到快活!拿起笔,写一写你眼睛里、你耳朵里、你里面的“轻轻地”吧,那一定是一首美丽的歌!
创作训练:
1、文中有三首小诗《风儿》《春雨》《白云》是写了一半的小诗,你能够把它们写完整吗?试试看,你也很棒哦!
2、你观察到春天里有其它的“轻轻地”现象吗?请你根据观察和想象自己创作一首《轻轻地》。
语文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一)教案设计过程中,我特别注重读的训练和指导,运用“读书——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课文所描述的故事,通过“读书——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和我对苗家小姑娘的那份“爱心”,学生在表达、争辩中认识和体会人物。
(二)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的第一感受是要想办法使他们有内容可写,我觉得写日记也一样,只要有了内容,剩下的就好办多了,怎么样让孩子写日记有内容呢?我就想到了把平常看到的东西拿到课堂中来,作为具体的教学材料。蒋锞沅同学是我们班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男孩,非常聪明,爱动脑,敢提问,发言大胆,知识面广,但行为邋遢,作业拖拉,字迹潦草,不知道整理书包。于是我就把他拿到课堂上来作为写日记的材料,学生就感到有话要说了,觉得写日记原来就这么简单。
二、学习目标
(一)认识“则”、“昨”等13个生字。会写“份”、“粉“等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人为乐的意识。
(三)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写日记。
三、课前准备
(一)让学生课前读通课文,把字音读正确。
(二)通过调查、访问、查资料等了解日记是怎么回事。
(三)日记格式图。
(四)准备日记本。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我写两个字,你了解它吗?(师板书:日记)
生1:日记。
生2:把做过的事情记下来。
生3:把一些好事写下来。
生4:把我们出去游玩过的地方写在本子上。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揭题:24日记两则,并板书)
(二)读书——说话
师:现在我们读课文,老师对小朋友读书没有很多要求,我也不问你问题,什么问题也也不问。只有一个要求:读完了,你有什么话要说的吗?说什么呢?说你的感想,说你的'理解,也可以说你的疑问。行不行?
生:行。
师:咱们试一试,以后养成一个习惯,读完了就应该有话要说。好不好?那接下来我们一边读一边想:我要说什么呢?还有一个情况,老师认为要养成一个好习惯,一读书就要拿起笔来。现在开始读,怎么读都行,默读可以,朗读可以,两个人一起读也行,小组一起读也行。
(生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还想读吗?真好,好孩子就喜欢读书。那么谁想起来大声读?现在请举手的同学站起来读,读完了你们就坐下,想读下面的同学就赶紧站起来,争取机会哟,读书的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第一段开始读,
(举手的同学读第一、二段)
师:好,想读的站起来,你们接着读第三、四段。
(生读这两段)
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动作慢了点,刚才没有争取到机会,现在请没有读过课文的同学站起来,把机会让给你们,你们要不要大家帮忙啊?
生:不用。
师:好,刚才读的同学都坐下,你们几位读第二则日记开始!
(生读第二则日记的第一段)
师:现在全部都读过了,我就想问一下,有谁敢举手,说我是全班读得最好的?
生:我是全班读的最好的!
师:她这么说是骄傲吗?不是,是自信,是勇敢,是有胆量的孩子!我们请她读最后一段。
(生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读得真不错,好,现在谁想说话呢?想说就举手。
生1:第一段有一个字不认识。
师:这个不认识的字你作上记号了吗?
生1:我圈出了。
师:非常好,把难读的字圈出是个好习惯。同桌愿意帮他吗?
生2:我愿意。那是个“投”字,“tou”。
生3:课文中说,今天是我的节日,我想问是什么节日?
师:哦,这个同学提了个问题,我想,这问题暂时先记下,等会你就明白了,行吗?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
生4:在第一则日记中,我做的梦是梦见自己穿上了摆在商店里的那条白纱裙,很漂亮的。
师:那么,课文中的我梦想成真了吗?结果妈妈送我什么礼物呢?请同学拿起笔画出妈妈给我的礼物。(师板书:穿上白纱裙)
(学生边读边画)
生:我的梦想没有成真,因为妈妈的礼物是一条粉红色的布料连衣裙,一个红书包,还有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就是没有我心爱的裙子。
师:应该说是“她”,而不是“我”。谁能正确的说呢?
(指名同学继续讲)
师:她的梦想没成真,结果心里真不是滋味,哪里能看出来?谁能读出感情?
(生读最后一段,师板书:不高兴)
(三)指导写字
师:同桌互读要求写的8个字,并说说可以组成什么词?
(同桌互相检查)
师:有困难吗?
生:没有。
师:考考同学,这8个字可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
生:按偏旁可分为4类:女字旁为一类,日字旁为一类,有“分”字的“份、粉”为一类,“读”字为一类。
师:非常好。老师先范写“姑、娘、妹”。
(师范写,提醒学生女字旁的横变成提,生先书空,再在书上描红。)
(同样方法指导书写“昨、晴、份、粉、读”。)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上节课我们是读书——说话,这节课我们是读书——提问,来个问答大挑战,行吗?
(二)读书——问答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则日记,读完后,请围绕课文内容,你能对其他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自由读课文,并提出一个问题)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哪个同学来提问?
生1:阿英妹妹是个怎么样的人?
其他组回答:阿英妹妹是苗家小姑娘,家住贵州山区。
补充:她很勤快,帮妈妈干活,也很好学,不是看书就是问问题。
生2问:你认为妈妈小气吗?
其他组回答:妈妈不小气。她一直寄钱帮助阿英读书,穿的衣服和路费也是妈妈寄去的。
补充:六一节那天,妈妈也买了连衣裙,一个红书包,一套《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也送给阿英的,所以妈妈不小气。
生3问:第二则日记中的我做了一个什么梦?
其他组回答:我梦见妈妈带我去买那条裙子。我没让妈妈买。我把钱省下来买书送给苗家小姑娘。
(三)学习日记格式
师: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则日记开头写了6月1日,星期五,阴。
生2:第二则也写了这些。
生3:我认为写日记要写名、明几月几日,星期几,天气怎么样。
师:同学们真行,是的,日记比以前学的课文开头多了日期、星期和天气,但没有题目。
(四)练习写日记
师:你觉得我们班的谁最聪明?
生1:蒋科沅,因为他上课爱动脑,常常举手。
生2:可他有一点不好,有时要欺负我们。
生3:他作业不按时完成,字写得很潦草。老师也常批评他。
生4:他很大方的,彩色笔、铅笔常借给我的。
生5:他笑起来眼睛很好看,象一条缝。
生6:他的眼睛笑起来象二个弯月亮。
生7:他还有一点不好,东西不整理的,常常是周颖帮他整理的。
师:你自己说,同学们说的对吗?坏习惯要改正哟!接下来把刚才同学们讲的话用日记的格式记下来,就成了日记。试一试,写一写,行吗?先写他的外貌,接着写他的聪明,最后写他的不好的地方,按这样的顺序,开始。
(生写日记)
(五)展示日记
(六)板书
板书
日记梦想心情
第一则穿上白纱裙不高兴
第二则不买白纱裙
省钱买书高兴
送给苗家小姑娘
爱心
教學反思:
朗读本课,要重点领会作者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并对日记的内容和写法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1.自由朗读。抓住“‘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悟。读第一则日记,要注意指导点拨学生,因为“我”的梦想没有实现,心里埋怨妈妈,因而要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最后一段朗读的难度较大,要多指导。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我”为什么怪妈妈小气呢?并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读第二则日记,可以让学生思考:“我”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什么?同时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
4.教师出示日记格式,并启发学生: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己的心情等等。
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单元课文《雪儿》。
二、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形促读,以境促悟,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感,引导同学把文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生动的形象及生活的体验联系起来,激起同学对雪儿的喜爱之情。在同学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让同学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展开平等的对话,在平等的对话和反复地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到人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与动物和睦相处,俺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3、激发同学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和诵读课文,理解“俺”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俺”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鸽子图;课文配乐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俺们继续学习《雪儿》,(课件展示雪儿在天空自由的飞翔)雪儿飞来了,同学们,你们喜欢雪儿吗?
2、假如有一天,你们喜欢的`雪儿受了伤。飞不起来了,你的心会怎么?
3、课文中的“俺”是怎样对待雪儿的呢?
(设计意图:激活同学已有的生活经验,唤起爱心,促使他们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二、精读课文,朗读感悟
(一)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1、指名同学朗读这一段,通过数人朗读,比较优劣、询问感觉的操作步骤,让同学体验作者情感。
2、(问读得好同学)同学们都说你读得好,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了?读的时候你是怎么感觉到的?
(设计意图:让同学在读中比较,增强自主阅读能力。)
(二)读课文2、3自然段
1、自由读第2、3自然段。“俺”和爸爸是怎样对待雪儿的?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重点词。
2、读后讨论交流。
(课件展示) “从此,俺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让同学反复读。(自由读、齐读)
①“俺”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心里会怎样想呢?
②是啊,这句话不只要读出对雪儿的爱,还要读出作者对雪儿能早日展翅飞翔的盼望和自身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名班级平时朗读最好的同学读)
③你们也想读得和他一样好吗?要想读得好,不但要注意声音,还要注意表情。(师范读)
3、从爸爸那里,“俺”知道了什么?
4、雪儿如此勇敢、忠诚,是人们的好帮手,于是(引读)
谁能读好这一段呢?(指名读)
(设计意图:引导同学反复诵读,增强语言文字的形象感,同学更能专注地领悟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当。读中感悟,读中想象,升华爱心。)
(三)读课文4—6自然段
1、“俺”的盼望终于实现了吗?指名读第4节
2、雪儿终于又能展翅飞翔了。(课件展翅飞翔的雪儿)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如何?(高兴、激动)
3、文中的“俺”的心情和俺们一样,课文第4小节中哪一句话写出来了?谁能找出来?
4、集体练读。指名读。
5、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
请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样?(引导同学在“托”、“划”、“美丽的弧线”等词上体会雪儿姿态的优美的飞姿)
6、雪儿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俺们随着轻快的音乐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7、看到雪儿终于飞翔在蓝天,这时,你想对雪儿说些什么呢?
8、此时,飞翔在蓝天的雪儿,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会对照顾它,关心它的小姑娘说些什么呢?
9、当“俺”孤独寂寞的时候,是雪儿给俺带来了快乐。当雪儿翅膀受伤时,是“俺”挽救了它的生命,给了照顾。俺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俺们之间已发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要分别了,多么让人舍不得呀!请同学们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读第五自然段。
10、“俺”对雪儿依依不舍,雪儿飞走了,“俺”为什么还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齐读最后一节。
(设计意图:读中想象,从而体会人鸟情深。同学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总结全文,兴趣练笔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文中的“俺”协助受伤的雪儿,让雪儿重新飞向蓝天的故事,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身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能把它写下来吗?(课件出示)
附板书:
雪 儿
救雪儿 伴雪儿 知雪儿 送雪儿
课后反思: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引导同学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雪儿》是一篇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这篇文章给俺们讲述了一个人鸟情深的动人故事:一只受伤的白鸽——“雪儿”,被爸爸带回了家。“俺”的腿跌伤了,家里就只剩下“俺”一个人,雪儿和“俺”作伴,“俺”为雪儿疗伤,盼着它快快好起来,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俺”放飞了雪儿。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当读到受伤的雪儿终于飞翔在蓝天时,播放雪儿自由飞翔蓝天的画面,并配以轻快的乐曲,使同学进入愉快、兴奋的情境中,此时师生模仿雪儿飞翔的样子,一边朗诵第四自然段课文一边进行扮演,同学人情入境,沉溺在欢乐的气氛中。教学中,俺认为应以情感为线索,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同学与文本、与同学、与老师展开平等的对话,在平等的对话中,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到人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与动物和睦相处,俺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通过搜集资料、自己体验和相互交流,增进学生对大海的了解。
培养小学生亲近大海,亲近自然安的情感。
重难点
1.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大海。
2.能接上自己所了解的大海,各抒己见。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图片观察,让学生了解大海。
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教学流程
一、创建交际小情景。
1.展开搜集的图片2.播放歌唱大海的歌曲。
二、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怎样了解大海的。
2.推荐歌颂大海的诗文。
三、全班交流所了解的大海。
1.边讨论边
四、自由发言互动心中的.大海
五、作业:写一写大海。
板书
大海的图片
感动:大海的了解
互动评论大海
写一写大海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略知诗意,背诵课文。
3、积累语言。
4、感受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①挂图。②观察大自然中的小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讲讲对小草的认识。
2、师归纳(板书课题:草)
二、师范读《草》。
三、生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生读带局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画出朗读节奏。
2、再读诗歌,了解大致意思。
3、小组且讨论后汇报解决。
(1)理解“离离原上草”意思。
(2)“一岁一枯荣”出示春草、秋草图(生讲两幅图的不同)。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可再看秋草图。
4、朗读全诗。
六、背诵诗歌。
七、读课本P7的诗。
八、讲白居易的小故事。
九、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说说怎样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写。
4、讲评。
十、作业:
背诵古诗《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复习、背诵《草》。
2、出示早春与晚春图进行比较。
3、描绘春天的景色。
4、板书课题。
二、自由读诗,找出生字。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用生字组词。
3、朗读带有生字的'诗句。
四、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
2、再读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急走:快跑
3、出示图画,找出以下景物。
4、自由讲诗意,师归纳。
5、小组表演诗歌。
6、表演后认识到晚春的景色很美。
7、朗读诗歌。
8、背诵诗歌。
9、读了《宿新制徐公店》,看了插图,你能编个故事吗?
五、写字
1、指名认读生字。
2、分析字形。
3、师范写、生书写。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
2、能复述课文。复述时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等词语。
3、能从课内容和课外资料中了解孙膑是我国古代军事家,是一个善于运用计谋战胜敌人的人。
4、结合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解孙膑是一个善于运用智谋的人。
5、了解,懂得智慧的力量,了解我国悠久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能复述课文。复述时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等词语。
教学难点:能从课内容和课外资料中了解孙膑是我国古代军事家,是一个善于运用计谋战胜敌人的人。
查阅资料:教学、成语故事等
教、学具准备:课件(围魏救赵动画)
板书设计
围魏救赵
孙膑智慧胜利
庞涓莽撞失败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播放课件:《围魏救赵》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精彩)其实这个故事还能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哪!想了解一下吗?那就请走进我们今天的24课《围魏救赵》,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围魏救赵
二、整体感知、排除疑难:
三、指导复述:
1、师:下面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读课文。
2、文章中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朋友呢?你想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词语:
庞涓田忌孙膑邯郸军械救援防御猝不及防
以逸待劳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浩浩荡荡慌慌张张
撤离日夜兼程胜仗
3、抢读,谁认识这个词语就送给谁。
4、看来你们是大获丰收啊!那把你们战利品带到文中再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文中的成语,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随机指导:孩子一个故事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你能说清楚吗?
1、起因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2、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能说得更动人!
3、结果又是什么样呢?
4、孩子们你同意吗?你能勇敢地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5、现在要难为你一下了!你能在你讲的故事中用上这些词语吗?
课件出示:“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
6、小组相互说一说,选出本组内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全班的展示,并评选小小故事家。
四、结合课外资料,理解:
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资料!把故事将给身边的朋友。
2、搜集相关资料,更多地了解孙膑。
3、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精选]07-26
[经典]语文教案08-10
语文教案(经典)08-13
语文教案[经典]08-11
【精选】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07-20
语文教案04-28
语文教案04-29
语文教案04-30
语文教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