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申请书推荐信邀请函通知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策划书工作报告合同演讲稿职业规划
当前位置:98158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

时间:2024-11-08 17:56: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材分析

  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掌握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对小数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买学习用具来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

  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

  当得数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小数的书写更简洁。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小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五、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2、笔算下面各题。

  1617+2976=2613-268=

  3、结合上面两道算式,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做减法时,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作十。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小丽和闹闹去书店买书了,我们也一起去书店看看好不好?书店的书可真不少,看小丽都买两本了,谁来说一说小丽都买了什么书?每本多少钱呢?让我们一起帮小丽算一算这两本书多少钱好不好?

  (1)要求一共多少钱我们应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45+4.29=)(2)学生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概多少钱?。

  (3)这两本书到底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计算这两道题,这是小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小数加减法)

  (4)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在小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6)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归纳出小数加法的算法。(多媒体演示正确的计算过程)

  计算方法上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整数加法了。

  2、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1)、看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

  请同学们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应怎样列式呢?

  (2)学生试计算,并交流做法

  刚才加法我们会做了,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么做?请同学们做完后小组交流?

  谁来说一下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样做?

  3、引导比较,总结应怎样做小数的加减法?作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

  请同学们看我们刚才做的这两道题,我们是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别忘点上小数点,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0.9=4.7-0.5=1.2+0.8=0.56-0.45=

  1.7-0.3=7.7+0.6=3.6-0.8=

  2、下面的题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98+0.56=7.2-0.8=

  4、72页“做一做”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六)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6.45-4.29=2.16

  6.456.45

  +4.29-4.29

  10.74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以图书大厦购书为场景,选择小数位数相同的数提出相关问题。

  2.通过计算相关问题总结小数计算加减法的法则。

  3.计算时注意结果末尾有0要化简。

  4.在具体的小数计算中发现计算法则,感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相关问题总结小数计算加减法的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数加减法口算:

  54+21= 120-17= 71+3= 98-35=

  怎样计算整数加减法?

  二、小数加减法研究:

  出示图片:图书大厦购书场景,在幼儿图书部,几种图书的价格:

  (1)小数位数相同的图书价格。

  《童话故事》6.62元 《科学家的故事》2.75元

  (2)根据它们的价格提出有关加减法的相关问题,先估算结果再独立列式解答。

  (3)学生展示交流,探讨计算方法: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怎样想?[目的:理解为什么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可以以小数形式进行计算;也可以把小数转化成整数以分为单位计算(名数转化的方法)。[目的:沟通整数相同数位对齐与小数相同数位对齐的联系]

  6.62+2.75=9.37(元) 6.62-2.75=3.87(元)

  (4)计算4.37+2.93 7.54-6.84 0.45+2.58

  [对于小数加减法结果末尾有0的小数,要进行化简处理:如7.30=7.3。对于 7.54-6.84和754-684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讨论区别最高位上的`0如何处理:整数加减法时最高位上0为什么不写,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写0?]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初步整理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要把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

  1.口算:p37第1题。(起始课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0.4+0.3= 0.32+0.15= 2.6+1.2=

  2.9-1.3= 0.58-0.23= 8.5-2.7=

  0.52+0.24= 9.6-5.9= 0.47+0.25=

  2.用竖式计算(最最基础的为主):

  (1) 0.5+0.5= 0.01+0.99= 3.6+5.4=

  1.6-0.9= 2.3+1.7= 2.9+3.7=

  (2) 3.47+5.38= 4.54+2.79= 6.1-5.4=

  2.25-1.95= 4.37+2.93= 7.54-6.84=

  4.23+2.93= 0.45+2.58= 3.82+6.93=

  3.改错: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对于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的新授部分时间可以控制在15分钟,也可以适当延长。然后进行大量的基础练习。基础越牢,后面的生长性知识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对于难一点的题目训练可以分散到每个例题后的第二课时去处理,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练习的时间,只有自己做的才能真正感悟的计算的方法。对于变式题、有难度的题目可以放在整个体系的训练(单元的整理复习)中来完成。在计算题的教学时一定要掌握每个例题的训练点,每一个例题的一个新知点新在哪儿,把每个小点把握到位,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和效果。训练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层次,新授课时,题目的难度要适可而止。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3

  设计说明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究。在实际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具有一定联系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生活素材来开展教学活动。

  1.结合情境进行有效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呈现两名同学在书店购买图书的全过程,引入小数的加减法。通过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实现知识迁移。

  上课伊始,通过情境的创设,有目的地对学生的思路进行引导。当学生在对所提的问题进行解决时,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算法。在学生的汇报中追问:“怎样才能保证相同的数位对齐呢?”学生马上就会说出只要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自然是水到渠成,并且印象深刻。由于有了之前对整数加减法的认识和探究中适时的点拨,学生很自然地实现了从整数加减法到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迁移。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出示教材71页主题图。

  师:星期天,小丽和小林相约到书店买书。小林买了一本词典,小丽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和一本《童话选》。

  师:读书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情操。在小丽和小林买书的情境中,还蕴涵着许多的数学知识,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根据主题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小丽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两本书的价钱:《数学家的故事》6.45元,《童话选》4.29元。

  (2)列式:6.45+4.29。

  (3)比较这道题和以前学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整数加减法在列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

  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哪一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1当10,然后再算。

  师: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否同样适用于小数加减法呢?请同学们按照课堂活动卡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学生汇报。

  生1: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发现: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要保证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相加,在列竖式计算时,百分位上的5要和9对齐,十分位上的4要和2对齐,个位上的6要和4对齐,计算结果是10.74元。

  生2: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发现:在计算小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实际上就是小数点要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也就对齐了。

  师:同学们的发现很有道理,能够通过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类推出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真了不起!的确是这样,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一定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保证了相同数位对齐。

  3.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根据这两本书的价钱再提出一个减法问题。

  预设

  生:《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2)独立列式解决这道题。

  (3)学生汇报。

  生1:我列的算式是6.45-4.29=2.16(元)。

  生2:计算小数减法时,相同数位相减,不够减的时候要向前一位借1当10,然后再算。

  师: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

  (4)教师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归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升了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特点。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5-27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17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5-17

《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6-16

《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实用)05-17

[优选]《小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05-17

数学《小数加减法》教学反思06-18

小数加减法混合教学反思10-17

《小数加减法》数学教学反思最新10-14